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玉屏风散出自元朝危亦林撰写的《世医得效方》,由黄芪、防风、白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为治表虚卫阳不固的汗证而设,本方以药味少、立意深、易变通为其独到之处。《方剂学》第5版将其归为固涩剂,为益气固表的代表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辨证应用此方,效果较好。本文介绍玉屏风散应用3例。 相似文献
2.
当归四逆汤一方出于《伤寒论》厥阴篇,是血虚寒凝的代表方。该方由当归、桂枝、白芍、大枣、细辛、通草、甘草组成。当归甘辛温,养血补血,是滋补肝血之要药;辅以芍药、桂枝,芍药益阴和营,桂枝宣通阳气,温经通脉;芍药配当归酸甘化阴,增强养血之功,当归配桂枝,辛甘化阳,温通血脉,芍药配桂枝,内疏厥阴,外和营卫;佐以细辛外温经脉,内温脏腑; 相似文献
3.
李某,男,20岁,农民,2001年5月18日初诊。患者1年来因婚事不顺心,神情恍惚,常常自言自语,失眠不寐,神志痴呆,多疑忧虑,不能参加劳动,在我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门诊服用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月余,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现证仍见失眠不寐,不思饮食,急躁易怒,语言错乱,苔薄黄,脉弦而数。 相似文献
4.
沙参麦冬汤源于《瘟病条辨》一书,其组成为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生扁豆、花粉、生甘草,具有甘寒生津、清养肺胃之功效。用于燥伤肺胃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舌红苔少者。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原则。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疗效均佳。 相似文献
5.
“痰”和“瘀”是机体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某些疑、难、怪证的发病原因。因“痰”和“瘀”均属阴,同出一源,异名而同类,故有“痰瘀同源”之说。据此理论,笔者运用痰瘀同治之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选三则.略陈管见,望明哲正之。 相似文献
6.
高文元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1):105-106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八种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辨证加减运 相似文献
7.
8.
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总结。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玉屏风散广泛应用于治疗儿科、呼吸科、五官科、皮肤科、妇科等临床各科疾病。结论玉屏风散多系统、多病种的广泛性的治疗作用为研究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深入研究其主治病症和作用机理,对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组成,是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症著名方剂,全方不仅能行血分瘀滞,亦可散气分郁结,活血祛瘀无伤血之虑,行气利气,无燥热之弊,瘀祛气行,诸症自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症外,常用本方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病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功效。笔者临证加减,用于治疗各种原因的紧张征,疗效满意,现撷验案数则,报道如下:1考前紧张综合征患者,女,18岁,2001年6月28日就诊。失眠,写字手抖旬余,患者平素健康,将面临高考, 相似文献
12.
13.
周道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71-171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11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为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而设。笔者临床以此方化裁,通治瘀血所致诸疾,收效颇佳。兹举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永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6):103-103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组成,专为传经热邪、阳气内郁之四肢厥逆证而设,具有透解郁热、调和肝脾之功。笔者临证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胃脘痛王某,女性,35岁,2010年6月8日就诊。患者胃脘胀痛3年,每遇生气而加重。1周前因情绪波动而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作,不能进食,食则欲呕,时有反酸,大便不畅。上消化道钡透提示幽门痉挛。服用中西药物治疗(药名不详),效果欠佳,疼痛频作而不食来诊。伴神倦,表情抑郁, 相似文献
16.
17.
18.
四逆汤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84-85
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药虽仅三味,但组方严谨。其中附子大辛大热,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阴散寒、回阳救逆为君药。干姜辛热,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为臣药,附子与干姜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炙甘草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 相似文献
19.
20.
银翘散乃《温病条辨》第一方,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故治疗范围较广,凡是外感风热邪毒,邪在卫分,或卫气同病均可用之。结合临床实际,除外感疾病,银翘散加减亦可治疗多种其他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