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玉屏风散出自元朝危亦林撰写的《世医得效方》,由黄芪、防风、白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为治表虚卫阳不固的汗证而设,本方以药味少、立意深、易变通为其独到之处。《方剂学》第5版将其归为固涩剂,为益气固表的代表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辨证应用此方,效果较好。本文介绍玉屏风散应用3例。  相似文献   

2.
当归四逆汤一方出于《伤寒论》厥阴篇,是血虚寒凝的代表方。该方由当归、桂枝、白芍、大枣、细辛、通草、甘草组成。当归甘辛温,养血补血,是滋补肝血之要药;辅以芍药、桂枝,芍药益阴和营,桂枝宣通阳气,温经通脉;芍药配当归酸甘化阴,增强养血之功,当归配桂枝,辛甘化阳,温通血脉,芍药配桂枝,内疏厥阴,外和营卫;佐以细辛外温经脉,内温脏腑;  相似文献   

3.
李某,男,20岁,农民,2001年5月18日初诊。患者1年来因婚事不顺心,神情恍惚,常常自言自语,失眠不寐,神志痴呆,多疑忧虑,不能参加劳动,在我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门诊服用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月余,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现证仍见失眠不寐,不思饮食,急躁易怒,语言错乱,苔薄黄,脉弦而数。  相似文献   

4.
杨婉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92-1692
沙参麦冬汤源于《瘟病条辨》一书,其组成为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生扁豆、花粉、生甘草,具有甘寒生津、清养肺胃之功效。用于燥伤肺胃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舌红苔少者。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原则。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疗效均佳。  相似文献   

5.
“痰”和“瘀”是机体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某些疑、难、怪证的发病原因。因“痰”和“瘀”均属阴,同出一源,异名而同类,故有“痰瘀同源”之说。据此理论,笔者运用痰瘀同治之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选三则.略陈管见,望明哲正之。  相似文献   

6.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八种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辨证加减运  相似文献   

7.
六神丸是国内外著名的中成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由牛黄、珍珠、蟾酥、明雄黄、麝香、冰片六味药制成的小米粒大小的丸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痈疡疔疮、无名肿毒、声带息肉、喉痹失音等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六神丸还可治疗多种疾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总结。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玉屏风散广泛应用于治疗儿科、呼吸科、五官科、皮肤科、妇科等临床各科疾病。结论玉屏风散多系统、多病种的广泛性的治疗作用为研究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深入研究其主治病症和作用机理,对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组成,是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症著名方剂,全方不仅能行血分瘀滞,亦可散气分郁结,活血祛瘀无伤血之虑,行气利气,无燥热之弊,瘀祛气行,诸症自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症外,常用本方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病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泻白散针对肺中伏火之病机而设,应用于治疗久咳、鼻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便秘等疾病,拓宽了其临床运用范围,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毛冠群  王啸杨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49-3449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功效。笔者临证加减,用于治疗各种原因的紧张征,疗效满意,现撷验案数则,报道如下:1考前紧张综合征患者,女,18岁,2001年6月28日就诊。失眠,写字手抖旬余,患者平素健康,将面临高考,  相似文献   

12.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组成,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证。笔者临床应用此汤剂治疗雷诺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有阳虚内寒、瘀血内阻者,适当加减,疗效满意,兹举例介绍,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3.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11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为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而设。笔者临床以此方化裁,通治瘀血所致诸疾,收效颇佳。兹举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组成,专为传经热邪、阳气内郁之四肢厥逆证而设,具有透解郁热、调和肝脾之功。笔者临证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胃脘痛王某,女性,35岁,2010年6月8日就诊。患者胃脘胀痛3年,每遇生气而加重。1周前因情绪波动而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作,不能进食,食则欲呕,时有反酸,大便不畅。上消化道钡透提示幽门痉挛。服用中西药物治疗(药名不详),效果欠佳,疼痛频作而不食来诊。伴神倦,表情抑郁,  相似文献   

15.
马齿苋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提出小儿久病不愈多为阳虚的观点,特举鼻炎、哮喘、久咳3则验案,说明用扶阳法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经久不愈者,每获良效.针对每则验案中患儿的症状、体征,具体分析了病因病机,解析了处方用药的目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以异常出汗为突出表现的病症称为汗证,包括自汗与盗汗。清醒时异常出汗为自汗,睡眠中异常出汗为盗汗。外感汗证是指感受外邪导致的汗证,是与内伤汗证相对而言的。临床上遇到汗证,常从内伤着手,多从正虚考虑,而外感导致的汗证常被  相似文献   

18.
四逆汤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药虽仅三味,但组方严谨。其中附子大辛大热,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阴散寒、回阳救逆为君药。干姜辛热,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为臣药,附子与干姜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炙甘草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  相似文献   

19.
芦根始载于《别录》,《本草图经》谓:"芦根,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在处有之。生下湿陂泽中。其状都似竹而叶抱茎生,无枝。花白作穗,若茅花。根亦若竹根而节疏"。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采收方便,成本低廉,其性甘、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相似文献   

20.
银翘散乃《温病条辨》第一方,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故治疗范围较广,凡是外感风热邪毒,邪在卫分,或卫气同病均可用之。结合临床实际,除外感疾病,银翘散加减亦可治疗多种其他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