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发病情况与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川崎病(KD)患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KD28例(24.5%),典型KD86例(75.4%).两组男女均为1.51;不典型KD组年龄8个月~12岁,平均3.7±2.8岁,典型KD组年龄3个月~11岁,平均2.9±1.9岁;不典型KD确诊时间为入院后6~30 d,平均13.6±5.5 d,典型KD确诊时间为入院后2~18 d,平均8.7±2.6 d.心脏超声冠状动脉病变率不典型KD组和典型组分别为46.4%和29.1%.两组在性别、年龄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确诊时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KD与典型KD在性别、年龄分布与冠脉病变的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均无差异,值得注意.须增强对不典型KD的认识,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时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2.
赵文生  吕进泉  杨勇 《重庆医学》2012,41(29):3109-3111
目的比较分析不完全川崎病(KD)与典型KD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结果,寻找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汇总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该院儿科的111例不完全KD与162例典型KD的病案资料。比较分析性别、年龄、发热、肢端改变、口唇黏膜变化、多形性红斑、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肛周脱皮、卡疤反应、血常规(WBC)、血沉(ESR)、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性别、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完全KD在肢端改变、口唇黏膜变化、多形性红斑、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低于典型KD(P<0.01),肛周脱皮(不完全KD组22%,典型KD组18%,P=0.19)、卡疤反应(不完全KD组9.9%,典型KD组0.6%,P<0.01)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不完全KD组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KD组(不典型KD组32.4%,典型KD组21.6%,P=0.04)。结论不完全KD好发于12个月内婴儿,肛周脱皮、卡疤反应、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示不完全KD的诊断,不完全KD更易发生CAA。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冠脉损伤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63例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比较不同类型川崎病患儿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合并症和治疗效果。结果 63例KD患儿中,典型KD 41例,不完全KD 22例,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L)19例,其中典型KD为34.15%(14/41),不完全KD为22.73%(5/22),两组患者CA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典型KD的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手足硬肿显著高于不完全K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WBC、中性比例、HGB、PLT、CRP、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该病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儿童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张自宜 《中外医疗》2012,31(12):7-8
目的 探讨KD的临床特征、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109例K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09例KD中典型78例,不典型31例.平均发病年龄3.3岁.所有患者治愈出院,合并冠脉损害者随访1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6岁以下是KD好发年龄段并以男孩居多,不典型KD高,典型KD冠脉损害率高于不典型病例;典型与不典型KD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无差别.  相似文献   

5.
李欣辉  姚臻 《华夏医学》2009,22(4):668-670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完全KD组平均年龄小于典型KD组;不完全KD组的球结膜充血、口唇病变、手足硬肿和指(趾)端脱皮发生率均低于典型KD组,口唇改变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出现时间晚于典型KD组,发热、皮疹、手足硬肿、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较典型KD组延长;不完全KD组平均确诊时间较典型KD组延长,开始使用免疫球蛋白(IVIG)的时同迟于典型KD组,使用IVIG后两组平均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生冠脉扩张各为5例.结论:年龄越小不完全KD发病率越高;不完全KD患儿的部分特征性临床表现发生率低,开始使用IVIG治疗的时间较晚,可导致部分临床表现持续时间延长,注重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过晚使用IVIG治疗将增加心脏后遗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典型川崎病(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结果,为早期诊断不典型KD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44例不典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KD的6项典型临床表现,44例患儿仅发热一项为100%,且持续时间长;多数早期仅具备黏膜炎、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指端皮肤改变中的1~3项.44例初诊为各系统急性炎症性疾病,确诊时间5~22 d.不典型KD典型临床症状出现较少、较晚、程度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对发热伴有多脏器损害、指端膜状脱皮及WBC、CRP、ESR、α2球蛋白增高者,应注意追踪、随访,尽早或多次作实验室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提高不典型KD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冬  毛秀英 《医学综述》2011,17(2):319-320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尤其是不典型KD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对平谷区医院儿科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诊治的1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不典型KD具备诊断标准6条中2条者1例,占3.33%(1/30);具备3条者13例,占43.33%(13/30);具备4条者16例,占53.33%(16/30)。冠状动脉受累者共26例,30例不典型KD中冠状动脉受累者共10例。结论不典型KD冠脉损害率高,临床表现虽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但通过临床仔细观察,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均能获得早期诊断,使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的71例KD住院患儿的诊治情况。71例KD患儿中有典型KD组57例,不完全KD组14例。结果①与典型组KD相比,不完全KD组PLT明显升高(P<0.05),而HCT明显降低(P<0.05),冠状动脉病变(comnary anery lesion,CAL)发生率高(85.71%)。②不完全KD组女性患儿比例较典型KD组高,年龄较典型KD组小(P<0.05),热程较典型KD组长(P<0.05)。③两组对IVIG的治疗反应大致相同。结论不完全KD女性患儿发病多、且发病年龄小,多在1岁以内、CAL发生率高、PLT升高明显、HCT降低明显,提示其血管炎病变可能发生更早更重。  相似文献   

9.
冉敏  谭忠友  余洁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2):183-185,188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67例不完全KD患儿(不完全KD组)和同期81例典型KD患儿(典型KD组)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他系统症状、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例数及冠状动脉受损(CAL)发生率。结果:不完全KD组患儿除卡疤红斑及肛周潮红脱屑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外,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比例以及IVIG治疗无反应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KD患儿CAL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χ2=5.36,P<0.05)。结论:不完全KD更易发生CAL,卡疤红斑和肛周充血脱屑可作为不完全KD诊断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0.
莫园园  尹永日 《吉林医学》2015,(7):1284-1286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KD预后与治疗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本组KD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口唇潮红及皲裂等,并且均为KD的最早期症状。不典型比典型的KD临床表现少,但其临床炎性反应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显著增高有一致性。不典型KD组与典型KD组在平均年龄、临床表现、AST、ALT平均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凡具有持续发热、KD面容、ESR、CRP及WBC明显增高,要警惕KD。对典型与不典型KD丙种球蛋白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杨晓丽  张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0):350-350
目的探讨总结不典型KD的早期诊断。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的28例不典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中男16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1.33∶1,发病年龄〈4岁者23例占82%,其中仅具备2条者26例占90%。结论不典型KD早期症状少,易延误诊断,因此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提高对小儿不典型KD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 Kawasaki disease)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治疗的104例川崎病(KD)病例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中84例(80.8%)为典型KD, 20例(19.2%)为不完全KD.不完全KD平均年龄(].26±1.34)较KD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完全KD具备KD诊断标准6条中的4项或3项,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55.6%,与K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中不完全KD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发生率高于KD.结论 不完全KD多见于小年龄婴幼儿,且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冠状动脉病变是诊断不完全KD的重要依据,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不典型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期早诊断、早治疗,减轻冠脉病变程度,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不典型KD(不典型KD组)及116例典型KD(典型KD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构成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不典型KD组为35.7%,高于典型KD组的17.2%(P〈0.05)。结论不典型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及早期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儿科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诊治的71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例KD中典型43例,不典型28例.男41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1.37:1.年龄9个月至13岁,<1岁3例,~3岁38例,~5岁17例,>5岁13例.平均发病年龄3岁9个月.早期误诊22例.合并冠脉损害者30例,均为冠脉扩张.结论 典型KD早期易诊断,预后好,不易发生冠脉损害.不典型KD早期易误诊,易发生冠脉损害.KD发病10 d内用丙种球蛋白(1 g/kg)单次给药效果好,大部分患儿24 h内热退.  相似文献   

15.
63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63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男女比例为1.3:1(36/27),5岁以下患儿发病占82.5%(52/63),非典型KD占31.2%(19/63)。典型KD组与非典型KD组在皮疹、结膜充血、手足硬性肿胀及脱皮、淋巴结肿大、CAL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发病中非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误诊,尽早做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诊断K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401-1402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旨在提高IKD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8例IKD患儿和98例典型KD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特点及心脏超声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发病比较无性别差异,但IKD组发病年龄偏小;IKD组发热持续时间偏长;IKD组在发病急性期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病变等典型症状少于典型KD组,而卡疤再现红肿、肛周脱屑则高于典型KD组;IKD组WBC、CRP升高较典型KD组明显;IKD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高于典型KD组。结论:IKD患儿发病年龄小、发热时间较长、卡疤再现红肿及肛周脱屑发生率高、WBC及CRP升高明显、CAL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不典型与典型川崎病(KD)临床常见的主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为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儿科确诊为川崎病的68例患者(典型KD49例,不典型KD19例),进行临床主症的筛选,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及心脏彩超。并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结果典型KD临床主症以发热、球结膜充血最常见,非典型KD以发热最为常见,而实验室指标两组均有血沉、血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的异常。典型KD冠状动脉的损害发生率高于非典型KD。68例中65例应用丙种球蛋白加阿司林治疗后症状控制,有3例治疗后48~72h仍有发热,加用强的松后,体温于用药3d内降至正常。结论典型KD的临床主症发生率较高,不典型KD患儿临床主症的发生率低,临床要结合KD患儿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及相关治疗的效果,对疾病给予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治疗首选为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完全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诊断为K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完全型KD患者32例,占29%。与KD相比较,不完全型KD患者年龄更小,诊断延迟,主要临床表现较少,冠脉扩张发生率高(P<0.05)。结论:不完全型KD和典型KD有相似的临床特征,易贻误治疗,加大了冠脉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 KD)的临床特征、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生概率。方法:将KD患儿72例依照临床表现,分为KD组、不典型KD组。收集每位患儿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结果、主要临床表现、年龄、性别以及心脏超声。进行汇总并比较分析。结果:KD组与不典型KD组的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并无明显差异。2组的患儿性别组成无明显差异。不典型KD组的患儿并发CAL的几率明显高于KD组的患儿。2组<1岁的患儿在年龄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不典型KD好发于<1岁的患儿,不典型KD冠脉损害率高。  相似文献   

20.
陈翔  谢振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0):784-785
目的分析探讨川崎病(KD)临床特点,尤其是非典型KD的早期诊断。方法2000年7月-2006年2月住院的4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KD35例占76.8%,非典型KD11例占23.9%。具有川崎病诊断标准5项为69.6%,非典型KD发病年龄偏小均值1.36±1.25与典型KD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PLT的变化稍晚;肛周脱皮和卡介苗接种处反应对KD的诊断意义比较大。结论非典型KD的诊断要注意肛周皮肤的变化以及卡瘢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