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IL-2)与 T 细胞表面 IL-2受体结合使 T 细胞增殖。静止 T 细胞无这种受体,但经抗原或植物血凝素激活的 T 细胞可迅速出现这种受体。最近研究显示,抗 Tac 单克隆抗体(mAb)识别人类 IL-2受体。Tac 抗原存在于活化的 T 细胞,  相似文献   

2.
ABH血型抗原在人表皮和内皮细胞上有广泛分布,并且在癌变过程中减少或消失。对肺、膀胱、子宫,胰腺和消化道肿瘤ABH血型抗原的改变已作过研究,但对抗原消失与预后间的关系却很少报道。本文对ABH血型抗原的改变与肺癌转移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 对101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癌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化学分析,有89例肿瘤旁正常组织的ABH血型抗原与其红细胞血型抗原相一致。对该89例进行研究,年龄范围18~79岁(平均年龄61.2岁),男性59例,女性30例。腺癌60例,鳞癌9例,小细胞肺癌2例,大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3.
当细胞恶性转化时,表面质膜的抗原标记可能发生某些改变,丢失或获得某些成份。因此,了解那些不存在于正常细胞上的肿瘤特异抗原,这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癌变机理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在动物肿瘤模型中,有几种肿瘤抗原已得到了论证。但对人体肿瘤特异抗原则了解得不多。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类同种异体抗原和巨细胞病毒抗原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基因表达差异, 寻找预防移植物排斥反应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分子靶点。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人类同种异体抗原和CMV抗原3A(CMV3A)诱导的DC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DC在同种异体抗原和CMV3A诱导下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许多信号通路:抗原处理和提呈通路、细胞色素p450代谢外源性的化学物质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运动和迁移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作用通路;多个热休克蛋白(HSP)家族基因包括HSPA5、HSPA8、HSPA9B和HSP90AB1,在同种异体抗原的刺激下表达升高,而在CMV3A刺激下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多个HSP家族基因在同种异体抗原诱导下的DC中表达上调,而在CMV3A诱导下无明显变化,这些基因可能在预防移植物排斥反应和CMV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的免疫系统能识别人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表面成份。仅少数黑色素瘤患者产生抗单一黑色素瘤抗原或高度限制黑素细胞分化抗原抗体。因此,可用血清限制抗原性的疫苗对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免疫,诱导机体产生相应抗体。17例Ⅱ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疫苗治疗,此疫苗用三种同种异体黑色素瘤细胞株制备,诱导人的免疫功能对抗黑色素瘤细胞表面抗原。病人在接种的同时未发生可见的黑色素瘤。疫苗用三种黑色素瘤细胞株制备,三种细胞株为高度表达限制黑素细胞分化的抗原.细胞株其中之一为仅在这种特殊细胞株中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人多药耐药鼻咽癌细胞CNE2/DDP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异体间的免疫治疗。方法:PCRSSP法分析CNE2/DDP细胞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基因型和健康人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方法 应用免疫磁珠分选脐血 CD34细胞 ,经 SCF FL3 GM- CSF IL- 4 TNF- α的联合诱导培养 DC,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 ;流式细胞仪作 DC的表面标志检测 ;MTT比色法测定同种异型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和诱导CTL 毒性的检测。结果  (1)脐血 CD34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联合刺激后呈典型的 DC形态 ;(2 )流式检测 CD4 0、CD80和 CD86等成熟 DC特异性表面标志呈高表达 ,分别与诱导前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3) MTT法测得脐血来源的 DC较外周血 DC刺激同种异体 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弱 ;经肿瘤抗原负载的 DC体外诱导出较强 CTL 毒性。结论 脐血 CD34细胞经体外扩增诱导的 DC具有典型的 CTL 毒性 ,为临床应用脐血来源 DC抗神经胶质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在利妥昔单抗出现之后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复发进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细胞)是通过基因修饰的方法获得的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特定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在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疗效,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针对B细胞淋巴瘤表面的CD19抗原.文章综述了抗CD19 CAR T细胞在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868年Pual Langerhans氏用氯化金染色发现于表皮基层上方有树枝形细胞。以后,此种细胞被命名为郎格罕细胞(简称LC)。发现百余年来,其功能一直不清,近十几年来才发现LC来源于骨髓;具有免疫功能;具有抗原提呈和同种异基因刺激作用;在变应性接触皮炎、移植物排斥反应和许多皮肤病的发病机理中有重要意义。LC在电镜  相似文献   

10.
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 ine induced k iller cells,C IK)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1,2]。C IK细胞在体内归巢于脾脏、淋巴结等,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身体各部的任何组织。DC通过受体的方式摄取外来抗原,并能与这些抗原表面的MHC I类和II类分子结合,刺激初始型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活化。DC除了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表面CD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CD45分子作为靶目标抗原,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300例AML患者细胞表面的CD分子,分析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以表达百分比﹥20%作为阳性,300例AML患者的CD抗原表达均不相同,cyt-MPO、CD33、CD117和CD38表达最强,为强阳性(80%~100%).以CD抗原表达>60%为阳性,结果显示:CD33、CD117、CD13、cyt-MPO四种抗原阳性表达的患者,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抗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5/CD64、CD15/CD33和CD33/CD64抗原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3/cyt-MPO抗原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细胞表面的CD抗原表达具有差异性,CD13、cyt-MPO、CD33、CD117呈高表达.CD分子在AML细胞中阳性表达的差异性可为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一、ABH系统血型物质和膀胱移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关系膀胱移行上皮癌占尿路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近十余年来,对于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监视,都有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关于ABH系统血型物质和膀胱移行上皮癌关系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1957年,Kay利用混合细胞凝集反应(MCAR)发现膀胱移行上皮癌细胞表面的ABH系统血型物质有减少或缺失现象。1972年Davidsohn利用特异的红细胞粘连试验,即SRCA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膀胱移行上皮癌的标本,注意到膀胱移行上皮癌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13.
近代肿瘤免疫学的发展主要在于其对抗原递呈过程的新认识,现已明确绝大多数抗原均需首先经过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sAPCs)的摄取、内化、加工、产生短键多肽并与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结合后表达于细胞膜表面才能被T细胞受...  相似文献   

14.
γδT细胞是T淋巴细胞中一类数量比较少的细胞,不受MHC I、Ⅱ类分子以及相关抗原肽配体限制,可直接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溶解靶细胞,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在骨肉瘤患者中,γδT细胞可通过识别骨肉瘤细胞表面相关抗原,溶解杀灭肿瘤细胞.未来以γδT细胞为基础的细胞免疫疗法联合手术、化疗等方法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骨肉瘤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通过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体外杀伤腺样囊性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方法: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CSF + IL-4 的诱导下体外培养,用肿瘤细胞抗原冲击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抗原负载前后CD1a、CD83表达量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同种异体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诱导细胞毒淋巴细胞CTL杀伤肿瘤细胞.结果:凋亡肿瘤抗原刺激后,CD83 表达增加﹙P<0.01﹚,而CD1a表达量下调﹙P<0.05).负荷肿瘤抗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出明显的细胞不良反应,并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GM-CSF + IL-4 诱导的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能在体外摄取肿瘤抗原而进一步成熟,通过激活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  相似文献   

16.
文献曾报道应用免疫酶法、免疫荧光法及抗补体免疫荧光法测定宫颈癌细胞中单纯疱疹病毒(HSV)抗原。Nahmias用抗补体免疫荧光法检查浸润性宫颈癌细胞中单纯疱疹病毒抗原,其阳性率为54%,而正常宫颈细胞均为阴性。荧光标记在核、核周围区,细胞质和整个细胞。在抗补体免疫荧光法的基础上,曾毅等建立了抗补体免疫酶法,并用这种方法检查鼻咽癌细胞中的EB病毒核抗原。 本文应用抗补体免疫酶法检查了18例宫颈癌病人及21例同年龄组非癌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结果两组单纯疱疹病毒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2.2%及28.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我国宫颈癌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对于血管性移植物,同种抗原并不是局限于某个部位而是弥散地分布于多个淋巴器官,因此需要诱导系统性免疫耐受。论文报告通过静脉回输供者脾脏细胞以及抗CD40L的单抗,成功建立了同种血管性心脏移植达10周的耐受动物模型,并首次发现小鼠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具有吞噬功能,其在针对血管性心脏移植物的耐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BH及LewisA组织 -血型抗原表达与原发肺腺癌分化、发生、发展和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3 0例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10 3例原发肺腺癌及相应 41例转移灶中的ABH及LewisA血型抗原表达。结果 :A、B、H抗原在相应血型正常肺组织呈阳性表达。癌组织中A、B、H抗原表达缺失 ,低分化癌发生缺失明显高于中高分化 ,P <0 0 0 1,原发癌转移组缺失明显高于未转移组 ,P =0 0 3 6,N2 病例瘤体ABH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N1组 ,转移灶缺失表达高于其相应原发癌 ,P =0 0 0 8,正常肺组织、原发癌及转移灶间表达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呈缺失率增加趋势。LewisA抗原在肺腺癌中表达较正常组织表达增强 ,P =0 0 2 4,Ⅰ、Ⅱ、Ⅲ及Ⅳ腺癌各期间Lewis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进展期 (Ⅱ Ⅲ Ⅳ期 )LewisA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 (Ⅰ期 )肺腺癌。ABH阳性表达者 5年生存率为 2 5 % ,高于阴性表达组 ,P <0 0 0 0 1;LewisA阳性表达者 5年生存率 7% ,低于阴性表达组 ,P =0 0 0 0 2。结论 :ABH抗原缺失表达与肿瘤低分化有关 ;ABH抗原表达缺失与腺癌转移有密切关系 ;ABH及LewisA抗原检测对预测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Dendric cell,DC)作为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具有摄取、加工抗原、以MGC—Ⅰ、Ⅱ类肽结合物的形式递呈抗原的能力,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亚型的DC存在于抗原入侵的各可能部位,摄取抗原并迁移至二级淋巴组织,活化Th细胞和Tc细胞,并可与B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通过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体外杀伤腺样囊性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方法: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CSF+IL-4的诱导下体外培养,用肿瘤细胞抗原冲击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抗原负载前后CD1a、CD83表达量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同种异体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诱导细胞毒淋巴细胞CTL杀伤肿瘤细胞。结果:凋亡肿瘤抗原刺激后,CD83表达增加(P〈0.01),而CD1a表达量下调(P〈0.05)。负荷肿瘤抗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出明显的细胞不良反应,并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GM—CSF+IL-4诱导的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能在体外摄取肿瘤抗原而进一步成熟,通过激活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