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F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AF内固定系统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5例。结果 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神经功能除2例Frankel A级无恢复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随访2年,无严重并发症,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椎体椎间植骨不仅能复位骨折,重建椎体高度,而且能提供脊柱即时和晚期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并发症,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更好的复位方法,并规范术中观察方法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技术。方法 44例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椎管占位〉50%或伴高度塌陷〉50%)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多次撑开方法复位固定,并经椎弓根行伤椎体内打压植骨治疗。术中反复撑开2~4次,植人工骨6~8cm3;术中C臂透视,清楚观察椎体后缘"直线"或"前弧线"恢复情况,借此准确判断椎管占位程度。结果 X线和CT显示骨折复位满意,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至96%~105%,椎管占位恢复至0~6%,神经症状无一例加重。随访1~24个月,未发现断钉、断棒和后凸畸形,椎管占位无加重,神经损伤症状多数减轻或完全恢复,半年后病例伤椎均达骨性愈合。结论大部分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反复多次撑开方式复位固定,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融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脊柱胸腰段是胸段后凸和腰段前凸的移行部,此解剖特点决定了该段为骨折的多发部位。胸腰椎骨折外科治疗包括恢复脊柱的生理序列、重建椎管解剖结构和预防延迟性的脊柱畸形和失稳的发生,即复位、减压和固定。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经后路椎弓根器械撑开复位后,椎体高度恢复,但椎体内骨小粱结构并未同时恢复,致使椎体呈空壳样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胸腰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置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不融合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选择5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固定,并经伤椎椎体内植骨,不融合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 51例随诊3~26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丟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CT片显示椎管狭窄得到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平均改善2~3级。 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固定使术后脊柱稳定性増加,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保留了胸腰椎运动节段,可有效防止创伤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有利于脊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加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骨折的椎体平均高度(%):术前55.69±16.38.术后92.61±10.59。6个月随访90.58±13.31(P<0.01、P>0.05),未发生内固定物断钉、松动等。结论为建立脊柱的稳定性,对椎体明显爆裂压缩的患者在手术复位内固定的同时行椎体内植骨是必要的,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是一种较为方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AF系统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39例病人行后路AF系统固定并加植骨治疗,其中经椎管椎体内植骨6例,椎体内植骨并椎间融合7例,椎间植骨融合4例,椎板关节突植骨融合22例。观察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氏角及神经功能变。结果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氏角术前分别为51.9±7.2,67.7±10.1,22.1±6.6,术后分别为94.0±9.8,97.3±8.1,3.1±1.7,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较大的恢复。结论后路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固定可靠,并具良好的撑开作用,不仅恢复了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的生理曲度,并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而植骨则有利于建立脊柱自身的骨性稳定。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块复位的生物力学与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管内骨块复位的解剖学因素及相关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采用新鲜胸11(T11)~腰3(L3)段脊柱,制备成腰1(L1)爆裂骨折模型,记录椎间盘切断而后纵韧带完整,后纵韧带切断而椎间盘完整,后纵韧带和椎间盘均完整三组在恒速纵向拉伸过程中椎管内骨折块复位过程中的位移变化,描记出纵向拉伸载荷与骨块复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纵向拉伸载荷与骨块复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呈“S”型。在复位前期曲线上升平缓,所需纵向拉伸载荷按I、Ⅱ、Ⅲ组的顺序递增。在复位期曲线急剧上升,纵向拉伸载荷及复位百分率均按I、Ⅲ、Ⅱ组的顺序递增。在后复位期第Ⅲ组仍有明显的复位曲线存在。结论:纵向拉伸载荷对椎管内骨折块的复位有重要影响,完整的椎间盘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在骨折块的复位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双凤尾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进行生物力学评价和临床应用观察。方法 取成年男性尸体脊柱标本(T12-L2),制成8具L1椎体爆裂骨折模型。按实际手术方法放置双凤尾钢板。对试件分别进行轴向和弯曲扭转加载测试。临床观察应用双凤尾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结果 压缩实验和弯曲扭转实验中,各点应变值与载荷均呈线性关系。当轴向载荷达到600N或扭矩达到600N·cm时,这种线性关系未改变。弯扭矩与模型两端之间相对扭转角的增加呈线性关系。弯扭矩达到600N·cm时,扭转角只有6.26°。临床观察表明双凤尾钢板固定可靠。结论 双凤尾钢板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表现出高弹性,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球囊扩张硫酸钙骨水泥(Calcium sulfate cement,CSC)椎体增强与后外侧植骨融合结合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经临床确诊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椎体增强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CSC椎体增强结合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组应用后外侧植骨融合结合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中央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VAS得分和ODI分值均显著降低,术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0.01);术后1年,椎体增强组的中央高度比均明显高于植骨融合组且术后1年椎体增强组的矢状面Cobb角远远小于植骨融合组,提示术后椎体增强组疗效优于植骨融合组,矫正丢失更少,差异均存统计学意义(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结论球囊扩张CSC椎体增强与后外侧植骨融合均可有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但CSC椎体增强早期可更好的恢复伤椎的高度,增加伤椎的稳定性和椎体强度,减少矫正度丢失,保留脊柱的节段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复位、注射硫酸钙植骨治疗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1例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复位结合注射用硫酸钙植骨治疗,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综合评估最终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3.2个月,术后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2个月,术前测量Bohler角(6.7±2.8)°,Gissane角(85.9±6.3)°,跟骨高度(丘部)(27.3±4.4)mm,跟骨宽度(35.8±4.0)mm,术后1年测量Bohler角(30.0±2.8)°,Gissane角(130.0±6.4)°,跟骨高度(丘部)(40.1±3.2)mm,跟骨宽度(32.3±1.2)mm,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复位、注射用硫酸钙植骨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临床效果好,无需二次取内固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3月手术治疗的7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传统手术入路48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31例。纳入标准:TLICS评分均/〉4分,均无需椎管减压。分别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测量两组手术前后的各放射学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伤椎前、后缘高度/伤椎上下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均值,伤椎Cobb角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随访3~28个月,平均13个月。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较传统正中入路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3月VAS评分、术后1周及3个月ODI评分具有优势;而在感染率、术后2天VAS评分、骨折复位、脊髓恢复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手术入路相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在骨折复位、脊髓恢复及感染率与传统手术入路相当。  相似文献   

12.
下腰椎爆裂骨折作为脊柱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率相较于胸腰椎骨折低,约占所有脊柱骨折患者的1%,因此临床并不常见。但其往往由高能量暴力导致,创伤大,累及椎体多,在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等诸多方面争议较多。本文就下腰椎爆裂骨折的解剖特点、损伤分型、骨折分类、手术方式选择等进行综述,并介绍一些近期最新的研究进展,供大家在为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治疗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量青少年(14~19岁)脊柱胸腰段椎板峡部上下缘的厚度、峡部上下缘距离及椎板厚度值,为临床及运动医学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年龄在14~19岁(平均16.5岁)25例原配完整的胸腰段(T1~L5)标本,分别测量峡部上缘厚度,峡部下缘厚度,峡部上下缘距离和椎板厚度并对峡部上下缘厚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峡部上缘厚度:胸段在(2.96±0.69)mm~(3.74±0.55)mm之间,呈逐渐上升趋势,腰段在(4.29±0.98)mm~(4.83±0.80)mm之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峡部下缘厚度:胸段由(4.52±1.06)mm到(5.11±0.99)mm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腰段在(6.06±1.03)mm到(7.30±1.24)mm之间,变化不大。峡部上、下缘为近似"双轨"的曲线,上、下缘间差值保持在2.00mm左右。峡部上下径:整体在(17.51±3.55)mm~(7.90±1.71)mm之间,胸段呈上升的趋势,腰段呈下降的趋势。椎板厚度:整体在(4.94±1.00)mm~(6.79±1.01)mm之间,呈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形"。结论青少年胸腰椎峡部与椎板相关参数变化有一定规律,峡部下缘总是较上缘厚,且具有一定的差值;其与成人数据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第四腰血管为蒂髂骨瓣转移修复腰椎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40侧灌注红色乳胶和2侧灌注碳素墨汁的成年尸体上对第四腰血管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第四腰动脉外径为3.0mm;主干长5.7cm,腹侧支动脉外径为1.4mm;长6.7cm,背侧支外径为1.4mm;长1.4cm.依据解剖学观察结果,设计了以第四腰血管为蒂髂骨瓣移植修复腰段椎体缺损的新术式,并对术中有关应用解剖学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脊柱前路、脊柱后路和脊柱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处理。然而何种处理方式最佳,它们的适应证如何,目前还存在争议。目的:评价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及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和前2种方法联合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爆裂性骨折79例。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57例;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治疗12例;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加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10例。采用ASIA标准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治疗前后伤椎Cobb角以及矫正度丢失、骨性融合率、内固定失效率及治疗过程的操作时间和出血量。结果与结论:79例随访>19个月。除5例完全性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其余63例不全瘫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均恢复1级或1级以上。3种入路置入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伤椎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患者腰椎矫正度丢失明显高于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或脊柱前后联合入路治疗(P < 0.05)。脊柱后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患者操作时间、出血量较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或脊柱前后联合入路治疗明显减少(P < 0.05)。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有5例患者发生内固定断裂。3种入路置入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在骨性融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3种入路置入植入物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易出现内固定断裂和治疗后矫正度丢失;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和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加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后矫正度丢失较少。因此应个体化选择治疗入路,以期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直观立体地显示复杂胸椎骨折的图像,探讨螺旋CT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在复杂胸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92例胸椎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进行诊断。CT扫描全部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16型多排高速螺旋CT机,1.0mm层厚。扫猫所得断层资料通过网络传送至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Window.NT3.51平台上Insisht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CT图像能够围绕X轴和Z轴任意旋转、切割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能够清晰显示复杂的胸椎骨折和狭窄椎管的解剖形态特点。结论三维CT重建在胸椎骨折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脊柱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并对患者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motion of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segments was analysed by mean of the skin landmarks method in 14 volunteers (7 males, 7 femal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d there was either facilitation or limitation of the mo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landmarks of spinal segments during trunk motion in perpendicular planes. The mobility of spinal segments was associated with pelvic girdle motio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planned amplitude, and varied with hip joint abduc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cise mechanisms of relaxing or stretching of the pelvivertebral musculo-ligamentous structures constitutes a large field of investigation that necessitates the study of other lower limb postures and the use of robotic techniques.
Influence de l'abduction des membres pelviens sur la cinématique de la colonne thoracique et lombaire
Résumé Le déplacement des segments de la colonne lombaire et thoracique a été analysé par la méthode des marqueurs cutanés sur une série de 14 sujets (7 masculins, 7 féminins). Les résultats démontrent qu'il n'y a pas de différences significatives entre les séries masculine et féminine et qu'il y a soit facilitation, soit limitation des déplacements des marqueurs-repères des divers segments vertébraux au cours des mouvements du tronc dans les plans orthogonaux. La mobilité des segments vertébraux s'associe à celle de la ceinture pelvienne, pour obtenir l'amplitude souhaitée et varie avec l'importance de l'abduction des articulations coxo-fémorales. L'analyse des mécanismes précis de détente, ou de mise en tension des structures musculoligamentaires pelvi-vertébrales constitue un vaste champ de recherches nécessitant l'exploration d'autres postures des membres pelviens et la mise en uvre de techniques de robot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