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50例,其中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27例(锁定钢板组),三叶草钢板治疗23例(三叶草钢板组),术后随访1个月至1.5年,观察骨折愈合、肩关节活动功能、手术切口疼痛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估其疗效.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eer肩关节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2组的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2组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三叶草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但是三叶草钢板与骨面的接触面积更大,肱骨头缺血坏死发生几率高些,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更具功能锻炼早、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有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肱骨近端骨折有移位的32例患者,进行 Neer分类,二,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内固定术后所有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Neer二部分骨折、多数三部分骨折及一些四部分骨折可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8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3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1例,年龄39~78岁,平均(61.2±10.4)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2例,三部分骨折43例,四部分骨折8例。结果 73例患者6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5月,平均14.5月,最终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约5.5月。根据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90分)35例;良(80~89分)24例;可4例,差(<70分)2例。优良率达90.8%。随访中未发现伤口感染、螺钉松动及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LPHP设计合理,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肯定、满意。  相似文献   

4.
殷允华  徐杰 《解剖与临床》2012,17(6):507-509
目的:评估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22例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采用Neer评分法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现肱骨头坏死及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为优17例、良2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6.4%.结论: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创伤小,固定好,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9例,年龄60~83岁,平均70-3岁。骨折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10例、3部分骨折21例、4部分骨折8例。结果39例均获随访,随访8~24个月,平均14.6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疗效评分系统评定,优28例、良8例,可2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NeerⅢ、Ⅳ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4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置换组)3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24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来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随访时间相仿,平均随访时间为19.5个月(12~36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101±13)分钟,术中出血量(237.9±32.4)mL,Neer评分(82.5±3.2),Constant-Murley评分(71.7±5.0);置换组手术时间(98±11)分钟,术中出血量(246.0±39.8)mL,Neer评分(82.9±4.5),Constant-Murley评分(73.5±5.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有1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肱骨头置换组有2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通过三角巾悬吊后关节脱位均得到纠正。有1例四部分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肱骨头坏死,改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相似,对不可修复的肱骨近端骨折宜行肱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36例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60~79岁,平均69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10例。均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患者术后获12~28m(平均18.8m)随访。按照Neer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23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6.1%。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固定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裴济民 《医学信息》2009,22(6):556-55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于2006年6月至2008年11月期间采用锁定钢板治疗3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34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愈合;功能评定采用Neer评分,本组病例无畸形愈合、感染、肱骨头坏死、内固定松动折断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便于操作,并发症少等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临床治疗较困难,且治疗方法多样。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0月对23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发生率4%~5%,我科自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肱骨近端骨折24例,经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msplate,LPHP)内固定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PH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治疗。术后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随访评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肱骨头坏死、内固定松动、骨不愈合等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24周,平均15周。按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60例,良15例,差5例。80例患者术后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治疗PHF效果显著,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Neer 3、4部分骨折患者近端骨质较差,骨折复位后骨缺损严重,单纯锁定钢板固定效果欠佳.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髂骨和腓骨在老年肱骨近端Neer 3,4部分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对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2014年11月至2019年3月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4例老年肱骨近端Ne...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是肱骨近端骨折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但临床上其失败率仍较高,螺钉的合理置入是影响内固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头螺钉的分布特点及对内固定失效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24例,其中男16例,女108例,年龄≥60岁,根据其术后是否出现内固定失效分为正常组(101例)和内固定失效组(23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内侧柱完整性、钢板高度、颈干角、是否置入肱骨距螺钉、肱骨头螺钉数量,并根据术后数字X射线摄影正位片将肱骨头分为8个区,收集患者肱骨头螺钉在各区螺钉分布特点,绘制螺钉分布热力图。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内侧柱完整性、钢板高度、颈干角、是否置入肱骨距螺钉、肱骨头螺钉数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2)但热力图显示,在正常组中肱骨头螺钉分布均匀,主要分散在4,6,7区;而内固定失效组的螺钉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9月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4例,年龄60~81岁,平均69.5岁。骨折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6例。结果 34例均获随访,随访8~18个月,平均(7.5±1.5)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疗效评分系统评定,优25例、良9例。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骨折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同时重视肩袖损伤的修复,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AO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使用AO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瑞士Mathys公司生产简称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0例。结果20例随访6~13个月,并行评估。优14例,良4例,可2例。结论使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对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背景:以往对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时常使用非锁定的解剖钢板,难以获得稳定的固定,固定后并发骨折再移位及肱骨头坏死的概率相对较高。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的患者72例,其中无肱骨头脱位40例,肱骨头脱位32例,均给予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锁定系统固定,固定后3周内给予肩关节制动,之后逐渐开始功能锻炼。定期随访,通过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的功能。 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3,6,9,12,18,≥24个月的患者数分别为6,13,31,9,8,5例。末次随访≥9个月的53例,骨折愈合率达98%(52/53),Neer评分中级以上达85%(45/53),肱骨头坏死率6%(3/53)。X射线检查显示3例均为固定前肱骨头脱位患者,肩峰撞击综合症发生率9%(5/53),无内固定松动、螺钉断裂。固定前肱骨头脱位固定后肱骨头坏死和Neer评分与固定前无肱骨头脱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利于骨折块复位,固定牢靠,固定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常见,多发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其中大部分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1].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脱位多需手术治疗.肱骨近端接骨板固定已得到普及,锁钉钢板置入有高度的稳定性,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粉碎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较理想[2],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3].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金属板治疗4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背景:螺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髓内钉、三叶草钢板等置入内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欠佳,常出现螺钉固定不牢或松动等现象,影响肱骨头血运与肩关节外展功能。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结合Osteoset人工骨植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结合Osteoset人工骨植入治疗22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例。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随访12~24个月均骨性愈合,根据Neer疗效评分标准,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1%;治疗后X射线显示所有肱骨近端骨折及肩关节脱位均获得了满意复位。说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结合Osteoset人工骨植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文题释义:肱骨近端骨折:属于发生率较高的骨折,骨折位置在肱骨外科颈以远1.0-2.0 cm到肱骨头关节面之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肱骨近端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也存在争议。   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依次切开皮肤、组织,暴露肱骨近端,选择合适的异体腓骨插入髓腔,利用同种异体腓骨的支撑作用及克氏针的撬拨作用临时复位肱骨近端骨折处,之后采用合适大小的锁定钢板对骨折端进行固定。背景:肱骨近端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一直存在着争议,其中使用锁定钢板的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常用方法,近年有许多研究指出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可以获得更好的刚性结构。目的:系统评价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与锁定钢板单独使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截止至2020年1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锁定钢板与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国际Cochrane协作组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锁定钢板组与锁定钢板组联合异体腓骨组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评分、Constant评分、肱骨头高度丢失值、颈干角变化值、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二次手术率、螺钉切出率及肱骨头坏死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纳入8项研究,共623例患者;②结果显示,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和单纯锁定钢板在术后随访末期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评分(95%CI:4.29-6.84,P < 0.05)、Constant评分(95%CI:6.46-15.10,P < 0.05)、肱骨头高度丢失值(95%CI:-3.24至-2.07,P < 0.05)、颈干角变化值(95% CI:-7.20至-5.95,P < 0.05)、并发症总发生率(95%CI:0.18-0.51,P < 0.05)及螺钉切出率(95% CI:0.13-0.65,P < 0.05)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但2种方法在二次手术率(95%CI:0.13-1.14,P > 0.05)及肱骨头坏死率(95% CI:0.41-2.11,P > 0.05)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提示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与单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评分、Constant评分、肱骨头高度丢失值、颈干角变化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螺钉切出率方面更具优势,但在二次手术率及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没有明显差异。ORCID: 0000-0003-2626-8833(涂冬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对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骨科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4岁。根据内固定方法分为:24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组),26例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锁定钢板—缝线锚钉组)。比较两组术后大结节不良事件发生率、Neer评分。结果 5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16周。锁定钢板组:大结节复位不良3例,大结节再移位6例;锁定钢板—缝线锚钉组:大结节复位不良1例,无大结节再移位病例。锁定钢板—缝线锚钉组的大结节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锁定钢板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Neer评分为,锁定钢板—缝线锚钉组(87.65±7.58)分,高于锁定钢板组(81.21±8.21)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加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相比单纯锁定钢板固定更牢靠、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