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部过屈,过伸X线片比以往正侧位或左、右斜位片能更好地进行颈椎的动态观察.为诊断无明显椎管狭窄及间盘突出的颈椎病提供依据.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成像(MRI)在颈椎椎管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行颈椎仰卧静息状矢状位、过屈位及过伸位MRI检查,比较不同体位下颈椎管矢状径的变化。结果怀疑颈椎管狭窄者在静息仰卧矢状位MRI检查无明显变化时,颈椎过屈或过伸位MRI检查椎管狭窄可以较明显地显示;静息仰卧矢状位MRI检查有明显变化时,颈椎过屈或过伸位MRI检查椎管狭窄程度表现更明显。仰卧矢状过屈位、过伸位MRI检查显示颈椎椎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伸位MRI检查显示颈椎椎管狭窄程度加重的比例明显高于过屈位(P〈0.05)。结论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MR[检查在颈椎椎管狭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颈部过屈,过伸X线片比以往正侧位或左、右斜位片能更好地进行颈椎的动态观察,为诊断无明显椎管狭窄及间盘突出的颈椎病提供依据,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Zhang L  Ying M  Dang GT  Wang C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5):3193-3196
目的研究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出现脊髓型颈椎病高发倾向的发病机制以及这两种疾病的内在联系。方法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其颈椎侧位x线片上进行颈椎管测量,并计算颈椎椎管矢状径比值。其中男性23例,女性45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0.0岁。将测量的411例正常人颈椎侧位x线片椎管矢状径结果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组其颈椎椎管矢状径比值平均值男性为0.781,女性为0.807;而正常对照组其颈椎椎管矢状径比值平均值男性为0.874,女性为0.968。两组相比,无论男女,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组其颈椎椎管矢状径比值为C3~C7节段均低于其相应的正常对照组(均P〈0.05)。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组有27.9%出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高于正常人中可以有10%出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比例。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加易于出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六位片对各型颈椎病诊断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患者的临床分型与颈椎六位片中异常表现的关系。结果:神经根型可拍侧位、双斜位片;脊髓型与椎动脉型拍侧位、过伸位、过屈位;交感型拍侧位、双斜位、过伸位、过屈位;混合型拍张口位、侧位、双斜位、过伸位、过屈位。结论:颈椎病可依据其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再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投照部位。  相似文献   

6.
颈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患 ,可以压迫神经根、脊髓 ,引起相应症状 ,其中少数合并后纵韧带骨化 (O PLL) ,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1 997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 ,作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合并OPLL 6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4 2~ 71岁 ,平均 5 4 .7岁 ;病程 6~ 1 9个月 ,平均 1 4 .3个月。术前常规检查 ,查颈椎正位、侧位X线片 ,过伸、过屈侧位CT、MRI,均排除神经内科及周围神经疾病。 3例并高血压 ,药物控制在正常范围 ,4例并高血…  相似文献   

7.
138例颈椎六位片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六位片对各型颈椎病诊断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患者的临床分型与颈椎六位片中异常表现的关系.结果:神经根型可拍侧位、双斜位片;脊髓型与椎动脉型拍侧位、过伸位、过屈位;交感型拍侧位、双斜位、过伸位、过屈位;混合型拍张口位、侧位、双斜位、过伸位、过屈位.结论:颈椎病可依据其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再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投照部位.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屈伸位动态MRI检查评价椎管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椎管在屈伸位MRI上的动态变化。方法27例颈椎病患者,均行中立、前屈、后伸位MRI检查,观察颈椎椎管的狭窄程度、受压部位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患者后伸位上出现颈椎椎管狭窄加重的数量(21/27)较前屈位(7/27)明显多(P〈0.01)。结论颈椎动态MRI扫描揭示了颈椎椎管的潜在致压因素,后伸位对常规检查的补充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锚定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合并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施行"锚定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分别记录患者手术前、出院前及最终随访时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和神经功能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最终随访脊髓损伤分级平均较术前升高1级,神经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亦有显著提高(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颈椎轴性疼痛(8例),颈椎僵硬及颈椎曲度变化(3例),C5神经根麻痹(1例),无术后再关门情况发生。结论采用"锚定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伤,充分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改善神经功能,最大限度兼顾颈椎稳定性和颈椎活动度的保留,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椎管指数的测量方法及其 X线诊断意义。方法 :用颈椎管指数法着重测量 1 0 0例有颈椎管狭窄的颈椎病患者以及 5 0例正常颈椎的X线侧位片。结果 :颈椎管狭窄的颈椎管指数平均 0 71± 0 1 0 ,颈 3~ 6间椎管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男女颈椎管指数则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颈椎管指数法对颈椎管狭窄的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12名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分别经颈椎前路摘除髓核,切除椎管前方的骨赘及扩大椎管矢状径。术后近期疗效显著,6名患者已恢复原工作。本症诊断主要是依据症状与体征,本组常规摄颈椎正、侧位与过屈、过伸位 X 线片。8名患者做了 CT,2名患者行 MR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40岁以下拍摄X线颈椎正、侧位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青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摄片特点.方法 2008年5月一2010年5月间共有1 925例15~40岁(中位年龄为33.2岁)的患者行颈椎x线正、侧位片检查,对其中548例伴有上肢牵拉放射疼痛、手指发麻等感觉异常者加拍双斜位片,217例患者行CT或MRI检查.结果 颈椎正常生理弧度改变1 260例,占65.45%;颈椎骨质增生1 481例,占76.94%;颈椎椎间隙狭窄541例,占28.10%;颈椎椎间孔狭窄476例,占24.72%;颈椎滑移26例,占1.35%;项韧带钙化194例,占10.08%.结论 早期中青年颈椎病变以颈椎生理弧度异常改变及颈椎轻度骨质增生为主.普通颈椎X线正、侧位摄片对早期颈椎病的发现及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颈部多节颈椎外伤,在交通事故、自高层建筑坠落等外伤中较为常见[1]。1994年12月至1996年12月,对25例多节下颈椎外伤采用后入路单开门格管成形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一、病冽资料本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2~71岁,平均398岁。均为急性下颈椎外伤合并预髓损伤.不完全瘫痪。病因均为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伤。过伸型损伤7例.屈曲型损伤18例。病程五天至1.5年,平均38天。X线颈椎正、侧位、左、右斜位片示椎体移位、小关节“交锁”10例,椎体楔变、推板断裂12例.椎体粉碎性骨折3例。CT检查显示推板骨折、小骨片陷入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颈椎管特点。方法 选取2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在颈椎X线侧位片上测量颈椎管中矢径和椎体中矢径,测量范围C3-C7节段,计算各节段的椎管指数(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并统计两组中颈椎管狭窄(3个以上节段椎管指数小于0.75为颈椎管狭窄)的例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C3-C7节段的椎管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1),其中C4-C7节段的椎管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为45.8%(11/24),明显高于对照组12.5%(5/40),P〈0.05。结论 颈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颈腰椎并发的椎间盘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许立新  王全平  刘小平  李靖 《医学争鸣》2001,22(11):1047-1047
0 引言 颈椎病和腰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明确 ,然而二者并存时确定各自在发病中所产生的作用则是一个令人必须注意的问题 .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和普及 ,对此病有了进一步认识 [1 ,2 ] ,我院 1995 / 2 0 0 0收治 46例 ,并行手术治疗 .1 临床资料 本组 46 (男 2 5 ,女 2 1)例 ,年龄 42~ 6 8岁 .颈腰段突出均重者 8例 ,颈段重于腰段 2 0例 ,腰段重于颈段 18例 .常规拍颈腰椎正侧位 ,颈椎过屈过伸侧位 X线片 ,均行CT检查 ,颈椎同时行 MRI检查 ,CT测量颈椎管属发育性狭窄 17例 ,属退变性狭窄 2 9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 ,伴后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需手术干预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椎MRI 图像上Modic改变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5月~2013年3月在本院住院手术的133例CSM患者,收集术前MRI及颈椎过伸过屈位片,评判Modic改变的发生情况,并测算椎管有效容积(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测量颈椎动力位片上颈椎总活动度(total angle of motion,TAM)和病变节段活动度(segmental angle of motion,SAM)?用秩和检验做临床相关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需要手术干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Modic改变发生率为51.1%?高龄(> 60岁),后伸活动度增加,椎管狭窄较严重的患者,Modic改变的发生率较高?病史长短和性别与Modic改变无相关性?结论:高龄?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较严重椎管狭窄以及颈椎局部过伸位活动度增加,和颈椎Modic改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36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男性2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9.5岁,病程平均31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为7.4分。全部行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3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35.2个月,手术优良率为80.5%,术后JOA评分平均14.6分。结论: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87年White和Panjabi[1]提出临床颈椎不稳的概念,CT图像上诊断颈椎不稳定较困难。为此我们在颈椎常规正、侧、斜位X线片之外,加摄颈椎侧立位过屈、过伸片,取得一定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庆  赵加松 《海南医学》2012,23(1):67-68
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位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41例有明确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和体征,而中立位MRI提示颈椎椎管无明显狭窄、颈脊髓无明显受压的心者行颈椎过伸位MRI检查,结果示颈脊髓出现压迫,并对这类患者行手术治疗,统计分析中立位和过伸位平均椎管直径及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 颈椎过伸位MRI诊断示,颈脊髓明显受压患者36例,占本组病例的87 8%术前、术后第3、7天和术后第3个月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术后的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手术治疗有效率达91.7%.结论 颈椎过伸位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和治疗中,对防止误诊、漏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过伸性损伤临床特点、损伤机制和评价一次性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5例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并发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分为手术组(12例)和非手术组(23例),手术组行一次性前后路手术,一期前路复位、间盘摘除、植骨、内固定术+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手术均为一人完成。术后随访1年,计算JOA评分,对术前术后颈椎管矢状径及术后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脊髓功能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颈椎管矢状径明显扩大,CT示由术前的(10.9±1.8)mm扩大到术后的(18.5±2.3)mm。根据JOA评分评定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脊髓功能改善率,非手术组1、3、6和12个月脊髓功能改善率为45.5%、48.3%、50.4%和53.2%,手术组术后 1、3、6和12个月脊髓功能改善率为53.4%、55.1%、57.5%和59.7%,明显高于非手术组脊髓功能改善率(P<0.05)。结论:颈椎管狭窄并发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及早行一次性前后路手术恢复颈椎稳定性,同时给予脊髓充分减压,最大限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