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周锦棠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10):794-797
对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重要难题.RCC患者手术效果差,且对放化疗都不敏感,预后非常差.现综述近年来有关mRCC治疗进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等,强调综合治疗在晚期肾细胞癌中的运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254例肾细胞癌的诊治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肾癌的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1993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254例肾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典型肾癌“三联征”的发生率为2.4%;肾癌偶发癌占45.7%.“肾外表现”主要有:贫血40.9%,消瘦14.6%,发热12.6%,高血压10.2%.病程<3个月占73.6%(187/254).辅助检查以B超、CT为主.治疗以肾癌根治术为主,占87.4%,术后结合干扰素治疗,效果确切.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7%、72.9%.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肾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直径大小和C-erbB2阳性与否相关.结论临床上无任何表现而体检偶发的肾癌日渐增多,典型的肾癌“三联征”已少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检,结合辅助检查,有助于肾癌的早期诊断,适当条件下的健康体检有积极意义.治疗仍以肾癌根治术为主,术后免疫治疗有积极的意义.肿瘤分期、直径大小和C-erbB2阳性与否对肾癌的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的生存率由30年代的3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综合治疗功不可没。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ational wilms’tumor study group,NWTS)自1969年起进行了5个肾母细胞瘤的随机分组临床研究,为其诊断、分期和治疗提出不少的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原发性肾细胞癌者的血清AFP阳性(>20μg/L)者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3岁.因臀部感染伴有发热十余天,于1994-09-08入院诊治.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肝、脾正常,腹腔未扪及包块.B超检查及CT扫描均发现左肾中后段占位性病变,血清AFP值为283μg/L,HBsAg(-).9月27日行左肾切除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胃肠等正常.切开后腹膜见左肾边缘不规则,后外侧可扪及一质硬并凸出肾皮质的肿块,约5cm×4cm大小.肾门和下腔静脉旁见肿大淋巴结,遂行左肾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肾上极见1个凸出的灰黄色肿块,大小为6.5cm×5cm×4cm,切面见其在肾实质内,呈灰红、黄相间之点彩状,质地中等,边界尚清楚;镜下观察见肿瘤组织呈腺样、乳头或实性片状或弥漫分布,瘤细胞大小不等,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并嗜酸性颗粒状,核异型明显,可见核仁及分裂相,间质内血管较多,有灶性出血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现角蛋白(Keratin)和波形蛋白 相似文献
8.
9.
肾透明细胞癌误诊一例尸检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透明细胞癌误诊一例尸检报告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15500)沈世明患者男性,32岁。因气急、咳嗽、间歇发热2个月,咯血半月于1991年1月14日入院。患者于1990年11月初在出差途中突感气急,一周后出现发热,T39℃,自认为感冒,服维... 相似文献
10.
肾母细胞瘤的放射治疗于开君,张贵荣,于晓茹,王丽坤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长春市130041)肾母细胞瘤是恶性度极高的儿童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成人及新生儿罕见。我院於1974年3月~1990年2月,共收治肾母细胞瘤56例,其中1~6岁,52例,占9...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0岁.2006年12月因体检发现双肾占位伴左腰区隐痛酸胀来我院就诊.CT检查示:左肾上和右肾下实质性占位,大小分别为11.0 cm ×9.4 cm×8.5 cm和3.5 cm×4.3 cm×4.1 cm,肝右叶和左下肺见可疑转移灶.同位素肾小球滤过率(GFR)检查示:左肾20.39 ml/min,右肾25.40ml/min,总为45.79 ml/min.左肾肿瘤活检诊断为透明细胞癌.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临床确诊为双肾肾细胞癌、转移性肾细胞癌.考虑到手术风险较大,遂决定暂缓手术,先以索拉非尼400 mg,2次/d,持续治疗.治疗9 d后,患者出现双手肿痛、脱屑,对症治疗不能缓解,考虑减量治疗.第11~25天,索拉非尼减为1次/d,每次400 mg,患者手足皮肤症状缓解.第26~30天,将索拉非尼恢复至400 mg,2次/d,患者手足皮肤症状再次加重.第31天后,再次将索拉非尼减为400mg,1次/d,患者手足皮肤症状再次缓解,随后维持治疗.治疗2个月后,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一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14.
患者 女,43岁,2004年11月23日行右肾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肾混合细胞癌。2005年11月5日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检查发现双肺转移,相继经过干扰素联合白细胞介素-2、HIA部分相合异基因单个核细胞输注和索拉非尼治疗。2007年10月14日,在索拉非尼治疗中肿瘤进展,PET—CT提示双肺、肝、骨、腹腔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多发转移,并发右肺感染、右侧胸腔积液。患者有明显的咳嗽、咳痰、咯血、胸闷、气促和骨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双侧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双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同时性肾癌中,1例行双侧Ⅰ期手术,6例行分期手术.其中3例行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双肾部分切除及右肾上腺切除术,2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及对侧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术及对侧肾肿瘤剜除术.3例异时性肾癌均分期手术,其中2例行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对侧肾肿瘤剜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行生物学治疗3个月.10例获随访3个月~8年,平均19个月.结果:7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6个月出现肺转移,已带瘤生存3个月;1例术后1年出现残肾肿瘤复发,经生物学治疗,已带瘤生存3个月;1例术后3个月后死于肾衰竭.异时性肾癌者的先发一侧行肾癌根治术,对侧肾出现肿瘤的时间分别为9个月、2年和6年.结论:保留肾单位的肾切除术是目前双侧肾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少.双侧肾癌的预后和单侧肾癌一样,与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有关,而与肿瘤是否多发无关. 相似文献
17.
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童常见的恶性肾肿瘤,影像诊断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手段。本文报告了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该病患例,就其术前几种X线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做一比较。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12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式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肾母细胞肿瘤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诊治方法以及预后状况。结果 符合条件的52例肾母细胞肿瘤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28例、女24例。Ⅰ~Ⅱ期患儿的完全缓解率明显大于Ⅲ~Ⅳ期患儿(100.00%、42.10%;χ2=14.046,P<0.001),Ⅲ期患儿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Ⅳ期患儿(53.85%、23.07%,χ2=15.707,P<0.001)。Kaplan-Meier法绘制患儿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Ⅲ期和Ⅳ期患儿预后相近(χ2=2.491,P=0.329)。结论 儿童肾母细胞肿瘤的总生存率比较高,但Ⅳ期患儿的总体预后不好,远处转移则以肺转移最多见。 相似文献
20.
小肾细胞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肾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特征,评价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87年1月~2002年4月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9例小肾癌(≤3 cm)瘤体内回声相对比较均匀,表现为混合性回声、或伴有钙化形成者较少。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瘤内血流信号分布差异较大,大部分血流信号丰富。结论 超声诊断可较全面评估小肾癌的部位、大小、病变性质,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有无静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