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是仲景治疗妇人脏躁病的一首名方,后世医家对其应用多有发挥.笔者研习前贤经验,将之应用于儿科杂病,其效尚可.现不揣浅陋,分述于下. 1小儿客忤 小儿形体娇嫩,形气未充,气血未定,如骤见生人,突闻异声,目睹怪异之物,容易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异,惊恐不安,进而影响脾胃以致受纳运化失调,造成吐泻腹痛,夜卧惊惕啼哭,状若惊痫者,称为客忤.余每遇此证,多以甘麦大枣汤加味治之,取甘草、小麦、大枣3味甘缓平和,怡养心脾,少佐酸枣仁、琥珀、茯苓以安神定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其组成是:人参15g,白术30g,茯神30g,黄芪30g,龙眼肉30g,炒酸枣仁30g,木香15g,炙甘草8g,当归5g,远志5g,(当归、远志两味是从《校注妇人良方》补入),现代再加生姜6g,红枣3~5枚。心血不足加熟地、白芍、阿胶以养心血,不寐较重者,加五味  相似文献   

3.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意在治疗血虚气弱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之心阴阳俱虚证。笔者在临床上以原方加减,不仅可治疗心血管疾病,还可治疗内伤杂病,体现了经方在临床运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意在治疗血虚气弱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之心阴阳俱虚证.笔者在临床上以原方加减,不仅可治疗心血管疾病,还可治疗内伤杂病,体现了经方在临床运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泽泻汤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泽泻汤一方见于《金匮·痰饮咳嗽篇》。该方治疗心下有支饮 ,头目苦于冒眩为其特点。诊断泽泻汤证时 ,根据支饮本身和泽泻汤“苦冒眩”两方面的症候 ,方可确定泽泻汤的治疗。现就个人点滴体会披之于下。泽泻汤证除上所述之外 ,其脉象必然是沉或眩或沉眩兼见 ,因为沉主水眩主饮故也。舌诊在临床的意义更是至关重要。一般认为水饮病舌色必淡 ,因其寒也 ;苔多水滑 ,津液凝也 ;如果水湿合邪 ,则又出现白腻之苔 ,而且厚也。故而泽泻汤症的舌体则是特别肥大而异于寻常。质厚而宽 ,占满口腔而使人望之骇然。上述的舌脉应作为泽泻汤证的辨证依据。另…  相似文献   

6.
何若苹主任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师从国医大师何任教授,独立行医30余年,在临床上擅于运用经方治疗各种难治性疾病。现举其临床应用甘麦大枣汤治验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7.
当归补血汤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补血汤治验举隅曹红霞甘肃省中医院老年病科(730050)刘国安指导甘肃省中医院老中医刘国安,对老年病及虚损症具有颇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补益要方当归补血汤更是具有独特的见解,刘老认为,当归补血汤除用于久病劳伤,产生出血,疮疡久溃,营血大伤外,辨证...  相似文献   

8.
千金苇茎汤乃疗肺痈之名方,笔者在临证中用之每获佳效,后试用治其它内痈,亦收良效。现简介如下: 例一,患者,男、50岁,因感冒发烧咳嗽在医院治疗十数天未效,而来就诊,症见高热寒战,咳嗽气急,胸闷而隐隐作痛,咳痰浊臭,舌红苔黄、脉滑数。X线胸透提示右肺有一球形阴  相似文献   

9.
蒿芩清胆汤出自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以通利三焦泄化湿浊为主,兼清宣胆经之火,是为标本兼顾之方。临证以证为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异病同治,用于发热、耳鸣、呃逆、失眠、胁痛等多种疾病,疗效满意。临证只要紧扣"少阳湿热痰浊阻滞"病机,可掌握病情发展规律,可扩大其适应征。  相似文献   

10.
芍药甘草汤是张仲景方,由芍药、甘草组成。用于治疗“脚挛急,腿前痛,背发紫”,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代表方剂。近年来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多种杂证,每获良效。现将治验简介几例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例1:胃脘痛 刘某,女,32岁,工人,1980年11月3日初诊。患者有胃病史多年,近半月来胃脘隐隐作痛.时轻时重,呕吐痰浊,自觉胸中有物梗阻,饮可入而食难进,胸闷脘痞不适,大便不爽。经钡剂X线摄片确诊为贲门痉挛,伴轻度狭窄。观患者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1.
龙胆泻肝汤为临床常用方剂,治疗肝胆经实火及其湿热下注所引起的疾病,效果可靠。笔者临证亦常用之,每获捷效。现不揣浅陋,总结验案四则,以与同道交流。 肝胆实火暴聋案 刘某,男,33岁,农民,1983年3月17日初诊。 患者因入春兴建土木,一冬得轻闲,劳思火炽。暴发耳聋。内耳充血,分泌物外溢。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8300/mm~3,中性81%,五官科诊为“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经用抗生素3日,效果不著。伴头晕心烦,口干苦,便燥,脘胀,纳逊。舌红苔黄燥略黑,脉弦数有力。治宜泻肝折火。药用龙胆草10克、山桅子10克、青子芩10克、细生地30克、北柴  相似文献   

12.
黄德芬 《重庆医学》1993,22(6):368-369
王希知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经验丰富,善用古方,疗效显著。本文仅录王老运用龙胆泻肝汤验案数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旋复代赭汤出自《伤寒论》 ,其治“伤寒发汗 ,若吐、若下、解后 ,心下痞鞭 ,噫气不除” ,病机为痰气互阻。笔者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 ,从分析病机入手 ,对于证属同一病机的多种病证 ,均用本方加减治疗 ,收效颇佳 ,兹举例如下。1 眩晕 (美尼尔氏综合症 )患者 ,女 ,36例 ,1987年 5月 3日诊。患者素体肥胖 ,近日过度操劳 ,加上心情不畅 ,突发眩晕、耳鸣、目不敢视、时欲呕、胃脘不适 ,西医诊断为美尼尔综合症 ,脉弦滑 ,舌质胖、苔白微腻 ,中医辨证为痰气互阻 ,致胃气下降 ,清阳不升 ,治宜升清降浊。方取旋复代赭汤加减 ;赭石 30g(先煎 )、…  相似文献   

14.
临证观察,诸多疾病,以胃气不降而致者有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亦发现,许多疾病以胃气不降者多,余于临床喜用顺气消食化痰汤加减治之,每收良效,兹举验案三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真人养脏汤出自《和剂局方》一书。由党参、白术、肉豆蔻、肉桂、河子、罂粟壳、木香、当归、白芍、甘草共十味药组成。功能为补虚温中,涩肠固脱。主治久泻久痢,脾胃俱虚,肠失固摄之证。近年来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虚寒性胃肠疾病得心应手,屡收奇效,现列验案数例以证。胃脘痛陈某某,男,35岁,农民,1990年3月15日诊。胃院隐隐作痛,平时喜热食热饮,按之较舒,纳呆食少,食后胀满,神疲乏力,呕吐清诞,大便游薄,每日二次,时有肠鸣,面色无华,肢体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洋镜所见:粘膜充血,表面有大量粘液,窦部可见…  相似文献   

16.
龙胆泻肝汤系金代医家李东垣首创,药仅七味。经后世医家的不断发展、充实,至清代汪昂则比较成熟,延用至今。方由龙胆草、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当归、桅子、黄各柴胡组成。由于本方配伍精妙,用药恰当,后世之人遵其要旨、灵活运用,每每取得满意疗效。余借鉴他们的经验,施治于临床,亦有不少效验,现介绍如下:1白塞氏病王某,女,40,1998年8月3日初诊。主诉:7月25日始全身皮肤散在性起红色丘疹,渐至增多伴发烧。口腔出现溃疡,甚时有少许出血。白带明显增多,色由淡黄至黄,初时较稀,逐渐变为粘稠,且气味较浓,…  相似文献   

17.
甘麦大枣汤记载于《金匮要略》 ,为汉代张仲景所创 ,专治“脏躁”而设。“妇人脏躁 ,喜悲伤欲哭 ,象如神灵所作 ,数欠伸 ,甘麦大枣汤主之。”其病机因五志化火伤阴 ,致内脏阴液不足而发。原于此机理 ,笔者常以本方加味治疗妊娠失眠疗效满意 ,现浅述如下。如治温某某 ,女 ,2 8岁。孕 3个月时因外感、咳嗽 ,咽痛住院治愈。孕 6个月时出现夜卧不宁 ,难以入睡 ,辗转反侧 ,烦躁易怒 ,不能自控 ,余无不适 ,舌尖红、苔薄白 ,脉细数。证属心阴不足 ,肾水不济 ,心火上炎。治宜养阴安神 ,滋肾清热。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 :甘草 1 5g ,大枣 1 5g,小麦 5…  相似文献   

18.
邵荣世教授是第三、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其运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低热不退、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尿路感染等病证,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升陷汤见于《医学衷中参西録》一书。谓“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倾刻。”“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本方由生黄芪,知母,柴胡,升麻,桔梗五种药物组成。本方既为大气下陷而设,其适应症应以气分虚极下陷为主要病机。大气者,充满胸中,为诸气之纲。大气一虚,中气、肺气、肾气皆虚。方中以生黄芪为主要药物,蓋因它既善补气又善升气,唯其性味甘  相似文献   

20.
龙胆泻肝汤治验眼病举隅(067000)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姚立新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生地、当归、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组成。《医方集解》收藏此方并增黄芩、栀子、甘革三味药。本方有泻利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主治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