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区1999年0~45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今后麻疹免疫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间接法.结果抗体阳性548人(86.03%).检测了637名0~45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683,抗体水平无地区差异.结论本区近年不会出现大面积麻疹流行,建议麻疹疫苗(MV)初免提前至6月龄或考虑给婚前体检女青年进行MV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西城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西城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调整现有免疫策略、有效控制麻疹疫情,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pps)抽样的方法,2012年在北京市西城区随机选择10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在京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员22名作为调查对象,共220名。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并采集静脉血5ml。使用ELISA方法检测研究对象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5.91%,抗体水平中位数为976IU·l-1。不同年龄组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9,P〈0.01;H=38.84,P〈0.01),其中8月龄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最低,分别为21.43%、120IU·l-1;1~4岁、5~9岁儿童及40岁以上成人较高,阳性率均达95.45%,抗体水平中位数分别为3059IU·l-1、2099Iu·l-1、2308IU·l-1;其余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在72.73%~95.45%之间,抗体水平在512~1679IU·l-1之间。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接种过疫苗和接种情况不详的人群(χ2=28.73,P〈0.01;H=1.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西城区常住人口中,1~9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风险较小,〈8月龄婴儿和15~40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2008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广州市各区、县级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实施有效的控制预防及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在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中随机抽取9个区、县级市,采集孕妇、新生儿及0岁以上11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静脉血各40人份,采用酶标ELISA法检测麻疹JgG抗体。结果调查4043名健康者,其中抗体阳性2856人,阳性率为70.64%。所调查的9个区(县级市)中,不同区(县级市)之间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00.313,P〈0.05);12岁以上组则明显下降,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67.832,P〈0.05)。结论应加强计划免疫工作,使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在一定年龄组加强免疫接种是进一步控制麻疹爆发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6年茂名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有效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对2006年茂名市麻疹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疫情以散发为主,报告发病率为2.63/10万;全年均有发病,其中5-7月份发病较多(75例,占50.68%);发病年龄以0-6岁为主(126例,占85.14%);散居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8.38%;发病人群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5.16%。结论散居儿童是造成麻疹发病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常规免疫仍需加强,应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以预防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海珠区76例婴儿麻疹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州市海珠区76例婴儿麻疹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不断增多的原因,制定防制策略。方法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该区婴儿麻疹病例采集静脉血测麻疹IgM抗体,并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结果76例病例中,有55例麻疹抗体阳性,21例抗体阴性。阳性病例中,小于8月龄26例(47.3%),而≥8月龄(麻疹免初月龄)的29例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接种史的占31.0%,其中本地病例接种率为63.6%,外地病例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8,P〈0.05)。病例调查前后的诊断一致率为81.6%(χ^2=25.47,P〈0.05);医院未抽血检验的达19例(25.0%),其误诊率达31.6%。结论抽血送检率低、误诊率较高、外地儿童增多且其MV及时接种率低、存在免疫失败、母传抗体低使未到MV初免月龄的婴儿发病增多等是导致该区婴儿麻疹病例不断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流动儿童免疫状况,为免疫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4年厚街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与免疫监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4年出生的流动儿童基础免疫5种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分别是69.42%、70.17%、69.78%,均非常显著低于同年出生本地户籍常住儿童的99.36%、98.36%、97.66%(妒分别为380.45、336.96、317.48,P值均〈0.005)。2004年免疫监测表明,1-6岁流动儿童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抗-HBs)、麻疹IEG抗体、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45.21%、72.37%、93.33%、97.33%、94.67%,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是7.55mIU/ml、1:576.10、1:164.28、1:288.68、1:70.2。2004—2005年报告的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占99.72%。其中0—6岁占57.45%。结论流动儿童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部分抗体阳性率与GMT低,存在易感人群积累,导致麻疹等传染病的流行与暴发。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是本地区计划免疫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远市无SAILS病例地区人群SAIL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水平。方法采集本地区各县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血液,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SARS-CoV抗体IgG。结果共检测血清样本1484份,SAILS—CoV抗体IgG总阳性率为0.61%(9/1484),其中0—6岁和13—18岁年龄组SAILS.CoY抗体IgG均为阴性,7—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为1.82%(8/439),19岁以上年龄组的阳性率为0.10%(1/1009)。在9份SAILS—CoV抗体IgG阳性的血清样本中,1份为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阳性率为0.39%(1/257);其余8份为学生,阳性率为1.70%(8/471)。结论本地区人群SAILS-CoV抗体水平比较低,低龄组0—12岁人群SAILS-CoV抗体IgG阳性率高于高龄组13岁以上组人群的阳性率。提示SAILS-CoV可能存在隐性感染、隐性传播和隐性感染聚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8年与2007年麻疹的流行特征,比较两年间流行特征的异同,为2008年后半年麻疹的控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疫情监测系统数据》中麻疹的个案资料,抽取广州市2007年3-9月的2809例麻疹病例,及2008年1-5月的1003例病例,对其免疫史情况、发病年龄构成、户籍性质分布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年间麻疹病例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8年上半年,相比2007年8月龄-14岁麻疹免疫目标人群发病所占比例下降(P〈0.05),未到初免年龄(8月龄)病例中6-8月龄占了绝大部分比例;两年中免疫空白病例仍然是发病的重点人群;流动人口仍然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结论麻疹免疫目标人群的麻疹控制较2007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非目标人群(8月龄-14岁以外人群)、免疫空白人群及流动人口是麻疹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宿州市2005-2008年麻疹的流行特征,探讨消除麻疹的措施。方法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麻疹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宿州市麻疹年均发病率为5.18/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以小年龄组发病为主,5岁以下的小年龄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1岁组儿童发病上升明显。对184例8月龄至5岁的麻疹病例进行麻疹疫苗(MV)免疫接种史情况分析,0剂次者占39.13%,1剂次者占35.33%,接种剂次不详者占22.28%。结论开展MV强化免疫活动,做好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MV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加强麻疹疑似病例的监测,预防医院内感染等是宿州市实现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曾发生登革热流行的旧疫区健康人群抗登革病毒的抗体水平及分布。方法在1986年曾爆发Ⅱ型登革热疫情的黄埔区鱼珠街一带,对2周内无临床症状的健康人群横断面采样,收集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登革病毒IgG抗体,并和非疫点健康人群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RT—PCR法检测抗体阳性者血清中登革病毒。结果登革热疫点健康人群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23.3%,非疫点健康人群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登革热疫点人群抗体阳性率与年龄成正相关,0~20、21~30、31—40、41~50、51—60、61~70和7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5.8%、9.1%、26.5%、27.7%、32.5%和35.1%。30岁以下年龄组与31~40岁年龄组、31~d0岁年龄组与41~60岁年龄组、41-60岁年龄组与61岁年龄组间的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登革热疫点和非疫点15岁以下中小学生滤纸血样标本中均未检测到抗登革病毒IgG抗体。RT—PCR法未检测到抗体阳性者血清中有登革病毒。结论登革热疫点人群抗登革病毒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疫点人群,疫点人群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提示登革热疫点在登革热疫情后,登革病毒可能在蚊媒体内存在低密度的循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麻疹流行病学规律,探讨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白云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麻疹发病率为65.60/10万,2007年为64.28/10万。在两年所有病例中,发病率以小年龄组和学龄儿童组为主,其中0-9岁组占71.11%;发病地域广泛散发,以春夏季高发;57.28%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23.86%的报告免疫史不详。结论流动儿童麻疹疫苗(MV)接种率和免疫覆盖率不高是造成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高儿童2针次MV常规免疫率,加强和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麻疹疫苗免疫目标人群麻疹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该人群麻疹发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广州市白云区的麻疹病例进行1:1配对,配对因素为性别、年龄和居住地,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病例中71.43%的病例为流动人口;28.57%的病例或其监护人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2.80%的病例或其监护人月均收入低于1000元;15岁以上病例既往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仅占4.65%;24.87%的病例病前3周曾与麻疹病人有过接触;32.80%患者病前3周曾去医院就诊.就诊医院级别中省市级、区县级、卫生院分别占62.29%、20.97%和17.74%,就诊科别中以儿科、内科为主,分别占70.97%和25.81%;38.10%的病例病前3周内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单因素分析显示。经济水平低(OR=0.59,OR95%CI=0.37~0.94)、未种麻疹疫苗(OR=0.32,OR95%CI=0.19~0.52)、有麻疹病例接触史(OR=0.22,OR95%CI=0.13—0.36)、流动人口(OR=0.22,OR95%CI=0.13-0.36)、就诊史(OR=0.30,OR95%CI=0.18-0.51)、就诊医院类型(OR=0.33,OR95%CI=0.18~0.51)和就诊科别(OR=0.34,OR95%CI=0.22—0.52)等因素与麻疹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经济水平低(OR=0.49,OR95%CI=0.28-0.87)、未接种麻疹疫苗(OR=0.67,OR95%CI=0.52~0.86)、有麻疹病例接触史(OR=0.14,OR95%CI=0.08-0.25)、流动人口(OR=0.25,OR95%CI=0.15-0.43)、就诊史(OR=8.51,OR95%CI=2.65~27.30)、就诊科别(OR=0.15,OR95%CI=0.05~0.46)等因素与麻疹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经济水平低、未接种麻疹疫苗、病前3周内有麻疹病例接触史、流动人口、病前3周内有就诊史和就诊科别等因素可能是影响非麻疹疫苗免疫目标人群麻疹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及风疹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IgM抗体捕捉ELISA对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4.30%,风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13.09%,各年度麻疹、风疹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08,P〈0.05;χ2=34.191,P〈0.05)。男女麻疹、风疹病例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疹阳性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8月龄~7岁及15~29岁,风疹阳性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15~29岁。4年间麻疹、风疹阳性病例分别集中在3~7月、3~6月。结论海珠区2010年麻疹阳性率较前几年明显降低,说明防控措施有力,但2010年风疹的阳性率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麻疹的发病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和青年,风疹的发病人群以青年为主。春季为麻疹、风疹的高发季节,应适时进行防控,避免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信阳市和洛阳市选择<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 ~59岁、≥60岁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分别于2010年5月和11月两次采集血液标本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检测乙脑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两市共调查519人,两次共采集和检测有效血液标本1008份,其中男性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9.52%,女性为67.39%,男女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1,P>0.05).5月,两市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8.66%,11月为61.20%,乙脑流行前后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68,P>0.05).信阳市0~14岁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5.19%,洛阳市为45.03%,两市0~14岁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3,P>0.05);信阳市≥15岁中和抗体阳性率为97.78%,洛阳市为48.94%,两市≥15岁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2,P<0.05).两市有乙脑免疫史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6.85%,无乙脑免疫史者为38.35%,有无免疫史者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8,P <0.05).结论 信阳市和洛阳市≥15岁人群间、有无乙脑免疫史人群间乙脑病毒中和抗体均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信阳市和洛阳市加强0~14岁人群免疫接种,同时关注和探讨洛阳市≥15岁人群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15.
88例成人麻疹特点及抗体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接触人群的抗体水平。共分3组:(1)现症病人(显性感染)36例,平均年龄206岁,男女之比1∶14;少数民族与汉族之比1∶1。35例来自农村学生及民工,1例为本科青年医师;6例有疫苗接种史。(2)学生组33例,均为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健康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人群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戊肝,HEV)IgG抗体。汉族人群血清分别来自于四川、北京、黑龙江和山东,回族和藏族人群血清来自于甘肃、宁夏和青海,总共10448份血清采集于2006—2008年。结果七省市人群HEV抗体总阳性率为17.97%(1878/10448)。汉、回和藏不同民族人群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32%(1794/7376)、3.59%(81/2258)和0.37%(3/814)。不同地区人群HEV抗体阳性率分布,四川、北京、黑龙江和山东汉族人群阳性率分别为27.45%、20.30%、22.89%和22.68%,甘肃汉和回族分别为24.63%(184/747)和6.12%(77/1258),宁夏回族和青海藏族分别0.40%和0.37%。汉回藏不同民族各年龄组人群HEV感染分布,汉族各年龄组人群HEV抗体阳性率,在≤10岁年龄组为5.19%,11~20岁组为11.64%,21~30岁组为20.08%,31~40岁组为34.17%,41—50岁为41.75%,51~60岁组为48.58%,≥61岁组为57.43%。回族人群各年龄组人群HEV抗体阳性率依次为3.11%,3.96%,2.11%,3.98%,2.52%,4.57%和6.67%。藏族人群3份阳性者分布在21—30岁组、31—40岁组和51~60岁组各1份,阳性率为0.63%、0.58%和1.01%。结论汉族人群戊肝病毒感染明显高于回族和藏族,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回藏族人群HEV抗体阳性率低下,应加强对HEV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番禺区全年龄组人群抗b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Hib.PRP)自然抗体水平和儿童免疫后抗体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9份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和80份健康儿童血清的抗Hib多糖抗体。结果人群血清抗Hib。PRP抗体总阳性率为69.4%,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上升,31岁以上的人群血清抗Hib—PRP抗体阳性率达到80%以上;儿童完成全程免疫后,抗体水平增长,12~36月儿童的抗体阳性率达到78.9%,但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番禺区人群抗Hib多糖自然抗体水平较高,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抗体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州市白云区≤4岁麻疹病例发病危险因素及探讨麻疹防治对策。方法调查白云区≤4岁麻疹病例385例,收集病例就诊情况、乘坐交通工具情况、免疫史及相关信息,与麻疹个案调查表进行整合分析。结果8个月~4岁麻疹病例23.1%发病前有麻疹疫苗(MV)接种史,7.22%病例发病前3周内有MV接种史,30.13%麻疹病例发病前3周(最长潜伏期)内有就诊史,29.16%病例发病前3周内有乘坐交通工具史,6.23%病例发病前3周内有现症麻疹病人接触史。结论白云区≤4岁麻疹病例表现出医院聚集性,存在院内感染的可能;≤4岁病例发病危险因素还可能与发病前3周内乘坐过交通工具及接触过麻疹现症病人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健康人群中的EB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体检的217935例健康人的EB—VCA—IgA抗体,统计对比男女阳性率、5年问阳性率及各年龄段(≤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5个组)阳性率的差异。结果EB—VCA-I酗抗体阳性4667例,总阳性率2.14%。其中男性135985例,阳性率1.87%(2547/135985);女性81950例,阳性率2.59%(2120/81950),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年间各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臼z=576.054,P=0.000)。EB—VCA.IgA抗体的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各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广州地区健康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EB病毒感染者,且40岁以上健康人群感染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妊娠妇女麻疹、风疹和破伤风抗体及HBsAg携带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妊娠妇女麻疹、风疹和破伤风的免疫水平及乙肝表面抗原 (HBsAg)的携带情况 ,随机检测了 131名妊娠早期体检妇女的血清 ,采用间接ELISA检测麻疹IgG和风疹IgG抗体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破伤风凝集抗体 ,采用酶标方法检测HBsAg。结果显示 ,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97.7%和 95 .4 % ;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14 0 .4 ,水平较高 ,但仍有 19.1%为麻疹阴性或低于保护水平 ,高抗体 (≥ 1∶32 0 0 )的比例占38.9%。不同年龄组 (2 2~ 32岁 )抗体水平不同 ,有出疹史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没有出疹史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