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酸帕洛诺司琼对于化疗全程控制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CINV)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同时也是患者对于肿瘤治疗恐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影响化疗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主要因素。根据既往的统计,如果没有止吐药物,70%~80%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会发生呕吐。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对进一步的治疗顺应性降低,同时恶心呕吐能引起电介质紊乱,营养缺乏,脱水,伤口难以愈合,食管撕裂,甚至导致可能有用的或有效的抗肿瘤治疗终止。因此,采用有效的止吐措施预防治疗放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肿瘤化疗常引起消化道反应,尤其顺氯氨铂(PDD)更为严重,几乎患者都有恶心、呕吐,约6%的病人因此拒绝用药而影响治疗。对化疗所致呕吐,近年来文献报道,皮质类固醇是预防PDD 所致呕吐最有效的药物。我们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和灭吐灵联合用药,取得了较好止吐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隔姜灸联合止吐药预防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昂丹司琼药物预防恶心、呕吐,观察组采用常规静脉滴注昂丹司琼止吐的同时联合使用隔姜灸预防恶心、呕吐,比较两组止吐效果。结果:观察组止吐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给予隔姜灸联合止吐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止吐效果,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即癌症化疗所致的恶心和呕吐,是癌症治疗中最常见、最可怕、最令患者痛苦的副作用~([1-4]),发生率高达54%~96%~([1])。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调查中发现,临床医师往往高估呕吐的发生率而忽视(低估)恶心的发生,患者通常认为恶心的控制比止吐治疗更为重要,而医护人员则更加重视呕吐的控制而忽视恶心的治疗~([3]),如果管理不当,近80%癌症化疗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和呕吐~([5])。化疗  相似文献   

5.
盐酸帕洛诺司琼对于化疗全程控制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CINV)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同时也是患者对于肿瘤治疗恐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影响化疗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主要因素.根据既往的统计,如果没有止吐药物, 70%~80%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会发生呕吐[1].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对进一步的治疗顺应性降低,同时恶心呕吐能引起电介质紊乱,营养缺乏,脱水,伤口难以愈合,食管撕裂,甚至导致可能有用的或有效的抗肿瘤治疗终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配合止吐药物防治恶性骨肿瘤化疗所致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化疗当天,对照组采用单纯止吐药物防治恶心呕吐,研究组采用耳穴压豆配合止吐药物防治恶心呕吐,对比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及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结果化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但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0~Ⅱ级发生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7%),而恶心呕吐Ⅲ~Ⅳ级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65.4%)显著高于对照组(25.9%),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止吐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还能达到良好的止吐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防治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阶段性止吐护理对预防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及干呕的效果。方法便利抽取我院肿瘤科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干呕的患者12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基于阶段性止吐护理,即采用前期预防、中期护理、后期随访评估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恶心、呕吐的常规护理。结果 4个化疗周期后,试验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及干呕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止吐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在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接受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脲嘧啶联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4~6个疗程的自身对照,随机分为托烷司琼组和恩丹西酮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托烷司琼组与恩丹西酮组止吐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托烷司琼能有效控制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优选药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妇科癌症患者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2):206-207
恶心呕吐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及最令患者痛苦的副反应,其发生率约80%~90%[1].频繁的恶心呕吐导致患者的舒适状态改变,营养不良甚至水电解质失调,严重者可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因此,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科对妇科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在使用止吐药止吐的同时,注重护理支持和非药物性干预等综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重点就护理方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接受化疗的患者大约有60%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作者应用了非药物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止吐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严重的副反应之一 ,如果没有止吐治疗 ,大约有 6 0 %~ 80 %接受化疗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 ,即使应用止吐治疗 ,仍然有 4 0 %~ 6 0 %的患者出现这种副反应 ,止吐治疗的目的是来预防或者减少与化疗有关的恶心、呕吐的频率和强度 ,然而 ,研究表明 :恶心、呕吐通常被肿瘤学家和肿瘤科护士过低评估 ,虽然最新的止吐治疗比以前的几代药物更有影响力 ,但这些疗法并没有在所有的患者中奏效。对患者的影响 恶心、呕吐对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短期内 ,恶心、呕吐可能导致营养缺乏、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恶心、呕吐对患者也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安全的减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8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雷莫司琼止吐,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止吐,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有效率为6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莫司琼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非药物疗法在防治化疗诱发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接受化疗的患者大约有60%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作者应用了非药物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止吐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大多数化疗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尤其以恶心呕吐最为常见,据研究表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是由于化疗药物可使胃肠嗜铬细胞释放5-HT3,使迷走神经兴奋而引起呕吐。尽管化疗期间使用了5-HT3拮抗剂等止吐药物,但仍有不少患者有恶心、呕吐反应,严重者可引起脱水、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有20%患者需推迟化疗,30%患者拒绝进一步接受化疗,影响了化疗的效果[1]。中医学认为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属“呕吐”范畴,化疗药在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又作为药毒易损伤脾胃功能,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采用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按摩配合艾灸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癌症治疗已进人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但化疗仍作为其根治及姑息治疗的主要临床手段之一.恶心、呕吐症状是多数癌症化疗后普遍产生的毒副作用[1].临床上,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方法很多,如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治疗,这些方法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未能完全缓解癌症患者的痛苦.我们对癌症化疗患者,在使用止吐药(盐酸恩丹西酮)的基础上加用生姜口含及穴位贴敷的方法防治化疗所致的副反应,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恶心呕吐又是化疗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如果没有止吐治疗,大约有70%—80%接受化疗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恶心呕吐不但在短期内能导致患者营养缺乏、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而且对患者也有一定的心理影响。使患者拒绝接受进一步化疗,影响了  相似文献   

17.
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化疗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疗效较高且可延长患者生命,但在治疗同时产生的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副作用常使患者感到十分痛苦,不仅加重癌症患者的营养障碍和降低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不得不停止化疗,直接影响到整个治疗方案。为减轻化疗副作用,我科对657例化疗患者采取了预防和综合应对措施,如化疗前做好护理评估,饮食指导,告之患者化疗知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掌握用药时间,正确使用止吐药物等,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安全的减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方案.方法将88例乳腺癌术后和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昂丹司琼与安定联合止吐,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止吐,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有效率为64.2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昂丹司琼与安定联合治疗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高度催吐危险的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入AB组和BA组,于化疗前30min缓慢静推盐酸帕洛诺司琼或盐酸托烷司琼。观察化疗后5d内恶心、呕吐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可评价18例。2种药物对恶心、急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及有效控制率,以及对迟发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而盐酸帕洛诺司琼对迟发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显著高于盐酸托烷司琼。2种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高度催吐危险的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和急性呕吐的疗效与盐酸托烷司琼相当,但预防迟发性呕吐的疗效优于盐酸托烷司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  相似文献   

20.
刘淑琴 《临床荟萃》2009,24(2):155-156
化学疗法(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5%~85%,其中顺铂(DDP)所致的呕吐反应几乎为100%。不但影响患者的进食,加重营养不良,而且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重者迫使化疗停止,甚至使患者拒绝或放弃有希望的治疗。寻找有效的止吐方法日益受到肿瘤学界的重视。我们采用自制中药降逆散穴位贴敷配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治疗以DDP为主方案化疗引起的呕吐反应,并与格拉斯琼(四川三精升和药业制造)对照,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