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辅助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HP联合CVVH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恶性心律失常复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死亡2例,治疗组均治愈.结论: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尽早联合HP和CVVH治疗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疗法,即血液灌流(HP)、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HP串联CVVH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 )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8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重症ASOP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治疗组)在标准的基础治疗上加用血液净化疗法,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标准的基础治疗.对2组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器官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ICU入住时间、血胆碱酯酶(blood acetylcholinesterase,ChE)活性变化、治愈率及病死率7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昏迷至清醒时间、器官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均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1周后ChE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在标准的基础治疗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提高急重症ASOPP患者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是否能够清除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从而减缓器官损害。方法:按随机原则将51例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分为常规CVVH治疗组(26例),CVVH+HP治疗组(25例)。CVVH治疗组连续采用CVVH治疗72 h,CVVH+HP治疗组采用HP 2 h+CVVH 22 h串联的模式治疗72 h。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和72 h进行抽血化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流式CBA方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并统计治疗前后SOFA评分变化幅度(△SOFA)、APACHEⅡ评分变化幅度(△APACHEⅡ)和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期间CVVH治疗组CRP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CVVH+HP治疗组治疗72 h时CR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治疗组治疗72 h时IL-6和IL-8水平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HP治疗组在治疗24 h时IL-6和IL-8水平有明显降低,且治疗48 h和72 h持续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HP治疗组△SOFA和△APACHEⅡ高于CVVH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病死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单独治疗或CVVH联合HP治疗均能降低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IL-6、IL-8水平,缓解器官损伤,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百草枯中毒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67例,两组均予常规及HP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CVVH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死亡病例存活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73.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死亡病例存活时间延长,ARDS、MODS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百草枯中毒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0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47例重症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HP联合CVVH治疗,对照组是同期收治非医疗原因未能行HP联合CVVH治疗的中毒患者,对两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3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行HP联合CVVH抢救治疗。对照组患者为非医疗原因而未行HP联合CVVH治疗的同期患者。2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对2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和死亡人数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进行比较并总结护理方法和措施。结果治疗组昏迷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HP与CVVH治疗前后APACHE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其他综合救治措施应用赢得时机,而熟练、准确的HP和CVVH的操作,严密的全程监测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以达到提高抢救治疗效果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例SAP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CVVH组和HP+CVVH组,每组15例.两组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CVVH方法相同,HP+CVVH组采用HP联合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急性生理学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留置胃管反复洗胃联合重复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n=68)采用一次性洗胃,一次HP联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n=22)采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重复HP联合常规内科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治愈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联合重复HP可提高ASOPP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净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连续2~13d的CVVH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免疫细胞水平,并观察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有上升,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7、2.05、2.23,P均<0.05);治疗组CRP、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86、5.49、2.45,P均<0.05)。结论 CVVH能加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脓毒症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ICU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ICU患者42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ICU患者4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VV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尿量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两组患者白细胞(WBC)、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小板(PL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PB、DBP、MAP、尿量、SpO_2、WBC、PT、APTT、PLT、ACT及PTT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体温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效降低了脓毒血症患者低血压、低体温,同时减少了出血及凝血异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有机磷的清除及血清抵抗素、内脂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以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活性炭HP联合CVVH治疗组30例(HP联合CVVH治疗组);HP组30例;CVVH治疗组30例;各组均在治疗0、12、24、48、72h时留取血样3ml。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循环中血清抵抗素、内脂素含量水平。结果各组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治疗前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2h治疗,各组患者抵抗素和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经过72h治疗,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水平降低缓慢(P〈0.05);HP联合CVVH治疗组治疗后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逐渐降低,治疗48h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2h后降低更为明显(P〈0.01);CVVH和HP组治疗后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逐渐下降,治疗24h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48h后又明显升高;治疗72h后下降缓慢。有机磷中毒患者抵抗素和内脂素浓度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可有效清除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抵抗素和内脂素,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同时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的检测,为临床观察HP联合CVVH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ASOPP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洗胃、导泻、补液、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入ICU后即给予血液灌流1次,治疗组连续3天CBP治疗,比较两组在ICU天数、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问、昏迷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ICU天数缩短、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快、昏迷时间缩短和死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对ASOPP患者,在常规救治基础上辅以CBP治疗能持续清除体内毒物,缩短病程,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性血液净化(CVVH)联合血液灌流(HP)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单核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CVVH联合HP,每日血液灌流一次;对照组采用CVVH。治疗时间均为3 d。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L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3 d的内毒素(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的浓度。分离的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后予LPS刺激,运用ELLSA方法检测其分泌TNF-α和IL-6的浓度。同时分析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8 d死亡率。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 d后LPS及TNF-α、IL-1β、IL-6浓度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4、0.98、1.02、1.24;0.53、0.83、1.25、1.11,P均>0.05),单核细胞分泌TNF-α和IL-6功能均无改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26、-0.92、-1.32、-0.91,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3 d后两组患者LPS及TNF-α、IL-1β、IL-6浓度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8、4.74、2.58、2.42;2.43、4.01、2.47、2.43,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7、2.59、2.40、3.13,P<0.05);两组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功能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5、2.72、2.45、-2.91,P均<0.05);治疗后3 d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2、2.62,P均<0.05)。治疗组患者MODS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08、4.59,P均<0.05)。结论CVVH联合HP和单纯CVVH均能有效清除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浆中LPS及TNF-α、IL-1β、IL-6,改善单核细胞的分泌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但CVVH联合HP在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浓度、LPS浓度,改善单核细胞分泌功能及提高患者28 d存活率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16例SAP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同时予HP联合CVVH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h后患者体温、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Cr)、尿素氮(殴州)、血淀粉酶(AMS)、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2、WBC计数在治疗48h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SAP患者中12例患者最终好转出院,死亡4例,死亡率为25.0%。结论HP联合CVVH治疗SAP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并遏制由此引起炎性介质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再次损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SAP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序贯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CVVH,治疗组接受序贯血液净化。观察2组病死率、滤器使用寿命、总血液滤过时间、血液净化前及血液净化后72h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水平(TC)、血淀粉酶(AMS)、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和肌酐(CRE)水平。结果:血液净化72h后2组APACHEⅡ评分及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血TG和TC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其他指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滤器使用寿命延长,总血液滤过时间减少(P〈0.05),但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HP联合CVVH的序贯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加快血TG下降速度,延长滤器使用寿命,缩短总血液滤过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和心功能影响。方法以81例重症AOPP并中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HP;治疗组41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HP+CVV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24 h、48 h、72 h,各时间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及机械通气天数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47.6±9.9)%vs.(47.4±10.1)%,P>0.05]、BNP[(516.3±285.4)pg/L vs.(534.4±301.9)pg/L,P>0.05]及cTnI[(0.61±0.26)ng/ml vs.(0.58±0.23)ng/ml,P>0.0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有可比性。(2)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LVEF均增大[(52.8±7.5)%vs.(47.6±8.4)%,(55.2±5.2)%vs.(50.9±7.2)%,(60.1±6.4)%vs.(53.6±5.4)%,均P<0.05],BNP均减小[(321.7±182.8)pg/L vs.(495.9±269.9)pg/L,(254.7±117.8)pg/L vs.(382.7±167.5)pg/L,(125.4±62.7)vs.(293.8±121.1)pg/L,均P<0.05],cTnI均减小[(2.16±0.48)ng/ml vs.(2.79±0.36)ng/ml,(5.37±3.79)ng/ml vs.(8.35±4.51)ng/ml,(3.01±1.26)ng/ml vs.(8.41±5.45)n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LVEF均增大[(52.8±7.5)%、(55.2±5.2)%、(60.1±6.4)%vs.(47.6±9.9)%,均P<0.01],BNP均减小[(321.7±182.8)pg/L、(254.7±117.8)pg/L、(125.4±62.7)pg/L vs.(516.3±285.4)pg/L,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对照组治疗后24 h与治疗前比较,LVEF、BNP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48 h、72 h与治疗前比较,LVEF均增大[(50.9±7.2)%、(53.6±5.4)%vs.(47.4±10.1)%,均P<0.05],BNP均减小[(382.7±167.5)pg/L、(293.8±121.1)pg/L vs.(534.4±301.9)pg/L,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7.4±2.9)d vs.(10.7±4.1)d,P=0.001],病死率下降(12.2%vs.30.0%,P=0.048)。结论 HP联合CVVH能够减轻AOPP的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症脓毒血症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及CVV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炎症因子水平、脏器功能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心率均低于治疗前,平均动脉压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99、11.81、9.43;4.77、4.04、5.33;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5.99、15.81、4.43,P均<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79、13.84、12.41、12.29、14.48、21.41、13.33;7.67、7.04、10.39、7.03、7.77、12.39、12.21,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89、25.11、14.93、26.11、20.89、13.66、14.93,P均<0.05)。结论 CVVH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多种炎性介质,有助于脏器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入院时均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蛋白20 g,Bid,静脉滴注及呋塞米20mg,Bid,静脉注射,连续使用至腹痛、腹胀缓解,恢复肛门排气、排便为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和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4.8±3.2)d&(7.5±2.7)d和(4.2±1.5)d&(7.5±2.8)d,(7.4±2.3)d&(11.5±3.3)d和(9.2±1.7)d&(12.6±2.8)d,P均<0.05;平均住院日显著缩短(13.5±2.8)d&(21.3±3.7)d,P<0.05.结论: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明显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平衡发育训练在偏瘫型脑瘫尖足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型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平衡发育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最大背屈位足一小腿夹角、胫前肌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粗大运动母表(GMFM-88)代表步行能力的E区对2组患儿进行评定。结果:经过12周治疗,2组患儿患侧的最大背屈值足小腿夹角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胫前肌最大收缩EMG值7支GMFM-88 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平衡发育训练能更好改善偏瘫型脑性瘫痪尖足步态,提高患儿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