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08-1910
研究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情况。临床纳入98例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49例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IHD)治疗作为IHD组,另49例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作为CBP组,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和死亡率情况。同时根据治疗前尿量进行分组,分为少尿组和非少尿组,观察两组预后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CBP组患者Scr、BUN水平明显优于IHD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以及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CBP组患者IL-6、IL-10、TNF-α以及CRP水平明显低于IHD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导管栓塞、感染以及出血等,CBP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2.24%、6.12%,与IHD组的14.29%、8.16%无差异(P0.05)。非少尿组患者肾功能恢复率高于少尿组,死亡率低于少尿组(P0.05)。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具有良好效果,明显恢复患者肾功能,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且尿量对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影响,少尿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04-2506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7例,将其随机分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组)27例、间歇性血液净化(IH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CRRT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IHD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CRRT组显著低于IHD组(P<0.05);CRRT组患者发生低血压次数、发生心力衰竭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IHD组(P<0.05)。CRRT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其疗效显著优于IHD,更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发生少、患者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继发1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血液净化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心内科和肾内科住院的19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继发1型CRS患者,根据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案分成4组:A组为单纯超滤方案(7n=40),B组为缓慢连续超滤(n=42),C组为间断血液透析(n=52),D组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n=62).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Urea)、肌酐(SCr)、B型尿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DV)、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心静脉压(CVP).[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的血清Urea、SCr、BNP、cTn-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血清Urea、SCr、BNP、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组cTn-I水平除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患者在治疗前LDV、CO、LVEF、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LDV、CVP均低于治疗前,CO、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继发1型CRS患者使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的血液净化方案安全性最高、且疗效最好;缓慢连续超滤治疗和间断血液透析净化方案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效果相当;而单纯超滤的安全性和疗效一般.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间断性血液透析(IHD)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在心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心肾综合征病人分为IHD和SLED两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磷(P),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两组的超滤脱水量(UF)。结果两组心肾综合征病人治疗后Scr、BUN、P下降均有显著意义(P<0.01),SLED治疗后HR、CVP下降,与IHD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IHD组MAP上升,UF减少与SLE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D血液动力学稳定,治疗心肾综合征疗效优于IHD。  相似文献   

5.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心脏术后严重肾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的时机及有效性。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03年11月~2005年8月70例心脏手术后因急性肾衰竭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CBP方式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为主,对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APACHEⅡ评分,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h、48h和72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Lac)等指标,观察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的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计数、肾功能(BUN、Cr)、心肌酶(AST、CPK、LDH)的变化。结果70例患者中存活35例,死亡3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II评分、MAP、Lac、BUN、Cr及CPK、AST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经CBP后两组患者MAP、PaO2/FiO2、BUN、Cr和心肌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HR、WBC和Plt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CBP是治疗心脏术后并发严重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手段,尽早进行CBP有助于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刘聪  袁方  李静云 《临床医学》2020,40(4):23-25
目的比较持续性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治疗的106例SAP合并ARF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进行间歇性(IHD)治疗,观察组53例进行持续性(CB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前、治疗7 d后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生化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持续时间(10.68±4.48)d及住院时间(17.87±4.5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5.09±4.35)d、(23.95±8.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AST等生化指标以及WBC、IL-6、TNF-α等炎症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IHD比较,CBP治疗SAP合并ARF患者可更好地清除血液中溶质,减轻炎性反应,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患者104例,根据血液净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IHD组59例行间歇性血液透析,CBP组45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血液指标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7 d,心率,血清肌酐、尿素氮、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APACHEⅡ评分CBP组低于I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CBP组短于I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住院时间、住院死亡和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早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周晓萍  张金黎  袁红伶 《新医学》2003,34(Z1):47-48
目的观察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29例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其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1 5例,随机分为CBP治疗组(17例)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IHD)组(12例),CBP治疗组包括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组10例、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组7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CBP及IHD治疗后血清肌酐及血尿素氮均明显下降,其中CVVHDF组和IHD组对溶质的清除优于CVVH组(P<0.01).CBP组无1例发生治疗低血压,而IHD组4例发生透析低血压.CBP组生存率高于IHD组.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肾衰竭,尤其是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CBP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老年急性肾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所有患者在药物、机械通气的治疗基础上联合CB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气生化各项指标及临床转归.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耐受CBP治疗,全部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失调得到明显纠正(P<0.05);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P<0.01);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血压平稳,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CBP能显著改善重症COPD患者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及临床预后,CBP治疗重症COPD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间歇性血液透析(IHD)、腹膜透析(PD)治疗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及预后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心脏手术后发生ARF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148例,其中43例给予CBP治疗,77例接受IHD治疗,28例接受PD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预后.结果 CBP组26例(60.5%)死亡,17例(39.5%)存活, IHD组50例(64.9%)死亡,27例(35.1%)存活,PD组17例(60.7%)死亡,11例(39.3%)存活,各组无差异,但CBP组病情明显重于IHD组和PD组:患者年龄更大,平均动脉压低,APACHEⅡ积分高,衰竭器官数目多,需要机械通气和升压药物的患者数高于IHD组(P<0.01)及PD组(P<0.05),CBP组中存活者平均APACHEⅡ积分与IHD组及PD组死亡者相似.结论 CBP治疗心脏手术后ARF的疗效优于IHD及PD,能明显改善ARF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的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疗效及预后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需血液净化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与IHD组比较,CBP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很快下降,并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电解质、碳酸氢根、血pH水平较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CBP组12例存活,7例)死亡;IHD组9例存活,7例死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BP能明显改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疗效优于IH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肾衰竭(SRF)患者实施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IHD)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某院接受IHD的72例老年SR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干预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透析次数286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透析次数292次).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Ⅲ)评分、24h尿量、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血清肌酐(SCr)和血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以及IHD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前所监测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APACHEⅢ评分、CVP、SCr和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6.3%,4.2%,4.9%和2.4%,对照组为16.4%,13.4%,10.6%和6.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00,15.070,6.588,4.823;P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SRF患者的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在老年心力衰竭(HF)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1月我科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并收治人院的124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科收治入院的50例非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观察组内超声心动图参数关系及不同病因所致同级心衰BNP水平。结果:(1)观察组BNP及LVEF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心功能NYHAI、Ⅱ、Ⅲ和Ⅳ分级之间BNP及LVE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O.05);(2)LVEF≤40%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40%者(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mm的血浆BNP明显低于LVEDD〉55mm者(P〈0.01);(3)观察组BN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P〈O.01)。结论:检测血浆BNP水平对老年HF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休克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3年住院心力衰竭患者104例,分为休克组、非休克组和死亡组、非死亡组。测定血清BNP水平;同时均行心脏超声测定其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BNP水平以及BNP与LVEF、LVDd的相关性。【结果】休克组较非休克组BNP水平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BNP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0.392,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349,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586,P〈0.05)。死亡组与非死亡组相比,BNP显著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LvEF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水平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脑利钠肽(BN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住院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肺炎心力衰竭组)46例;一般肺炎患儿(一般肺炎组)40例;健康对照组为本院同期体检健康儿童共5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BNP水平,同时均行心脏超声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比较各组BNP水平以及BNP与LVEF、CI的相关性。结果:肺炎心力衰竭组较健康对照组和一般肺炎组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LVEF和CI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炎心力衰竭组血清BNP与LVEF、CI均呈负相关(r=-0.86,r=-0.74,P〈0.05)。结论:肺炎心力衰竭患儿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与左室功能呈负相关。血清BNP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心力衰竭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方莉  韩菊晖  金瑩  张娜  李君 《中国临床康复》2011,(18):3251-3254
背景:连续性血液净化又称为肾脏替代疗法,是近年来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一项重要发展,在临床上已成为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各种急危重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目的:总结肝移植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移植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用BM-25连续性血液净化机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模式为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置换液使用方式是前/后稀释法,采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抗凝。治疗时间为5~30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素氮、血肌酐、血清钾、动脉血气碱剩余。结果与结论:10例患者中,好转8例,ICU存活率80.0%。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全身水肿逐渐减轻,呼吸状态好转。治疗24h心率显著下降,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中心静脉压显著下降。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正常,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尿素氮、血肌酐、血钾明显降低。治疗前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肝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因而在肝移植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应激标志物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与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鉴别意义。方法选择心力衰竭的患者115例,其中SHF组68例、DHF组47例,另选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间血浆Nt-pro-BNP、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三组患者的BNP、Nt-Pro-BNP和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57.34、189.98、102.23,P均<0.05),且SHF组和DHF组的BN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67、31.02、22.67、31.82,P均<0.05),SHF组的BN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DH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8.45、24.67,P均<0.05)。SHF组的LVEF水平明显低于DHF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56、23.59,P均<0.05),但DHF组和对照组的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9, P>0.05)。 BNP、Nt-pro-BNP鉴别DHF和SH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和0.77,BNP>150 pg/ml、Nt-pro-BNP>500 pg/ml作为界值的灵敏度分别为71.32%和74.58%,特异度为62.35%和73.28%。结论血浆BNP和Nt-pro-BNP对鉴别DHF和SHF可能有一定帮助,当心衰患者血清BNP>150 pg/ml、Nt-pro-BNP>500 pg/ml时,患者诊断为SHF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8.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130例急诊内科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修 《临床急诊杂志》2008,9(4):215-21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年龄70.5±5.9岁,NYHA心功能分级的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为3组,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44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随访1年,以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年住院次数,年住院日和死亡例数来评估治疗效果,并探讨B型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处理中的价值。结果0.5年时联合治疗组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间BNP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LVEF无统计学意义;而联合治疗组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的心功能分级、LVFF、BNP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年时联合治疗组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的心功能分级、LVEF、BNP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心功能分级、BNP、LVEF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年住院次数及住院日、死亡数最少。结论早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CHF比单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在0.5年后出现,且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即心脏收缩力调节信号(CCM)对兔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的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对照组、左心室侧壁刺激组、左心室后壁刺激组。刺激组发放CCM信号,每天刺激6 h,连续刺激7 d。观察心脏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心力衰竭对照组相比,左心室侧壁刺激组及左心室后壁刺激组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心脏重量、心脏重量指数下降(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升高(P<0.05)。QTcd各组之间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绝对不应期电刺激能够增强缺血性心力衰竭兔心肌收缩力,逆转心脏重塑,改善心功能,且并不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6例]和3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清晨平卧抽血(患者于入院24h内及出院时)3mL,测定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值(LVEDD)。比较2组及心功能衰竭各亚组间血浆BNP水平。结果观察组LVEF值低于对照组、LVEDD及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O.01)。心力衰竭发作时,观察组中心功能Ⅲ、Ⅳ级组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均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增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可以作为评定心力衰竭进程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