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起因院内感染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病暴发的调查贾春玲,杨秀华,胡宝文,周新喜,马皖玉,杨其智1995年4月6日,信阳市防疫站接到有关信阳地区人民医院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病人的疫情报告。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是一起因院内感染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2.
60例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医院内感染分析金淑兰,李克伟鼠伤寒沙门氏菌(STM)是医院内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感染发病多见于婴幼儿。近年来,医院内鼠伤寒感染暴发流行时有发生,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某医院1990-1994年儿科60例医院内感染鼠伤寒...  相似文献   

3.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我区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国内外报导其引起院内感染的事例增多,尤易在婴儿室与儿科造成传染暴发。1987年4月我区首次在南充市某医院(以下简称甲医院)产婴室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随后于7~8月间,南充市另两所医院(以下简称乙、丙医院)的产婴室内又发生了一批病例,现将这3所医院产婴室内鼠  相似文献   

4.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疾病,由它引起的院内交叉感染目前日益增多,近年我市也曾有发生,现将我市某医院儿科病房婴儿室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交叉感染腹泻病的流行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沙门氏菌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本文对1993年9月某市级医院婴幼儿室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暴发流行菌株鉴定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1)菌株来源:供分析鉴定菌株,均从某市级医院婴幼儿室1周内婴幼儿换下的尿布上采集大便分离获得,共采集15个婴儿大便,11份大便分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2)诊断血清购自成都生物制品所。(3)微量生化管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定所。(4)药敏纸片购自上海市卫生防疫站。(5)增菌及分离用培养基均为本科自制的WS、SS及SFM干燥培养基配制。2.方法:用无菌棉拭采取婴儿…  相似文献   

6.
1988年3月鞍山市中心医院及鞍钢铁东医院婴儿室、新生儿室同时发生了一起急性腹泻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分离确定为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暴发。对从患儿粪便、病房外环境中分离出的45株菌进行血清学、耐药性、质粒图谱和噬菌体分型测定,并以同年散发菌株为对照,发现此次暴发菌株抗原结构完全相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耐药谱基本一致。具有相同的质粒谱,噬菌体分型60.42%属4774型,与散发菌株有明显差别.分析结果表明,两所医院分离菌株具有同源性,传播途径为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采样检测及病例个案调查。结果共发病191例,罹患率7.52%,经实验室检测,63份病例及食堂工作人员粪便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2份,污水中检出1份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证实为一起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传播途径前期主要为接触传播,后期主要为水污染传播。  相似文献   

8.
自1989年10月到1990年4月间,我院小儿科发生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院外带菌入院,造成较长时间的院内散发性感染,共发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最大4岁,最小10天。由于发现及时,诊治准确,消毒彻底,没有造成大的流行,但已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示今后应强化医院感染监控意识,阻断传染源,杜绝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引言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世界各地的沙门氏菌属感染流行最常见的病因。据报告,1963—1967年,在美国180次沙门氏菌属感染流行,其中有44次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法国1958—1970年期间,在所检出的沙门氏菌属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约占15—20%。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家禽沙门氏菌病的主要病原体,1964—1966年在英国观察到牛犊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0.
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型及药敏试验苏州市卫生防疫站任德生林建国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和腹泻,特别是引起婴幼儿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摸清我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型别分布及药敏情况,我们收集了27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噬菌体分型及耐药性试验,现将结...  相似文献   

11.
控制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院内交叉感染段桂芳,赵淑华,高淑民,全美霞,孙婕,刘瑞芝鼠份寒沙门氏菌肠炎(以下简称鼠份寒),近年来在我区有流行趋势。本病以起病急、发展快、腹泻次数多,大便性状多样化、有易变性、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为主要特点。误收入儿科病房后,在...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医院感染是一种较常见的产科医院感染,近年来,有关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时有报道。本院为防止和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于1994年5月创建了国家级爱婴医院;施行母婴同室改变了产科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但却增加了新生儿...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逐年增高趋势、国内外均有在儿科病房发生流行的报导。我院于1982年11月份至1988年11月七年中培养分离出239例鼠伤寒沙门氏菌,现将流行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自82年11月第一例鼠伤寒在我院儿科病房发生以来连年有所发生,1982~1988年每年病例数分别为:35、18、2、13、3、9、159例。239例鼠伤寒沙门氏菌株标本来源均系我县境城乡居民。82年35例中多数为院内儿  相似文献   

14.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目前沙门氏菌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28~78%。由于鼠伤寒带菌者不易控制,且易产生耐药菌株,因此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在世界各地有增多趋势。本文报告1987年某院儿科病房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道,最近15年内从人体中分离的沙门氏菌菌株已增加了1倍,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ttrium,STM)最为常见,约占50%。该菌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易在免疫缺陷者中引起全身感染的爆发流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本文仅就 STM  相似文献   

16.
1988年鞍山市中心医院及鞍钢铁东医院婴儿室、新生儿室同时发生了一起急性腹泻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分离确定为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暴发,对从患儿粪便、病房外环境中分离出的45株菌进行血清学、耐药性,质粒图谱和噬菌体分型测定,并以同年散发菌株为对照,发现此次暴发菌株抗原结构完全相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耐药谱基本一致,具有相同的质粒谱,噬菌体分型60.42%属4774型,与散发菌株有明  相似文献   

17.
李允业 《工企医刊》1996,9(2):117-118
1992年9月5日新生儿病房收入1腹泻儿(其母临产前腹泻),3天后同病房的20名患儿相继腹泻,经大便培养证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同病房3名未发生腹泻的患儿,2例血培养为鼠伤寒沙门氏菌,1例脑脊液培养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经流行病学调查,首例患儿母大便培养鼠伤寒沙门氏菌阳性,此可能为传染源所在。在医务人员手及粪便、尿布、被絮、床、抢救台等多处采样,结果尿布有多数鼠伤寒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防止和减少婴儿室及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方法 对17例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新生儿中易引起暴发流行。结论 患病儿、人工喂养、难产、早产是易感因素。感染途径主要有经产道感染和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鼠伤寒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9年10~11月,我院婴儿室发生一起新生儿鼠伤寒暴发,历时近两个月,58名婴儿22人发病,发病率38%,经大便和血培养证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大便培养阳性22例,阳性率100%,血培养阳性13例,阳性率59.1%,药敏实验35个菌株对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敏感。由于确诊和治疗及时,22名患儿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探ClpXP蛋白复合物是否会对沙门氏菌囊泡(Salmonella - containing vacuole, SCV)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方法 (1)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GEX - 6P - 1 - sf - GFP)通过电转化方式导入野生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T - 1(Wild - type)及敲除了clpP基因的鼠伤寒沙门氏菌TT - 16(ΔclpP TT - 1),分别获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野生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T - 84(pGEX - 6P - 1 - sf - GFP TT - 1)和敲除了clpP基因的鼠伤寒沙门氏菌TT - 85(ΔclpP pGEX - 6P - 1 - sf - GFP TT - 1);(2)将构建好的菌株以100∶1的感染复数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于感染后2 h和6 h收集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计数SCV内部和外部的细菌数量,计算逃逸率。结果 感染2 h和6 h后,敲除了clpP基因的鼠伤寒沙门氏菌TT - 85(ΔclpP pGEX - 6P - 1 - sf - GFP TT - 1),其SCV逃逸率显著高于野生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 ClpXP蛋白复合物对SCV的结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