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3H-TdR诱发离体转化的小鼠胚胎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绍胞系经γ线照射和抗自血病化学治疗后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簇形成能力的改变,并用FACS测定细胞DNA含量,观察部分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本白血病细胞系对γ线照射县是当敏感的.Do=0.75Gy,Dq=1.05Gy,D37=1.80Gy,D10=2.50Gy,N=4.此外白血病细胞对大多数化学治疗药物敏感,如柔红霉素、长春新碱、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等,对阿糖胞甙和5-氟尿嘧啶等也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以大鼠肺臣噬细胞的3H-TdR标记细胞百分比(简称标记细胞百分比)和分裂细胞百分比为生物指标,观察了大鼠肺巨噬细胞对x线的辐射敏感性。胸部接受x线照射后2天洗肺获取的细胞,其辐射敏感性参数,标记细胞(%):Do=1.02G)r,Dq=0.12Gy,n=1.12; 分裂细胞(%):Do=0.68Gy,Dq=0.06Gy,n=1.1.胸部接受x线照射后立即获取的细胞辐射敏感性参数,标记细胞(%):Do=3.56Gy,Dq=0.77Gy,n:1.24.分裂细胞(%):Do=3.69Gy,Dq=0.35Gy,n=1.1.从上述结果看出,照后2天的肺巨噬细胞增殖受抑制的效立比照看立即出现的效应重些。文内对这两批实验结果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咖啡酸苯一酯(CAPE)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将宫颈癌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CAPE作用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抑制效应与CAPE浓度的关系。将HeLa细胞设对照组和药物组,两组均经60Coγ射线照射0、2、4、6和8 Gy,计数细胞克隆;另将HeLa细胞设对照组、CAPE组、单纯照射组、照射+CAPE组,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分析CAPE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CAPE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F=126.49~3654.88,P<0.01);细胞经60Coγ射线照射后,HeLa细胞克隆存活率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F=174.42~9422.81,P<0.01);相同剂量下,药物组的HeLa细胞克隆存活率低于对照组(F=120.14~251.91,P<0.01);药物组和对照组HeLa细胞的平均致死剂量(D0)为1.45和1.82 Gy、准阈剂量(Dq)为1.89和3.21 Gy, 药物组较小,放射增敏比(SER)为1.26>1;与对照组相比, CAPE组及单纯照射组G2/M期的细胞比例升高(P<0.01),而在照射+CAPE组则降低(P<0.01)。结论CAPE通过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G2/M期的阻滞及可能抑制细胞亚致死性损伤修复能力,发挥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60Co γ射线照射细胞,吸收剂量率为0.635 Gy/min,照射剂量为0、1、2、4和6 Gy。采用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确定青蒿琥酯的最适实验作用浓度。克隆形成法检测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HeLa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得出平均致死剂量、准阈剂量及放射增敏比,评价其增敏效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进一步检测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性。结果 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单纯照射1、2、4和6 Gy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91.67%、82.02%、58.60%和25.01%,加入青蒿琥酯后,相同照射剂量下克隆形成率分别降低为74.93%、60.53%、22.38%和5.05%;单纯照射组与药物+照射组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2.95和2.07 Gy,准阈剂量(Dq)分别为2.01和1.24 Gy,放射增敏比(SER)为1.43。单纯2和6 Gy照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2.26%和40.08%,加入青蒿琥酯后,相同照射剂量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上升至22.71%和59.92%。结论 青蒿琥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成药物浓度依赖性;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及帕米帕利对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将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尼拉帕利组、帕米帕利组、单纯照射组、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帕米帕利联合照射组。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联合照射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γ-H2AX焦点数量的变化,qPCR法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FANCG、Bax、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尼拉帕利及帕米帕利均能抑制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两种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SF2逐渐减小,而放射增敏比SERD0、SERDq逐渐增大。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及帕米帕利联合照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2/M期比例增加(tMCF-7=41.66、44.08,P<0.05;t436=24.69、18.91,P<0.05); G0/G1期比例减少(tMCF-7=8.67、29.61,P<0.05;t436=26.39、29.12,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MCF-7=11.17、11.71,P<0.05;t436=42.68、15.89,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CF-7细胞的单纯照射组、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在射线照射后2 h,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显著增加(t=8.89、21.72,P<0.05);照射后24 h单纯照射组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基本恢复照射前水平,而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仍大量存在(t=8.82,P<0.05)。 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CF-7细胞的FANCG、Bcl-2 mRNA表达明显减少(tFANCG=14.07,P<0.05;tBcl-2=29.21,P<0.05);Bax mRNA表达明显增多(t=8.90,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MCF-7细胞的FANCG、Bcl-2蛋白水平显著下降(tFANCG=7.09,P<0.05;tBcl-2=10.24,P<0.05);B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2.90,P<0.05)。结论 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及帕米帕利能增加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A-BRCA通路中FANCG的表达,调节凋亡相关基因,抑制DNA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对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2 Gy和5 Gy照射组、2 Gy+药物(维生素D)组和5 Gy+药物(维生素D)组。给药组小鼠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连续7 d腹腔注射6 IU维生素D[1,25(OH)2D3]/g体重,于给药后第8天,5组小鼠均处死。测定小鼠体重、胸腺和脾脏指数,ConA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脾细胞IL-2的分泌量。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和5 Gy照射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脾细胞IL-2的分泌量均显著降低(F=36.20、7.13,P<0.05);与2 Gy照射组相比,2 Gy+药物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增高(t=-2.54、-2.24、-2.84,P<0.05);与5 Gy照射组相比,5 Gy+药物组小鼠的胸腺指数、脾细胞IL-2的分泌量显著增高(t=-5.02、-2.64,P<0.05)。结论 维生素D能够改善受照小鼠的免疫功能,但随照射剂量增大,改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旨在研究抑制放射抗拒肺癌A549的TLR9表达对其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放射抗拒肺癌A549(R-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靶向siRNA转染至R-A549细胞,Western blot验证;给予0、2、4、6和8 Gy X射线照射后,进行细胞克隆集落计数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经过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得到A549细胞、R-A549细胞、阴性siRNA转染细胞和TLR9 siRNA转染细胞照射的D0DqN值;对4组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测定。对R-A549细胞、阴性siRNA转染细胞和TLR9 siRNA转染细胞X射线10 Gy照射前后流式细胞周期分析,进一步说明抑制TLR9表达对R-A549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TLR9 siRNA成功抑制R-A549细胞TLR9表达,照射后其细胞克隆形成率降低,与R-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D0)达到1.37,而A549细胞与R-A549 细胞的SERD0为1.09;照射后TLR9 siRNA转染细胞较R-A549细胞G2/M期分布增加(t=4.323,P<0.05),而TLR9 siRNA转染细胞G1/G0期分布少于R-A549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6,P<0.05)。结论 siRNA可以抑制TLR9表达,降低照射后R-A549细胞的克隆形成,提高放射增敏比;照射后更多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同时G1/G0期细胞减少也有效抑制了照射后细胞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因此,具有辐射增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5-(OH)2D3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微环境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60只雄性7周龄健康BALB/c小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20只。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给予6.0 Gy 60Co γ射线照射,照射+给药组于照射前48 h开始给予1,25-(OH)2D3 2.5 μg/kg(用DMSO稀释)灌胃至辐射后第8天,单纯照射组给予相同剂量DMSO对照。干预后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外周血象,并取股骨制作骨髓切片观察骨髓病理改变,测定脂肪细胞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照射后第8天不同组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 接受照射后小鼠均出现体重减轻,外周血白细胞降低,骨髓脂肪化等骨髓造血抑制改变。与单纯照射组比较,1,25-(OH)2D3能改善小鼠一般情况,减轻体重下降(t照射后3 d、6 d=-2.23、-2.34,P<0.05);另外,照射后第4天和第8天,照射+给药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单纯照射组(t=-4.99、-4.46,P<0.05);脂肪空泡面积减少(t=-3.75、-2.10,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25-(OH)2D3通过抑制PPARγ表达,减少骨髓脂肪化的形成。结论 1,25-(OH)2D3可抑制辐射后骨髓脂肪化,保护辐射后小鼠骨髓微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10、20 μg/ml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4 Gy X射线照射)、单纯药物组(给予10、20 μg/ml榄香烯乳);联合照射组(给予10、20 μg/ml 榄香烯乳24 h后4 Gy X射线照射)。Western blot检测DNA-PKcs、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分析DNA-PKcs与Bcl-2、P53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0 μg/ml榄香烯乳的放射增敏比SERD0、SERDq 为1.54±0.20和1.43±0.15;20 μg/ml榄香烯乳SERD0、SERDq 为1.63±0.32及1.75±0.19。与单纯照射组相比,10、20 μg/ml榄香烯乳联合照射组细胞的DNA-PKcs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7.52、8.33, 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10.74、11.33, P<0.05),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t=-9.25、-7.66P<0.05)。DNA-PKcs与P53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r=-0.569,P<0.05),与 Bcl-2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0.755, P<0.05)。结论 榄香烯乳可增加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与下调DNA-PKcs表达抑制DNA双链损伤修复和上调p53,下调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下调食管癌ECA-109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观察其辐射敏感性的改变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将食管癌ECA-109细胞分成VEGFA转染组、空载组、X射线组和VEGFA转染组联合X射线组。运用qPCR法检测VEGFA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A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变化;克隆形成法分析不同照射剂量(0、2、4、6、8 Gy)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焦点的数量。结果 ECA-109细胞VEGFA转染组与空载组比较,VEGFA基因表达明显减少(t=11.98,P<0.05)、VEGF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t=12.38,P<0.05);ECA-109转染组细胞相较于空载组细胞,其增殖(A450值)明显受到抑制(t=2.78、7.25、21.93、13.21,P<0.05);与空载组比较,VEGFA转染组ECA-109细胞的D0DqSF2值下降(t=5.83、8.56、7.68,P<0.05),放射增敏比SERD0SERDq分别为1.41、2.09,凋亡比例明显增加、且联合X射线后ECA-109细胞的凋亡比例进一步增加(t=17.63、22.48、33.87,P<0.05);ECA-109细胞VEGFA转染组和空载组在X射线照射后2 h内细胞核形成的γ-H2AX焦点数量均明显增加,24 h后空载组细胞核的γ-H2AX焦点数量恢复照射前水平,而转染组中的γ-H2AX焦点数量仍高于照射前水平(t=7.00,P<0.05)。结论 下调VEGFA能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集落形成并促进其凋亡,增加食管癌ECA-109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其机制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分析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与基于直线加速器的X射线SBRT治疗肺部肿瘤的剂量学差异,为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中心接受肺部SBRT的患者7位,针对其13个病灶,分别设计伽马刀SBR T(γ_SBRT)计划与加速器SBRT(X_SBRT)计划,将同一患者位置邻近的病灶设计在同一计划中,得到γ_SBRT与X_SBRT计划各10个,处方剂量为30~50 Gy/5~10次。比较分析两种计划的剂量参数,包括:计划靶区(PTV)的靶区覆盖率,梯度指数(GI),适形指数(CI),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最小剂量(Dmin);20 Gy(V20)、10 Gy(V10)、5 Gy(V5)剂量线包绕的体积,100%处方剂量(V100%)、50%处方剂量(V50%)剂量线包绕的体积;患侧肺Dmean、20 Gy剂量线包绕的肺体积占该侧肺体积的百分比(Lung_V20)、5 Gy剂量线包绕的肺体积占该侧肺体积的百分比(Lung_V5),健侧肺Dmean、Lung_V5,食管、脊髓以及心脏的Dmax结果 γ_SBRT计划在GI,V20、V10、V5、V50%,患侧肺Dmean、Lung_V20、Lung_V5,健侧肺Dmean、Lung_V5,以及食管和心脏Dmax方面均优于X_SBRT计划(z=-2.81~-1.99,P<0.05)。γ_SBRT计划中,PTV的Dmax以及Dmean高于X_SBRT计划(z=-2.80、-2.80,P<0.05);靶区覆盖率、CI、脊髓Dmax在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γ_SBRT计划的治疗时间长于X_SBRT计划(z=-2.70,P<0.05)。结论 伽马刀SBRT计划在靶区外剂量跌落方面优于加速器SBRT计划,在肺部肿瘤治疗中有望减少靶区周围低剂量区以及正常肺组织受照剂量,但治疗时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氯碘羟喹(CQ)联合锌离子(zinc)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药物组、单纯照射组、药物+照射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氯碘羟喹联合锌离子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氯碘羟喹联合锌离子对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依据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剂量-生存曲线,并计算放射增敏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周期与凋亡率;单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结果 氯碘羟喹联合锌离子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F=188.00,P<0.01)。单纯照射组和药物+照射组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3.16和2.04 Gy,放射增敏比(SER)为1.55。药物+照射组较单纯照射组相比,G2期阻滞降低(t=10.39,P<0.05),24 h凋亡率增加(t=5.64,P<0.01),药物+照射组NF-κB活性降低(t=21.42,P<0.05)。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NF-κB活性降低(t=12.48,P<0.05),单纯照射组NF-κB活性升高(t=6.23,P<0.05)。结论 氯碘羟喹和锌离子二者联合使用可增加HeL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药物去除X射线诱导的G2期阻滞,增加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细胞NF-κB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miR-21反义寡核苷酸对SHG-44放射增敏作用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抑制miR-21表达对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脂质体介导采用瞬间转染法转染反义miR-21寡核苷酸(AS-miR-21)及阴性对照寡核苷酸于胶质瘤SHG-44细胞中。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转染组及AS-miR-21转染组,分别给予6 MeV X射线单次照射0、1、2、4、6和8 Gy,采用成克隆实验计算放射增敏比,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3组及联合单次6 Gy照射后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转染AS-miR-21组的D0Dq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转染组降低,放射增敏比SERD0、SERDq分别为1.32和2.10。细胞周期分析示,转染组较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组的G0/G1期比例增高,S期比例降低(t =8.18、-4.52,P<0.05)。凋亡分析示,单纯照射组、AS-miR-21转染组及照射联合AS-miR-21转染组的早期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t =20.14、11.11、50.07, P <0.05)。结论 AS-miR-21可增加胶质瘤SHG-44细胞系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及周期再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全大肠纵切面组织切片的方法,计数了1~20Gyγ线一次全身照射小鼠后大肠再生隐窝数目的改变。由于本文方法较文献所报道的方法灵敏度高,故而得到一条比以往文献报道的更加确切的剂量-活存曲线。经计算D0值为2.04Gy,Dq值为11.2Gy,此D0值比文献所报道的都要高,表明大肠隐窝具有较强的修复亚致死性损伤的能力。用本文方法建立的剂量一活存曲线将有助于评价大肠对某些物理(不同类型的辐射)和化学(如抗肿瘤药物)因子反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放射抗拒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R中高表达的c-jun基因,研究其对CNE-2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设计合成3组特异性针对c-jun基因的siRNA,构建慢病毒vshRNA载体,感染CNE-2R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对目的基因的抑制效果;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其放射敏感性,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重组慢病毒c-jun-RNAi-LV2能明显下调CNE-2R细胞中c-jun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F=217.20、42.07, P<0.05).6 MV X射线联合c-jun-RNAi-LV2组在0、2、4、6和8 Gy照射后细胞的吸光度值均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F=42.70~200.67, P<0.05).克隆形成实验显示,c-jun-RNAi-LV2组与未转染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SF2D0Dq值均减小,放射增敏比(SERD0)为1.41.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未经照射的c-jun-RNAi-LV2组与联合2 Gy照射的凋亡率分别为(20.93±1.99)%和(38.17±0.83)%,均高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凋亡率[0 Gy:(10.97±0.70)%和(20.43±0.25)%;2 Gy:(10.80±1.25)%和(19.53±1.50)%;F=50.54、330.14, P<0.05].结论 RNA干扰技术可有效抑制放射抗拒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R中高表达的c-jun基因,使细胞放射敏感性增高,其作用可能与c-jun基因的下调使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凋亡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C重离子束对人淋巴细胞增殖以及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 12C重离子束照射人淋巴细胞Peng-EBV,吸收剂量分别为0(对照组)、0.5、2.0 Gy.照射后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5 Gy照射可以增加细胞增殖活力(t=2.66~14.45, P<0.05),而2.0 Gy照射降低了细胞活力(t=7.65~64.45, P<0.05).受照射细胞的活力存在一个恢复和下降过程,受照后48 h内,细胞数量呈增加趋势,但72 h时细胞数量下降.照射后48 h,两组细胞G2/M期呈明显上升趋势,高于对照组(t=2.01~99.80,P<0.05),且2.0 Gy组的周期阻滞较0.5 Gy组严重;照射后30 d,细胞周期阻滞恢复到正常水平.照射后12、24、48 h,两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1.05,P<0.05),在照后24 h最高,48 h明显下降,30 d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 12C离子束辐射影响人淋巴细胞增殖,诱导人淋巴细胞发生明显的G2/M期阻滞,并且明显地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γ射线对小鼠造血功能及外周血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和脾脏T细胞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射线引起的造血功能损伤与免疫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将50只BALB/c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照射组(4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照射组小鼠予60Co γ射线(1.0 Gy/min,5.5 min)照射,空白对照组予假照射,照射组于照射后4、8、12及20 d,空白对照组于20 d,计数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骨髓病理切片观察骨髓造血组织增生情况;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外周血中Th1/Th2/Th17细胞因子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Th1/Th2、Th17/Treg细胞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t白细胞=18.48、15.72、9.79、3.30,t血小板=22.52、19.74、11.78、4.70,P<0.05)。照射组骨髓病理切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骨髓增生显著低下,造血组织面积减少,被脂肪组织大量替代,巨核细胞少见,照射后8 d较20 d骨髓抑制更明显。照后8和12 d,照射组小鼠外周血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6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IL-17A含量照射组较空白对照组亦明显升高(tIFN-γ=2.93、3.36,tTNF-α=6.09、8.11、6.43、4.49,tIL-4=4.49、3.18,t IL-6 =5.11、8.67、6.67、8.55,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照射组脾脏RORγt蛋白在照射后4、8和12 d及GATA-3、Foxp3蛋白在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降低(tRORγt=6.79、4.31、4.47,tGATA-3=3.88、8.06、2.84,3.23,tFoxp3=10.00、8.06、2.89、5.93,P<0.05)。而照射组T-bet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t=5.64、2.75、3.56、4.65,P<0.05)。结论 5.5 Gy γ射线照射后引起小鼠骨髓造血抑制,同时导致Th1/Th2、Th17/Treg细胞亚群功能失衡,提示由射线引起的免疫异常可能参与骨髓造血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γ射线照射诱导大鼠和人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DSBs)修复动力学的变化,评价大鼠用于γ-H2AX焦点辐射生物剂量计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γ射线外照射Sprague-Dawley (SD)雄性大鼠和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及整体照射大鼠,分别于照射后不同时间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DSBs分子标志物γ-H2AX焦点的变化,检测修复蛋白pATM(S1981)和pDNA-PKcs (T2609) 焦点的形成,以及它们与γ-H2AX焦点的共定位情况.结果0.5 Gy γ射线照射诱发大鼠和人淋巴细胞γ-H2AX焦点形成和消除动力学相一致,表现为受照后30 min,γ-H2AX焦点形成达到最大值(t大鼠=62.64,t=28.52,P<0.05),6 h内快速下降 (t大鼠=45.96,t=14.80,P<0.05),至受照后24 h残留焦点数为最大值的3%~8%.γ射线照射后30 min,大鼠和人淋巴细胞pATM (S1981)和pDNA-PKcs (T2609)焦点形成数较未照射对照组显著增加 (t大鼠=21.05、25.80,t=11.07、29.52,P<0.05),分别与γ-H2AX焦点共定位比例亦显著升高 (t大鼠=5.34、9.14,t=18.32、51.28,P<0.05),占26%~32%.离体照射和整体照射诱导大鼠淋巴细胞γ-H2AX焦点形成数相一致,而且γ-H2AX焦点形成与照射剂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大鼠为γ-H2AX用于辐射生物剂量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动物模型,ATM与DNA-PKcs共激活在辐射诱导大鼠和人淋巴细胞DSBs的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验证末端尿苷基转移酶(TUT4)通过影响miR132/212簇的尿苷化作用影响食管上皮细胞(HEEC)的放射敏感性。方法 本研究通过PCR的方法检测0、2、4、6和8 Gy X射线照射后0、6、18、24和48 h HEEC中TUT4的表达。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下调TUT4表达组(shTUT4组)、单纯6 Gy照射组(6 Gy组)、6 Gy照射+下调TUT4表达组(6 Gy+shTUT4组)分别检测TUT4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线粒体损伤、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通过PCR检测下调TUT4表达对miR132/212尿苷化的影响;克隆形成和增殖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32/212及miR132/212+UUU(末端添加3个尿嘧啶的miR132/212)时HEEC的放射敏感性;增殖实验检测在下调TUT4表达且过表达miR132/212及尿苷化miR132/212时HEEC的增殖情况。结果 PCR结果显示,2、4、6和8 Gy X射线照射后TUT4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4、62.06、27.86、32.43,P<0.05)。下调TUT4表达可增加HEEC的放射敏感性,D0DqSF2值分别为0.79、1.61、0.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85、7.31,P<0.05),放射增敏比(SERD0)为1.41;且经6 Gy照射后,低表达TUT4组细胞增殖减少(t=7.12、13.63,P<0.05)、S期细胞增加(t=11.98,P<0.05)、线粒体损伤增加(t=11.98,P<0.05)、氧自由基产生增加(t=15.65,P<0.05)。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下调TUT4表达可使miR132/212表达增加,miR132/212+UUU表达减少(t=27.90、60.99,P<0.05);而过表达miR132/212和miR132/212+UUU也可影响HEEC的放射敏感性,SERD0分别为1.20、0.71。双重转染实验证明,TUT4低表达且miR132/212过表达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单纯TUT4低表达时更弱(t=4.76、7.65,P<0.05);同时TUT4低表达且过表达miR132/212+UUU时细胞增殖能力较单纯TUT4低表达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P<0.05)。结论 X射线可增加HEEC中TUT4的表达,TUT4可降低HEEC放射敏感性、减轻放射损伤,其机制与miR132/212的尿苷化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食管癌Kyse-15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帕替尼组、单纯照射组、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0、5、10、20、30、40 μmol/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0、10、20、40 μmol/L)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阿帕替尼(20 μmol/L)联合射线(4 Gy)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阿帕替尼能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r=0.89~0.96,P<0.05);随着阿帕替尼浓度的增加,Kyse-150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SF2值逐渐减小,而放射增敏比SERD0值逐渐增加。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阿帕替尼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6、5.99、15.47,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阿帕替尼组、单纯照射组及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G2/M期比例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81、39.69、20.61,P<0.05)。阿帕替尼组、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照射组相比,S期比例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06、3.82、8.81、6.24,P<0.05)。而阿帕替尼组与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相比,S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帕替尼能增加食管癌Kyse-15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诱导细胞周期再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