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120例均经TCD证实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1],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长春西汀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对照组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两组中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6.8%。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用血塞通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4%。高于对照组74.2%,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丁咯地尔针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对照组用血塞通0.4g静脉滴注,每131次,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40例)和对照组(B组,38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12 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40 ml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CD血流速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和舒张期末峰流速(VD)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40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72例,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qd,疗程10天,对照组68例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qd,疗程10天。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9%和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5%和67.6%,有显著差异(P〈0.01),丁咯地尔组不良反应偶有头痛。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为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46例为复方丹参治疗,用药14d,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试验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培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云光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624-2624
我们总结了2004年3月-2008年2月应用培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56例,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培他司汀为治疗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岁;合并高血压病10例,高血脂症8例,颈椎病32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51例,男38例,女13例;年龄50—74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医药学的飞跃发展,人们对疾病治疗意识的不断增强,治疗药物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费用以及药源丰富获得最佳的效果,本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确切疗效的药物治疗报道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倍他司汀组(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对照组(能量合剂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各60例,每天静脉滴注1次,治疗10天。结果倍他司汀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3.3%。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彭芳  朱王亮 《现代保健》2011,(26):37-38
目的观察金纳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及经颅多普勒(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方法将巳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给予金纳多注射液加丁咯地尔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加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0~14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纳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起效快,疗效确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神经营养药、对症处理及早期神经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rag,1次/晚,连续服用14d,治疗前后记录NIHSS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CRP、TC、LDL-C、Cr与ALT,及各种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P、TC、LDL-C有显著降低(P〈0.01),不良反应少,元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预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影响。方法双盲、安慰剂对照选择4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A-IMT,平均随访18个月,观察CA-IMT及血脂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的CA-IMT在0、6个月时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后CA-IMT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小(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在0、6、18个月不同时段之间的CA-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6、18个月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延缓或逆转血脂相对较低的TIA患者CA-IMT的进展,18个月后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影响。方法双盲、安慰剂对照选择4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A-IMT,平均随访18个月,观察CA-IMT及血脂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的CA-IMT在0、6个月时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后CA-IMT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小(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在0、6、18个月不同时段之间的CA-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6、18个月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延缓或逆转血脂相对较低的TIA患者CA-IMT的进展,18个月后明显。  相似文献   

14.
王雷 《健康研究》2013,(6):427-42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两组血脂及血流参数。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总斑块数、颈动脉狭窄例数、内膜增厚例数、易损斑块例数均高与对照组,而斑块类型及斑块稳定情况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流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舒张末期血流流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在缺血性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由于肾动脉狭窄引起缺血性肾病的患者,采用经皮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33枚。随访6~12个月,观察血压、血肌酐、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并与术前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为100%,2例患者术中发生肾动脉远端分支栓塞,术后随诊4支血管发生再狭窄。术后血压控制情况:其中6例治愈,20例好转,4例无效。术后血肌酐改善10例,元变化15例,恶化5例。结论 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是肾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肾病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在缺血性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由于肾动脉狭窄引起缺血性肾病的患者,采用经皮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33枚。随访6~12个月,观察血压、血肌酐、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并与术前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为100%,2例患者术中发生肾动脉远端分支栓塞,术后随诊4支血管发生再狭窄。术后血压控制情况其中6例治愈,20例好转,4例无效。术后血肌酐改善10例,无变化15例,恶化5例。结论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是肾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肾病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与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救治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实施卒中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制度化前后确诊为AIS的5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319例,女性264例;年龄28~92岁,平均年龄(69.40±13.35)岁。分为制度实施前的对照组(n=246)和制度实施后的联合治疗组(n=337)。记录患者诊治过程时间点,比较两组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或桥接治疗例数、急诊就诊到溶栓的时间(DNT)、出/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评分、住院天数和预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实施卒中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后,静脉溶栓例数、DTN<60 min达标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患者从急诊入院到溶栓的各个时间段耗时减少,无显著后遗症患者例数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管介入或桥接治疗例数、死亡患者例数和住院天数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卒中院前急救、绿色通道的应用,有助于优化AIS诊疗流程,缩短DNT,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世界各国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由于围生期供应脑部的血流量减少或完全阻断所致,幸存新生儿大多存在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远隔缺血性后处理作为目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兴疗法,具有易操作、廉价、安全等优点。并且能够通过减少梗死面积,减少脑水肿,改善神经细胞以及调节各种细胞通路减轻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损伤。本文通过远隔缺血后处理对于神经细胞的形态、信号转导通路以及预后的影响几方面简单阐述了远隔缺血后处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世界各国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由于围生期供应脑部的血流量减少或完全阻断所致,幸存新生儿大多存在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远隔缺血性后处理作为目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兴疗法,具有易操作、廉价、安全等优点。并且能够通过减少梗死面积,减少脑水肿,改善神经细胞以及调节各种细胞通路减轻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损伤。本文通过远隔缺血后处理对于神经细胞的形态、信号转导通路以及预后的影响几方面简单阐述了远隔缺血后处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彩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65-1566,1569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及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银杏叶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治疗后短暂性脑缺血发生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及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