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证实,动态血压监测比随测血压值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更明显,而其中血压昼夜节律更是一个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1]. 相似文献
2.
黄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7,8(6):13-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各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8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两组:颈动脉正常组(CAN组)40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42例,并对两组的动态血压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CAS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明显高于CAN组(P均〈0.01);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AS组的非杓型血压节律检出率高于CAN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关系密切,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纠正紊乱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监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意义。方法 使用高频超声探头对 1 0 8例高血压患者 ,观察其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 ,并检查 6 0例无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 0 8例高血压患者中 ,颈动脉内 -中膜增厚 ,斑块形成者 6 0例 ,检出率 5 5 .6 % ;对照组中有内 -中膜增厚和斑块形成 1 5例 ,检出率 1 8.8% ,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结论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 ,在高血压粥样硬化的预防及防治监测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超声检测颈动脉,旨在评价其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超声检测健康人组(Ⅰ组)、单纯高血压组(Ⅱ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组(Ⅲ组)的颈动脉的内径,最大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及斑块的部位、分类,血流参数及频谱形态。结果:Ⅱ、Ⅲ组患者IMT显著高于Ⅰ组,P<0.01;斑块发生率: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Ⅲ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减低,RI和PI均增高,P<0.0l。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不仅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和监测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病变的转归、预防及疗效的评价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文静赵统兵吴华雄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7,(6):16-18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硬化组)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血压变异性、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硬化组血压变异性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高血压组(P<0.05),2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白昼、夜间、24h舒张压标准差及收缩压标准差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9、0.468、0.712、0.746、0.554、0.597,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密切有关,对其进行监测,能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查可反映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本次研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惠普4500型彩超诊断仪对16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组。结论 彩色超声可作为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按照高血压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2级、3级三个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血压、纤维蛋白原、hs-CR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并利用颈部血管B超进行检查,对比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 (1)1级组、2级组、3级组、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2.94%、48.98%、86.00%、14.00%,3级组的发生率最高,对照组最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脉压超过60mm Hg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高血压患者的hs-CRP指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密切关联,可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临床需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观察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监测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及其合并2型糖尿病(EH并DM)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住院、门诊及体检人员中EH患者82例,EH并DM患者78例,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结果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在EH患者分别为69.5%和58.5%;EH并DM患者分别为83.3%和71.8%;对照组分别为47.5%和3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人CAS程度非常严重,EH是加速CAS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EH并DM对CAS的发展有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探头观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5月-2009年12月对91例高血压患者使用高频超声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用同样的方法检查52例无高血压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粥样斑块发生率为51.65%(47/9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13.46%(7/52)。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率呈正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胆红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2名,按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将斑块组按回声强弱分为强回声组、弱回声组及混合回声组,比较各组间的CRP及胆红素。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随着回声增强,血清CRP水平增高,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斑块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斑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无斑块组,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斑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CRP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可能与低血清胆红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超声检测142例高血压患者的双侧颈动脉,高血压病可分为如下三组:①单纯高血压组(EH);②高血压伴心肌梗塞组(EHM);③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组(EHS)。检测结果并与51名健康者作对比。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斑块检出率、斑块面积、斑块指数和斑块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伴心肌梗塞和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技术分别检测106例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径(CCA)、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并与29例健康组对照。结果高血压组较对照组颈动脉内径及IMT增加(P〈0.05);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与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特征。超声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筛选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常规首选检查,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单纯高血压3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5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分为颈动脉正常组26例和颈动脉硬化组42例;4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Hs—CPR水平,彩超检查患者颈动脉的IMT值、是否合并斑块及管腔的狭窄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s—CPR水平和IM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糖尿病患者Hs—CPR水平和IMT值也明显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5);颈动脉硬化组Hs—CPR水平比颈动脉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Hs-CPR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过程。其升高可能预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崔丹萍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6,5(6):558-559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82例且与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分成4组:高血压合并吸烟组、高血压非吸烟组、健康吸烟组、健康非吸烟组。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双侧颈动脉共6点并测量IMT与斑块形成的检出率,进行组间比较,并经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IM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血压吸烟组IMT值又显著高于高血压非吸烟组,健康吸烟组颈动脉IMT值明显高于健康非吸烟组,斑块检出率及严重程度依次为高血压吸烟组、高血压非吸烟组、健康吸烟组、健康非吸烟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与吸烟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显著的相关性,且两者之间又进一步相互促进使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人症状性和无症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用B超显像法观察 34例症状性脑梗死和 35例无症状性脑梗死病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 症状性脑梗死病人在颈动脉粥样硬块检出例数、斑块数目、厚度、长度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两组间在颈动脉中层 内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对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老年人进行颈动脉B超检查具有预后价值 ,有利于指导及时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病变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逐渐增厚且相互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程度的不断加重,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不断增加;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可通过无创性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对判断高血压患者有无动脉硬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发生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相应指导。方法将310例体检者根据偶测血压以及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高血压组(n=100)、隐性高血压组(n=85)和正常血压组(n=125),分析3组人群一般资料、动态参数和血压晨峰发生情况。结果隐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动态血压参数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而隐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高血压组患者血压晨峰发生率为35.3%,血压晨峰值为(28.9±8.1)mmHg,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22.4%、(24.7±9.6)mmHg],但显著低于高血压组[51.0%、(34.8±12.7)mmHg],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性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血压晨峰会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CCA)及颈内动脉(I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液速度(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主干及分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检出软斑50例、硬斑22例和混合性斑块12例,斑块检出率为84.00%;对照组颈动脉检出软斑10例、硬斑3例和混合性斑块4例,斑块检出率为17.00%;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物理特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识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及斑块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萌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2):127-128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超声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88例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0例同龄健康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高血压组颈总动脉内径(CADIA)扩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增厚显著,且与年龄、病期呈正相关。斑块检出率高血压组为64%,对照组为18%(P<0.01),其中高血压期患者斑块检出率为100%。结论CADIA扩大、CAIMT增厚可提示动脉硬化,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和数目、大小可反映动脉硬化的病变程度。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反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