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腹腔镜肝切除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48例,观察组(26例)采取快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体力康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快速康复在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改善患者心理及生理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阴道填纱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6年10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后出血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球囊压迫法联合阴道填纱,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恢复时长、住院时长、产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剖宫产后出血患者,可明显优化手术情况,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产后健康指导结合康复护理措施对剖宫产后出血、下肢静脉血栓(LEDVT)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1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ID号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产后健康指导结合康复护理措施。护理后,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后的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少,出血时间、产后下床活动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剖宫产后,观察组发生2例下肢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率为4.88%,对照组发生6例LEDVT,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LE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6.694,P0.05)。结论产后健康指导结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并降低LEDVT的发生率,值得在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初次妊娠分娩的女性9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自然分娩产妇47例(自然分娩组),剖宫产产妇47例(剖宫产组)。两组产妇均在产后6~8周接受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群肌力及肌电位。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盆底康复治疗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盆底肌力及肌电位的改善,有效率85.11%~95.75%。治疗前剖宫产组Ⅰ类肌群肌力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而Ⅱ类肌群肌力与自然分娩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剖宫产组肌电位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治疗后剖宫产组Ⅰ、Ⅱ类肌群肌力及肌电位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增强盆底肌群肌力及神经功能,能够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自然分娩对盆底肌肉损伤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心理授权理论的早期康复护理在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肠癌术后常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以心理授权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P <0.05)。结论:心理授权理论应用于直肠癌手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对创伤性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7-06收入的68例创伤性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和停止输液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周及20周后,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屈度及腰椎后伸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SAS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段,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SR、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干预能切实加快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显著减少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并有利于缓解心理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植皮整形治疗及康复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就诊的10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ID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植皮整形修复,两组患者均采取康复路径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后6个月的功能评分、美观度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功能评分为(80.62±10.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1±15.93)分,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度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感染、臃肿、植皮坏死、麻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皮整形治疗及康复路径管理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手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康复指导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1间在舞阳县人民院骨伤科行THA治疗的68例髋部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出院后护理方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在出院时常规进行口头指导和发放书面指导手册,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给予延续康复指导。观察组则通过建立微信平台,由微信延续康复指导小组成员对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3个月后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假体松动或脱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假体松动或脱位、DVT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THA患者术后通过微信平台实施延续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443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222例,对照组2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即在常规康复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促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NDF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观察组的ND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及促醒护理在内的综合康复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清醒时间,降低NDF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后的瘢痕康复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瘢痕康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防治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盆骨折围术期治疗中的应用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5)。观察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在围手术期给予骨盆骨折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管理方案进行临床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等级模拟评分改变,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析两治疗组围术期相关性并发症情况及术后随访骨盆功能恢复情况,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每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模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苏醒后12 h,观察组疼痛等级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麻醉苏醒后12 h疼痛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时间监测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苏醒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性并发症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骨盆功能恢复率为82.7%;对照组为80.0%。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可有效缓解骨盆骨折患者复位内固定治疗过程中的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围手术期相关性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严重手外伤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以自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严重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患者,研究组实施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实施术后延迟康复治疗。评价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患肢手指主动活动度和徒手肌力恢复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康复治疗后手指主观活动度总体优良率(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1.43%)(χ~2=7.092,P=0.0080.05);研究组康复治疗后徒手肌力分级4级患者比例(35.71%)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17.86%)(χ~2=4.553,P=0.0330.05);研究组患者康复治疗3个月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6.78%)(χ~2=4.747,P=0.0290.05)。结论术后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有助于促进严重手外伤患者手指活动功能和肌肉力量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带蒂皮瓣结合术后阶段性康复措施对手外伤患者效果,为手外伤患者的修复及康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本院80例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带蒂皮瓣修复,对照组术后结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进行阶段性康复措施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愈合时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5%)明显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9.1±1.1)天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1±1.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4.1±1.2)天、(11.2±1.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采用带蒂皮瓣手术结合术后阶段性康复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间,增强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05—2018-06间在新野县人民医院接受LC的84例患者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效果、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LC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路径化康复管理配合美容修复手术对瘢痕挛缩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于笔者医院接受瘢痕挛缩修复手术100例患者的诊疗及护理情况。按照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给予门诊瘢痕挛缩修复手术及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路径化康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美容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康复管理配合美容修复手术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有效改善瘢痕挛缩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的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康复状况,患者对康复状况满意度、焦虑与抑郁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功能康复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功能恢复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恢复患者手部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中肌瘤剔除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成两组人数相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组进行单纯的剖宫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剖宫产肌瘤剔除手术治疗,之后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泌乳初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切口并病症1例,产后出血8例,麻醉不良反应1例,恶露3例,其他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0%(18/40);对照组患者中切口并病症2例,产后出血3例,麻醉不良反应2例,恶露1例,其他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0/4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采取剖宫产肌瘤剔除手术,患者术后可以正常下床,但是手术时间会被延长,同时患者出血量会增加,治疗肌瘤疗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给予观察组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普通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对两组切除情况、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息肉一次性切除率与复发率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围术期相关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3.57%较对照组19.64%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实施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术中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自制语言康复光碟在脑卒中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自制语言康复光碟在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脑卒中失语患者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取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语言康复光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康复功能效果、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和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失语功能恢复程度、语言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语言康复光碟可提高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对其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外生型CSP患者5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β-HCG情况、术后排气和下床时间,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均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