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CM)的MR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5例CM患者的头部MR特征。所有患者均经腰穿脑脊液墨汁染色或病理确诊。15例患者共进行26次MR检查,6例行增强MR检查。结果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MR主要表现皮质髓质交界区、半卵圆中心以及双侧基底节区点状、片状、泡沫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病灶;增强MR常常表现为软脑膜的异常强化,还可表现为局部脑皮质肿胀、囊性病灶、脑积水、孤立性肉芽肿样病灶等。结论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MR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认识其头部MR特征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临床特点与颅脑MRI影像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4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98例行0.35TMRI检查获得常规T1WI、T2WI及FLAIR序列,47例行1.5TMRI检查除采集常规序列外,还采集了DWI序列。分析脑部MRI表现:病灶累及的部位、范围和MRI信号特征。结果MRI平扫中106例(73.1%)发现脑实质异常信号影,其病灶不同程度的累及丘脑,87例同时累及中脑大脑脚,同时累及基底节、脑皮质及小脑受累分别为32例、43例和2例;15例累及脑白质。病灶表现为不同范围的T2WI高信号病变,T1WI多呈低信号,少数呈等信号。FLAIR上全部可见高信号灶,少数高信号灶中心可见低信号影。38例FLAIR显示脑实质异常信号灶较T2WI更多。DWI上28例可见脑实质高信号病灶,12例可见低信号病灶,7例在DWI及ADC图均呈等信号改变。1.5TMRI阳性率(87.2%)明显高于0.35TMRI(66.3%,X^2=7.06,P〈0.01)。结论MRI能显示乙脑患儿颅脑病变的部位及范围,累及丘脑及中脑大脑脚为其特征性表现。FLAIR及DWI对乙脑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扫描高血压脑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对高血压脑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1例高血压脑病患者MRI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患者MRI检查均有影像学改变,顶叶及枕叶脑回对称性水肿为主要形态改变,MRI信号异常部位以顶枕为主,部分病变累及颞叶及脑干,信号异常累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部位T1WI低信号, T2WI稍高信号, FLAIR较高信号,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结论高血压脑病患者MRI扫描多伴有明显信号异常,多表现为脑水肿及脑实质局灶性缺血等损伤征象,能够为高血压脑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MRI特点。方法 对12例经临床证实的TOBS患者进行MRI平扫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均为多发病灶,累及多个脑区。除2例超急性期患者T1WI、T2WI及FLAIR未见病变显示外,其余病灶的MRI平扫显示T1WI呈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12例患者的MRA均显示基底动脉尖部血管形态、信号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主要特点是供血区域多发病变、双侧脑区对称受累,MRI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可为TOBS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CT示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不清。1例患者MRI显示双侧顶枕叶多发异常信号,在T1WI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随访CT显示所有患者病灶范围、数目逐渐变小、减少,甚至消失。结论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好发于顶枕叶脑白质,也可见于基底节、额颢叶。顶枕叶呈双侧对称性,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临床上均有血压突然升高。一般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影像学表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期患者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ES)的 MRI 特征,以提高放射科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子痫前期、子痫期合并 RPES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8例均行颅脑 MRI 扫描,其中4例行 MRV 检查,4例颅脑 MRI 检查前行头颅 CT 平扫。结果8例临床症状均出现剧烈头痛,6例出现视物模糊,5例癫痫发作。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皮质下脑水肿, MRI 检查 T2WI 及 T2-FLAIR 上呈高信号,8例分布于双侧枕叶,伴双侧顶叶异常信号3例,伴双侧额叶异常信号1例,伴底节区及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1例。4例患者 MRV 检查均为阴性。DWI 上病变呈等或高信号,ADC 图上呈高信号7例,DWI 上病灶中见高信号,ADC 图提示扩散受限1例。4例颅脑 CT 所见:左侧枕顶叶、双侧底节区低密度影1例,双侧枕叶低密度影1例,2例未见明显异常改变。6例分别于首次 MRI 检查后5~10 d 复查颅脑 MRI,结果发现病变完全吸收4例,病变大部分吸收2例。结论子痫或子痫前期合并 RPES 的患者的 MRI 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即双侧枕叶皮层下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经及时积极治疗,病变范围迅速减少甚至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右侧小脑半球15例,左侧小脑半球10例,小脑蚓部6例。大囊小结节型21例和单纯囊型2例的囊壁光滑,囊性部分T1WI表现为稍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FLAIR呈等或稍信号,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强化,单纯囊型囊壁亦未见强化。实质型8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本组共12例出现瘤周流空血管影,共14例出现梗阻性脑积水。结论大部分小脑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少部分具有其它多样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脑血吸虫肉芽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血吸虫肉芽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0例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颅脑血吸虫肉芽肿的影像学改变,60例进行了CT检查,12例进行了MRI检查。结果 病例共有病灶75个,大多数位于皮层或皮层下,此外还可见于小脑半球、胼胝体。根据病灶大小,脑血吸虫肉芽肿表现为结节状或肿块状病变。其中,结节性病灶45个,呈等密度或等信号结节伴周围不同程度指状水肿,42个病灶均匀强化。3个病灶环形强化;肿块状病灶30个,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MRI呈稍长T1、稍长T2或等T1、等T2信号,其中29个病灶呈成簇堆积的结节状强化,病灶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结论 脑血吸虫肉芽肿有其自身的影像特征,可单发或多发,可列入颅脑单发或多发病变的鉴别诊断之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核磁共振(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出生的86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收集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感染前暴露影响因素、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采集患儿咳痰、清晨静脉血液行常规病原菌培养;采用MRI对患儿颅脑行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感染前影响因素中广谱抗菌药物应用38例占62.30%、静脉营养支持(感染前48 h内)16例占26.23%,较其他因素高(P<0.05)。超低出生体质量、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假丝酵母感染占比高于低出生体质量患儿(P=0.021)。MRI检测结果显示T2WI和T1WI信号异常,其中有21例T2WI呈低信号,35例呈等高信号,5例呈高信号;57例T1WI呈低信号,3例呈低混杂信号,1例呈等信号;12例增强检查可见患儿脑膜增厚。结论广谱抗菌药物应用及静脉营养支持是患儿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同时患儿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感染类疾病发生时间、器官系统受累情况等具有临床特点,病原菌中假丝酵母构成比较高,患者MRI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特点,临床可根据MRI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分析10例1,2-二氯乙烷(1,2-DCE)慢性中毒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MRI对头部进行扫描,层厚8 mm,层距2 mm,行轴位及冠状位扫描,T1WI,T2WI,FLAIR成像.结果 10例病例脑白质均表现不同程度异常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临床中毒表现为轻、中度时,MRI表现为广泛的脑自质异常信号、呈现症状与表现不一致.结论 1,2-DCE中毒性脑病均表现为脑白质不同程度信号改变,结合职业接触史具有特征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RI features of 1,2-dichloroethane Chronic Toxic Encephalopathy of 10 cases. Method 10 cases were examined by MRI, slice thickness 8mm, layer from 2mm, axial and coronal line scan, T1WI, T2WI, FLAIR imaging. Results 10 cases show varying degrees of abnormal signal of white matters,low signal intensity on T1WI, high signal intensity on T2WI and FLAIR. MRI could also show extensive abnormal signal in cerebral white matter although the toxic manifestation is mild to moderate. Therefore the syptoms and the shows of MRI could be inconsistent.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a history of exposure, the show of varying degrees of abnormal signal of white matter in 1,2-dichroroethane Chronic Toxic Encephalopathy cases are characteris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