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手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优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提出多点反馈,以实证数据为手段的管理模式,检验、指导感染控制,提高管理水平,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脊柱手术患者80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脊柱手术患者1 10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方案,实验组实施多点反馈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对实施前后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无菌物品进行采样,比较细菌培养合格率。结果实验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6%(15/11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3.13%(25/800)(χ~2=6.97,P=0.007);实施前空气合格率为82.5%、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85.0%、物体表面合格率为83.8%、无菌物品合格率为90.0%,实施后空气合格率为93.8%、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96.3%、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5.0%、无菌物品合格率为9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优化手术室管理模式,进行多点反馈管理,能促进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制度的落实,有效降低脊柱手术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点反馈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2022年间收治的手术患者2560例作为观察组,遵循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选取2021年间的手术患者24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多点反馈管理模式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施多点反馈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血液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总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5%,对照组为1.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融入多点反馈管理模式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手术治疗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的危害日趋严重。由于新的诊疗方法和侵袭性操作手段不断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日趋增加且其传播途径呈广泛复杂的趋势。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及耐药性不断增强,使医院感染病例的治疗更加困难而使其传染源不断增加,从而使医院感染的传播从医院内向医院外大范围扩散而使其危害日趋严重。单纯依靠医院自身已很难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必须通过卫生系统各部门、单位的通力合作方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控制效果。以笔者多年来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践经验来看,必须确保以下各项管理及技术措施的实施方能确保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病区封闭式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15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区管理方法的不同,将2020年7—12月实施“病区半开放式管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75例),将2021年1月—6月实施“病区封闭式管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75例)。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以及环境卫生学培养合格率。结果在两组各100份环境表面清洁检查中,研究组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总医院感染发病率(2.67%vs.9.33%)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环境卫生学培养合格率(95.00%vs. 81.0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病区封闭式管理能够提高病区环境卫生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脊柱外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环节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脊柱外科疾病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住院环境。结果通过严格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手术各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调查1408例出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0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13%;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切口,分别占40.00%、40.00%、20.00%。结论加强脊柱外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创造了合格的脊柱外科住院环境。  相似文献   

6.
2008以来,随着我院保洁工作推向社会化,院内环境卫生、保洁、消毒工作均由保洁公司负责完成、由医院后勤部门监管,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脱节,保洁工作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存在问题 保洁人员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意义、目的不明确;无院感防控的基础卫生学知识和消毒隔离基本知识;清洁程序及清洁方法不正确,如保洁工具混用;对污染严重的物品处理不当、不能正确配制消毒液、区域划分不明确等;手卫生与职业安全个人防护不能落实;医疗废物随意丢弃、运送、记录不规范. 2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16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为A组;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为B组,对两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3hB组占40.2%、A组占15.1%,合并糖尿病B组占29.0%、A组占9.5%,患者体重指数≥30 B组占22.6%、A组占7.8%,年龄>60岁B组占29.0%、A组占13.0%,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酗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时间≥3h、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30、年龄>60岁是可以独立预测脊柱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感染发病率增高,治疗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患者预后效果不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某教学医院患者进行脊柱手术后发生SSI的现状与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4年6月26日-11月30日该院所有脊柱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颁布的指南作为SSI的诊断依据,通过床旁调查与出院后的检查发现SSI病例,使用标准化的数据收集脊柱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结果2014年6月26日-11月30日共监测192例脊柱手术患者,其中7例(3.6%)发生了SSI。通过双变量分析的方法发现切口类型(污染/感染切口)、外科引流、输血与增加SSI风险的密切相关。在192例脊柱手术患者中,120例(62.5%)给予静脉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周期为2.2 (1~9)d,139例(72.4%)使用中成药。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了解该教学医院脊柱手术后患者SSI发病率,亦为今后进行脊柱手术后患者发生SSI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综合医院门诊部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门诊部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与控制对策.方法 调查门诊部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和高危科室,监测门诊部环境的带菌现状.结果 门诊部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有急诊部、门诊手术室、注射室、输液室、口腔科、内镜室等;门诊部流行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不动杆菌属等.结论 门诊部是医院感染的源头,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消除医院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以科技为背景,在操作细节、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多方面做到更加精细、规范和严谨,进而提升整个护理团队素养,优化护理质量[1]的精细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研究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32例住院患者按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进行分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化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实施优化管理模式,通过完善医院感染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全面开展医院各项消毒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及安全健康教育等措施,并与常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比较两种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结果实施优化模式后,医院感染监测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提高,医院感染率下降。结论采取优化管理模式可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降低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性,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加强医院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院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整形美容手术各个环节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手术室环境、手术物品、手术人员等各个环节管理,建立健全整形美容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体系。结果加强了整形美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手术室医疗护理质量。结论采取严格规范系统的整形美容手术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进手术器械供应管理方式、提高院内感染控制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手术器械供应管理方式对手术器械供应质量控制的效果,以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质量。方法比较改进管理方式前后手术器械的供应质量。结果改进管理方式后,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从91.00%上升至98.08%,包装合格率从94.00%上升至99.00%,满意率从92.30%上升至98.00%,显示手术器械供应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改进管理方式能显著提高手术器械供应质量,从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发挥专职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身在质量人职场,您是否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身为质量工作者,您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也有所困惑?投身质量工作,您对我们共同的事业又有哪些自己的感悟?今天,在这个《质量人心语》平台上,我们刊登质量人对卫生质量事业的看法和感受,今后,也希望您来信或邮件(wszl@vip.sina.com)参与我们的互动!——编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充分发挥医院感染控制小组成员在临床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人员重组、明确职责与工作质量考评标准,制定年度与季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建立内网“医院感染管理专栏”,加强基础培训与专题培训及培训后的考核,督导检查,确立管理流程、奖惩和例会制度等方法,进行感染控制小组的建设与管理.结果 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并得到贯彻落实,建立了“临床医院感染及耐药菌监测网”,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明显减少,感染患者微生物送检率明显增加,围术期预防用药较前规范,各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逐步规范化,感染控制工作得到了科室更好地配合.结论 加强感染控制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有助于全面地推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基于基础数据分析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应用在预防乳腺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2月瑞安市人民医院3 732例行乳腺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该组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初步了解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该院2 229例行乳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诊疗的基础上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团队,使用FMEA理论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行风险评估,查找乳腺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失效模式,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对高风险失效模式实施干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18%(4/2 229)低于对照组的0.86%(32/3 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7,P=0.002);研究组术中止血材料使用、未使用葡萄糖氯已定消毒湿巾擦拭手术部位、皮下积液、术前未沐浴、术后引流不通畅、皮肤消毒效果未达标、换药操作不规范RPN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基于基础数据分析的FMEA风险评估可前瞻发现乳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医院感染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急诊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分离出12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78株占64.5%、革兰阳性菌37株占30.6%、真菌6株占5.0%;分布最多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1.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5%、大肠埃希菌占12.4%;标本分布以痰液(68.7%)和手术切口(16.5%)为主;115例医院感染患者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留置尿管68例为59.1%、留置胃管63例为54.8%、气管插管60例为52.2%、深静脉置管41例为35.7%、胸穿33例为28.7%和腹穿26例为22.6%。结论急诊外科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降低侵入性操作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确保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的实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科配合,制定完善制度和质量标准,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教育纳入常规业务学习计划,规范护理行为;并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纳入护理管理,作为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结果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及重视程度有较大提高,执行医院感染防控各项制度、措施的自觉性增强。结论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的各环节,抓好护理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能规范护士行为,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DCA循环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夷陵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0例剖宫产术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产妇分为PDCA循环组和常规处理组两组各400例。对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50例切口感染产妇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PDCA循环组产妇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2.5%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级愈合率90.0%显著高于常规处理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级愈合率10.0%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切口感染产妇的病原菌共检出5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35株,占总数的70.0%,其中大肠埃希菌18株,铜绿假单胞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其他革兰阴性菌3株,分别占总数的36.0%、20.0%、8.0%、6.0%;革兰阳性菌15株,占总数的30.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粪肠球菌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株,分别占总数的18.0%、10.0%、2.0%。结论 PDCA循环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