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莉 《中国科学美容》2011,(24):166-166,174
目的 探讨超声、宫腔镜联合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疗效与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1例出现绝经后子宫出血情况的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宫腔镜的联合检查,最后将检查结果送病理.结果 患者之所以会出现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萎缩性子宫内膜等等,对这类患者采取超声、宫腔镜联合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在患者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方面可达到90%以上,而在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方面甚至可以达到100%.结论 超声、宫腔镜联合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和宫腔镜的诊治效果。方法对8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电切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39例,黏膜下肌瘤22例,子宫腺肌病13例,宫内膜不典型增生9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6.51%。彩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8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后,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5.35%(82/86)。结论宫腔镜检查对良性病变所致异常子宫出血具有准确性高,并可同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诊治异常子宫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Stryker公司电视宫腔镜对120例绝经后出血行宫腔镜检查,行诊断性刮宫或直视下取活检,组织送病理.结果 宫腔镜检查120例分别为萎缩性子宫内膜58例,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肌瘤17例,子宫内膜增生9例,宫颈息肉8例,子宫内膜炎3例,子宫内膜癌2例,宫内节育器4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58/58)、94.7%(18/19)、88.2%(15/17)、81.8%(9/11)、100%(8/8)、60.0%(3/5)、66.7%(2/3).结论 宫腔镜检查是寻找绝经后出血原因的有效方法,结合病理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对5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52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46 min,术中出血量18~56 m L,镜下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98.08%(51/52)。未发生感染、子宫穿孔,电切综合症、肠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均获10~18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术前有子宫不规则出血及月经过多者术后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月经周期恢复正常。4例贫血患者均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3例不孕患者随访期间2例顺利受孕。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1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及阴道彩超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122例经宫腔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41.8%的患者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或绝经后出血。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8.4%(120/122),特异性为3.8%(20/525)。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18例,敏感性为96.7%(118/122),特异性为98.9%(519/525),其中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例。结论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宫腔镜检查在不降低敏感性的同时可以明显提高特异性,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1月行官腔镜诊治的10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68例,B超检查子宫内膜增厚无阴道出血39例。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6例顺利完成宫腔镜下检查及治疗,1例子宫穿孔,保守治愈。手术时间15~60min,(26.8±9.5)min,出血量10~60ml,(30.2±18.3)ml。术后病理结果:子宫内膜息肉69例(64.5%),黏膜下子宫肌瘤18例(16.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2例(11.2%),子宫内膜癌2例(1.9%),正常子宫内膜6例(5.6%)。90例(84.1%)术后随访3~12个月,(6.0±3.8)月,其中8例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再次宫腔镜手术治疗。结论官腔镜检查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可直视下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变化并取活检送病理;官腔镜治疗可以完整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子宫内膜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方法采取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患者102例与取材标本病理进行对比,了解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73%,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增生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4.54%,宫腔镜检查正常子宫内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3.33%,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2.35%,妊娠相关疾病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43%,子宫内膜癌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具有高度特异性,显著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术配合特定取物钳在基础医院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对2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配合特定取物钳进行相应手术,并将检查结果 与病理检查相比较.结果 在28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器质性病变例占85%.宫腔镜下所见与宫腔镜下取物钳活检手术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达93%.结论 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较直观,准确度高,同时对子宫内膜病变可直接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桂婷  黄睿  邓姗 《生殖医学杂志》2023,(12):1832-183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手术切除后的复发情况及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或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宫腔镜手术的4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超声检查情况、宫腔镜术中情况、术后病理诊断、既往病史、肿瘤标记物、性激素水平、术后随访情况等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宫腔镜手术后的息肉复发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45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13±6.78)岁(51~85岁),平均绝经年龄(50.91±3.43)岁(40~54岁)。455例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431例(94.73%)[含腺肌瘤样息肉15例(3.30%)],子宫内膜病变24例(5.27%)[其中恶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15例(3.30%)]。绝经后良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访3年,27例患者复发,整体复发率为6.26%,其中子宫内膜息肉伴有/不伴有萎缩性内膜术后复发率最低(5.47%),腺肌瘤样息肉术后复发率较高(13.33%),子宫内膜息肉伴有增殖期内膜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及宫腔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188例绝经后阴道流血妇女行宫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术后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官腔镜检查后经病理确诊,引起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92.0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占1.60%,子宫内膜癌占6.38%。子宫内膜癌与绝经年限有关。结论:宫腔镜技术是诊断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较好的方法,可及时发现可疑病变,提高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出率,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术后康复快,是诊疗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宫腔镜技术治疗10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子宫内膜过度增生41例,子宫内膜炎9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4例,子宫内膜息肉18例,子宫内膜癌5例,妊娠相关疾病3例,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依次为82.93%、66.67%、91.67%、94.44%、100%、100%,总符合率为87%,经宫腔镜治疗后总治愈率为96.84%。结论:宫腔镜手术是诊断与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最佳方法,具有诊断率高、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病因及宫腔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01—2018-11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3例老年妇女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成功行病理诊断49例(92.45%),其中子宫内膜炎28例、子宫内膜息肉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子宫内膜癌3例、颈管癌1例、宫内节育器2例。宫腔镜总诊出率为100%。结论老年妇女子宫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子宫内膜炎、宫内良性赘生物、子宫内膜息肉等。宫腔镜作为宫腔内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在老年妇女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中临床实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探讨适宜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9年4月住院治疗的68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资料,均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病变63例(92.6%),均经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结果子宫内膜良性息肉63例(92.6%),子宫内膜息肉内非典型增生5例(7.4%);61例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治疗后随访12~30个月无复发,7例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术(5例子宫内膜息肉内非典型增生,2例因其他病变)。结论①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以良性病变为主,但应警惕癌前病变可能,明确诊断需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组织学诊断。②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常规方法 ,若发现癌前病变应尽快行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B超发现宫内异常光团而行宫腔镜检查185例,统计分析不同临床表现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差异,并将术中宫腔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做对照分析。结果因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光团97例,39例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14例为黏膜下肌瘤,良性病变居多;异常阴道出血61例,1例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癌,3例为腺体不典型增生。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宫腔镜术中诊断各种宫腔内病变的准确率均高于97%;除子宫内膜增生外,术中诊断各种疾病的特异性均高于99%;敏感性差异较大,诊断宫颈管息肉的敏感性为80%,诊断腺体不典型增生的敏感性仅为33.3%,诊断其他疾病的敏感性均在97%以上。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管息肉、腺体不典型增生宫腔镜下各有2例诊断与病理不符。结论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和鉴别宫腔内病变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宫腔内疾病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阴道B超和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11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110例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以阴道B超测得宫内膜厚度≥4mm或提示宫腔有异常病变者为A组,〈4mm为B组,同时宫腔镜下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①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非器质性病变(萎缩/增生子宫内膜)居首位,共52例(A组13例,B组39例),占47.3%;其次是宫腔内良性占位病变(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管息肉),共45例(A组35例,B组10例),占40.9%;子宫内膜癌与不典型增生为第3位,共13例(A组13例,B组0例),占11.8%。②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94.8%(55/58),特异性96.2%(50/52)。绝经后宫腔内良性占位病变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0~30min,除1例宫颈管息肉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重度不典型增生重新行全子宫切除外,其余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均无异常发现。结论阴道B超可作为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规筛查方法,当结果为子宫内膜厚度≥4mm或宫腔有异常病变者须行宫腔镜检查治疗,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是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的最佳的诊断方法。宫腔镜是目前治疗绝经后宫腔内良性占位病变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异常子宫出血(AUB)的病因,评价宫腔镜在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因子宫异常出血在我院就诊并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60例AU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镜诊断及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6.25%和8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月经改善率为95.63%。结论宫腔镜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良性病变中具有准确性高,并可同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8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143例。观察组实施宫腔镜检查,对照组给予阴道彩超联合诊断性刮宫术检查。术后均对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4%,对照组为69.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阴道彩超联合诊断性刮宫术相比较,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正确诊断率高,且在诊断的同时,可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病理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进行诊断性刮宫的患者(除外流产患者)874例。按年龄组分为绝经组、非绝经组两组,对两组患者病史、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各年龄组发病情况。结果 874例患者中发现子宫恶性肿瘤16例。绝经后患者组中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最高,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征兆,要首选的检查是诊断性刮宫。非绝经组诊刮指征主要为异常子宫出血,病史及组织病理结果主要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器质性病变、与妊娠有关疾病、孕激素应用不当。结论 B超、宫腔镜、诊刮相结合的检查是异常子宫出血常用的诊断方法。为减少漏诊及创伤,要结合病史、B超、宫腔镜联合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妇科微创中心经病理确诊的403例EP的临床资料。结果 EP占同期绝经期宫腔内病变51.7%(403/779),有绝经后出血等临床症状占43.4%(175/403)。超声检查77.9%(314/403)的病人提示内膜回声不均,内膜厚度(0.8±0.4)cm;48.4%(195/403)的病人探及宫腔内占位性病变。宫腔镜诊断EP与病理的符合率达88.6%(357/403)。病理结果显示良性息肉占93.3%(376/403),恶性息肉占6.7%(27/403)。同时对息肉外宫腔其余部位内膜活检300例,EP同时合并内膜单纯增生及复杂增生占20.3%(61/300),非典型增生占2.7%(8/300),子宫内膜癌占1.0%(3/300)。结论 EP是绝经期女性最常见的宫腔内病变,宫腔镜是EP有效的诊治方法,需要同时行子宫内膜活检以防遗漏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因可疑子宫内膜病变行宫腔镜诊治的病理类型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妇科收治的因异常子宫出血或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等原因行宫腔镜诊治,且同时合并乳腺癌手术病史的29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不同分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子宫内膜病变中以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