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9)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骨科非感染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分析骨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57.14%,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0株占40.8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2.04%。感染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55.28±3.35)%、CD4~+(34.01±6.32)%、CD4~+/CD8~+(1.52±0.21)水平较非感染组CD3~+(60.21±2.03)%、CD4~+(40.18±7.05)%、CD4~+/CD8~+(1.74±0.25)均明显降低(P<0.05);感染组细胞因子IL-4(2.40±0.23)%、IL-6(3.11±0.35)%较非感染组(2.12±0.27)%、(2.64±0.3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CD8~+,IL-17,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医院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水平,细胞因子IL-4、IL-6、IL-17和IFN-γ水平的监测,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0)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感染情况及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为骨科术后感染的临床防治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术后发生感染患者21例作为感染组,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并将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进行培养鉴定,同时观察患者的IL-6、IL-8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研究中的65例骨科术后患者有2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2.31%;感染患者共计检测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60.71%,革兰阳性菌29株占34.52%,真菌4株占4.76%;感染患者的IL-6(42.16±3.52)ng/L、IL-8(54.15±7.91)ng/L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的IL-6(14.81±7.35)ng/L、IL-8(42.18±10.17)ng/L水平;感染患者的CD_3~+(58.29±6.04)%、CD_4~+(43.94±2.75)%、CD_4~+/CD_8~+(0.64±0.03)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的CD_3~+(49.01±5.72)%、CD_4~+(22.59±3.27)%、CD_4~+/CD_8~+(1.08±0.31)。结论骨科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居多,感染患者的IL-6、IL-8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非感染患者明显升高,提示可作为临床判断术后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T淋巴细胞亚群与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与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合理治疗和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APAAP法检测和比较铜绿假单胞菌院感组与非铜绿单胞菌院感组及正常对照组的CD3 、CD4 、CD8 值,观察抗生素和免疫增强剂两者结合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效果与CD3 、CD4 、CD8 值变化的关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院感组在使用抗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治疗前及经治疗无效者CD3 、CD4 、CD8 值均明显低于非铜绿假单胞菌院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经治愈后则CD3 、CD4 、CD8 值恢复正常,与非铜绿假单胞菌院感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常伴有CD3 、CD4 、CD8 值减少而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应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增强剂两者结合治疗;临床上CD3 、CD4 、CD8 值减少的患者,应防止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邬林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93,(11)
25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手术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与30名健康献血员相比,胃癌病人术前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手术后2~3天Th活性明显减弱,术后6~8天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Th活性减弱的病人易发生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骨科非感染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分析骨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57.14%,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0株占40.8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2.04%。感染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55.28±3.35)%、CD4^+(34.01±6.32)%、CD4^+/CD8^+(1.52±0.21)水平较非感染组CD3^+(60.21±2.03)%、CD4^+(40.18±7.05)%、CD4^+/CD8^+(1.74±0.25)均明显降低(P<0.05);感染组细胞因子IL-4(2.40±0.23)%、IL-6(3.11±0.35)%较非感染组(2.12±0.27)%、(2.64±0.3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CD8^+,IL-17,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医院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水平,细胞因子IL-4、IL-6、IL-17和IFN-γ水平的监测,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幼保健》2019,(12)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和前清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53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19例重症HFMD患儿作为重症组,34例轻症HFMD患儿作为轻症组,并选取该院同期体检的33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并对比3组受试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前清蛋白水平。结果重症组血清PCT、hs-CRP、IL-6水平以及外周血CD8~+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健康对照组,且轻症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症组血清前清蛋白水平以及外周血CD3~+、CD4~+以及CD4~+/CD8~+水平低于轻症组和健康对照组,且轻症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症组血清PCT、前清蛋白、hs-CRP、IL-6阳性率高于轻症组和健康对照组,且轻症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和前清蛋白水平在HFMD患儿中呈高表达,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HFMD诊治以及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伴有肺部感染分为不伴有感染组(对照组)47例,伴有感染组(观察组)46例,将2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CD3+(60.82±5.96)%、CD4+(30.58±3.78)%、CD4+/CD8+(1.02±0.15)%、NK(19.20±5.97)%,对照组的CD3+(65.38±5.89)%、CD4+(37.85±3.69)%、CD4+/CD8+(1.43±0.18)%、NK(22.76±6.12)%,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29.75±2.66)%,对照组(25.76±2.5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分期患者中的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均呈现这种规律。结论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力更差,治疗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发生感染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指导术后临床药物的使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妇科宫颈癌ⅠA~ⅡA期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0例,其中33例术后无感染患者为手术Ⅰ组,17例合并术后感染患者为手术Ⅱ组;另选取2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Ⅰ组及20例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对照Ⅱ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等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手术Ⅰ、Ⅱ组的宫颈癌患者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IFN-γ、IL-2和TNF-α水平在术前显著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手术Ⅰ、Ⅱ组的以上各项免疫指标在术后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合并感染的手术Ⅱ组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的手术Ⅰ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受抑制;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恢复趋势,而感染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
目的探讨食管癌胸腹腔镜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分析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情况,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于2012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9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感染患者相关临床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分析感染与未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693例食管癌行胸腹腔镜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28例,感染率为4.04%,28例感染患者中,吻合口瘘性脓胸17例占60.72%,呼吸道8例占28.57%,切口3例占10.71%;感染患者共分离培养病原菌41株,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6株占63.41%,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高于未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水平低于未感染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电视胸腹腔镜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术后感染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
目的研究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等临床指标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为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68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成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34例,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D3+、CD4+、NK细胞百分比以及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感染组患者的CRP、IL-8、IL-6、TNF-α分别为(18.73±4.32)mg/L、(33.87±3.28)ng/ml、(30.28±4.32)ng/ml、(5.87±1.38)ng/ml,高于非感染组的(8.92±2.18)mg/L、(20.86±3.19)ng/ml、(15.97±2.39)ng/ml、(1.83±0.63)ng/ml;感染组患者的CD3+、CD4+、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7.83±5.34)%、(39.28±5.43)%、(20.35±6.54)%,低于非感染组的(57.42±7.34)%、(48.34±7.53)%、(38.27±8.01)%;感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10.83±1.81)d和(8.81±1.21)d,高于非感染组的(7.18±1.61)d和(5.19±1.0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并发感染可导致耳鼻喉手术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和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的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针对耳鼻喉术后感染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0)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宫颈癌并发局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医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5年,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分析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7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67%,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26.67%(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与观察组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局部感染20例,感染率为66.67%;住院时间>7d、合并有基础疾病、医护人员的手术不熟练、尿管留置时间>3d、未应用抗菌药物、FIGO分期IVb期是宫颈癌患者腔内放疗并发局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疗效较好,提高患者生存率,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方法分别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4例(UCC组)、同期妇科门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8例(CIN组)、HPV感染患者32例(HPV组)以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0例(H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Treg细胞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7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组外周血的Th2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和Th17/Treg比值明显上升,而Th1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患者外周血的IL-4、IL-17和TGF-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和Th17/Treg的免疫失衡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前后人附睾蛋白4(HE4)、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的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前后血清HE4、 SCC、VEGF的水平,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E4、SCC、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临床分期差异明显,其中Ⅲb期最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G4、 SCC、VEGF在不同临床分期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前后的宫颈癌患者血清中含量不同,对制定宫颈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观察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秦迎春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10):41-43
目的分析营养干预在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72例宫颈癌患者分为营养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营养干预组在放化疗期间给予营养干预,而对照组不给予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对放化疗的耐受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放疗完成率为100%,患者化疗周期数为(4.58±0.81)周期;对照组放疗完成率为83.3%,患者化疗周期数为(3.81±0.73)周期,营养干预组耐受放化疗的情况好于对照组,并且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给予营养干预能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和对放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18,(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在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ITP患者(ITP组),给予地塞米松40 mg/d静脉滴注4 d,小剂量利妥昔单抗静脉滴注4周,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59)和无效组(n=21),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CD_4~+CD_(25)~+/CD_4~+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有效组患者的CD_8~+、CD_4~+CD_(25)~+/CD_4~+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效组患者的CD_8~+、CD_4~+CD_(25)~+/CD_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的CD_3~+、CD_4~+、CD_4~+/CD_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的CD_3~+、CD_4~+、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无效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老年ITP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是影响疾病发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动态监测老年ITP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利于把握治疗时机,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41例肺癌患者术前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CD4+/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分期相关:Ⅰ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未见明显抑制;Ⅱ期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但较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肺癌患者所有亚群均降低,分别与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期增加,CD4+/CD8+明显降低,各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NK细胞和CD4+/CD8+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进展进一步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7.
Y Kuroda N Murakami M Morota S Sekii K Takahashi K Inaba H Mayahara Y Ito R Yoshimura M Sumi Y Kagami N Katsumata T Kasamatsu J Itami 《Journal of radiation research》2012,53(4):588-593
The purpose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on definitive radiotherapy for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 IIIb cervical cancer. Between 2000 and 2009, 131 women with FIGO IIIb cervical cancer were treated by definitive radiotherapy (i.e. whole pelvic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for 40–60 Gy in 20–30 fractions with or without center shielding and concomitant high-dose rate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with 192-iridium remote after loading system for 6 Gy to point A of the Manchester method). The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 was cisplatin (40 mg/m2/week).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period of 44.0 months (range 4.2–114.9 months) and 62.1 months for live patients, the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loco-regional control (LRC) and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DMFS) rates were 52.4, 80.1 and 59.9%, respectivel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lack of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leading to poor prognosis for OS (HR = 2.53; 95% CI 1.44–4.47; P = 0.001) and DMFS (HR = 2.53; 95% CI 1.39–4.61; P = 0.002), but not for LRC (HR = 1.57; 95% CI 0.64–3.88; P = 0.322).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s of late rectal complications after definitive radiotherap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or without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any grade at five years 23.9 vs 21.7%; P = 0.669). In conclusion,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is valuable in definitive radiotherapy for Japanese women with FIGO IIIb cervical cancer.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及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421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导致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对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421例剖宫产产妇术后发生感染20例,感染率为4.75%;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和生殖系统为主;年龄、呼吸机应用、导尿管应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合并糖尿病是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P0.01);感染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IL-8和IL-12分别为(24.30±7.12)、(96.28±40.22)、(253.96±50.22)、(99.93±38.21)、(134.13±43.21)ng/L均高于非感染患者(P0.05);感染患者的CD3+CD4+和CD3+CD8+分别为(410.21±105.54)、(321.21±131.34)/μl低于非感染患者(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要注意观察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针对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陈永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78-979
目的 探讨放疗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医院进行放疗并发呼吸道感染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放疗无感染并发症存在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2、IL-6、IL-8及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CRP(15.58±2.41) mg/L、IL-6(405.41±31.02)pg/ml、IL-8(193.65±20.26)ng/ml及TNF-α(256.41±23.16)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2(1.14±0.39)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放疗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波动幅度较大,可以反映感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