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肺部感染/肿瘤患者及同期来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的分泌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ESAT-6刺激单个核细胞后,每106个细胞的SFU为84.4±18.1;而CFP-10刺激为54.2±10.8。50例活动性结核病样本中,36例(72.0%)对ESAT-6和CFP-10有反应,14例(28.0%)仅对1种肽有反应。CD4+Th1细胞和CD8+CTL分泌的TNF-α、IFN-γ和IL-2三种细胞因子特征类似。活动性结核病组CD4+Th1细胞分泌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性结核病组CD8+CTL分泌的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IFN-γ、IL-2、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CD4+Th1和CD8+CTL)分泌的IFN-γ+TNF-α+IL-2对于鉴别活动性结核病、肺部感染/肿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炎症介质及免疫细胞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进展期肺结核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32例好转期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炎症介质及免疫细胞检验情况。结果试验组炎症介质(TNF-α、IL-10、IL-2)与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以及炎症介质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炎症介质、免疫细胞等指标水平变化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免疫功能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诊治HBV感染的450例患者,并将作为HBV感染组,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群100名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FN-γ、TNF-α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V感染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健康对照组,HBV感染组IFN-γ、TNF-α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患者CD_3~+、CD4~+、CD_8~+、CD_4~+/CD_8~+低于阴性患者,IFN-γ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HBV感染患者CD_8~+、CD_4~+/CD_8~+比值低于慢性及隐匿性HBV感染患者,IFN-γ、TNF-α高于慢性及隐匿性HBV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IgM阳性患者单纯保肝降酶治疗患者治疗6个月后CD_3~+、CD_4~+、IFN-γ、TNF-α低于加用IFN-α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明显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FN-γ、TNF-α异常变化,而且对疾病转归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E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 选取同期的3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TNF-α、IFN-γ及CD3+高于对照组,sFas、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且急性患者的变化幅度较慢性患者更大.[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且与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与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P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CD8 +/CD3+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3+、CD4+ CD25、CD4 +/CD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CD3+、CD4 +/CD3、CD4+ CD25+、CD4 +/CD8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入院时,观察组IFN-γ、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IL-17水平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细胞亚群发生失衡,同时出现细胞因子紊乱,ITP患者血液中T细胞亚群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后感染情况及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行腹部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于麻醉前(T0)、术后2h(T1)及术后1d(T2)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3+、CD4+、CD4+/CD8+、皮质醇、血糖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感染状况。结果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T0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与T0比较,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高(P0.05);与T0比,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皮质醇、血糖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皮质醇、血糖较低(P0.05);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15.89±6.52)min和(22.14±8.96)min高于试验组(9.57±5.67)min、(14.62±7.75)min(P0.05)。对照组术后感染率25.00%高于试验组9.62%(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可能与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且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孕症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月经周期规律的原发性不孕症女性患者105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月经周期规律且已育女性10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 T细胞、CD8~+ T细胞及NK细胞水平;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受试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采用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PI、RI等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D4~+ T细胞、CD4~+/CD8~+、NK细胞水平及血浆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 T细胞及血浆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8~+、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呈负相关,与PI、RI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CD8~+ T细胞及血浆IL-4、IL-10水平与PI、RI呈负相关,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月经周期正常的原发性不孕症女性外周血CD4~+ T细胞、CD4~+/CD8~+、Th1细胞、Th1/Th2、NK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CD8~+ 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子宫内膜受容性改变和不孕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1(IL-21)+CD_4~+T细胞及γ-干扰素(IFN-γ)+CD8+T细胞表达差异,为阐明HBV感染后T细胞功能衰竭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127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1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3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31例、慢性HBV携带患者17例,再选择同期医院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特异性IL-21+CD_4~+T细胞及IFN-γ+CD8+T细胞表达情况;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受试者特异性IL-21+CD_4~+T细胞比例及非特异性IL-21+CD_4~+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P0.05),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IL-21+CD_4~+T细胞比例及非特异性IL-21+CD_4~+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HBsAg携带、慢性HBV携带显著升高(P0.05);各组受试者特异性IFN-γ+CD8+T细胞比例及非特异性IFN-γ+CD8+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P0.05),急性乙型肝炎特异性IFN-γ+CD8+T细胞比例及非特异性IFN-γ+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HBsAg携带以及慢性HBV携带患者(P0.05);特异性IL-21+CD_4~+T细胞与IFN-γ+CD8+T细胞比例在对照组及各HBV感染组中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特异性及非特异性IL-21+CD_4~+T细胞与IFN-γ+CD8+T细胞水平较慢性HBV感染患者显著升高,且特异性IL-21+CD_4~+T细胞与IFN-γ+CD8+T细胞具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BV慢性感染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的低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应用人参提取液对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血清IL-2、IFN-γ和T淋巴细胞浓度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6年12月于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诊治的125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因素62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人参提取液。以治疗后3月为观察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IL-2、IFN-γ水平和CD3~+、CD4~+、CD4~+/CD8~+百分率。结果 (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2、IFN-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2)研究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使用人参提取液治疗后,能够使患者的血清IL-2、IFN-γ及淋巴细胞指标水平有显著改善,对其免疫功能有明确的治疗影响,化疗联合人参提取液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更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小鼠的抑菌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鼠伤寒沙门菌标准菌株(STM,50115)制备STM小鼠模型,造模后给予小鼠参苓白术散(1 g/ml)或庆大霉素(2 mg/ml)连续灌胃10 d,观察小鼠盲肠病理改变,检测盲肠中TNF-α、IL-1β、IL-6、TLR4、MyD88、NF-κB mRNA水平及TLR4、MyD88、NF-κB蛋白含量,测定淋巴结中CD4~+T、CD8~+T及CD4~+IFN-γ和CD8~+IFN-γ细胞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M模型组TNF-α、IL-1β、IL-6及TLR4、MyD88、NF-κB mRNA水平升高(P0.01),参苓白术散组和庆大霉素组较比STM模型组呈下降趋势(P0.05);STM模型组TLR4、MyD88、NF-κB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参苓白术散组和庆大霉素组低于STM模型组(P0.05);STM模型组CD4~+T、CD8~+T及CD4~+IFN-γ和CD8~+IFN-γ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参苓白术散组高于STM模型组(P0.05),庆大霉素组较STM模型组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STM感染具有一定治疗效果,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上调CD4~+T、CD8~+T比例及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和掌握进口石材的放射性水平,为加强检验检疫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30个国家或地区、386个品种、7978批的进境石材进行了γ辐射剂量率检测和抽样核素分析。〔结果〕进口大理石、板石的放射性水平低,γ辐射剂量率全部<0.5μSv/h,全部属于建筑主体材料;花岗岩γ辐射剂量率<0.5μSv/h的占87.1%;≥0.5μSv/h的占12.9%。经核素分析,有7.4%为B类或B类以上的石材,不能用于住宅、托儿所、老年公寓、医院、学校等Ⅰ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装修,其中有1%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和室外其他用途,0.1%只可用于海堤、桥墩及碑石等其他用途。〔结论〕依据上述检测结果,为了加快口岸验放速度,可根据不同品种和产地对进口石材实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3.
14.
在防治农业和卫生害虫上,近半个世纪以来采用的是高容量喷雾技术,亦称常规喷雾。喷孔直径高达1.3 mm~1.6 mm,雾滴直径高达400μm以上,666.7 m2喷洒药液高达50 kg~100 kg。有的乃至超越喷雾范畴,除去喷头片进行所谓粗水喷雾,或干脆泼浇,进行“地毯式轰炸”,以达到“彻底消灭的目的”。这种盲目加大药液用量的办法,不仅功效低,劳动强度大,更为严重的是真正与生物靶标接触的  相似文献   

15.
砷对细胞和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砷化物对于生物是有毒物质,可以导致细胞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砷化物还可以改变某些基因的功能,诱导癌症的发生。生物接触砷化物后,细胞内一些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研究表明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对砷化物的作用都产生了分子水平的应答。通过研究砷化物与基因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揭示细胞和生物同砷化物的分子作用机制,阐明各种细胞和生物的抗砷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另外,目前发现三氧化二砷能通过不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低碘和高碘对细胞及生物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缺乏和过多均会对机体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生物学效应,不仅损伤甲状腺组织,而且还影响到神经系统和氧化系统,甚至对遗传物质和免疫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低碘和高碘对细胞和生物的不同影响,对于揭示碘缺乏病和碘过多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防治低碘和高碘相关疾病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18.
抚触对新生儿内分泌及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内分泌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接近于健康的双胞胎婴儿32对,随机分配,进人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每天抚触3次,每次15min,共做15d。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查IGF-1、GH、T3、T4、TSH、COR,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其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结果】抚触组IGF-1、GH、T3、T4明显升高,与抚触前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则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抚触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也显著升高(P〈0.01);随访六个月发现抚触组的血红蛋白也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身高、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抚触能提高新生儿血中IGF-1、GH、T3、T4及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OF REVIEW: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lowers blood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but it is not known if this reduces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RECENT FINDINGS: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maximum reduction in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is obtained with 0.8 mg of folic acid and doses of 0.2 mg and 0.4 mg of folic acid are associated with about 60 and 90%, respectively, of this maximal effect. Among 12 large trials (involving a total of 52,000 participants) that are currently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B-vitamins on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results are available for four trials involving 14 000 participants. A meta-analysis of these four trials demonstrates no beneficial effects of B-vitamins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R 0.99; 95% CI 0.88-1.10) or stroke (OR 89; 95% CI 0.76-1.05) or the combina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OR 0.98; 95% CI 0.90-1.08). The confidence intervals around the odds ratios for these completed trials are compatible with a 10% difference in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20% difference for stroke associated with a 25% lower homocysteine predicted by the observ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SUMMARY: The results of the ongoing homocysteine-lowering trials are required before making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B-vitamins for prevention of vascular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罗巍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66-236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小剂量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10 mg/次.d,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利5 mg/次.d+吲达帕胺1.25 mg/次.d。给药8周后,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8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和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和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能耐受;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用贝那普利相比,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降压效果显著提高;对心率、血糖、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等无显著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