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s,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控制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网络成瘾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文献报告IAD在中学生中发生率为6vk~15%。目前对网络成瘾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大多学生家长都抵制药物治疗,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成为IAD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s,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控制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1].网络成瘾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文献报告IAD在中学生中发生率为6%~15%[2,3].目前对网络成瘾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大多学生家长都抵制药物治疗,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成为IAD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1日—2008年7月31日收入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治疗中心的51例14~25岁的网瘾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选取28名网瘾青少年作为实验组,参加本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余23例为对照组未参加该团体心理干预。实验组成员参加本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至少6次,实验组与对照组成员均参加治疗中心的其他治疗。采用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OC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马氏量表IV版本1(Mach Scale IV version1),分别对2组研究对象作干预前、干预后即时、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情况的测查。结果1)实验组OCS中各维度及总分、FAD中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总的功能分量表、PSSS总分和马氏量表IV版本1总分在干预前、后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时相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仅OCS各维度及总分在干预前、后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时相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与对照组的OCS总分及社交安慰维度、FAD角色及总的功能分量表和PSSS总分在干预后3个月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干预不仅对网络成瘾青少年成瘾总体情况和社交安慰方面有显著改善,而且对家庭功能的角色、总的功能及领悟社会支持方面的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并网络成瘾患者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8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并网络成瘾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安全性评估。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CIAS-R评分、HAMD-17评分、HAMA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研究组治疗2、4、8周后CIAS-R评分、HAMD-17评分、HAMA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症并网络成瘾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可获得更佳治疗效果,更有助于改善抑郁焦虑症状,降低患者对网络的渴求度。  相似文献   

5.
改善家庭关系,改变教养方式,家长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及早采取措施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6.
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问题日趋严重,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正在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由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创立的一套以整个家庭系统为治疗对象,由内而外帮助治疗主体提高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方式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其在网络成瘾干预中的作用正受到关注[1]。本研究应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27例IA青少年进行了系统的治疗与随访,以探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对IA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少年家庭关怀度并有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89例住院网络成瘾少年进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调查,并与普通在校学生进行对照。有针对性地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利用“戒网课堂”、“戒网网吧”、“戒网同盟”、“戒网日记”、“戒网军训课”、“戒网旅游”等进行干预。结果95%的家长表示能与孩子面对面地进行有效沟通,孩子能主动面对父母讲出自己对父母的愧疚,向父母谈起自己的过去,并对父母表示感恩之心,与父母谈论有关网络方面的知识。结论家庭关怀及干预能提高住院网瘾少年家庭关怀度,提高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亲密度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对比研究,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干预与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对100名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和90例网络成瘾青少年(研究组)进行家庭亲密度与家庭教育方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信度分析.结果 对照组家庭亲密度显著好于研究组[(51.75±8.86)分,(38.89±12.17)分,P<0.01].对照组家庭教育方式明显好于研究组[(50.65±7.66)分,(41.44±10.84)分;P<0.01].研究组对家庭亲密关系[(20.87±4.66)分,(12.33±7.88)分;P<0.01]、家庭教育方式的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3.30±11.06)分,(14.28±7.29)分;P<0.01].结论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的亲密度低、对家庭教育方式不满意度高,因此在对网络成瘾家庭进行干预与预防时,应特别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关系的培养,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积极健康人格的养成,引导子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心家庭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利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度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48例网络成瘾青少年(研究组)与52例非网络成瘾青少年(对照组)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现实亲密度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适应性研究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长现实亲密度比对照组低(P〈0.01),而适应性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核心家庭的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存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障碍。家庭亲密度在网络成瘾过程中作用更加关键。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改善可有利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情绪、行为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共264例住院治疗的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分别进行认知、情绪、行为和综合护理干预,入组前及干预12周后,比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评分变化。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SCL-90量表中各因子分值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单纯认知干预组、情绪干预组、行为干预组的干预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及时正确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变其认知和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改善其情绪障碍,重塑和完善其人格,进而明显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翟倩  丰雷  张国富  刘敏  王晶晶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87-169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物,普及率逐年递增。个体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单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在带来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成瘾现象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广大青少年人群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时期,同时也是对文化知识进行选择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心理和生理状态尚未成熟和稳定,很容易出现网络成瘾情况。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数量在网民年龄结构比中所占的比例最高。本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现况从多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自卑心理及其家庭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征( Internet Addiction,IA),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1].现有对网络成瘾机制的探讨,研究者关注的方向之一就是网络成瘾者个体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为此,研究者分别从人格特征、自尊水平、家庭环境等方面单独进行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2],网络成瘾与自尊有显著负相关[3-4],成瘾者与非成瘾者的家庭因素的不同等[5].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与发展,网络对青少年的"双刃剑"作用日渐突出,一方面网络方便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工作效率,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荒废学业,更有甚者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生理疾病,心理学上称"网络综合征",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严重的创伤。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及其心理影响因素,对网络成瘾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100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给予系统补偿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体能军训、户外拓展、成长教育等综合治疗方法,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网瘾学员的情绪、体能、行为、精神状态及网络认知有显著改善.讨论网络成瘾综合性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100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给予系统补偿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体能军训、户外拓展、成长教育等综合治疗方法,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网瘾学员的情绪、体能、行为、精神状态及网络认知有显著改善.讨论网络成瘾综合性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一些用户出现了某些心理行为问题。自美国精神病学家Ivan Goldberg开始研究这些问题并首次提出网络成瘾症的定义后,引起了国内外心理学界的关注,并从病理学、行为学或医学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名称或定义。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外心理学者的认知行为治疗和团体咨询以及国内心理学家对网络成瘾的行为干预、心理疏导、团体咨询和"五位一体"的综合干预研究,并对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提出展望,以期为以后的网络成瘾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它在给我们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网络心理问题。在网络心理问题中,最严重、最常见的是网络成瘾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电脑和网络不仅作为计算和信息处理工具而存在,现已嬗变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当代青少年与信息网络相伴相随,形成强烈的依恋情结。而今网络依恋已经演化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冲击,造成无法弥补的消极影响,这已引起了社会、家庭和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已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不少人认为应采取“管、卡、压”的方式,完全让青少年与电脑、网络“隔离”,这无疑是因噎废食之举。只有真正面对它和了解它之后,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行之有效解决和补救的对策,才能有效防治和控制它。  相似文献   

19.
网络成瘾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ease, IAD),又称网络依存症、网络成瘾障碍,在临床上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最初由美国纽约精神病医生Ivan Goldberg根据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提出,主要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  相似文献   

20.
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预防性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尝试根据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模型,针对中学生进行预防性干预,为网络成瘾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自尊、自信与人际关系”、“中学生压力应对”、“健康的使用电脑和网络”为主题,对某中学初一学生47人进行干预,并取该中学初一学生48人作为对照,使用自编问卷、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量表进行前后测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网络成瘾、网络使用相关知识、自编问卷的得分有显著性改善从(14.09±1.58)分提高至(15.54±3.15)分(t=0.923,P<0.01),其趋向网络成瘾的不适当行为也有所减少。结论在中学生这一网络成瘾高危人群中进行预防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对网络成瘾这一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其对网络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