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0)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应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68例开放性骨折并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感染组30例、未感染组38例,选择同期25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术后1、4、10d3组受试者降钙素原指标、C-反应蛋白指标,并评价两种指标诊断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d,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PCT、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225、61.147,P<0.01),术后1d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PCT、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10d感染组PCT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04、5.032,P<0.01),术后4、10d感染组CRP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4、9.532,P<0.01);PCT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2%、88.6%,均明显高于CRP。结论 PCT诊断骨折术后感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CRP,两者联合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整形科收治的骨折术后修复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以期为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预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4月整形科收治的骨折术后修复的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感染患者21例作为感染组,其他无感染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术前术后进行CRP、PCT连续检测,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1例,感染率为16.54%;术前检查CRP、PCT感染组分别为(10.4±5.8)mg/L、(0.3±0.1)μg/L,非感染组分别为(10.6±5.7)mg/L、(0.3±0.1)μg/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感染组CRP、PCT分别为(52.5±23.1)mg/L、(1.3±0.4)μg/L,非感染组分别为(16.8±6.4)mg/L、(0.4±0.1)μg/L,两组均高于术前水平,且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CRP、PCT持续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非感染组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PCT对骨折术后修复感染的诊断更具有时效性,为早期诊断预防性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金标法对114例患细菌感染的新生儿及100例排除细菌感染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CRP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的细菌感染组CRP值明显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CRP可作为判定新生儿早期感染的指标之一。动态观察CRP可作为感染程度和疗效的判断标准,从而提高新生儿早期感染疾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0)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会阴侧切手术后,其切口感染的临床诊断及预测价值分析,为防治会阴侧切术后的切口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入院预备分娩产妇180例,观察并记录产妇侧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采集感染产妇切口局部分泌物,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培养。分析PCT及CRP指标水平对侧切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180例接受会阴侧切手术的产妇中,1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33%。切口局部分泌物共培养出11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73.33%(11/15),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会阴侧切术前,PCT和CRP检测呈阳性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3.52%和15.15%,均高于检测呈阴性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会阴侧切术前PCT和CRP检测呈阳性的产妇,术后有较大的可能性发生切口感染;术前PCT联合CRP检测对预测术后切口感染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3年1—5月医院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患者纳入试验组,将同期66例四肢骨折术后未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围手术期空腹静脉血指标(降钙素原、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白蛋白),分析降钙素原、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与骨折感染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单一、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术后1、3 d,试验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胆碱酯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蛋白与骨折感染呈正相关,胆碱酯酶与骨折术后早期感染呈负相关(P <0.05)。降钙素原、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白蛋白联合检测的骨折术后感染检出率高于三者单一检测,AUC大于单一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降钙素原、胆碱酯酶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白蛋白,可提高骨折术后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效能,为临床降低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风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肝癌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医院行介入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感染分为两组,发生感染的2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未发生感染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血清PCT、CRP水平、阳性表达情况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55.47±12.58)ng/ml、(2.18±0.42)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56±5.23)ng/ml、(0.76±0.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PCT、CR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阳性、阴性预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感染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积极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4)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用于评价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性盆腔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疗效的价值,为临床合理选取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妇科肿瘤术后厌氧菌性盆腔感染患者120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与观察B组,观察A组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B组采用甲硝唑治疗,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CRP、PCT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B组的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观察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4,P=0.002)。治疗后,观察A组CR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02);观察B组血清PCT及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305,0.107);观察A组与观察B组血清PCT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B组下降水平低于观察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CRP联合检测诊断盆腔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单个指标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血清CRP、PCT的变化不仅可用来判断患者感染情况的变化,还可用来为更好选取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临床上血清PCT、CRP可用于厌氧菌性盆腔感染诊断和治疗疗效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结核杆菌感染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结核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门诊PPD试验强阳性(观察组)50例和PPD试验阴性(对照组)健康者50名,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浓度,分析两组CRP结果的差异性以及观察组PPD试验平均直径与CRP检测浓度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RP浓度观察组(3.00±4.53)mg/L,对照组(1.90±1.77)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93,P0.05);两组CRP浓度阳性率分别为8.00%和2.0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1,P0.05);观察组PPD试验平均直径与CRP检测浓度之间无相关性(r=0.160,P=0.134)。结论结核感染不会导致血清CRP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试验在普外科手术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3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PCT和CRP水平。结果感染组PCT(14.45±6.6)μg/L、CRP(36.2±8.3)mg/L,未感染组PCT(2.14±1.9)μg/L、CRP(29.7±8.6)mg/L,感染组与未感染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高于参考值;而PCT水平感染组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PCT和CRP水平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普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及早做出诊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感染的临床评价,以提高临床对早期感染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2月医院收治的多发伤患者250例,将其分为感染组128例和未感染组122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与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检测后,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PCT水平分别为(35.35±13.12)、(0.90±0.29)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93,P<0.05),而CRP水平分别为(46.96±17.27)、(1.02±0.41)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71,P<0.05);感染组PCT、CRP阳性率分别为88.28%、79.69%,未感染组分别为16.39%、42.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检测后,PCT及CRP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0%和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20,P<0.01),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7%、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6,P<0.01)。结论 PCT和CRP测定均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联合测定显著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利于指导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价值,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8月在医院住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将60例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非感染组39例,分别于入院第1、4、7、14天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并选择5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各时间点血清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和CRP水平在第4天均达到顶峰,之后逐渐下降;感染组各时间点血清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清PCT和CRP水平在第4天均显著升高,在第7、14天较第4天均显著下降。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联合动态监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有助于对病情的判断及疾病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1)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内毒素(ET)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月10月医院白血病化疗患者170例,其中化疗后并发感染98例设为感染组,非感染患者72例设为非感染组,同期再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检测感染患者化疗时、感染时、感染控制后和完全缓解后以及非感染患者化疗期间、健康体检人群入选时血清hs-CRP、PCT、ET水平。结果感染组hs-CRP、PCT、ET水平感染时、感染控制后高于化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后、完全缓解后水平低于感染时,完全缓解后水平低于感染控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对照组hs-CRP、PCT、ET水平低于感染组感染时、感染控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曲线下面积(AUC)0.940,高于hs-CRP、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截断值0.745ng/mL,特异性91.67%、敏感度87.76%。结论血清PCT、hs-CRP、ET水平检测在临床诊断白血病化疗后感染中具有一定价值且有助于病情评估、指导临床治疗,尤其PCT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感染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血液C反应蛋白异常高值患者病原菌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分布特点,为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0月符合条件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来自279例患者的323份标本共分离出342株病原菌,痰液的检出率最高占44.6%,其次尿液占14.2%,血液占12.7%;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7%,革兰阳性菌占19.3%,真菌占19.0%;革兰阴性菌分别与革兰阳性菌、真菌相比较,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18.1%、15.5%、12.3%;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7.6%、4.4%;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16.1%.结论 规范医务人员的技术操作,强化其控制医院感染意识,进行病原菌监测,对重点感染科室展开有效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0)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老年颅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老年开颅手术患者84例,按患者是否出现颅内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水平(WBC),并对该指标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感染组患者的PCT、CRP、WBC水平在发生颅内感染后显著升高,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PCT及CRP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其中PCT水平在治疗后第2天与感染当天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CRP水平在治疗后第3天与感染当天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PCT诊断术后颅内感染灵敏度91.67%、特异度为88.89%;CRP诊断术后颅内感染灵敏度为89.13%、特异度为80.56%;WBC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72.22%;PCT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95%CI为三个指标中最高,CRP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则较WBC高。结论监测PCT及CRP的水平对老年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其PCT及CRP值的变化可有效帮助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住院老年CAP患者40例(老年CAP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血清CRP,2组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CAP组血清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老年CAP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CRP测定对老年CAP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3)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的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纳入观察组,16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CRP、PCT水平,并对比较CRP与PCT对IE的早期诊断性能;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IE患者送检标本检出链球菌属9株、葡萄球菌属4株、肠球菌属3株;观察组患者CRP、PCT水平分别为(31.51±3.84)mg/L、(7.21±0.22)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4.57)mg/l、(0.15±0.1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PCT诊断IE敏感度分别为87.50%与93.7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PCT具有更高的特异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对早期诊断IE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诊断价值高于CRP,是IE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97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7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观察组不同时期hs-CRP水平,分析其与脑梗死病情轻重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入院第24天hs-CRP水平[(3.9±1.8)mg/L]较第1、4、8天hs-CRP水平[(5.8±1.9)、(6.4±2.4)、(5.7±2.0)mg/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214,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是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对脑梗死的预测和干预处理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