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留守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心理因素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49例(49膝)行膝关节置换术的留守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患者术前心理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法(KS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及膝关节功能指标。结果术前通过HAD评分评估有20例患者纳入心理组,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组VAS评分术前及术后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1个月及6个月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膝关节及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及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老年患者术前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术后手术部位疼痛程度较无心理障碍患者为重,且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无心理障碍患者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重度膝骨性关节炎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膝关节清理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患者疼痛感,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药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以中西医结合指导下开展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疗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纳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阳性对照组20例,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药疗法治疗,经过4周的治疗后,通过临床症状评估、Rasmussen分级及临床疗效统计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症状积分和Rasmussen分级评分,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各指标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生活及工作能力、膝、跟腱反射治疗后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Rasmussen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膝关节置换术的总有效率达60.0%,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药疗法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0%。结论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药疗法治疗及单纯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药疗法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晚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对4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7膝)行TKA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KSS关节及功能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SF-36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摄双下肢全长片评估下肢力线。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8~60(54±4)个月。1例术后5个月发生膝前痛,行股四头肌肌力锻炼后缓解。随访期间所有膝关节假体位置良好,未见骨溶解、假体松动或下沉。末次随访时,VAS评分、ROM、KSS关节及功能评分、SF-36评分、下肢力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KA是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以缓解疼痛,纠正畸形,恢复下肢力线,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整体生存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3例,对其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半年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HSS评分、PSQI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所有老年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半年VAS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而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老年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半年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而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降低膝关节疼痛感,纠正关节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老年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是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95膝)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8个月),对其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生存质量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1.78%,HSS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5.79%,术后在生存质量、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生存质量评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1例,分为单髁置换组(n=26)与全膝关节置换组(n=3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髁置换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和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全膝关节置换组(P0.05);单髁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全膝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相似,但单髁置换术治疗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玻璃酸钠联合封闭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01—2016-01收治的76例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侧疼痛的患者,于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1次/周,共5次。膝关节内侧疼痛处第1次封闭用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第2次封闭用醋酸泼尼松龙+利多卡因。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4度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注射玻璃酸钠后疼痛减轻及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VAS疼痛评分及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度骨性关节炎患者的VAS及KSS评分变化不明显。所有患者注射封闭后VAS及KSS评分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kert量表患者满意度为90.8%。结论应用玻璃酸钠联合封闭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侧疼痛方法简便,患者容易接受,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28膝)的资料。采用HSS评分对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测量术后膝关节力线,分析手术的适应症证及术后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2个月。28膝术后关节负重内侧间室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膝屈曲度为122°~135°(128.39°±4.69°),术后力线内翻角度为1.2°~4.0°(2.51°±0.10°)。术后HSS评分:优24膝,良2膝,可2膝。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症状改善明显、延缓全膝置换时间等特点,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严重骨性关节炎常常同时累及双侧膝关节,导致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mee arthtoplasty,TKA)来解决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同期双侧全膝置换术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麻醉风险,避免2次手术,并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成为临床上治疗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之一[1-2].本科2001年5月~2009年10月行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1例62膝,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进行总结,以期评价手术风险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TKA治疗30例晚期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33膝).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最大被动屈曲度、HSS评分、疼痛VAS评分,采用HSS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未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15例(226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用K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78例获得随访,时间15d~11年5个月,平均(29±8.2)个月,膝关节评分平均(87±3.9)分,优良率91.5%;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6±9.9)分,优良率66.6%。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于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方面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0-06采用LINK Sled固定平台假体单髁置换术治疗的35例(40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术后2周内摄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股胫角、髋-膝-踝角,评估下肢力线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膝关节疼痛缓解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2(5~30)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假体松动、关节间隙变窄,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2周摄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股胫角为(175.3±2.7)°,较术前减小;髋-膝-踝角为(178.6±3.3)°,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1.1±0.4)分,较术前明显降低;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22.4±10.7)°,较术前明显增加;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5.5±7.6)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本体感觉好、骨量保留多、易于翻修、膝关节生物力学更接近于自然状态等优点,同时使用固定平台单髁假体操作相对容易,并发症较少,初学者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26例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27膝)。通过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7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聚乙烯内衬脱位、假体松动、外侧间室骨关节炎加重等并发症。1例出现小腿静脉丛血栓,经过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1例出现早期功能锻炼时的中度疼痛,3个月后疼痛好转。随访3~6个月时,患肢力线偏移度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短期疗效良好,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5—2016-09间治疗的23例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与疼痛患者,均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膝功能与疼痛评分、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前后内翻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总失血量等分别为(17.89±6.00)min、0 m L和(35.00±15.88)m L;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及疼痛,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伸膝装置的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对386例460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A治疗.男125例145膝,女261例315膝;年龄58~85岁,平均60.3岁.左侧216膝,右侧244膝.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适应证并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3-12于济南军区总医院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的455例(533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假体均为Biomet OxfordⅢ代膝关节内侧单髁系统。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45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5.3(48~120)个月。随访期间18膝(3.4%)聚乙烯衬垫脱位,6膝(1.1%)假体无菌性松动,10例(1.9%)胫骨平台下沉,6膝(1.1%)膝关节长期活动疼痛;术后25膝(4.7%)行翻修手术,假体生存率95.3%。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26.3±10.9)°,股胫角为(177.5±14.7)°,KSS临床评分为(92.1±11.1)分,KSS功能评分为(89.6±9.0)分,膝关节HSS评分为(89.6±9.0)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患者可获得长期稳定的膝关节功能,减缓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但衬垫滑脱及胫骨平台下沉发生率仍较高,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观察PFC固定平台假体和RP旋转平台假体2种人工膝关节置换系统治疗成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早期疗效。方法 54例(58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其中固定平台组28例(30膝);旋转平台组26例(28膝)。结果所有患者均获3~54个月随访,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均能直立行走。末次随访时固定平台组、旋转平台组膝关节评分(HSS)与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为(87.20±8.12)、(86.34±6.39)分和(106.73±6.24)°、(107.12±4.5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C与RP假体系统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早期假体生存率较满意,术后两者对膝关节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的假体生存率需要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整体护理模式,评价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的关节功能与关节疼痛程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与与住院费用,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两组患者出院时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01),但两组比较出院时(P=0.104)无统计学差异,出院后1个月(P<0.001)研究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Lequesne疼痛评分显示两组出院时疼痛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01),出院时(P=0.009)及出院后1个月(P<0.001)研究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行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术后膝关功能,减少术后疼痛程度,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类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RA)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差异。方法自2010-01—2012-04采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68例(84膝)膝关节疾患,按照疾病类型分为OA组和RA组,对比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HSS单项评分及总分等。结果术后68例(84膝)获得平均47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无人工膝关节假体脱位。O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VAS评分显著低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术后1个月疼痛和HSS总分显著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术后1年和3年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单项评分和HSS总分均显著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A及RA人工全膝置换术后功能均有一定改善,与OA相比,RA患者术后近中期疗效相对较差,但远期疗效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