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瘀泄浊饮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残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Ⅳ型胶原(collagenⅣ,ColⅣ)的影响。[方法]46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以低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观察营养不良发生时间,随机分成模型组、复方ɑ-酮酸组(开同组)、消瘀泄浊饮组,每组12只,治疗4周后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应用光学显微镜(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残肾组织MMP-9、TIMP-1、FN、ColⅣ的表达。[结果]CRF大鼠在术后10周出现营养不良。与治疗后模型组比,消瘀泄浊饮组大鼠血清ALB明显增加(P0.05),营养状况和肾功能明显改善(P0.05),消瘀泄浊饮组对于肾功能的改善要优于开同组(P0.05),消瘀泄浊饮组肾脏病理组织损害轻于开同组;与正常组比,模型组TIMP-1、FN、ColⅣ表达增强,MMP-9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消瘀泄浊饮组MMP-9的表达明显增强,TIMP-1、FN、ColⅣ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消瘀泄浊饮可通过上调MMP-9、下调TIMP-1表达,减少FN、ColⅣ在肾组织中沉积,从而起到保护CRF营养不良大鼠残肾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瘀泄浊饮对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瘀泄浊饮组、洛汀新(盐酸贝那普利)组各10只。采用环孢素灌胃及低盐饮食建模,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肌酐、24小时尿蛋白总量,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大鼠的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肾脏组织IV型胶原(collagen-Ⅳ,Col-Ⅳ)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肾组织Renin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肾脏组织AngII、TGF-β_1m RNA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模型组,洛汀新组及消瘀泄浊饮组大鼠Scr、Bun、Ccr及24小时尿蛋白明显改善,血清肾素水平下降,肾组织AngⅡ、TGF-β_1m RNA及肾素、Col-Ⅳ表达下调,肾脏病理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消瘀泄浊饮组大鼠死亡率低于洛汀新组和模型组。[结论]消瘀泄浊饮可通过下调Renin、AngⅡ表达、抑制TGF-β信号转导,延缓慢性环孢素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极性蛋白-3(partitioning defective-3,PAR-3)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所导致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探讨消瘀泄浊饮对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UUO)组、西药(贝那普利)组和中药(消瘀泄浊饮)组。从术后1 d起,每天分别给予消瘀泄浊饮药液10.4 g/(kg·d)和盐酸贝那普利溶液1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4周。给药结束后分别检测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取手术侧肾组织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相关病理检测;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PAR-3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BUN、Scr、UA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BUN、Scr、UA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Scr、UA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均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均降低(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肾组织PAR-3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肾组织PAR-3表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增加,E-cadherin表达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减少,E-cadherin表达增加(均P<0.05)。[结论] UUO大鼠肾组织PAR-3表达减少,消瘀泄浊饮能通过上调肾组织PAR-3表达、阻止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起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研究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血管紧张素-(1-7)[Ang-(1-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mRNA及Mas受体mRNA的影响.方法 制备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应用贝那普利灌胃,共8w.对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染色,ELISA测定肝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1-7)浓度,计算AngⅡ/Ang-(1-7)比值,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组织ACE2mRNA和Mas受体mRNA的水平.结果 造模6、8周末,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肝匀浆AngⅡ的浓度较模型组降低(P<0.05),肝匀浆Ang-(1-7)的浓度较模型组增加(P<0.05),肝匀浆AngⅡ/Ang-(1-7)的比值较模型组降低(P<0.05);贝那普利治疗组肝组织ACE2及Mas受体mRNA的水平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 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ngⅡ浓度降低,Ang-(1-7)浓度增加,AngⅡ/Ang-(1-7)比值降低有关,亦可能与ACE2和Mas受体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7-40+169
目的探讨消瘀泄浊饮对造影剂肾病(CIN)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A组)、CIN组(B组)、消瘀泄浊饮低剂量组(C组)和消瘀泄浊饮高剂量组(D组)。造模后48 h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HE和PAS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ax、Bcl-2、Caspase-3、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表达量。结果造模48 h后,与A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样变性、管腔变大及肾间质水肿,肾小球组织未发现明显改变;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且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表达同时上调(P0.05)。与B组相比,C、D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P0.05);肾小管上皮空泡样变性减少;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0.05),且P-Akt/Akt和P-m TOR/mTOR蛋白表达同时下调(P0.05)。结论消瘀泄浊饮对造影剂肾病大鼠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氯沙坦防治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低盐饲料饲养,以CsA 15 mg/(kg·d)皮下注射造模,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联合用药组分别以单用贝那普利、氯沙坦及两者联用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第4周末处死动物,取肾脏作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测定,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和胶原Ⅲ(ColⅢ)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肾组织AngⅡ含量、间质纤维化程度、TGF-β1、ColⅢ明显升高;单药治疗组间质纤维化程度、TGF-β1、ColⅢ较模型组均有所下降,联合用药组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氯沙坦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抑制ColⅢ表达,从而延缓CsA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泄浊饮对慢性肾衰大鼠肾组织胶原蛋白Ⅲ(ColⅢ)、胶原蛋白Ⅳ(Col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Yokozawa法复制慢性肾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参芪泄浊饮高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氯沙坦组、造模组及正常组,分别予参芪泄浊饮水煎液20、10 m L·kg-1·d-1、氯沙坦9 mg·kg-1·d-1,造模组与正常组均予纯净水10 m L·kg-1·d-1,给药8周,酶法测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脏ColⅢ、Ⅳ的表达。结果:1高剂量组Scr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氯沙坦组及造模组;常规剂量组与氯沙坦组无明显差别,均低于造模组;2ColⅢ表达水平:高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氯沙坦组<造模组,相邻组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1);3ColⅣ表达水平除高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余变化趋势同ColⅢ。结论:参芪泄浊饮可通过减少细胞外基质ColⅢ、Ⅳ在肾组织过度沉积来缓解氮质血症,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盐酸贝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探讨盐酸贝那普利抗肾脏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 应用病理检查、计算机分析、放射免疫、分光光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检测贝那普利组(SHR-B)、SHR组(SHR)及对照Wistar-Kyoto组(WKY)大鼠肾脏间质胶原面积、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II(Ang II)水平及肾脏组织I,III型胶原mRNA表达. 结果: SHR-B组肾脏胶原面积比SHR组明显减少(P<0.01). SHR-B组肾皮质提取液ACE活性为(28±6)nmol/(min·g),SHR组为(53±8)nmol/(min·g),WKY组为(25±7) nmol/(min·g). SHR-B组肾皮质提取液ACE活性比SHR组明显降低(P<0.01),但与WKY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SHR-B组肾皮质组织匀浆液Ang II水平为(49±16)ng/g ,SHR组为(83±8) ng/g ,WKY组为(43±14)ng/g. SHR-B组肾皮质组织匀浆液Ang II水平比SHR组明显降低(P<0.01),但与WKY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SHR-B组肾脏组织I型胶原及III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含量也均明显低于SHR组(P均<0.01). 结论: 贝那普利可通过减少肾脏胶原的合成和抑制肾内的RAS而减轻肾脏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糖蛋白130(GP130)在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与心肌肥大的关系,以及贝那普利(Benazepril,Ben)对GP130蛋白表达及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 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随机分为左室肥厚组(LVH,n=7)、贝那普利干预组(n=7,贝那普利1 mg·kg-1·d-1,灌胃3周),另设一假手术组(n=7)为对照.干预3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中GP130 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室肥厚组动物的血压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AngⅡ含量(P<0.01)和GP13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贝那普利干预可显著降低血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P<0.05),同时降低肥厚心肌组织AngⅡ浓度(P<0.01)与GP130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GP130蛋白的过度表达参与了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肌肥大的发病过程;贝那普利对GP130蛋白表达及心肌肥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营养素-1表达对贝那普利干预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在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模型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心肌肥大的关系,以及贝那普利(benazepril,Ben)对CT-1表达及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 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左室肥厚组(n=7)和贝那普利干预组(n=7,贝那普利1 mg·kg-1·d~,灌胃3周),另设一假手术组(n=7)为对照.干预3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中CT-1 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室肥厚组动物的血压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和C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贝那普利干预可显著降低血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P<0.05),同时降低肥厚心肌组织AngⅡ浓度与CT-1 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 CT-1的过度表达参与了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心肌肥大的发病过程;贝那普利对CT-1的表达及心肌肥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