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腹水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应用美国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127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87株(68.5%),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56株(44.1%);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抗菌活性最好,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而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腹水细菌培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临床应根据腹水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刘慧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42-424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腹水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腹水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92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97株,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73株(75.3%),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48株(49.5%),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0株(20.6%);革兰阳性球菌24株(24.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高,17株(17.5%)。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对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应根据腹水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从而避免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达到有效抗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病原菌及耐约状况.方法 分析108例肝硬化并发SBP住院的患者其腹水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率.结果 腹水中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的比例最高,占39.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比例分别占27.3%和23.0%.结论 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应及时行腹水培养,并结合临床症状及约敏报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对14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采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腹水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占70.8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株占20.49%,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14株占8.7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治疗后,显效41例、好转51例、无效5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2.59%。结论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应进行腹水标本的采集和病原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有利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腹腔感染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腹腔穿刺术后留取患者腹水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20例患者中病原菌培养阳性83例,阳性率为25.94%;腹水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9株占65.44%;革兰阳性菌43株占31.62%;真菌4株占2.94%;主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及半合成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成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尤其是阿莫西林,其耐药率达100.00%,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等)耐药率为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耐药率为0;主要革兰阳性菌为表皮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两者均对青霉素产生耐药,耐药率达100.00%;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阿米卡星耐药率为0;肺炎链球菌仅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结论肝硬化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可作为临床首选用药;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具体药敏结果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病原菌与耐药性及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细菌性肝脓肿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脓肿穿刺脓液或血培养标本的结果、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资料。收集所有患者治疗方案及预后资料。结果共培养分离病原菌9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7株占87.88%,革兰阳性菌12株占12.12%。单一细菌感染93例,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双重细菌感染3例: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30%,对头孢替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敏感。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5%,对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50%,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氨曲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30%,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敏感。抗菌药物治疗:β-内酰胺类使用率为77.08%,氨基糖苷类使用率为6.25%,碳青霉烯类使用率为67.71%,喹诺酮类使用率为26.04%,万古霉素使用率为2.08%。三组不同方法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6)。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致病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敏感;次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对部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有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敏感。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是否辅助肝脓肿穿刺引流或抽脓治疗对疗效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细菌性腹膜炎致病菌的变化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7月-2012年6月住院的肝硬化并发自发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送检的腹水标本分离培养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测定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2002-2007年及2007-2012年两个阶段,对上述结果用SPA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个阶段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94株,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为19株和34株,各占51.4%和59.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株和11株,各占21.6%和19.3%,粪肠球菌占第3位,均分离出6株,分别占16.2%和10.5%,其他菌株有变形菌属、链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真菌;2007-2012年病原菌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以及喹诺酮类耐药率较2002-2007年阶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年来肝硬化并发自发细菌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谱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产超广谱β-内酰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明显增加,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56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合并SBP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占64.28%,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5.7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6.07%;革兰阳性菌占32.15%,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2.50%)、表皮葡萄球菌(8.93%)和粪肠球菌(5.36%);白色假丝酵母菌2株(3.57%);三代头孢菌素与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增加,而临床上使用较少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较低;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结论 尽可能对肝硬化患者合并腹水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某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新生儿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对血培养及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分析。结果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菌株255株,包括革兰阴性菌219株(85.88%),革兰阳性菌29株(11.37%),真菌7株(2.75%)。分离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57株)、大肠埃希菌(35株)、B族链球菌(13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97.14%、94.29%,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及阿米卡星均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93.63%,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87.90%、85.35%,对阿米卡星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上升,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上升,对磺胺类药物(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在该院NICU血流感染中占重要地位,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抗感染治疗的经验性用药应结合本地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患者腹水样本中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2月临床送检的腹水样本中分离培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653份腹水样本中共分离到病原菌151株,阳性检出率为9.13%,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6.23%,革兰阳性菌占25.17%,真菌占8.61%.分离到的病原菌中前4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3.64%)、表皮葡萄球菌(10.60%)、丝状真菌(7.95%)、藤黄微球菌(6.6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8.26%、55.56%、46.67%、39.62%,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对氨曲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为100%,对万古霉素、氨苄两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林等无耐药.真菌以丝状真菌为主,感染率较高(7.95%).结论 腹水样本中病原菌呈明显多样化.大肠埃希菌是我院腹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氨曲南100%耐药,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唑林等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