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初期疗效,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5—2011-12采用TKA治疗及2012-01—20013-05采用UKA治疗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42例(42膝),UKA组12例,TKA组30例。记录并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 VAS评分、首次直腿抬高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ROM)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评定。结果 42例均获得平均15(12~25)个月随访。UKA组2例膝关节残余疼痛但可耐受。TKA组1例因术后感染行膝关节清创+更换衬垫翻修术,4例膝关节活动时疼痛但可耐受。UKA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首次直腿抬高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优于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1年ROM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只重建病变的间室,保留正常的间室和功能正常的韧带结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UKA对病例选择要求较高,且存在特定并发症,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老年性骨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膝关节主要承受人体的质量,从解剖上由股骨、胫骨、髌骨组成,由交叉韧带及周围软组织分隔可分为内侧间室、外侧间室及髌股间室3个间室。由于膝关节是不仅具有屈伸功能,还允许轻度的内外旋、内外翻活动,属于一种复杂的铰链关节,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3个间室中,其发病特点是早期多以内侧间室受累严重,其他2个间室只是轻度受累~[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严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09年6月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18例(18膝)严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法),并测量术后膝关节力线与术前测量结果比较,分析术前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技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24个月),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关节内侧间室负重和静息性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膝关节活动度达到平均100°(0°~120°);术后力线为平均内翻2°(0°~内翻5°)。HSS评分由术前68分(60~76分)增至85分(78~90分),优良率达89%。[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严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术前病例选择和术中在C型臂机监视下手术操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Oxford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Oxford膝关节UKA与HTO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资料,其中UKA组65例,HTO组45例,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采用膝关节侧位片测量股骨胫骨角(FTA)、胫骨平台后倾角(PS)、Insall-Salvati(IS)指数、Blackbume peezh(BP)指数、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KSS)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2组术前、术后3月、术后1年情况。结果:110例均获得随访,UK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低于HTO组(P0.05);UKA组和HTO组术后3月、术后1年FTA、PS、IS、BP、VAS、K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ford膝关节UKA与HTO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前者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xford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OA)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1例膝关节内侧间室OA患者(22膝)行内侧间室UKA。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采用KSS进行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采用WOMAC对膝关节进行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对侧间室病变等并发症发生。术前及末次随访时,ROM为99.6°±16.6°、119.2°±10.2°,VAS评分为2.8分±1.0分、0.7分±0.8分,膝关节KSS临床评分为67.1分±6.6分、84.9分±5.2分,KSS功能评分为57.3分±8.1分、87.0分±5.1分,关节WOMAC评分为46.8分±6.3分、12.1分±3.2分,各项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UKA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OA的有效方法,近期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5-01—2016-01诊治20例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侧疼痛,分别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试验组)和传统非手术方法(对照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膝内翻角度改变等。结果试验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0±2.54)分,JOA评分(87.50±1.42)分,膝内翻角度(3.50±0.42)°;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VAS评分(5.60±0.84)分,JOA评分(44.30±2.60)分,膝内翻角度(8.5±1.20)°。试验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t=87.352,P=0.005)、JOA评分(t=3.348,P=0.002)、膝内翻角度(t=107.250,P=0.00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明显减轻患者膝关节内侧疼痛甚至达无痛行走,明显改善或延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退变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10—2013—01使用Oxford Phase Ⅲ移动平台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47例(50膝).观察术后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采用Oxford及AKS评分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4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6~21)个月。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2例出现内衬脱位,行翻修术,无感染。术后测量下肢力线平均内翻1.2°。Oxford评分:术前平均(24.6±1.9)分,术后平均(41.3±3.5)分。AK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50.5±3.9)分,术后平均(86.9±4.9)分。AKS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7.0±6.6)分,术后平均(86.4±9.4)分。术后Oxford、AK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伸直受限,最大屈曲度平均(121.0±6.7)°。结论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短期效果良好,但中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单踝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6西华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单间室K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UKA组(40例)与TKA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指标、术后康复期并发症发生率,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0-06采用LINK Sled固定平台假体单髁置换术治疗的35例(40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术后2周内摄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股胫角、髋-膝-踝角,评估下肢力线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膝关节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03诊治的5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Ahlback 3、4期).25例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UKA组),25例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TKA组).比较2组恢复直腿抬高时间、恢复屈膝>90°时间,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初步疗效与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08年12月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45例(48膝)膝关节内侧问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法),测量术后膝关节力线并与术前测量结果比较,分析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手术技术.[结果]40例(43膝)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12~40个月),关节内侧间室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膝关节活动度达到平均120°(0°~135°),术后力线为平均内翻2°(0°~内翻6°),HSS评分由术前70分(60~82分)增至90分(75~95分),优良率达92%.[结论]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其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5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采用UKA治疗,术前行膝关节伸直位正侧位、双下肢全长正位、膝关节应力位、髌骨轴位X线片及膝关节MR检查,测量术前及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并进行膝关节AK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16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时屈曲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KS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UKA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中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1例,分为单髁置换组(n=26)与全膝关节置换组(n=3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髁置换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和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全膝关节置换组(P0.05);单髁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全膝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相似,但单髁置换术治疗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均匀沉降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KOA患者,左膝14例,右膝20例,均为内侧间室受累为主的KOA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34例患者分为不均匀沉降术组(16例,观察组)和TKA组(18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缓解程度、HSS膝关节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5.00±6.17)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术后优良率、HSS评分虽劣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不均匀沉降术治疗内侧间室KOA,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采用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中期疗效。方法自2010-01—2014-12采用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诊治58例(65膝)膝关节单纯内侧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71(52~86)min,术中失血量为(97.1±13.3)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均获平均25.2(12~46)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急性期感染发生。股胫角由术前的平均内翻4.8°改善为术后的平均外翻5.3°。膝关节活动度术前(85.2±9.3)°,末次随访时(132.0±11.4)°。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术前(21.6±4.9)分,末次随访时(82.7±8.1)分;HSS功能评分术前(47.2±6.9)分,末次随访时(81.5±10.4)分;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和HSS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行双膝同期单髁置换,1年后左膝出现迟发性感染,假体松动,行全膝关节翻修。其余患者未见假体松动、塌陷及移位;对侧间室及髌股关节无明显进行性退变。结论对于膝关节单纯内侧间室受累所导致的重度骨性关节炎,采用Oxford单髁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失血少,恢复快,中短期疗效确切等优点,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UK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6例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UKA组(12例)和TKA组(1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6、10个月的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个月。两组术后2、6、10个月时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各时段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2、6个月HSS评分UKA组均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后10个月时H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和TKA都是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方面UKA明显优于TK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MIS-UKA)治疗70岁以上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采用MIS-UKA治疗70岁以上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21例(24膝)。评估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下肢力线(髋膝踝角)。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24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内侧间室疼痛明显减轻,HSS评分明显增加,下肢力线内翻畸形明显减少,但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MIS-UKA可治疗70岁以上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12月诊治的67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和对照组(41例,玻璃酸钠注射结合药物治疗)。比较2组不同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和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14.5±1.6)个月。观察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80.8%)高于对照组(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间疼痛VAS评分和HS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及HSS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创伤小,恢复快,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适应证并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3-12于济南军区总医院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的455例(533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假体均为Biomet OxfordⅢ代膝关节内侧单髁系统。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45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5.3(48~120)个月。随访期间18膝(3.4%)聚乙烯衬垫脱位,6膝(1.1%)假体无菌性松动,10例(1.9%)胫骨平台下沉,6膝(1.1%)膝关节长期活动疼痛;术后25膝(4.7%)行翻修手术,假体生存率95.3%。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26.3±10.9)°,股胫角为(177.5±14.7)°,KSS临床评分为(92.1±11.1)分,KSS功能评分为(89.6±9.0)分,膝关节HSS评分为(89.6±9.0)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患者可获得长期稳定的膝关节功能,减缓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但衬垫滑脱及胫骨平台下沉发生率仍较高,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