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门诊失眠症患者影响睡眠与觉醒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表,对以失眠为主诉的初诊病人经确诊为失眠症,按姓名、年龄、职业、失眠病程、服用药物、上床时间、主要不适症状、对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功能影响等项目作临床调查问卷项目填写,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失眠症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占63.98%;中壮年失眠症患者比例最高;失眠症患者记忆力减退者占80.71%、影响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功能者占81.82%,服用镇静安眠等类药物对记忆力减退和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功能均有明显影响;晚睡对白昼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功能影响有明显相关性。结论以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临床失眠症患者的防治、康复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女性更年期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调查更年期抑郁的发生率。方法以2004—03/2005-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科及心理科门诊就诊的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89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了解更年期女性抑郁症的发病情况。采用自编症状学特征问卷了解更年期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89例患者全部完成了问卷调查。①汉密顿抑郁量表结果:总的抑郁症发生率为38.2%,中、重度抑郁占抑郁总发生数的47%。②更年期女性临床表现特征:经常心境性抑郁89例,占100%;性功能减退85例,占95.5%;睡眠障碍61例,占68.5%;对周围事物兴趣减退47例,占5218%;经常有疲乏感43例,占48.3%;食欲减退42例,占47.2%;思维困难或记忆力明显减退35例,占39.3%;经常有死的想法28例,占31.5%;经常有无用感17例,占19.1%;自感反应迟缓、躁动不安11例。占12.4%。结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以心身症状为主,症状表现为对样化,情绪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3.
失眠(insomnia)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症的发生率非常高,美国成人30%-35%患有失眠症,法国为30%。国内6城市调查了四种不同职业共11432人,按照CCMD-2诊断标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9.38%,以失眠症为主要类型,约占92%。失眠是心脑功能紊乱的症状之一,长期失眠的蓄积效应易造成飞行人员脑功能及睡眠节律紊乱、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影响飞行能力与飞行安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慢性失眠对飞行人员脑电生理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女性更年期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调查更年期抑郁的发生率。方法以2004-03/2005-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科及心理科门诊就诊的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89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了解更年期女性抑郁症的发病情况。采用自编症状学特征问卷了解更年期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89例患者全部完成了问卷调查。①汉密顿抑郁量表结果:总的抑郁症发生率为38.2%,中、重度抑郁占抑郁总发生数的47%。②更年期女性临床表现特征:经常心境性抑郁89例,占100%;性功能减退85例,占95.5%;睡眠障碍61例,占68.5%;对周围事物兴趣减退47例,占52.8%;经常有疲乏感43例,占48.3%;食欲减退42例,占47.2%;思维困难或记忆力明显减退35例,占39.3%;经常有死的想法28例,占31.5%;经常有无用感17例,占19.1%;自感反应迟缓、躁动不安11例,占12.4%。结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以心身症状为主,症状表现为对样化,情绪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酒后服用苯二氮革类药物出现意识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酒后服用苯二氮革类药物出现意识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苯二氮革类合并酒精交义成瘾占23.81%,苯二氮革类成瘾占47.62%,伴断续饮酒、服药占28.57%。诊断为意识模糊15例,急性谵妄状态6例。结论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酒后服用苯二氮革类药物与意识障碍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诱发的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使用ICIs后出现垂体功能减退的各类肿瘤患者,分析ICIs相关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结果 共纳入23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53.5%)、女性10例(43.5%),平均年龄(59.5±11.8)岁。ICIs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抗。23例患者均出现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均未出现中枢性尿崩症。累及垂体-甲状腺轴者3例(13.0%);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1例(47.8%);出现ICIs相关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9例(39.1%)。累及垂体-性腺轴者4例(17.4%)。结论 ICIs相关垂体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部分累及垂体-甲状腺轴、垂体-性腺轴,也可同时出现甲状腺腺体损伤,表明及时评估ICIs治疗中患者的垂体及靶腺功能有助于提高免疫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失眠患者由于睡眠不足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使大多数失眠者不愿服用药物,故临床治疗失眠症比较棘手。我院利用脑部超声波治疗失眠症患者7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同时分析了患者治疗前、后其睡眠脑电图各指标的变化,以探讨该疗法对失眠患者睡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西省60岁及以上居民老年痴呆症和记忆力减退流行现状及就诊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西省10个县(区)60岁及以上居民3094人,采取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江西省60岁及以上居民老年痴呆症自报患病率、老年痴呆症知晓率和记忆力减退患病率分别为1.33%、39.00%和43.70%,标化后分别为1.30%、39.02%和43.32%。老年痴呆症知晓率城镇高于农村,非文盲高于文盲,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记忆力减退患者就诊率为5.19%,老年痴呆症患者就诊率为19.51%。结论 江西省60岁及以上居民中老年痴呆症知晓率和记忆力减退就诊率低,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老年痴呆症早期症状及记忆力减退危害的正确认识,以期提高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柴葛汤对40名失眠症患者的安眠作用,从而了解该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柴葛汤治疗;对照组则服用谷维素、维生素、及阿普唑仑等药物。观察两组睡眠时间、入睡情况、白天有无嗜睡以及患者精神状态。结果 ①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治疗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换组治疗情况:对照组未显效者21例改为用柴葛汤治疗后,17例(81.0%)获显效。结论 柴葛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肯定,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前、术后垂体功能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肿瘤类型、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与术后发生垂体功能减退的相关性及随访评估。结果 287例垂体瘤患者中无功能型腺瘤128例(44.6%),功能型腺瘤159例(55.4%),其中泌乳素瘤54例,生长激素瘤53例,促性腺激素瘤40例,促肾上腺激素瘤6例,多激素腺瘤3例,促甲状腺腺瘤3例;各类垂体瘤均以头痛、视力下降等肿瘤压迫症状为主,其次为各类垂体瘤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的症状,如停经-泌乳-不孕、肢端肥大、库欣综合征等;泌乳素瘤患者男性比例(29.63%)低于女性(70.37%),促性腺激素瘤患者男性比例(72.50%)高于女性(27.50%)(P0.05);肿瘤全切者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15.79%)及多尿、尿崩发生率(27.13%)低于肿瘤非全切者(32.50%、50.00%)(P0.05);术后垂体功能减退与术前垂体功能减退呈正相关(r=0.366,P=0.001);术前有垂体功能减退者119例,术后33例改善;术前无垂体功能减退而术后出现垂体功能减退者59例;术后出现腺垂体功能减退者145例,其中甲状腺轴功能低下者65例,肾上腺轴功能减低者80例,性腺轴功能低下者48例。结论不同类型垂体瘤特点各异,术后垂体功能减退与术前垂体功能减退呈正相关,术后垂体功能减退发生率高,需要定期随访评估。  相似文献   

11.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2].中医称之为"不寐"[1]、"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 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也有时睡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3] ,为临床常见病,且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调查显示,美国有33 %的人[4]、欧洲有4 %~22 %的人[5]患失眠症;而我国目前失眠症的发病率也高达10 %~20 %[6]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糖尿病(DM)患者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DM患者QOL的改变情况,从而提出医院、社区和家庭对DM患者的护理工作重点,为改进DM患者QOL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资料,共收集有效样本143例。结果发现:DM患者QOL的改变中,以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最为明显,其次是情绪异常改变、娱乐活动减少、社会适应和工作能力减退。而家务处理、生活自理及家庭关系受影响较少。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并发症、健康状况、社会及家庭环境均影响其QO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供改进对策。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7月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157例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帕金森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57例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为(42.59±12.53)分;自我效能得分为(6.96±2.72)分。功能锻炼依从性低等水平者占22.9%,中等水平者占47.1%,高等水平者占29.9%。不同文化程度、职业、主要照顾者、居住地、每月收入、生活自理程度、近1年跌倒次数、Hoehn—Yahr分期、患病时长和自我效能患者的依从性比较,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自我效能水平、职业及Hoehn-Yahr分期是PD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R2=0.537)。结论 PD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较低。可结合影响因素,构建远程康复系统;探索以提高自我效能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增加康复锻炼时间;在疾病早期开始进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调查强直性脊柱炎(AS)患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86例患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及与患交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所有患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僵直;疼痛反复发作占77.9%;经常有疲劳感占75.8%;睡眠紊乱占24.4%;39.5%的患需改变或不能进行正常工作;86%的患社会活动减少;94.1%的患有急躁情绪;91.8%的患和院前没有进行系统正规的治疗。结论 AS患均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大多数患的症状明显且反复发作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原有高血压病与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是否有关,为以后更好的预防与作好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简易记忆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为标准,评估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受损程度。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有科研能力的人员亲自调查并当场收回问卷。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描述。结果:已患脑血管病患者中原有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比例(34.783%)明显高于原无高血压者(19.214%)。结论:原有无高血压疾病对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此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6.
韦瑞兰  赵小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126-126,129
目的 应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及生活质量调查表,探讨脑卒中后性功能有无障碍及性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选择1995-01/2002-12因脑卒中复发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患者、或首次发病住院出院的脑卒中已婚男性患者130例。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计算发病前后勃起功能积分,自行设计相关生活质量调查表,以会面交流方式及适当的护理体检获取相关资料,评估发病前后性功能状况、病后性生活质量以及与性有关的生活质量问题。结果 130例调查问卷回答完整进人分析116例。①97例脑卒中患者健康转归后性功能基本维持病前水平;9例脑卒中患者病前有不同程度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病后更差或无性功能;10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均无阴茎勃起功能,14例病后生活完全依赖状态。②116例患者中56例认为性生活质量较差,占48%(56/116),其影响因素为:与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病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心理状况差,家庭及社会关系不好等。结论 脑卒中后虽然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但绝大部分患者对性的需求并没有减退,主观对性生活质量不满意者,占34%,(19/56)与病前或者病后加重有关,44%(23/56)与社会、心理等因素相关,25%(14/56)与脑卒中后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应对性措施。方法:抽取56例典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式和临床观察的方法,对五类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恐惧48例,占85.7%;焦虑44例,占78.6%;怀疑37例,占66.0%;自我形象紊乱14例,占25.0%;绝望5例,占8.9%。其中五项心理危机均有者3例,占5.4%;四项均有者12例,占21.4%;三项均有者28例,占50.0%;二项均有者32例,占57.1%。结论:积极、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危机心理,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指患者大脑存在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异常,主要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社交及人格方面的障碍。目前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MRI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hpometry,VBM)技术的应用,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患者脑体积改变与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这一相关性有望成为临床上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因此通过研究认知障碍相关疾病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脑体积的改变,以期早期发现该类患者认知功能的减退,采取措施延缓其进展。该文对VBM技术在认知障碍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胡晓宜  陈茜 《华西医学》2012,(10):1523-1526
目的了解老年卧床患者社会活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2月应用社会功能评估量表对社区及医院325例60岁以上老年卧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卧床患者社会活动缺乏,主要社会活动为看表演或听收音机、看电视,通过电话与邻居、朋友、亲戚交谈等;较少有人参与宗教、社会事务聚会等活动;极少数人参加工作、做自愿者以及旅游的社会活动。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病情、卧床时间、卧床分级及家庭功能的老年患者社会活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卧床患者社会活动缺乏,参与程度与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病情、卧床时间及分级、家庭功能等多因素密切相关。需加大对老年卧床患者的关注力度,在为其疾症治疗提供帮助的同时,也需从精神、心理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怀与疏导,为其能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和心理过程。失眠存临床上极为常见,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整夜不眠,并可反复数年不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疗一般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似由于此类药物具有诸多的不良反成,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以及损害肝、肾功能等,因此不宜长期服用。中医疗法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明够改善睡眠状况,对失眠症的治疗独具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