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2—2018-05间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每组49例。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术后3个月的ADL评分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和应用体会。方法〓根据或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开颅组给予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n=46);微创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n=50),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术前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术后l周Glasgow评分、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和生存质量。结果〓微创组手术持续时间比开颅组短,治疗1W后的GCS评分高于开颅组,血清IL-6、Hs-CRP和NSE水平低于开颅组,治疗1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开颅组,WHOQOL-BREF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持续时间短,有效可降低血清炎症和NSE水平,术后恢复快,患者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9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时间、术后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操作方法简单,手术风险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额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经额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清除脑内血肿,根据颅内血肿清除率、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评定手术疗效,并随访6个月,按照日程生活活动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级判断。结果血肿清除率81.3%±15.5%,术后无再次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术后6个月后患者恢复情况:预后良好52例,预后不良8例。结论经额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操作简便、血肿清除满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比较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资料,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穿刺引流术(微创组,n=63例)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n=35例),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治疗1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D)和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小骨窗组,意识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而1个月后微创组患者的NID明显低于小骨窗组(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患者ADL达自理水平的较好状态者(Barthel指数≥8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优于小骨窗组。结论〓与小骨窗组相比,微创穿刺术可明显缩短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开颅清除术,观察组采用穿刺引流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语言康复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少,生活质量恢复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定向穿刺引流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炎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残余血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14%VS 28.57%,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Ⅰ~Ⅲ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给予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治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小骨瓣开颅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术式将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44例。微创钻孔组行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小骨窗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微创钻孔组治疗有效率、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神经功能(SSS)评分均优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ADL和SSS评分,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和CT引导下的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手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将1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小骨窗组94例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清除血肿手术,CT引导组95例实施CT引导下的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手术。结果小骨窗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所需时间少于CT引导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CT引导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T引导组,ADL评分级明显优于CT引导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AHC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08南阳南石医院脑一科收治的98例AHC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开颅血肿清除引流术组(开颅组)和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组(微创组),各49例。比较2组手术效果(意识清醒时间、清除血肿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术前、术后第3天检测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核因子-kB p65(NF-kB p65)、血清因子水平。术前,术后1周、1个月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意识清醒时间、清除血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颅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第3天的血清NF-kB p65、Nogo-A水平均低于开颅组,术后1周、1个月的NIHSS评分少于开颅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AHCH,可缩短患者意识清醒时间、清除血肿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调节血清NF-kB p65和Nogo-A水平,并可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方法 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微创穿刺碎吸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9例.根据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两组病例的预后情况,分别计算恢复率、重残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对未发展到脑疝晚期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和微创穿刺碎吸两种手术方式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穿刺碎吸组的恢复情况要好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组,存活下来的患者的重残率低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碎吸术与小骨窗术二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微创术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开颅术,重残率低于开颅术.因此,微创术适合基层医院治疗未发展到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及为合并脑疝或脑疝前期患者赢得开颅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进行对比,对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后死亡率及术后1个月时GO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术前GOS评分、出血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颅组在术后3天时血肿清除率高于微创组(P0.05);微创组病例术后再出血率低(P0.05);术后随访1个月GOS评分,微创组术后恢复较为理想(P0.05);两组病例死亡率对比,微创组术后死亡率较开颅组低(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预后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2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7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组(软通道组,45例)和显微镜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小骨窗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显微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方法 选择65例中等量(30~7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穿刺组,35例)和显微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30例),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穿刺组少于开颅组.治疗3个月后随访,ADL达自理水平的良好状态者,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穿刺组优于开颅组.两组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软通道血肿引流术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微创软通道血肿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治疗组手术平均时间(1.6±0.4)h,术中平均出血量(31.2±5.2)mL,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4.5±1.5)h,术中平均出血量(198.8±68.2)mL。术后随访GOS预后评定,治疗组中恢复良好10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状态2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恢复良好8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14 d相比,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软通道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效率高,术中出血少,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7-01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引流术(观察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术,方法简单、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抽取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将同期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2周C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6个月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2周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术后6个月AD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的基础上,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开颅手术组48例,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钻孔引流组50例,采用钻孔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6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开颅手术组预后不良(ADL1~ADL3)23例(47.92%),钻孔引流组预后不良22例(44.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0.05);对于血肿量50 cm3的患者,开颅手术组预后不良10例(45.45%,10/22),钻孔引流组预后不良16例(80.00%,16/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穿刺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效果相当,采取何种术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血肿量来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针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致残与致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与传统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连续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病例60例,分成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组(以下简称开颅组)、血肿穿刺引流手术组(以下简称穿刺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以下简称内镜组),每组各20例病人。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GCS、ICU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GOS,详细比较三组病人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时间大于6月,内镜微创手术组与传统开颅手术组和血肿穿刺手术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内镜组为(1.5±0.3)小时,开颅组(3±0.5)小时,穿刺组(1±0.3)小时(P0.01);术中出血量内镜组为100±50ml,开颅组为500±200ml,穿刺组为30±10ml(P0.01);血肿清除率内镜组为92±3%,开颅组为87±5%,穿刺组为30±10%(P0.01);术后第1、3、7天GCS评分内镜组为:10(6,12),12(8,13),13(10,13),开颅组为分别为6(5,9),7(5,11),8(8,12),穿刺组分别为6(5,9),7(5,11),8(6,12)(P均0.01);ICU住院天数其中内镜组为4.5±3.9天,开颅组为10.2±5.3天,穿刺组为10.4±8.9天(P0.01);术后并发症其中内镜组无颅内感染,有坠积性肺炎3例,开颅组有3例颅内感染,8例坠积性肺炎,穿刺组有4例颅内感染,7例坠积性肺炎,内镜组优于开颅组及穿刺组(P0.05);术后6个月GOS评分,其中内镜组为3(3,4),开颅组为2(2,3),穿刺组为2(2,3)(P均0.01)。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快速精准、安全高效清除血肿的优势,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改善了患者预后的特点,是神经外科高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30例,依据手术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组(显微手术组,n=15)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组(微创手术组,n=15)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血肿量、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肿量均显著低于术前血肿量(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前血肿量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术后血肿量显著低于显微手术组(P0.05),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显微手术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3/15)、26.7%(4/15)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临床效果较小骨窗血肿清除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