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腹腔镜组和小切口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6.2±9.3)ml和(4.1±1.5)d,均显著少于小切口开腹组的(121.4±27.3)ml和(7.5±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小切口开腹组的2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全腹腔镜术式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王帅  秦鸣放 《山东医药》2012,52(30):78-79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纯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46例,其中24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P-LC)(单孔组),22例采用传统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多孔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P均>0.05。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疼痛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单孔组有3例因肥胖、胆汁渗漏、三角解剖结构不清楚等改行多孔腹腔镜手术,2例术后发生腹腔内残余感染。多孔组有1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例因胆囊床积液行术后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单孔组手术时间为(76.41±19.34)min,长于多孔组的(28.16±10.62)min,P<0.05。术后第1天单孔组VAS为(4.21±1.16)分,低于多孔组的(5.98±2.01)分,P<0.05。手术瘢痕满意度单孔组为95.2%,高于多孔组的86.4%(P<0.05)。结论 TSP-LC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瘢痕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的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20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60例接受经右上腹腹直肌切口开腹切除胆囊,另60例接受LC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对LC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C组术中出血量为(100.6±24.9) ml,显著少于开腹组的(139.6±38.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手术时间为(53.9±18.6) min,显著短于开腹组的(76.2±23.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为(28.4±8.6) h,显著短于开腹组的(50.6±13.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为(5.8±2.9)d,显著短于开腹组的(10.0±4.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开腹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壁厚度、Calot三角粘连、周围脏器粘连、胆囊颈部结石等4个单因素为LC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结论 LC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疗效显著,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与Calot三角粘连、周围脏器粘连、胆囊颈部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有关,可通过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观察组和接受腹正中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照组,观察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引流量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放手术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控制术后负面情绪产生,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LRCL)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观察组30例与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3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无术后胆管损伤并发胆汁漏、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发生;而对照组术后因胆管损伤并发胆汁漏2例(6.67%),无术后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发生。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患者创伤小、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治疗老年复杂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3年该院8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复杂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27例)及LSC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手术比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胆管损伤、胆漏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LSC组急诊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LC组;LS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LC组(P<0.05)。LSC组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LC组(P<0.05)。结论只要掌握适当的胆囊次全切除的手术方式和技巧,采用LSC治疗老年人复杂性胆囊炎可以降低手术风险,防止胆道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胃肠道功能会的影响效果。[方法]70例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记录2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10.73±3.15)h,排气时间(23.44±3.87)h,发生腹胀3例,食欲差6例,呕吐2例;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18.96±5.48)h,排气时间(40.03±6.78)h,发生腹胀11例,食欲差19例,呕吐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χ2=7.7030、12.5722、5.7143、10.5156、5.2851,P<0.05)。观察组术后24h血清胃动素(210.73±17.17)pg/ml,术后48h血清胃动素(234.18±25.13)pg/ml,术后24h胃泌素(121.63±18.79)pg/ml,术后48h胃泌素(140.54±24.15)pg/ml;对照组术后24h血清胃动素(154.89±11.97)pg/ml,术后48h血清胃动素(201.86±17.24)pg/ml,术后24h胃泌素(101.45±10.38)pg/ml,术后48h胃泌素(119.66±14.53)pg/m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42、4.3829,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患者胃肠道功能影响小,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31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和肝功能。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48%(P0.05)。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结石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率低,且对肝功能影响小,利于合并肝硬化老年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70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按照入院编号分为两组:开腹胆囊切除术35例作为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术后疗效。结果在手术、排气、住院时间上,试验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并发症出现2例(5.7%),少于对照组的8例(22.9%),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推荐患者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常规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对比探究NOSESⅡ式在中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NOSESⅡ式在腹腔镜中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41例,其中腹部无辅助切口手术患者5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8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预后等差异。结果共有NOSESⅡ式组47例、常规腹腔镜组47例成功配对,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及术后肛门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腹腔镜组相比,NOSESⅡ式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4%vs.21.3%,χ2=6.085,P=0.036);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常规腹腔镜组(38 h vs.48 h,t=-2.639,P=0.008);术后进食时间也明显短于常规腹腔镜组(59 h vs.84 h,t=-3.330,P=0.001);在术后总住院时长上也较腹腔镜组明显缩短[12(6~18)vs.12(9~30),t=-1.460,P=0.004];术后患者疼痛评分第一日(t=-4.463,P<0.001)、第三日(t=-4.975,P<0.001)、第五日(t=-5.706,P<0.001)镇痛药物的使用明显低于腹腔镜组(t=-4.325,P<0.001);此外,在生存分析方面,两组患者术后无疾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Ⅱ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方式,在确保完成手术根治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前提下,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并且在降低手术后总并发症、缩短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减痛等方面较常规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本文总结我科开展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手术以来的初步临床经验,对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近期疗效和并发症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比进行分析。 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我科共施行达芬奇机器人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手术33例。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肿瘤部位≤15 cm和术前临床分期大致相同的33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进行病例对比研究。 结果达芬奇组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89.1±44.5 ml vs 116.7±60.8 ml,P=0.04),但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延长(168.0±39.0 min vs 148.5±40.2 min,P=0.05)。两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达芬奇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腹腔镜组(53.3±15.4 h vs 62.5±11.9 h,P<0.01),尿管拔除时间亦早于腹腔镜组(3.0±0.9 d vs 4.8±0.9 d,P<0.01)。达芬奇组术后第24小时疼痛指数明显低于腹腔镜组。两组所有患者肿瘤远侧切缘均未查见癌细胞。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远切缘距离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方面均无明显差别。术后平均随访124天(6~302天),达芬奇组和腹腔镜组各出现一例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肠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两者对直肠癌手术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行右半结肠扩大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21例施行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扩大切除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 结果21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20例成功施行右半结肠扩大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行姑息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手助腹腔镜平均手术时间(146±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2±59)ml,平均检出淋巴结25.3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4.3±6.2)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4/21),其中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淋巴瘘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全组患者术后随访6~29个月,存活19例,1例死于腹膜转移,1例死于肝脏转移。 结论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技术安全可行,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8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8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肺功能、肝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3 d与7 d的肺功能与肝功能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高,对患者肺功能及肝功能的不良影响也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在短期疗效方面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实施的72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Laparoscopic, LAP)38例,开腹组(open suryery, OS)34例,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88.16±65.18)ml明显少于开腹组(132.35±82.46)ml(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量(16.16±2.14)枚,较开腹组多(14.50±2.43)枚(P<0.01);与开腹组相比较,腹腔镜组病例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处理方案,观察组围术期接受快速康复外科(FTS)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观察组恶心呕吐和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FTS理念可改善患者术后恢复,并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在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拟在全身麻醉插管下行食管裂孔疝手术的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免气腹组(A组)和气腹组(B组)。观察并记录患者患者安静状态(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缝皮或解除气腹后5 min(T3)各时间点PETCO2、气道峰压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PaO2、PETCO2、气道峰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间点氧分压较A组低(P<0.05),而PETCO2、气道峰压较A组高(P<0.05);B组患者术中T2、T3时点SBP、DBP比A组高(P<0.05);A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及肩部酸痛发生率较B组低(P<0.05)。 结论免气腹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气腹腹腔镜相比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更少,且术后切口疼痛和肩部酸痛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与开腹全胃切除术对胃癌早期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在该院进行全胃切除术的7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38例,开腹全胃切除术3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中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数、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t=7.443,8.458,14.118,23.447,10.903,10.711,均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t=23.76,23.54,11.12,11.03,均P<0.05)。腹腔镜组有1例出血、2例术后切口感染;开腹组有6例出血、7例术后切口感染;两组均无吻合口漏,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3,P>0.05)。腹腔镜组第一站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73.68%(28/38),第二站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52.63%(20/38),与开腹组的84.21%(32/38)和68.42%(26/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7,1.983,均P>0.05)。结论腹腔镜在胃癌早期手术治疗中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儿童开腹与腹腔镜食管裂孔疝(HH)修补+胃底折叠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为HH的42例患儿。其中20例行开腹HH修补+胃底折叠术(开腹手术组),22例行腹腔镜HH修补+胃底折叠术(腹腔镜手术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同时观察2组患儿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儿切口长度短于开腹手术组患儿[(2.2±0.3)cm vs (7.5±1.1)c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33,P<0.05);但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5.4± 20.5)min vs (104.2±18.6)min,(2.9±0.3)ml vs (3.1±0.5)ml,t=1.552、1.857,P均>0.05]。腹腔镜手术组患儿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患儿[(1.3±0.3)d vs (2.2±0.4)d,(5.2±1.6)d vs (9.3±1.1)d],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82、9.753,P均<0.05)。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 (2/22)vs 5.0% (1/20),χ2=0.264,P>0.05]。开腹与腹腔镜HH修补+胃底折叠术均为小儿HH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术后禁食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更美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术中超声刀直接处理胆囊动脉的临床可行性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自2011年3月-2012年12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术中超声刀直接处理胆囊动脉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要求手术方式分为经脐单孔腔镜组125例(A组)和三孔腔镜组106例(B组),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进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超声刀直接处理胆囊动脉的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A组手术时间平均为(20.21±1.86)min,长于B组的(18.43±1.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3.23±6.25)ml,B组为(22.34±5.4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5例须要镇痛,B组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进食时间为(6.56±1.23)h,B组为(6.67±1.4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为(2.98±0.23)d,B组为(3.02±0.1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留置引流管。2组术后均无出血、胆管损伤、胆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超生刀直接凝断胆囊动脉止血效果可靠,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发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6.5个月,患者康复良好,无切口疝发生,脐部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较好。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同临床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好等优势,特别适用外貌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超声刀直接离断胆囊动脉能够减少由于仔细分离胆囊动脉而意外造成的大出血,同时也相应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该院采用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12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AAC 28例,ACC 97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围术期死亡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AAC组术中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ACC组(P0.05),胆囊坏疽率明显高于ACC组(P0.05)。结论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AAC效果与ACC相似,可作为AAC治疗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