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针刀联合旋提手法与单纯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单纯采用旋提手法,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41例,采用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1周1次,针刀治疗后观察30 min,如患者无特殊不适则开始进行手法治疗,手法同对照组,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单纯手法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致痛物质的含量,增加体内生成的抗痛物质,疏通经络,可使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静态和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以针刀闭合松解配合整脊微调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治疗120例颈肩综合症患者,男45例,女75例;年龄40~68岁;病程3 d~10年。均采用针刀闭合松解,并配合整脊微调手法治疗,予以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治疗后第3、7、10天行整脊手法扶正治疗,针眼愈合后行中药外熏,并指导颈椎操功能锻炼。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周后进行随访,患者颈肩部疼痛减轻,功能活动受限情况好转,颈椎NDI评分由治疗前的(49.30±1.35)分降至治疗3周后的(10.15±1.18)分(t=2.116,P<0.05)。结论:针刀闭合松解配合整脊微调治疗颈肩综合征可使颈肩疼痛症状迅速缓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情况好转。针刀松解治疗前精确定位,治疗中充分松解,治疗后整脊微调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共90例。其中女61例,男29例;年龄45~65(55.21±8.30)岁;病程1~7(3.49±2.98)个月;左肩26例,右肩64例。局麻下,采用针刀松解肩峰下缘痛点及肩峰下滑囊粘连。通过观察肩关节外展、前屈上举、屈肘内旋、屈肘外旋的活动度,肩关节疼痛评分,统计治疗后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的病例数,对针刀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完成12个月以上随访,无失访病例。随访VAS疼痛评分1.35±0.78,较术前7.72±5.42减小(t=15.89,P0.01)。术后12个月Constant评分83.17±19.11,较术前58.89±15.63提高(t=28.48,P0.01)。总体疗效评价,治愈46例,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0例。结论:针刀治疗肩峰下撞击征的优点是微创地解决根本病变,缺点是不能处理骨质异常引起的撞击。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寰枢关节错位型颈椎病临床也并不少见,只是因为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颈椎病,非常复杂,人们比较生疏,也是当前治疗上的一大难题。由于寰枢关节的关节面平坦,关节囊松弛,关节活动频繁,便易于错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比较其疗效的优越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数据库中有关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5.1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疗效,比较优越性。结果: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3篇,涉及患者共1419名。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缺乏大样本、多中心RCT研究;文献随机分组方法不够准确;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类型繁多;仅少数文献对远期疗效进行了评估,大多数文献未提到不良事件的发生及脱落情况;所有研究均未使用盲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针刺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0.19,95%CI(0.15,0.24),P〈0.00001];与牵引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I.30,95%CI(1.18,1.42),P〈0.00001]。结论:针刀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比较,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法;与牵引疗法比较,由于样本量较小,发表偏倚明显,针刀疗法相比牵引疗法的优越性还有待于今后大样本的荟萃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水针刀配合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CSR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水针刀配合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两组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4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3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以及痊愈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量表评分、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治疗组更好(P〈0.01)。结论:水针刀配合脊柱旋转复位的方法治疗CSR,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对10位临床应用旋提手法至少5年且熟练掌握手法操作要领的医师进行操作考核,对考核过程中的6项核心指标(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提扳时间、旋转幅度和俯仰幅度)进行数据采集,比较10位医师5次操作(G1、G2、G3、G4、G5)中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差异,并对每位医师5次操作各项指标的合格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该机器人的稳定性。结果:10位医师在G1、G2操作中存在不合格指标,以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旋转幅度为著,经χ~2检验,P值分别为0.074、0.264、0.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3次操作开始未再出现不合格指标。对10位操作者的5次操作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提扳力方面,G4、G5与G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6);最大作用力方面,G4、G5与G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12);其余各项指标两两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作为考核工具能稳定有效地评价术者施行旋提手法操作的优劣,可以将旋提手法的核心指标进行客观量化,有望建立新的手法教学和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臀中肌筋膜综合症37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1~62岁;左侧18例,右侧14例,双侧5例;病程8月~7年;有明显外伤史者12例,劳损史者13例,无明显诱因12例。诊断要点:(l)臀中肌附丽区有明显压病,有时可触及结节状或条索状压痛敏感物。(2)疼痛麻木感向股后外侧及膝外侧放射。(3)无坐骨神经放射痛,痛麻感多不过膝。(4)下肢无感觉障碍,无病理反射出现。治疗结果疗效评价:优: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良: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有时仍有不适;好转:症状大部分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采用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疗法与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加佩戴颈围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活动功能受限改善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1例,男22例,女49例;年龄45~65岁,平均52.27岁;病程3d~5年。其中36例采用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治疗(A组),35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加佩戴颈围治疗(B组),均持续治疗2周,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仪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个月测量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结果:A、B两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A组均在治疗后第5天(P0.01)开始出现,B组前屈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第13天(P0.05)出现,而治疗后1个月时与治疗前数值相比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伸活动度在治疗后第7天(P0.05)开始出现;颈椎左屈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治疗后第1天(P0.05)开始出现,B组则在治疗后第5天(P0.01)开始出现;颈椎右屈、左旋、右旋活动度改善数值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在治疗后第3天(P0.05)或第5天(P0.05)开始出现;组间比较两组1个月随访时在颈椎前屈、左屈、右屈、左旋、右旋5个方向的活动度变化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提手法加颈痛颗粒加颈椎康复操疗法在改善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活动受限情况起效较快;在改善颈椎各个方向活动受限疗效较为持久,不易反复。 相似文献
12.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作用,为颈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研究设颈椎病和无颈椎病两组,其中颈椎病组(来源于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333例,男119例,女214例;平均年龄(48.11±12.21)岁。无颈椎病组受试者73例(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曙光医院研究生及进修生、部分社区人员),男18例,女55例;平均年龄(45.99±11.47)岁。对两组受试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进行颈椎生理曲度观测,比较两组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率的差异性,并对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无颈椎病组相比,颈椎病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生率高达95.50%(318/333),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1);且颈椎病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形式较复杂和多样化,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减小占23.12%(77/333),变直占40.84%(136/333),增大占0.60%(2/333),反弓占12.01%(40/333),S形占4.20%(14/333),反S形占2.70%(9/333),上曲下直(以C4为分界点)占4.50%(15/333),上直下曲(以C4为分界点)占7.51%(25/333)。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各型颈椎病早期X线征象,且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形式较复杂和多样化,临床不能笼统称之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而应重视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的研究,这将对颈椎病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手法治疗颈椎病发生意外事件的病例,分析手法治疗的风险和收益。方法:检索1979年至2011年3月期间中文期刊数据库关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发生意外的临床病例报告、文献综述等。统计意外事件资料,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共40篇文献,150例病例符合纳入标准。意外事件共156例(如果1例患者同时存在骨折和脱位,则计为2例意外事件),最常见的是晕厥占28.85%(45例);颈髓轻度损伤或压迫占21.79%(34例);神经根损伤占15.38%(24例);无效或症状加重占7.05%(11例);颈椎骨折占7.05%(11例);脱位或半脱位占3.85%(6例);软组织损伤1.92%(3例);严重意外事件包括瘫痪、死亡和脑血管意外病例占14.70%(22例),其中54.55%(12例)存在其他原发疾病。意外损伤手法类型包括:旋转复位法占42.00%(63例);强刺激按揉穴位引起的占28.00%(42例)。最终结局:66.67%(100例)恢复或基本恢复,14.00%(21例)好转或改善;2.67%(4例)恶化或加重;3.33%(5例)死亡。结论:医师使用手法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和明确诊断,并对治疗术式的潜在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估。排除禁忌和潜在风险、规范评价标准和准入资格,提高安全认识与风险评估、加强手法意外事件的监测,可将意外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骨手法联合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ecompression,PECD)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29例CSR患者,所有患者经6周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先予PECD治疗,常规护理4周后再予整骨手法治疗4周。共23例患者完成随访,男14例,女9例;年龄29~78(50.30±12.28)岁;病程3~24(9.74±5.76)月。涉及节段:C4,5 4例,C5,6 13例,C6,7 6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和稳定性情况,以及不良事件。随访时间点为术前,术后1 d,术后1、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法治疗4~8次。29例中23例患者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手术时间80~120 min,中位数90 min;术中出血35~80 ml,中位数50 ml。PECD术后各个时期的颈部及肩臂部VAS、N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整骨手法治疗后,NDI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部和肩臂部VAS、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整骨手法联合PECD方案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但能快速改善神经根性症状,而且可以安全有效缓解PECD术后残余症状,且短期内不会使颈椎邻近节段出现加速失稳的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与牵引组,手法组32例,其中30例获得随访,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2.31±13.23)岁;平均病程(12.40±6.23)个月;平均体重(61.21±10.23)kg。牵引组33例,其中30例获随访,男11例,女19例;年龄30~65岁,平均(45.54±14.35)岁;平均病程(13.25±6.06)个月;平均体重(62.31±10.45)kg。分别用Biodex Ⅲ system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2400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颈部肌群力学性能和疲劳程度,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各测试1次。结果:颈部肌群力学性能:在60°/s角速度和120°/s角速度等速运动时,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比值(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T、AP、F/E、手法组优于牵引组(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程度:两组治疗前左右两侧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IEMG、MPF手法组优于牵引组(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右侧IEMG、MP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有改善趋势。结论:手法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颈部肌群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协调能力,提高颈伸肌群的放电频率,有利于恢复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力学性能和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铍针松解与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双足负重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和扶他林组(37例)。其中铍针组男1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87±7.72)岁,采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针刀组男11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11±7.07)岁,采用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扶他林乳胶剂组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7.62±8.08)岁,采用扶他林乳胶剂3~5 cm涂抹膝关节疼痛部位,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另取正常人36例为正常组,男1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28±7.55)岁,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重力四格秤测量双足前后四点负重的方法来观察3组患者双足负重情况,测算重心到原点的距离d值,并以d值为观察指标,以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例患者脱落,其中铍针组2例、针刀组2例、扶他林组1例。其余10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8~35 d,平均30 d,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与正常组d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d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较治疗前d值均减小。参照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各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及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早中期KOA患者后,治疗后重心更接近原点、负重情况得到改善。四格秤测试KOA患者治疗前后重心的变化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采集与分析手法运动数据,归纳肩、肘、膝和踝关节运动特点。方法:由1位施术者在头部、躯干、左右肩峰、肘关节内外侧、腕关节内外侧、前臂外侧、上臂外侧、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股骨大转子、胫骨结节、内外侧膝、腓骨小头、内外侧踝、足跟、双侧大腿、小腿胫骨外侧以及第1、2、5跖骨头、粘贴光标,对1位受试者完成1次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治疗的右手手法操作周期,重复5次,对施术者右侧肩、肘、膝和踝关节运动轨迹进行捕捉、记录、计算和分析。结果:手法操作过程中4个关节运动轨迹的趋势一致,其中肘关节的离散度最为明显。肩关节和肘关节的三维活动度明显,而膝关节和踝关节相对较小,然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明显大于旋转和侧弯活动。结论:石氏伤科颈椎整复手法的上肢关节灵活性较高,而下肢关节的稳定性是重要保证,其中同侧膝关节通过屈伸活动来辅助上肢发力;红外线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建立的手法模型可以为教学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