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外周血CD_8+CD_(28)+CD_(28)- T细胞叉头框蛋白p3(Foxp3)mRNA表达与老年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0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135)和未感染组(n=65),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及不同肺部感染程度患者外周血CD_8- T细胞叉头框蛋白p3(Foxp3)mRNA表达与老年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0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135)和未感染组(n=65),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及不同肺部感染程度患者外周血CD_8+CD_(28)+CD_(2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检测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析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CD_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检测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析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CD_8+CD_(28)+CD_(2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_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_8+CD_(28)+CD_(2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不同肺部感染程度患者外周血CD_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不同肺部感染程度患者外周血CD_8+CD_(28)+CD_(2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感染组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高于中度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IL-6、IFN-γ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IL-10、TGF-β1水平均低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CD_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感染组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高于中度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IL-6、IFN-γ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IL-10、TGF-β1水平均低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CD_8+CD_(28)+CD_(2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IL-6、IFN-γ水平、CPI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IL-10、TGF-β1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CD_8-T细胞水平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IL-6、IFN-γ水平、CPI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IL-10、TGF-β1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CD_8+CD_(28)+CD_(28)-T细胞Foxp3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且与肺部感染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7,(6):801-802
目的探讨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首次就诊且未做任何治疗的CHB患者156例,分为A组(自身抗体阳性组,70例)和B组(自身抗体阴性组,86例)。同时,选取同期来院行健康查体的正常人50例作为C组。结果 A组的CD_4~+CD_(25)~+T细胞数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的HBV-DNA和ALT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随着外周血CD_4~+CD_(25)~+Treg细胞百分数的增加,自身抗体数逐渐降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19,P<0.05)。结论 CD_4~+CD_(25)~+Treg细胞可能具有抑制CHB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作用,可避免机体免疫耐受的产生和发展,从而达到减轻肝炎病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糖皮质激素剂量、CD_4+T淋巴细胞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门诊诊治的IBD患者240例,依据IBD患者是否合并CMV感染分为CMV感染组、非CMV感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_4+T淋巴细胞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门诊诊治的IBD患者240例,依据IBD患者是否合并CMV感染分为CMV感染组、非CMV感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_4+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 240例IBD患者检出CMV感染50例,CMV感染率为20.83%。CMV感染组患者病程≥24个月、发热症状、并发症、既往用药史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结肠镜表现为深大溃疡的占比均高于非CMV感染组,ALB、Hb水平均低于非CMV感染组(P<0.05)。CMV感染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剂量高于非CMV感染组,CD_4+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 240例IBD患者检出CMV感染50例,CMV感染率为20.83%。CMV感染组患者病程≥24个月、发热症状、并发症、既往用药史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结肠镜表现为深大溃疡的占比均高于非CMV感染组,ALB、Hb水平均低于非CMV感染组(P<0.05)。CMV感染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剂量高于非CMV感染组,CD_4+T淋巴细胞数量低于非CMV感染组(P<0.05)。病程、Hb、ALB水平、糖皮质激素剂量、CD_4+T淋巴细胞数量低于非CMV感染组(P<0.05)。病程、Hb、ALB水平、糖皮质激素剂量、CD_4+T淋巴细胞数量为IBD患者合并CMV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剂量、CD_4+T淋巴细胞数量为IBD患者合并CMV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剂量、CD_4+T淋巴细胞数量联合检测预测IBD患者CMV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87。结论 病程长、血清Hb和ALB水平降低、糖皮质激素剂量高和CD_4+T淋巴细胞数量联合检测预测IBD患者CMV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87。结论 病程长、血清Hb和ALB水平降低、糖皮质激素剂量高和CD_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是IBD患者CMV感染风险升高的影响因素,糖皮质激素剂量、CD_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是IBD患者CMV感染风险升高的影响因素,糖皮质激素剂量、CD_4+T淋巴细胞数量检测对IBD患者CMV感染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复合感染的情况及与CD_4~+ T细胞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二科住院的AIDS患者147例,其中AIDS合并PCP感染患者60例,AIDS未合并PCP感染患者87例;将AIDS合并PCP患者中复合感染组与无复合感染组CD_4~+ T细胞数、CD_8~+ T细胞数以及CD_4~+ T/CD_8~+ T细胞比值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不同CD_4~+ T细胞数水平发生复合感染情况。结果 60例PCP患者中有47例发生复合感染,感染率为78.33%;其主要的复合感染是口腔念珠菌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菌性肺炎、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分别为41.67%、31.67%、31.67%、30.00%、11.67%;AIDS相关PCP患者CD_4~+ T细胞数均<200×10~6/L,且绝大多数≤50×10~6/L;复合感染组CD_4~+ T细胞数、CD_4~+ T/CD_8~+ T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无复合感染组(P<0.01,P<0.05);CD_4~+ T细胞数≤50×10~6/L组患者复合感染率为90.91%,显著高于CD_4~+ T细胞数51~100×10~6/L组(57.14%)、101~200×10~6/L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AIDS相关PCP患者复合感染率高,AIDS合并PCP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且CD_4~+ T细胞数与AIDS合并PCP患者复合感染关系密切,随着CD_4~+ T细胞水平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梅毒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后的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以及相关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的梅毒合并HIV患者73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6例,研究组37例;对照组给予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研究组给予AZT+3TC+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CK-MB(0.71±0.02)mg/L、LDH(470.89±18.72)U/L比对照组CK-MB(1.16±0.52)mg/L、LDH(543.49±14.07)U/L下降显著(P<0.05);研究组的CD_4~+T计数(265.08±105.36)ng/L比对照组的CD_4~+T(178.64±110.52)ng/L指标显著回升(P<0.05);研究组免疫细胞学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优于照组(P<0.05)。结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梅毒合并HIV患者,能够使患者的CK-MB、LDH和CD_4~+水平显著改善,并且对相关的免疫功能有积极影响,联合抗病毒药物AZT和3TC治疗梅毒合并艾滋病具有更高效、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CD_4~+T淋巴细胞水平及血浆病毒载量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8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84例为研究组,未合并乙型肝炎的单纯艾滋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CD_4~+T淋巴细胞水平、HIV RNA载量、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分析CD_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D_4~+T淋巴细胞数、ALB水平低于对照组,而HIV RNA载量、ALT、AST、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CD_4~+T淋巴细胞数增加,HBV DNA载量、HIV RNA载量及ALT、AST、TBIL水平逐渐下降,ALB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BV DNA拷贝数增加,CD_4~+T淋巴细胞数、ALB逐渐降低,而HIV RNA载量、ALT、AST、TBIL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CD_4~+T淋巴细胞数与ALB呈正相关,与HBV DNA载量、HIV RNA载量、ALT、AST、TBIL呈负相关(P<0.05),HBV DNA载量与HIV RNA载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乙型感染患者CD_4~+T淋巴细胞、血浆病毒载量及肝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随CD_4~+T淋巴细胞数减少,病毒载量上升,肝功能受损更严重,同时两种病毒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加重患者肝损伤与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干扰素诱导基因56(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56,ISG56)、粘病毒抵抗蛋白A(Myxovirus resistance protein A,MxA)、免疫调控受体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TIGIT)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_3~+CD_4~+-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余姚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2例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研究,另选择同期48例HIV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血CD_3~+CD_4~+-T细胞表面的IFN-α、ISG56、MxA、PD-1和TIGIT指标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CD_3~+CD_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FN-α、ISG56、MxA分别为(15.82±5.31)、(0.74±0.22)、(0.83±0.14)pg/ml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TIGIT和PD-1的CD_3~+CD_4~+-T细胞分别为(23.61±12.83)%、(51.32±13.74)%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IGIT CD_3~+CD_4~+-T细胞表面百分数与CD_4~+-T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P=0.027);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P=0.001);研究组PD-1 CD_3~+CD_4~+-T细胞表面百分数与CD_4~+-T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P=0.026);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P=0.711)。结论 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_3~+CD_4~+-T细胞占比上升,IFN-α、ISG56、MxA降低,TIGIT和PD-1升高,相关指标变化证明当受到感染时机体免疫功能会发生紊乱,且与HIV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激素治疗对哮喘患儿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Treg)、血清白介素-17 (IL-17)水平的影响,为哮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指标,外周血CD_4~+CD_(25)~+Treg、IL-17水平,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FEV1、PEF、外周血CD_4~+CD_(25)~+Treg均显著高于治疗前,IL-17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且观察组FEV1、PEF、外周血CD_4~+CD_(25)~+Treg均高于对照组,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上调外周血CD_4~+CD_(25)~+Treg水平,降低IL-17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水平与CD_4~+T细胞的表达及相互调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安庆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脓毒症患者50例,按"脓毒症3.0"定义分成一般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同期随机选择于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名,设置为对照组,分别完善患者进入ICU后0 h、6 h、2 d及5 d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并检测其外周血IL-35的水平、计算CD_4~+T细胞的阳性率及早期凋亡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一般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的SOFA评分、外周血IL-35水平、外周血CD_4~+T细胞阳性率及外周血CD_4~+T细胞早期凋亡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均P<0.001)。两组2 d及5 d与0 h的SOFA评分[(4.63±1.31)分、(2.50±0.87)分vs(7.13±2.34)分;(19.00±4.66)分、(15.07±6.17)分vs(20.20±2.67)分]和CD_4~+T细胞阳性率[(36.13±3.92)%、(33.61±5.68)%vs(48.83±7.47)%;(57.53±7.26)%、(46.58±7.14)%vs(65.74±11.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 h、2 d及5 d与0 h的外周血IL-35的水平比较[(59.22±8.92)ng/L、(48.37±8.14)ng/L、(41.75±9.20)ng/L vs (64.05±9.62)ng/L;(80.02±12.19)ng/L、(63.24±11.91)ng/L、(52.05±11.55)ng/L vs (76.84±8.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 d及5 d与6 h外周血CD_4~+T细胞早期凋亡率[(4.60±0.70)%、(4.52±1.48)%vs(4.97±1.11)%;(7.16±1.35)%、(6.62±1.44)%vs(8.42±1.62)%]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各时间点的SOFA评分、外周血IL-35水平、外周血CD_4~+T细胞阳性率及外周血CD_4~+T细胞早期凋亡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结论 CD_4~+T细胞促进IL-35的分泌,IL-35可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高浓度的IL-35可诱导CD_4~+T细胞的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LADA、20例T1DM、20例T2DM及21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CD25+、CD3+CD8+T细胞。结果①LADA、T1DM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低于T2DM、正常对照组(p均<0.05)。②LADA、T1DM患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较T2DM、正常对照组增高(LADAvs正常对照p<0.01,其余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免疫调节性CD4+CD25+T细胞减少,不能有效维持对胰岛自身抗原的耐受;外周细胞毒性CD3+CD8+T细胞增多进而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155水平及其与免疫活化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慢乙肝患者、77例HBV携带者和51例正常对照者。检测肝功能、HBV DNA和乙肝三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水平及其活化水平(CD_(38)~+比例)。免疫磁珠分选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提取总RNA,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_4~+和CD_8~+T细胞中相对miR-155水平。【结果】慢乙肝组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中相对miR-155水平分别为689.37±139.43和2735.05±397.56,高于HBV携带组(420.64±101.32和1287.46±323.51)和对照组(271.83±72.95和624.62±158.33)的水平(P0.05),HBV携带组CD_8~+T细胞中相对miR-15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慢乙肝组CD_4~+和CD_8~+T细胞活化水平分别为(52.93±8.64)%和(69.28±14.85)%,高于对照组[(22.34±5.98)%和(28.64±9.53)%](P0.01),并且与miR-155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慢乙肝患者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中相对miR-155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免疫活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妇产科术后感染患者血病原体培养阳性和阴性的实验室指标,为术后血流感染的诊断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的妇产科手术患者4 841例为研究对象,对术后感染情况和感染患者血病原体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对血培养阴性和血培养阳性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23、IL-4、IL-10、IL-13、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lar-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3(eosinophil activation chemokine-3, Eotaxin-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I MCP-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86%(187/4 84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为主;血培养阳性率为11.23%(21/187),血培养阳性患者的外周血WBC、NEU、NLR与血清CRP、PCT、IL-6、IL-17、IL-23、IL-4、IL-10、IL-13、ICAM-1、VCAM-1、Eotaxin-3、MCP-1分别为(10.95±9.16)×10~9/L、(9.25±8.07)×10~9/L、(14.23±10.13)和(96.65±45.88)mg/L、(4.06±2.35)ng/ml、(293.88±40.96)ng/ml、(58.82±8.81)ng/ml、(86.08±11.53)pg/ml、(29.62±3.94)ng/ml、(55.06±7.82)ng/ml、(253.35±38.12)pg/ml、(126.08±17.15)ng/ml、(158.04±18.75)ng/ml、(227.41±39.56)ng/ml、(381.16±50.45)ng/ml均高于血培养阴性患者(P<0.05),外周血PLT为(172.28±82.05)×10~9/L低于血培养阴性患者(P=0.045)。结论相对于血培养阴性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的妇产科术后感染患者表现为外周血感染标志物、炎症因子、黏附趋化因子的过表达和凝血功能恶化,机体的炎症反应、免疫失衡和凝血障碍更加严重,对这些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可弥补血培养的局限性,提高针对术后血流感染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与HIV病毒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NASBA方法(Easy Q)和流式细胞仪绝对计数法检测30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数。结果:经过对115对有效数据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二者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84 P=0.049)。结论:研究结果为观察和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感染状况或病程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了解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和HIV在体内复制水平,以便预测疾病进展情况。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NASBA方法检测190例新发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新发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268.31/mm3,标准差为223.45/mm3;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50/mm3 35例,占18.4%;50200/mm3 40例,占21.1%;200200/mm3 40例,占21.1%;200350/mm3 64例,占33.7%;>350/mm351例,占26.8%;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为1.95350/mm3 64例,占33.7%;>350/mm351例,占26.8%;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为1.957.0log/ml,均值为4.55log/ml,标准差为0.90log/ml;其中病毒载量<3log/ml 9例,占4.7%;37.0log/ml,均值为4.55log/ml,标准差为0.90log/ml;其中病毒载量<3log/ml 9例,占4.7%;34log/ml 39例,占20.5%;44log/ml 39例,占20.5%;45log/ml 81例,占42.6%;>5log/ml 61例,占32.1%;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的升高,病毒载量呈降低趋势,通过相关回归分析,CD4+T淋巴细胞数与病毒载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374,P<0.01)。结论新发现HIV感染者免疫机能差,病毒复制水平高,大部分感染者进入发病高峰期,需要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与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集67例膀胱癌患者(非复发53例,复发14例)及53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ATP值。结果:健康对照组、非复发组、复发组的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449±116)ng/ml(、298±101)ng/ml(、141±98)ng/ml;复发组和非复发组的CD4+T淋巴细胞内ATP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复发组的ATP含量显著低于非复发组(P<0.01),ATP值降低(<142ng/ml)时膀胱癌复发的风险增加。结论: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与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良好相关性,监测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对评估其免疫状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预防复发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