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大剂量化疗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疗效,但常常引起白细胞明显下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明显缩短化疗患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持续时间,从而减少了感染机会,更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化疗的疗效。2002-06/2003-05,大剂量化疗21例恶性肿瘤患者,引起白细胞明显下降,应用rhG-CSF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21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为复治的患者,并经病理学确诊。其中男12例,女9例,中位年龄46·5(18~72)岁;肺癌7例,胃癌2例,非何奇金淋巴瘤4例,直肠癌3例,鼻咽癌5例。化疗前白细胞均在4·0×109…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化疗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疗效,但常常引起白细胞明显下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明显缩短化疗患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持续时间,从而减少了感染机会,更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化疗的疗效.2002-06/2003-05,大剂量化疗21例恶性肿瘤患者,引起白细胞明显下降,应用rhG-CSF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胃癌化疗患者化疗期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胃癌化疗患者化疗期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诊断为胃癌行化疗治疗的2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在白细胞计数(WBC)<4×109/L时开始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化疗结束后24h时开始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观察患者化疗期感染发生情况,化疗期WBC最低值、粒细胞最低值、WBC低于正常值维持天数,化疗前后(2个化疗周期结束)CD_3~+、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结果对照组化疗期发生感染者25例,感染率为25.00%,观察组化疗期发生感染者12例,感染率为12.00%,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期WBC最低值、粒细胞最低值分别为(3.48±0.64)×10~9/L、(2.69±0.60)×109/L,高于对照组(3.15±0.72)×10~9/L、(1.95±0.56)×109/L,WBC低于正常值维持天数为(3.12±1.08)d,短于对照组(3.69±1.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CD_3~+、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CD_3~+、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胃癌化疗患者在化疗后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降低化疗期感染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化疗后早期预防用药较WBC下降后再用药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两种不同用法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化疗后曾出现Ⅲ度及Ⅲ度以上骨髓抑制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在化疗结束后第2天开始使用 rhG-CSF以及在化疗后白细胞低于2×109/L时开始使用,直至白细胞升至 10×109/L.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和用量.结果:血常规检查示两组患者的骨髓功能均能在下一周期化疗前恢复正常,但B组所需 rhG-CSF 平均3.69支,较A组的6.17支明显减少(P<0.05).结论:两种方法疗效相当,但所需费用不同,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胃癌化疗患者化疗期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胃癌化疗患者化疗期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诊断为胃癌行化疗治疗的2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在白细胞计数(WBC)<4×109/L时开始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化疗结束后24h时开始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观察患者化疗期感染发生情况,化疗期WBC最低值、粒细胞最低值、WBC低于正常值维持天数,化疗前后(2个化疗周期结束)CD_3^+、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结果对照组化疗期发生感染者25例,感染率为25.00%,观察组化疗期发生感染者12例,感染率为12.00%,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期WBC最低值、粒细胞最低值分别为(3.48±0.64)×10~9/L、(2.69±0.60)×109/L,高于对照组(3.15±0.72)×10~9/L、(1.95±0.56)×109/L,WBC低于正常值维持天数为(3.12±1.08)d,短于对照组(3.69±1.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CD_3^+、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CD_3^+、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胃癌化疗患者在化疗后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降低化疗期感染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化疗后早期预防用药较WBC下降后再用药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合并细胞及真菌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发热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患者(n=63)在接受先锋霉素Ⅴ及氟康唑治疗的同时,随机分加用GM-CSF和不加GM-CSF两组。结果接受抗生率及GM-CSF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推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低剂量和高剂量使用,对晚期卵巢癌化疗后防治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作用。方法将113例晚期卵巢癌肿瘤减灭术后行TP静脉化疗方案的患者分为rhG-CSF低剂量组45例,予50μg/d,共240个化疗疗程;rhG-CSF高剂量组43例,予150μg/d,共232个化疗疗程;对照组25例,未使用rhG-CSF,共135个化疗疗程;观察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动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第11天,rhG-CSF低剂量组和rhG-CSF高剂量组均出现白细胞计数平均最低值,而对照组则在化疗后第9天出现白细胞计数平均最低值;rhG-CSF低剂量组、rhG-CSF高剂量组、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平均最低值分别为1.07×109/L、0.93×109/L和1.70×109/L,使用rhG-CSF后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无论是低剂量还是高剂量使用rhG-CSF,均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恢复晚期卵巢癌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周静 《现代医院》2012,12(9):22-23
目的了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肺癌患者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比的方法将60例的VIP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地榆升白片为升白药物,化疗前及化疗开始后每日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9×109/L开始使用,白细胞>4×109/L停用,分别计算用药天数。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效果确切,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合并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患者(n=63)在接受先锋霉素Ⅴ及氟康唑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加用GM—CSF和不加GM—CSF两组。结果接受抗生素及GM—CSF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95例SARS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红细胞及血小板 ,对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者给予rhG -CSF治疗 ,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35例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的患者给予rhG -CSF治疗后 ,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增加 ,肺部炎症反应并未加重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3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住院和随访期间无继发细菌、真菌、结核菌或二重感染。结论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者应用rhG -CSF治疗 ,可显著改善外周血象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对预防继发感染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放疗科2010年1-12月进行放射、化疗的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413例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1例,感染率5.73%;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最多,占34.56%,下呼吸道次之,占20.99%,泌尿道感染率居第3位,占17.28%;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菌株32株,占57.15%,其次是真菌17株,占30.35%,革兰阳性菌7株,占12.50%.结论 进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必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胃癌化疗感染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诊断为胃癌行化疗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在化疗结束后24h时开始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对照组40例患者在白细胞计数4×109/L时开始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统计80例患者化疗期感染率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化疗期感染率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80例患者免疫功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白细胞最低值、中性粒细胞最低值等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化疗期间感染率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对改善白细胞最低值、粒细胞最低值、缩短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维持天数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共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伊曲康唑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76.9%,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42.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治疗后均提高,分别为(2.92±0.30)×109/L和(1.52±0.21)×109/L,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2.27±0.28)×109/L和(1.09±0.29)×109/L;两组中性粒细胞100~500/mm3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100/mm3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利于提高患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特点及预防感染的措施,为其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8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1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2.8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5.45%;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84%.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导致医院感染,应及时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治疗和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易感因素,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医院感染和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病例经济费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病例和非感染病例各104例进行配对调查结果发现,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总住院费为4951.59元,明显高于对照病例3694.42元,两组差异非常显著(t=2.52P<0.01)。住院各项经费比较可见中西药费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各科室和各科中西药费比较均见放疗科两组差异显著(P<0.005P<0.01)。各感染部位比较可见下呼吸道和术后伤口感染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上述结果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可使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医院2008-2009年350例恶性肠道肿瘤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分析,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生感染51例,感染率为14.57%,以腹盆腔感染最多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27%;感染因素与住院天数、年龄、基础疾病个数、引流管个数及引流时间、是否合并肠梗阻和预防性抗菌药物等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的应对策略。方法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分析肿瘤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16 999例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8例,感染率0.69%,占医院感染的44.53%;肿瘤类型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构成比以肺癌、消化道癌症为主,分别占33.90%、31.35%,其次为淋巴瘤,占10.1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8.47%,血液系统感染次之占11.86%;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43株占53.09%,其次是革兰阳性菌22株占27.16%,真菌16株占19.75%;感染患者白细胞数<1.0×109/L、(1.0~4.0)×109/L、>4.0×109/L感染率分别为9.32%、18.64%、72.04%;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的应用、使用激素,分别占89.83%、88.14%,其次为动静脉插管,占50.8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主要与原发肿瘤的类型等因素有关,应给予临床干预,以降低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cytokine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adiation syndrome (ARS). In addition to the hematopoietic effects of G-CSF o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myeloid progenitor cells, G-CSF is also known to hav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CSF could accelerat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T lymphocyte recovery after a sublethal dose of irradiation. Female BALB/c mice were subjected to 6 Gy of total body irradiation and then were treated with either 100 μg/kg G-CSF or an equal volume of PBS once daily for 14 days. Percentages of thymocyte subpopulations including CD4 − CD8 − , CD4 + CD8 + , CD4 + CD8− and CD4 − CD8+ T cells, peripheral CD3 + , CD4+ and CD8+ cells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Recent thymic emigrants (RTEs) were assessed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using primers specific to the 257-bp T cell receptor rearrangement excision circles (sjTRECs). The proliferative capacity of splenic mononuclear cells upon exposure to ConA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Cell Count Kit-8 (CCK-8). G-CSF treatment promoted thymocyte regeneration, accelerated the recovery of CD4 + CD8+ cells and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thymocyte sjTRECs. These effects were more prominent at early time points (Day 28) after irradiation. G-CSF also increased the rate of recovery of peripheral CD3 + , CD4+ and CD8+ cells and shortened the period of severe lymphopenia following irradiation. G-CSF also increased the splenic mononuclear cell mitotic responsiveness to ConA more than control-treated cells. Our results show that G-CSF accelerates T cell recovery through both thymic-dependent and thymic-independent pathways, which could be used to increase the rate of immune reconstitution after sublethal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