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情况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指标水平变化及对患肢微循环恢复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出现感染者62例为A组;另选取同期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未感染者62例为B组;两组均行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治疗,根据术后骨折感染的治疗方法不同将A组分为A1、A2患者各31例,A2患者术后行抗感染药物常规治疗,同时行骨折创面消毒及无菌敷料更换等,A1患者行VSD治疗;观察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比较分析A、B两组的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核因子KB的指标水平;比较A1、A2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检测,同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6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9株,以革兰阳性菌73株占61.34%为主;治疗后2d、4d、6d,A1患者的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总积分、白微栓率、管襻畸形率低于A2组,而A1组的襻顶血管直径、管襻长度均高于A2组(P<0.05)。结论对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行VSD治疗,可有效清除骨折区域坏死组织及控制感染,对创面的愈合、肢体微循环修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炎性因子和微循环的角度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胫骨骨折术后创面感染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出现创面感染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对感染创面采用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采用VSD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和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核因子κ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和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胫骨骨折术后创面感染患者的炎症和微循环状态,有利于促进创面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综合护理对骨折创面感染患者局部创面微循环指标、炎症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骨折创面感染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外科换药方法治疗,40例)和观察组(实施VSD治疗,40例),治疗期间均给予两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局部创面微循环指标、血清炎症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升高,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创面换药次数减少;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局部创面微循环流态、襻周、管襻、综合积分及血沉(ESR)、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 VCAM-1)、核因子-κB(NF-κB)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VSD联合综合护理应用于骨折创面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可提升其临床效果,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局部创面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166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联合组(83例)行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常规组(83例)行外固定架联合常规灌注冲洗治疗,两组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及药物试验,对每例患者在3小时内进行2次标本采集,然后进行常规培养,选取纯菌落并在细菌鉴定仪中进行鉴定。结果 16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共分离16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2株占49.40%,革兰阴性菌共61株占36.75%,真菌23株占13.86%;联合组在治疗后的控制感染时间(10.96±2.03)d、创面无菌时间(21.82±11.39)d、骨折愈合时间(6.26±1.08)月、患肢康复时间(15.93±2.75)周均显著少于常规组控制感染时间(22.39±1.17)d、创面无菌时间(42.05±13.73)d、骨折愈合时间(10.54±3.39)月、患肢康复时间(19.47±3.86)周,联合组治疗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器联合VSD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清创原则。外固定器安装正确,并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VSD)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微循环和辅助性T1(Th1)/辅助性T2(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9年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74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有无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18例和未感染组56例。未感染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感染组在其基础上采用VSD治疗。检测甲襞总积分、毛细血管流速与白微栓、碱性磷酸酶(ALP)、磷(P)、钙(Ca)浓度、Th1/Th2、感染组病原菌。结果与未感染组比,术后感染组甲襞总积分、白微栓降低,毛细血管流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ALP、P、Ca浓度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感染组比,术后未感染组IFN-γ、IL-2、TNF-α、IL-6水平升高(P0.05);未感染组血清Th1及Th2亚群水平高于感染组,且未感染组Th1/Th2值较低,处于失衡状态(P0.05)。18例感染患者分离出5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60.87%)为主,革兰阳性菌占37.25%,真菌仅占1.96%。结论 VSD可明显控制感染,改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微循环及骨代谢,可改善Th1/Th2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探究封闭负压引流在手部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6例手部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皮瓣修复治疗组)48例和观察组(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皮瓣修复治疗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及感染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及感染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及2周观察组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感染相关指标(血清hs-CRP、PCT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在手部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术后相关感染指标的表达,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红外线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2017年10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情况和微循环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21和28d时测量骨痂密度分别为(1.98±0.22)、(2.87±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3±0.26)、(2.05±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甲襞微循环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5d后的流态积分(0.81±0.13)、管襻积分(0.41±0.06)和襻周积分(0.24±0.08)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襻顶血管直径(14.69±1.36)、管襻畸形率(20.13±1.57)和白微栓率(1.19±0.18)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红外线照射能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折部位微循环,属于物理疗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下肢开放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负压封闭引流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诊治的70例下肢开放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设为感染组,以医院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未感染300例为未感染组,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对比3组受试人员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变化,并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对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70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4株占48.6%,以酿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36株占51.4%,以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患者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患者,而NFκB蛋白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封闭引流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负压引流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容易并发病原菌感染,负压封闭引流对感染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以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及比较两组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并比较不同感染部位患者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同时检测及比较观察组患者中的病原菌情况。结果观察组足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1.10±0.12)、(1.35±0.14)及(2.93±0.21),其显著地高于对照组(0.59±0.05)、(0.80±0.07)及(1.87±0.13),其他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患者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差于其他部位感染者,24例感染患者共检出3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处于较差的状态,而革兰阳性菌在此类患者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与微循环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愈合提供可靠方向。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将其分为正常愈合组(n=87)和延迟愈合组(n=33)。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愈合情况患者的微循环因子水平,并分析微循环因子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结果:正常愈合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及襻周积分均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01、6.368、12.805、11.616、18.788和17.980,P值均<0.05)。正常愈合组血清内皮素(E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84和6.410,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襻周积分及ET、CRP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结论:微循环状态及微循环指标ET、CRP水平均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