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在新生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唇腭裂手术患儿的年龄越来越小,常在新生儿期选择手术,这无疑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于2000年以来对76例新生儿进行唇腭裂修复手术,我们对此类手术的麻醉进行了研究,以寻求更好的麻醉方法。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唇腭裂择期行修复手术的新生儿76例,年龄1h~28d,体重2.5~3.9kg,ASAⅠ或Ⅱ级,其中单纯唇裂39例,同时复合腭裂37例。单纯唇裂患儿随机分为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眶下神经阻滞组(A1组,n=19)和单纯静脉全身麻醉组(A2组,n=20),而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为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复合上腭部神经阻滞组(B1组,n=18)和单纯气管插管静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按病例单双号分为2组:联合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组单纯采用全身麻醉。记录术前、手术开始5 min、手术结束时和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并记录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管时间)、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患者总体满意度、联合组臂丛阻滞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全麻组相比,联合组拔管时间更短[(7.5±4.1)min vs.(10.0±5.1)min,t=-2.085,P=0.042],镇痛药物(瑞芬太尼)用量更少[(282.7±110.4)mgvs.(516.7±193.1)mg,t=-5.685,P=0.000)],而且联合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8.1±0.7)分vs.(6.8±0.6)分,t=7.447,P=0.000)]。结论全身麻醉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镜手术,能够提供平稳的麻醉状态,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全身麻醉,B组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 Ramsay镇静评分、拔管后30min VAS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后24h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拔管后30min,B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后24h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可明显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术后快速苏醒,并且可以减轻早期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下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下颌骨骨折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采用下颌神经阻滞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T1)、手术开始15分钟(T2)、术后10分钟(T3)三个时刻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拔管时躁动发生率及Craver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下颌骨骨折手术中,相较于单纯全身麻醉,区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可有效降低患儿疼痛程度及躁动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 自2000年1月至今,我院对40例择期胸腔手术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期胸腔手术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0~68岁,ASAⅠ~Ⅱ级,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组);另选40例手中种类、年龄、性别均与A组类同患者,采用单纯静脉麻醉进行对照(B组)。  相似文献   

7.
<正> 自2000年1月至今,我院对40例择期胸腔手术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期胸腔手术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0~68岁,ASAⅠ~Ⅱ级,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组);另选40例手中种类、年龄、性别均与A组类同患者,采用单纯静脉麻醉进行对照(B组)。 1.2 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和阿托品0.5mg。A组先行于T_(6-8)作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为试验量,观察无腰麻症状后注入1.6%利多卡因10ml,出现麻醉平面后,再行全麻诱导插管,以1%普鲁卡因、芬太尼、琥珀胆碱复合液维持麻醉,每隔30~45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6%利多卡因5ml。术毕向硬膜外腔注入吗啡3mg+氟哌啶3mg+生理盐水10ml行术后镇痛。B组单用静脉麻醉,方法同  相似文献   

8.
神经阻滞麻醉在眼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阻滞麻醉在眼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朱承华*在我国,大部分眼睑手术都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但因麻醉药直接注射于手术部位,使该区域易发生肿胀和出血,不但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还直接影响某些手术(如美容整形手术)的效果。我们在眼睑手术中应用神经阻滞取得初步体...  相似文献   

9.
腹股沟斜疝、隐睾、精索鞘膜积液是小儿腹股沟区常见手术,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小儿欠合作,需采用全身麻醉,但单纯全身麻醉常常用药量大,不利于术中管理及术后苏醒,如采用外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将减少全麻药量。本研究旨在观察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病人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情况。记录两组术后12、24和4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静息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在T_0、T_1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T_2、T_3和T_4时,观察组SBP、DB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p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2小时和72小时谵妄评定表(CAM-CR)、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24小时,观察组M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AM-CR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AS、NRS评分在术后12、24和48小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VAS、NRS评分(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4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髋部手术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镇痛持续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段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T0)2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给药15 min后(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开始1 h(T3)、手术结束时(T4),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大肠癌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下腹部及上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氯胺酮复合神经阻滞组(A组)和氯胺酮全麻组(B组),各40例。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记录呼吸、循环变化、诱导和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麻醉效果完善。大部分无需追加麻醉药均能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氯胺酮复合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气道管理方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臂丛神经阻滞种类及进针方法繁多,为使效果可靠、安全、简单,许多研究者进行了试验和探讨,但仍有不足之处。我们从1986年起应用腋动脉穿透一针法臂丛神经阻滞32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322例,男230例,女92例,年龄7~68岁,平均31岁,多为青壮年。体质Ⅰ~Ⅱ级。手术种类:肱骨骨折25例,尺桡骨骨折、肌腱粘连松解110例,断指再植、神经血管修复187例。术前用药:鲁米那钠0-1~0-2肌注。手术时间:1~12h,平均5-5h。初次局麻药用量(20±4)ml(含…  相似文献   

14.
赖爱华  张璜  游珊  孙涛  刘贤  周文天 《器官移植》2019,10(5):578-583
目的  探讨球后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麻)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行PKP的100例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者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喉罩通气全麻术;观察组行喉罩通气全麻术联合球后神经阻滞技术。观察两组PKP受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术中镇痛剂使用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受者术后2、6、24 h疼痛程度,观察两组受者的苏醒情况。比较两组受者术前1 d及术后1 d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15 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 < 0.05)。观察组受者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使用量分别为(1.0±0.4)、(299±40)mg,明显低于对照组受者的(1.3±0.6)、(365±42)mg(均为P <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观察组受者在术后2、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受者(均为P < 0.01)。观察组受者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受者(均为P < 0.05)。观察组受者术后1 d的白介素(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受者(均为P < 0.05)。结论  球后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可以维持PKP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瑞芬太尼与丙泊酚使用量,减轻受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宫颈神经阻滞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为预防和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180例早孕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n=50例)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实施宫颈阻滞手术麻醉。对照组(n=50例)不采用任何麻醉措施。观察两组手术镇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孕妇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术后发生1例轻微恶心、呕吐,未采取处理措施,术后1 d自行缓解,无人工流产综合征、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9例人工流产综合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颈神经阻滞麻醉下实施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显微支撑喉镜手术血流动力学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50例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S组)在麻醉前5 min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对照组(C组)比较全麻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完成后(T2)、显微支撑喉镜置入后即刻(T3)4个时间点的SBP、DBP、HR 和术后12 h、24 h、48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与T0比较,C组的SBP、DBP、HR在T1时降低,T2、T3时升高(P< 0.05);S组的SBP、DBP、HR在T1时降低.C组与S组相比,除DBP在T1时外,其他各时点SBP、DBP及HR有明显差异(P< 0.05);疼痛评分C组在12 h、24 h时降低(P<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显微支撑喉镜手术能提供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并能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7.
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神经阻滞技术费用低 ,术后镇痛效果好 ,对于一些四肢或体表部位的手术尤为适宜。但传统的依赖病人异感进行神经定位阻滞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 ;即使操作者经验丰富 ,由于缺乏客观的指标 ,有时也难以保证阻滞的精确定位和效果确切。近年来临床上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使得神经阻滞术有了客观指标 ,提高了阻滞定位的准确性和阻滞效果。现将我院应用神经刺激器的临床初步经验简介如下。神经刺激器用于外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器具介绍[1]1.外周神经刺激器 :我们使用的神经刺激器 (B/BRAUN ,TIMUPLEX 0 1G)可以发出频率 1或 2Hz的电流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与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分别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年龄1~10岁的上肢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成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组(B组),每组40例;记录注射氯胺酮入睡后;手术开始后1、5、101、5 min时HR、SpO2、MAP的变化;观察记录麻醉期间氯胺酮的用量及术毕苏醒时间(指手术结束时至病人睁眼时)。结果A组与B组相比,其氯胺酮总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显著缩短(P<0.01)。A组手术前后呼吸循环无明显变化,B组术中较注药后HR明显增快,MAP显著增高(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效果完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这一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需行急诊或择期手外伤手术的患儿,共计80名。随机分为单纯实施七氟醚全身麻醉组(S组),实施七氟醚全身麻醉后,超声引导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组(U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情况,气胸发生率,术中无意识体动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术后1小时(T_0),2小时(T1),4小时(T_2),8小时(T_3),12小时(T_4),24小时(T_5)疼痛评分(Wong-Baker评分)等。结果 U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短于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术中无意识体动发生率及术后PONV的患儿例数,S组均多于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术后疼痛方面,S组患者T_0,T_1,T_2,T_3Wong-Baker评分高于U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手外科手术风险较小,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疼痛程度,适合在麻醉医师熟练掌握这一技术的前提下开展。  相似文献   

20.
张建中  孙超  李海涛 《中国骨伤》2001,14(6):350-351
足部疾病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 ,以往足部手术多在椎管内麻醉下完成 ,近年来 ,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 ,即使是骨性手术亦要求尽早下地活动 ,以减少对患者生活工作的影响和并发症的产生。自 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科对 5 2例足部手术患者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本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 ,并对优缺点进行分析 ,进一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5 2例足部疾病患者 ,男性 11例 ,女性 41例 ,年龄 30~ 6 7岁 (平均 5 8岁 ) ,外翻截骨矫形 35例 ,糖尿病足前足、中足截肢 7例 ,跖骨骨折内固定 3例 ,跖间神经瘤 3例 ,跖骨肿瘤 2例 ,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