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55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25例,氯氮平组3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检测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氯氮平组治疗后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醉(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B(APOB)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明显降低,利培酮组治疗后TG、APOB明显升高,而TC、LDL、HD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培酮、氯氮平均可导致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异常.利培酮较氯氮平对血脂影响较小.临床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血脂的变化,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培酮、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培酮、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CCMD -Ⅱ -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使用利培酮 ( 2 4例 )、氯氮平 ( 2 6例 )治疗期间进行 6个月的随访 ,观察利醅酮、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发现 :1、利培酮组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的改善和氯氮平组相似 ,对PANSS总分的改善明显优于氯氮平组。 2、 6个月的治疗前后相比 ,利培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除精神支柱外均非常明显地提高 ;氯氮平可以部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对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没有明显改善。 3、 6个月后 ,利培酮组比氯氮平组相比 ,利培酮组与氯氮平更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方法 对病程〈3年的117例首次在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首选利培酮和氯氮平进行8周治疗。以BPRS、SAPS、SANS评定疗效,以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二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起重要作用,但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动态观察了儿童首发精神分裂患者在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和6月末血清IL-6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氯氮平,利培酮和2者合用(合用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利吉酮组和合用组,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疗效,观察副作用,结果:利培酮和氯氮平疗效相仿,氯氮平和利培酮全用优于单独使用.而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6.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口服利培酮或氯氮平各治疗精神分裂症25例,疗程8周,以PANSS评定疗效,以TESS观察副反应。结果 两药对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利培酮副反应有EPS及失眠,氯氮平副反应有流涎、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过度镇静、白细胞减少及心电图异常。结论 利培酮与氯氮平疗效相近.但副反应小,为安全有效的一线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验证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6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利培酮合并氯氮平为合并用药组 ,第二组为利培酮治疗组。用 PANSS量表评定其疗效 ,TESS量表评定其副反应。结果  1合并用药组在第 2、4、8周减分 (9.4± 3 .6,1 8.2± 5 .3 ,41 .9± 1 3 .3 )与单一用药组 (1 0 .4± 2 .6,2 6.8±6.1 ,41 .6± 1 3 .0 )在疗效上没有显著差异。 2合并用药组在副反应方面明显多于单一用药组。结论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并未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带来好处 ,我们的研究不主张合并用药。  相似文献   

8.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口服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分裂症各40例,疗程8周,以PANSS治疗前后的分值变化评定疗效,并用TESS量表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显效率为27.5%,总有效率为72.5%,与氯氮平治疗效果相当,但副作用较少。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近、副作用少,治疗依从性高,为安全、有效的一线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9.
氯氮平与利培酮引起精神分裂症脑电图改变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氮平和利培酮均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已有较多报道认为两药均引起脑电图(EEG)异常,但此两药引起的EEG异常是否存在不同特征,尚不清楚。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1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以我中心2004年6-12月期间的入院病人中服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条件两组必须具备:①符合CCMD-3-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既往无脑器质性损害及癫痫病史;③治疗前3个月未服用过各种抗精神病药物和未接受过电休克治疗(ECT);④治疗过程中均未并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结果利培酮组入组62例,其中男4l例,女21例。年龄1…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101例难治患者用配对半随机法分成利培酮组(A)、氯氮平组(B)及二药联用组(AB),疗期8周,用PANSS、CGI、TESS评定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三组8周疗效相似(p>0.05),有效率A组60.0%、B组61.8%、AB组62.5%;AB组与A组均于第一周起效,治疗2周时AB组疗效较单用组佳(p<0.05),对阳性症状疗效突出(p<0.05);AB组副作用比单用组少.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二药联用对某些难治病例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5例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氯氮平组(73例)和利培酮组(72例),住院治疗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在治疗4周和8周末,氯氮组患者阳性因子减分率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t=2.828,3.381,P〈0.01),其它因子分及PANSS总分减分率两组患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CGI疗效评定标准比较显示,氯氮平治疗效果优于利培酮(Ridit分析,μ=2.425,2.223,P〈0.05)。利培酮治疗无效的患者换用氯氮平治疗后50%有效,氯氮平治疗无效的患者换用利培酮治疗后20%有效。氯氮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白细胞下降、嗜睡、流涎、尿失控、头昏和癫痫发作,利培酮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急性锥体外系反应和嗜睡;氯氮平组有9.6%的患者、利培酮组有2.8%的患者因不能耐受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均是有效的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氯氮平的治疗效果、特别在改善阳性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但利培酮较氯氮平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rhIL-10)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血、肝IL-6和TNF-α炎症介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炎症模型,并同时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rhIL-10,ELISA法测定12 h、24 h、48 h和72 h肝组织和血清IL-6和TNF-α的含量。 结果: 注射rhIL-10后12 h,肝组织和血清IL-6、TNF-α水平开始下调,24-48 h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72 h后抑制作用减弱,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rhIL-10)显著下调肝组织和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心电图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单一使用利培酮、氯氮平引起心电图改变情况及其与服药时间、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药前、服药后2周、6周分别作心电图检查,记录服药剂量与心电图改变的情况,并在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之间作统计分析。结果 利培酮和氯氮平引起的心电图改变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QTc延长、窦性心律不齐,其中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在两组对比中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心电图改变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培酮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其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程度较氯氮平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脑电图(EEG)演变规律与疗效的关系,以便用EEG预测疗效,指导治疗.方法对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氯氮平单药治疗,在100~150mg/d、175~300mg/d、325~550mg/d时分别行EEG检查,减量或停药后再次复查EEG.用BPRS对每一入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评定,减分率>40%为疗效好,减分率≤40%为无效.结果氯氮平治疗过程中84.96%(322/379)的EEG有异常改变,其中94.72%(305/322)为广泛性异常或在广泛性异常背景上局限性显著.EEG异常程度与服用氯氮平剂量呈正相关.21.09%(27/128)的患者治疗早期EEG无改变(A组),其有效率为7.41%(2/27).78.91%(101/128)的患者氯氮平治疗早期EEG即有异常改变(B组),其有效率为94.06%(95/101).两组有效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87.15,P〈0.001).结论 EEG可以预测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氯氮平治疗早期EEG即有异常改变者,预示治疗有效,EEG无变化者预示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6.
The production of cytokines during aging, except interleukin (IL)-2, has been neglected in humans. We measured the in vitro production of IL-6,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interferon (IFN)-γ and IL-1β by 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s from selected healthy young (mean age 26.8 years) and aged (mean age 80.2 years) subjects. Significant increases of IL-6, TNF-α and IL-1bT levels were found in mitogen-stimulated cultures from aged donors, occurring at 24 to 72 h after stimula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IFN-γ production. Proliferative capability of cells stimulated with PHA was not impaired in aged subjects. Since the amounts of all cytokines studied were similar in unstimulated cultures from young and aged subjects, and also serum levels of TNF-a did not differ,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cellular machinery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cytokines is well preserved in aging, and also that cells from old people are able to up-regulate their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appropriate stimuli. The increases in cytokine synthesis were not dependent on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monocytes, nor were they related to the significant rise of CD45RO+, and the concomitant decrease of CD45RA+ occurring in both CD4+ and CD8+ lymphocytes from aged subjects. The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by stimulated mononuclear cells of healthy aged subjects may be relevant to several aspects of age-associated pathological events, including atherosclerosis, osteoporosis, fibrosis and dementia.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观察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在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前后第1、2、5周末的血清催乳素(sPRL),及BPRS、sAPS、SANS评分,结果发现,病人组与对照组sPRL无差异,氯丙嗪引起sPRL显著升高,氯氮平则不影响;sPRL基础值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其基础值及治疗前后的变化不能预测临床疗效;氯丙嗪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阳性症状疗效均好,但长期治疗时氯丙嗪的阴性症状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1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8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BDNF Val66Me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t/Met基因型患者的PANSS总分、焦虑(抑郁)因子分及认知损害因子分均高于Val/Val和Val/Met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Met/Met基因型者临床症状可能更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把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患者120名,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氯氮平治疗2月,于治疗前及后2周、4周、8周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分析两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于治疗8周末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其治疗依从性则阿立哌唑组显著高于氯氮平组。副反应明显少于氯氮平组。结论:阿立哌唑的副反应少,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明显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