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昂丹司琼联合氟哌利多对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的60例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23~76岁,体重40~75kg,随机分为氟哌利多组(A组)和昂丹司琼联合氟哌利多组(B组),每组30例。所有病例均选择连硬外阻滞麻醉,常规于T12~L4间隙穿刺置管,用0.7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间断给药,控制阻滞平面上界达R水平,手术开始常规辅助哌替啶50mg、胃复安10mg控制术中内脏牵拉反应。A组于术毕自硬膜外注入镇痛负荷量4ml(含吗啡1mg+氟哌利多1mg,用生理盐水稀释),然后接PCEA泵,泵内镇痛液配方为:0.15%罗哌卡因150ml,内含吗啡3mg、氟哌利多2.5mg,给药模式为背景剂量+患者自控量,背景剂量为4ml/h,单次追加药量为0.5ml,锁定时间15min;B组术毕单次缓慢静注昂丹司琼4mg(不少于2min)后予以术后镇痛,镇痛方案同A组。观察术后24h内PONV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PONV的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氟哌利多可通过不同作用途径阻断妇科手术后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180例择期LC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在手术结束10min前T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F组氟哌利多5mg和S组生理盐水2ml。观察3组患者手术结束后0~5h、6~10h、11~24h、25~48h各时段恶心、呕吐和48h内头痛、头晕、嗜睡和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中T组PONV的发生率最低(P〈0.05),F组次之;头晕、头痛发生率F组明显高于S、T2组(P〈0.05),S、T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嗜睡的发生率F组高于S组。结论 托烷司琼和氟哌利多静脉注射均能明显减少LC患者PONV的发生率,但氟哌利多会增加头痛、头晕、嗜睡和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而托烷司琼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5~5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 ml;B组(格拉司琼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格拉司琼3 mg;C组(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格拉司琼3 mg+地塞米松10 mg;D组(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复合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格拉司琼3 mg+地塞米松10 mg+利多卡因1.5 mg/kg。记录术后24 h内的PONV发生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D组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能够更好地预防术后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何向东 《现代医院》2006,6(5):46-47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为格拉司琼组,B组为氟哌利多组,C组为对照组。术毕全部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镇痛液配方为:A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加盐酸格拉司琼3mg;B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加氟哌利多5mg;C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mg,3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毕均采用负荷量加持续量加PCA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小于B组,B组小于C组。B组嗜睡发生率高于A、C组。结论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效果显著,这种给药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心脏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方法,对比研究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对心脏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3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Ⅰ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溶于0.9%NaCl溶液20ml);Ⅱ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溶于0.9%NaCl溶液20m1);Ⅲ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0.9%NaCl溶液20m。术后12、24h观察记录患者的PONV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Ⅰ组术后12hPONV发生率为20.0%(6/30),术后24h发生率为26.7%(8,30);Ⅱ组术后12hPONV发生率为20.0%(6/30),术后24h发生率为23.3%(7,30);Ⅲ组术后12hPONV发生率为72.4%(21/29),术后24h发生率为79.3%(23/29)。Ⅰ、Ⅱ组术后12、24hPONV发生率显著低于Ⅲ组(P〈0.01),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对预防心脏PONV均有较好效果,均能有效地降低心脏PONV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防心脏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方法,对比研究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对心脏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3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Ⅰ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溶于0.9%NaCl溶液加ml);Ⅱ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溶于0.9%NaCl溶液20 ml);Ⅲ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0.9%NaCl溶液20 ml.术后12、24 h观察记录患者的PONV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术后12 h PONV发生率为20.0%(6/30),术后24 h发生率为26.7%(8/30);Ⅱ组术后12 hPONV发生率为20.0%(6/30),术后24 h发生率为23.3%(7/30);Ⅲ组术后12 h PONV发生率为72.4%(21/29),术后24 h发生率为79.3%(23/29).Ⅰ、Ⅱ组术后12、24 hPONV发生率显著低于Ⅲ组(P<0.01),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对预防心脏PONV均有较好效果,均能有效地降低心脏PONV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预防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200例全麻下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mL;氟哌利多组在镇痛药液中加入氟哌利多10mg;地塞米松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 mg(4 mL);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组(联合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2 mL)和镇痛药液中加入氟哌利多5mg.术毕所有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液中均加入芬太尼1.0 mg和咪唑安定10mg.观察术后48 h内患者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恶心呕吐率(40%)明显高于氟哌利多组(16.0%)、地塞米松组(20.0%)和联合组(4.0%)(P<0.05);联合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0%)明显低于氟哌利多组(16.0%)和地塞米松组(20.0%)(P<0.05).结论 地塞米松与氟哌利多单独应用对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所致恶心呕吐有预防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相加作用,使镇吐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与氟哌利多预防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renous analgesia,PCIA)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需行全身麻醉ASAⅠ—Ⅱ级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明显胃肠道功能异常和恶心呕吐症状,无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术前24h未给任何止吐药。术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①Ⅰ组(生理盐水组,n40),术毕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患者PCIA配方为舒芬太尾100~150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②Ⅱ组(托烷司琼组,n=40),术毕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在Ⅰ组PCIA配方中加托烷司琼5mg。③Ⅲ组(氟哌利多组,n40)术毕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5mg,在Ⅰ组PCIA配方中加氟哌利多2.5mg。术后连续观察48h,记录术后0、4、8、16、24、32、48h视觉模拟评分(gAS)、舒适评分(BCS)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镇痛及舒适评分均达基本满意水平,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恶心、呕吐效果,Ⅱ组效果最好,Ⅱ组、Ⅲ组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出现了3例锥体外系症状及7例嗜睡症状。结论托烷司琼及氟哌利多均能抑制PCIA所致恶心、呕吐,但托烷司琼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刘丽霞 《现代医院》2005,5(8):47-48
目的比较新型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格拉司琼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80例妇科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术前无恶心呕吐,随机分为两组,格拉司琼组静注格拉司琼3mg加入5%葡萄糖20ml,氟哌利多组静注氟哌利多2·5mg,于摩菲氏滴管滴入,观察两组病人自手术结束至手术后48h的恶心呕吐程度并予评估。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氟哌利多组发生例数明显多于格拉司琼组,程度亦较后者重。结论新型止吐剂格拉司琼对手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托烷司琼与氟哌利多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分别在开始缝合前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5mg(A组)、托烷司琼5mg(B组)、氟哌利多2.5mg和托烷司琼5mg(C组)。术毕清醒后拔管,观察记录术后24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C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氟哌利多可显著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昂丹司琼术后预防性止吐作用的时效和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预防性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患者2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A组不给止吐药;B组麻醉前昂丹司琼4mg;C组术毕昂丹司琼4mg;D组麻醉前昂丹司琼8mg;E组术毕昂丹司琼8mg。记录手术后24h内PONV发作及补救止吐率。结果:与A组相比,C、E组病人PONV发生率及补救止吐率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患者术后PONV发生率及补救止吐率则非常显著地低于A组、C组、E组水平(P〈0.01,P〈0.05)。B组与D组、C组与E组相比,PONV发生率及补救止吐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应用昂丹司琼对全麻下行LC患者预防性止吐效应明显优于手术结束时用药,用药剂量的改变则对止吐效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昂丹司琼、甲氧氯普安和氟哌利多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差异.方法 共纳入90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麻醉诱导后对照组18例给予0.9%氯化钠10ml;昂丹司琼组24例给予昂丹司琼4 mg;甲氧氯普胺组24例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氟哌利多组24例给予氟哌利多2.5 mg.比较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昂丹司琼组、甲氧氯普胺组和氟哌利多组均能明显地抑制神经外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昂丹司琼组总有效率[79.2%(19/24)]明显高于甲氧氯普胺组[58.3%(14/24)]及氟哌利多组[54.2%(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氧氯普胺组与氟哌利多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氯普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6.7%(4/24)]与昂丹司琼组[8.3%(2/24)]、氟哌利多组[ 12.5%(3/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和氟哌利多均能明显地抑制神经外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且昂丹司琼作用明显好于甲氧氯普胺及氟哌利多.因此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使用抗恶心呕吐药物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手术后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静脉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分级Ⅱ~Ⅲ级择期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0例,镇痛泵配方分别为舒芬太尼+氟哌利多、舒芬太尼+地佐辛+氟哌利多、舒芬太尼+氟哌利多(联合地佐辛肌肉注射).各组镇痛泵的背景输注量2ml/h,视觉模拟评分(VAS)>5肌肉注射哌替定75 mg.观察各组术后6、12、24 h VSA评分、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额外镇痛药用量.结果 三种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Ⅱ组的VS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Ⅰ、Ⅲ组,Ⅲ组术后6 h Ramsay评分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术后需额外镇痛患者数也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提高术后镇痛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给予氟哌利多预防芬太尼静脉镇痛后恶心、呕吐的效应及副作用,寻求氟哌利多更佳的用药方法。方法:80例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足月产妇,年龄22-37岁,体重55-90kg,随机分为研究组(A)和对照组(B),每组40例.观察不同方式给予氟哌利多对芬太尼静脉镇痛后恶心、呕吐的效应及副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方式给予氟哌利多对芬太尼静脉镇痛后恶心、呕吐的效应及副作用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氟哌利多经硬膜外予注入较静脉用药对防治芬太尼术后镇痛恶心、呕吐效应更好,用药剂量更小,且镇静、嗜睡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氟哌利多对芬太尼诱发的咳嗽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对300例拟行全麻插管的患者,ASAI-II级,年龄18~60岁,将病人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两组病人术前1h肌注阿托品0.01mg/kg和鲁米那钠2mg/kg,观察组给予诱导前静注氟哌利多0.02mg/kg,对照组0.9%生理盐水2ml,两组均在1nl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注射时间2sec。观察记录咳嗽出现的时间和发生的次数,并按咳嗽发生次数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在注射生理盐水或氟哌利多时(TO)、注射芬太尼时(T1)、及注射后1rain(T2)、2min(T3)分别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和脉博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VS40.0%,P〈0.01),两组SBP,DBP,HR,SP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小剂量氟哌利多可明显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发牛率,其效果好,且副反应少,实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探讨硬膜外联合浅全麻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50例。ASA在I~Ⅱ级,随机均分为硬膜外联合浅全麻组(A组),静吸复合全麻组(B组)。A组术中给硬膜外给局麻药+丙泊酚3~5mg/(kg·h)维持浅全麻醉。B组术中用丙泊酚4~6mg/(kg·h),吸入异氟醚1%~1.5%,手术25~30min辅助芬太尼0.05~0.1mg及维库溴铵2~4mg,静脉推注。两组患者当胆囊取出体外全部停药。人手术室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插管后、气腹后、术毕的HR,SBP,SDP,Sp02的变化及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感腹痛率(%)。结果两组在诱导前与插管的血液动力学无统计学意义。术毕B组的心率,血压明显高于诱导前心率及血压,同时高于A组同期的心率及血压(P〈0.05)。A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术后腹痛率A组〈B组。结论硬膜外联合浅全麻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是可行的。在无复苏室的基层医院,不影响接抬手术尤为实用。  相似文献   

17.
李宁  连胜利 《现代保健》2010,(30):132-13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9岁,75kg,结肠癌,拟在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ASAⅡ级。术前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2g肌注。入手术室后血压150/90mmHg,心率72次/min,血氧饱和度98%。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入管,面罩吸氧,丙泊酚100mg静脉缓慢推注诱导,司可林100mg静注,7.5ID气管导管顺利插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静脉持续镇痛的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未用镇痛组)和Ⅱ组(静脉镇痛组)。Ⅰ组术后未用任何镇痛药,Ⅱ组停用麻醉药后便静脉给于布托啡诺1mg并接上电子镇痛泵以2ml/h输注镇痛液(5mg布托啡诺+4mg昂丹司琼+生理盐水配成60ml复合液)。对两组患者术后1h、2h、4h、8h、12h、24h进行VAS镇痛评分和BCS舒适度评级和Ramsav镇静评分,对两组肩背痛情况进行比较,并记录恶心、呕吐、瘙痒、出汗、最早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术后恢复状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在各时间段在VAS评分和BCS评级明显要好,两组Rarnsav镇静评分均为0~2分,肩背痛Ⅱ组明显好于Ⅰ组,两组在恶心、呕吐、瘙痒、出汗等副作用几率相当,最早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无差异。结论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布托啡诺静脉术后镇痛,能有效镇痛提高术后舒适性,是临床较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曲马多加咪达唑仑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加氟哌利多进行对比,对其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A组(40例)曲马多0.8 mg/ml+咪达唑仑0.06 mg/ml;B组(40例):芬太尼0.008 mg/ml+氟哌利多0.025 mg/ml;C组(40例):吗啡0.08 mg/ml+氟哌利多0.025 mg/ml;每组混合液的总容量为100 ml,分别记录术后1 h、2 h、4 h、8 h、20 h、24 h及48 h的静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镇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排气时间延长、血压下降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同时观察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结果 3组患者BP、HR、R、SpO2、48 h内无明显差异,无一例出现呼吸、循环抑制.VAS评分3组间相似,镇静评分A组好于B、C组,排气时间延长、尿潴留发生率C组高于A、B组(P<0.05).结论 术后PCEA曲马多可产生芬太尼和吗啡同样的镇痛效果,但吗啡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高,芬太尼呼吸抑制作用较曲马多明显,咪达唑仑的镇静作用好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20.
张青海  张源  史敏科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70-2271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超前镇痛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胸腔镜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术前、关胸时分别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泵内应用芬太尼1 mg、昂丹司琼4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关胸时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泵内应用芬太尼l mg、昂丹司琼4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分别记录术后0.5、4、8、24 h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及芬太尼用量。结果术后0.5、4、8 h A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按压次数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芬太尼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胸腔镜全麻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芬太尼的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