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王灵台学术思想特点.认为“创新”是其在肝病研究中的最大特色.着眼理论创新、发扬中医学精髓。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创新研究是这一特色的具体体现。并例举乙型肝炎的“从肾治肝”、柔肝冲剂治疗早期肝硬化及其他脏器纤维化说明之。  相似文献   

2.
2.2.2 组方用药常注意阴阳调和。导师针对小儿“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在组方用药中常防偏胜。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性激素的代谢探讨中医对慢性肝脏病的治疗,丰富中医治疗肝脏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从慢性肝脏病患的性激素代谢特点——雌激素活力过高,而睾丸酮降低出发,结合慢性肝脏病患临床表现,参考近年来中医界学对肝脏病认识和治疗原则,总结祖国古代医学献对相关疾病与方药之大成,探讨中医对慢性肝脏病的治疗。[结论]治疗慢性肝脏病,清化湿热瘀毒为基本原则,补脾温肾,尤其是温补肾阳是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的病机及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64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观察,认为肝硬化病中医可诊断为癥积。癥积之主要病机乃在于气结血瘀,而癥积之形成,一般又均有正气不足之因素参与,尤其以脾虚为多见,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肝内病变活动时,则多兼见湿热内蕴的表现。故活血袪瘀、软坚消积的治则宜贯彻本病治疗的始终,使肝脏变软,脾脏回缩。运用此治法的患者组,其病情好转的有效率可达86.1%。虚实夹杂者的扶正则宜以健脾益气为主,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纤维组织的吸收,并有助于腹水的消除。而肝内病变活动时,可配合使用清利湿热药,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诊治体会,提高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肝脏泡状棘球蚴病患者病例。结果:11例患者中结合B超/CT/MRI等明确诊断8例,2例术前不能排除肝癌可能,1例误诊为血管瘤;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6例(55%);碱性磷酸酶(AKP)升高5例(45%):总胆红素升高并直接胆红素升高8例(73%);甲胎蛋白(AFP)检测11例,2例轻度升高,余均阴性;11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治疗,4例行右半肝切除术(其中胆肠吻合1例),1例行右三叶切除术,5例行肝包虫切除术(其中联合胆囊切除2例),1例行姑息性手术;3-6个月后复查,3例患者局部复发,2例残腔少许积液,余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肝脏泡状棘球蚴病在肝实质内呈浸润性、外生性生长,瘤体中心出现液化无明显钙化时,在影像学方面容易导致误诊,该病手术难度较大,建议尽早手术,以根治术为主,可减少术后复发,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2.肠内营养的疗效机制近年来关于EN治疗CD疗效机制的假说不断得以验证,提高了EN的疗效和耐受性,大部分理论都基于对营养药理学的认识。2.1脂肪脂肪酸是炎症调节因子的前体物质,有几项研究表明,EN中脂肪含量不同,所产生的临床疗效随之不同。近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过多的长链脂肪酸如亚麻酸、油酸会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因此临床治疗应适当选择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364例溃疡病患者的住院系统治疗观察,认为溃疡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虚。活动期与肝郁及胃热有关;迁延难愈多因胃络瘀阻;胃酸增高为本病的普遍现象。故本病治疗应以健脾胃,佐以疏肝活血、清热、制酸之法。方药如用四君子汤加黄芪、白芍、郁金、三棱、蒲公英、乌贼骨等为基础方加减;对有胆汁返流者,则应配以疏肝清胆,降逆通腑之品。临床近期治愈率可达82.4%。  相似文献   

8.
龙胆泻肝丸(汤)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彦  范红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77-1279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丸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龙胆泻肝丸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48例,设口服甲硝唑治疗作为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用试管二倍递减稀释法进行龙胆泻肝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溶血毒素“O”A12型)、大肠杆菌ATCC 25922标准株,用平板倾注法进行龙胆泻肝汤对无芽孢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以及弧杆菌的抑菌试验和杀菌试验。结果:龙胆泻肝丸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痊愈率为62.51%,总有效率达92.7%,与首选西药甲硝唑疗效(痊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91.67%)相似(P>0.05);不同浓度的龙胆泻肝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无芽孢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以及弧杆菌有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结论:龙胆泻肝丸为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肯定的中医药疗法;龙胆泻肝汤对多种病原体有有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风湿胶囊是笔者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反复探索研制出的简便易服、高效的治疗骨性关节病的中成药制剂,具有祛风活血、舒筋止痛之功,适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军文  史耐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59-3960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测定结果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测定30例健康人对照血浆和80例临床以确诊为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浆FDP,其中包括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27例、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10例、肝硬化33例、肝癌20例,血浆FDP测定采用乳胶凝集法。结果发现各型肝脏疾病其阳性率及概率分别为病毒性乙型肝炎51.9%、P<0.05;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40.0%、P>0.05;肝硬化84.8%、P<0.05;肝癌55.0%、P<0.05。结论检测血浆FDP,及时了解纤溶亢进的程度,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灵台教授肝病辨证论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灵台教授倡导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肝,确立了补肾为主,清肝为辅,同时不忘脾胃的治法;善于灵活运用阴阳、气血、脏腑辨证;重视络病理论在慢性肝病中运用;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  相似文献   

12.
杜建民主任医师从小受家庭影响,学习中医,热爱中医,在学术上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强调中西医结合。在近70年的行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内科学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肝胆病、脾胃病和其他疑难病。杜老对黄疸病的分类、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和用药有自己的独到经验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疾病的理论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病案,从病因病机、脉诊、用药探讨连建伟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并附胃痞、腹胀、失眠、血精属肝郁脾虚证的病案以佐证。[结果]连建伟教授认为肝郁脾虚证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证型,依据四诊合参,只要病机符合,均可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连教授善于通过左右关脉诊断肝郁脾虚证,肝郁多为左关弦、小弦,脾虚多为右关虚、缓;用药轻灵,如疏肝之柴胡多不过6g,若肝郁甚,则加香附、佛手等;健脾多以白术、茯苓,用量的多少视肝郁与脾虚病机的轻重,法度严谨。所选胃痞、腹胀、失眠、血精等四则病案,皆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健脾法,方以逍遥散灵活化裁,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连建伟教授运用疏肝健脾的临床经验丰富,临证以患者情志以及左、右关脉为依据,辨证为肝郁脾虚证者,皆可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方以逍遥散化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浙派中医儿科重视脾胃学术思想的历史源流,以及在脾胃学术思想基础上的临证运用特色.[方法]通过对浙派中医儿科史料、相关中医古籍的仔细研读,并参阅现代浙派中医儿科名医的论文、论著,结合笔者对中医经典及中医学术的思考,总结、概括浙派中医儿科脾胃学术思想的历史源流及浙派中医儿科名医的临证运用特色.[结果]浙派中医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拓展升麻鳖甲汤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运用升麻鳖甲汤治疗带状疱疹、慢性扁桃体炎、哮喘-鼻炎-荨麻疹的三则验案,总结升麻鳖甲汤异病同治的辨治要点。[结果]升麻鳖甲汤旨在从肝经血分中升散热毒、破结凉血、行血解毒,具有透邪外出的功效。三则病例均病程长,迁延不愈,均为肝经血分有热、热毒内伏,同属伏邪温病,升麻鳖甲汤方证对应,疗效显著。[结论]紧扣阴血亏虚、肝风痰瘀久郁的病机是拓展升麻鳖甲汤临床应用的关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笔者步入中医之门至今,已62年,将六十余年来的学术思想初步总结为"杂病治肝、多脏调燮、微观辨证、疏通督脉"十六字.对十六字学术思想做简要论述,力求让读者在中医药学习、研究与临床工作中有所指引、有所启悟,同时能为后学者求"道"与传"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行宽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2、3、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50余年.临证中对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最为擅长,倡导内科杂病宜综合治理,多脏调燮,尤倡“杂病治肝”.本文就王行宽教授从肝论治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作一浅析,并附验案二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是医学领域的生力军,导师做好带教工作,将入门学生培养成医德高尚,科研与临床素质兼备的高级人才,是时代的基本要求,也是医学事业发展的长远大计和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当年就读研究生及目前参与指导研究生的经历,对神经科研究生的临床科研道德及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我国药物性肝损伤常用的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国内新标准和Danan标准,对212例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之间的差异及一致性。结果 212例病例中,按国内新标准初步诊断确诊112例(52.8%),疑似病例91例(42.9%),排除9例(4.2%);疑似病例进行RUCAM简化评分系统再评分:极有可能7例,很可能有关50例,可能有关32例,可能无关2例,分别占疑似病例的7.7%、54.9%、35.2%、2.2%;按Danan标准诊断:极有可能48例(22.6%),很可能有关113例(53.3%),可能有关41例(19.3%),可能无关0例,无关10例(4.7%)。两种诊断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一般,故仍有偏差存在,主要原因为国内新标准仅节选了部分RUCAM评分系统。结论国内新标准较Danan标准简便易行且准确性较高,更适于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应用,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