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甲氧苄嗪增补于停搏液中对缺血 /再灌注离体鼠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4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甲氧苄嗪组 (A)和对照组 (B)。离体鼠心在改良的 L angendorff- Neely灌注模型上预灌注 30 min,停搏 12 0min、再灌注 30 min。缺血前及再灌注期间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酶 (CPK,L DH )、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脂质 (L PO)含量、心肌 ATP水平。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再灌注后 ,A组心功能、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善 ,明显优于 B组 ;心肌酶 (CPK ,L DH)、L PO含量显著低于 B组 (P<0 .0 1) ;SOD含量和 ATP水平显著高于 B组(P<0 .0 1)。结论 :三甲氧苄嗪增补于停搏液中可显著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姜黄素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I/R组、姜黄素后处理组和姜黄素+ZnPPⅨ后处理组。结扎雄性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6 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于缺血30 min后再灌注前1 分钟内由舌下静脉推注姜黄素或ZnPPⅨ。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肌病理改变以及心功能改变、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活性和表达改变。结果 与I/R组比较,姜黄素后处理可明显上调HO-1活性和表达,并能显著抑制I/R后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反应。这一保护作用可被HO-1抑制剂ZnPPⅨ部分消除。结论 姜黄素后处理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心肌I/R损伤,其保护作用与上调HO-1蛋白的活性和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刺五加注射液(CAS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血浆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结果CASI40、80mg/kg对心肌I/R损伤大鼠,可明显缩小MIS,降低血清AST、CK、LDH活性及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使血浆TXA2水平明显下降,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结论CASI对大鼠心肌I/R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中段 ,40 min后解除结扎行再灌注 ,制成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 10 min、再灌注前 10 m in,分别静滴平衡盐液、高氧平衡盐液 ,观察在急性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心电图、血浆肌酸磷酸激酶 (CK)、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变化。结果 :高氧平衡盐液能使抬高的心电图 S- T段明显下降 ,缺血再灌注心肌 CK活性明显降低 ;并能保护SOD的活性 ,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代谢产物 MDA的含量。结论 :高氧平衡盐液对家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阳通脉方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5min,再灌注5min,反复3次后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缺血预适应(IP)模型。检测大鼠灌胃14d后温阳通脉方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再灌注损伤纽(IR组)、假性处理组血清MDA、SOD含量。结果 温阳通脉方组、IP组MDA含量低于IR组,SOD高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后,能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DA含量,升高SOD含量,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模拟心肌缺血预适应参与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研究,观察活血益心方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动物外,其余动物结扎左冠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观察心电图,检测血中心肌酶、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游离脂肪酸(FF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活性或含量,心肌Na~+-K~+-ATP、Ca~(2+)-Mg~(2+)-ATP含量。结果活血益心方能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FFA水平升高,增强SOD、GSH-PX活性;可明显抑制炎性递质IL-1、IL-6和TNF-α激活;明显降低MDA及CRP含量,增加NO含量;明显增强心肌Ca~(2+)-Mg~(2+)-ATP、Na~+-K~+-ATP活力。结论活血益心方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楂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山楂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 I)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前给予山楂提取物处理,观察动脉压和心律失常的改变,测定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预先给予山楂提取物可降低血液中LDH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血压,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结论山楂提取物对大鼠心肌IR I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hBNP组,rhBNP按0.1 mg/kg,通过舌下静脉给药,其他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然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MIS),NB-T染色心肌标本,测定心肌酶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心肌染色变浅,梗死重量和MIS及AST、LDH、CK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P<0.001),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及MPO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rhBNP组的心肌染色变深,梗死重量和MIS及AST、LDH、CK活性均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及MPO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rhBNP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益气温阳中药复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通过检测各项指标,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复灌大鼠为模型,测定假手术组、模型组、普罗帕酮(心律平)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心肌钙离子含量以及 Ca2+-ATPase活性.结果 益气温阳中药复方能防止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轻心肌组织钙超载,减轻Ca2+-ATPase活性下降.结论 益气温阳中药复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主要与减轻心肌组织钙超载,增强Ca2+-ATPas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卢国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2999-300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MI组各10只,检测各组心肌CaN变化,并测定其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腺苷三磷酸(ATP)、CaN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aN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SMI组CaN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SMI能够抑制大鼠心肌细胞CaN活性,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生黄合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生黄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给药7 d后,建立MIRI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黄合剂能降低大鼠LDH及MDA的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改善心肌组织病理损害。结论生黄合剂对大鼠M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抗自由基作用来抑制MIRI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复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急性心肌缺血防治作用。方法用灌胃的方法,给大鼠灌服益气活血复方(2 mg/kg)两周后,皮下注射Iso(5 mg/kg)以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测定心肌线粒体中丙二醛(m alond 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 ionperoxidase,GSH-PX)活性;心肌组织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 inase,CK)含量。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中,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及GSH-PX活性增加;益气活血复方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降低,SOD、GSH-PX活性显著增加;心肌组织中LDH、CK含量显著升高,血清CK、LDH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增加SOD、GSH-PX活力,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川芎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各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测定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秤重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川芎嗪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心肌细胞肿胀明显减轻,血中SoD、NO、NOS含量增加,MDA,CK的生成减少。(P〈0.05)。结论:川芎嗪后处理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减少坏死面积,其作用可能与提高sOD、NO、NOs含量,减少MDA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虎杖苷(polydatin,PD)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I/R组,PD(I/R+PD)组,虎杖苷+蛋白激酶C(PKC)阻断剂(I/R+PD+chelerythrine)组和PKC阻断剂(I/R+chelerythrine)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法建立离体心肌I/R模型,缺血40 min,再灌注共40 min,分别测量再灌20 min以及再灌40 min时心功能和酶学指标包括:心率、左室收缩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磷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心肌I/R可引起心脏功能I/R+PD组±dp/dtmax的恢复率明显回升(P0.05),同时,LVEDP、LVDP等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LDH、PK浓度在复灌20和40 min时明显低于I/R组(P0.05)。说明PD能部分抑制再灌注期PK和LDH的漏出。PD还能够显著提高I/R心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且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应用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则可以消除PD的上述作用。结论:PD可能通过PKC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对I/R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心肌组织中信号分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及活性氧(ROS)的调控。方法: 常规建立SD大鼠I/RI心脏模型,32只,随机分成4组(n=8),分为假手术组、I/R组、过氧化氢酶(CAT)组及DIDS组。伊文思蓝和红四氮唑(TTC)双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心肌组织中ROS的含量、用western blot 蛋白印迹法检测Akt和p-Akt的水平,TUN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以及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①与I/R组对比,DIDS组和CAT两组的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数、血清CK、LDH的活性均明显减少(P<0.05);但DIDS和CAT二组间无差异。②与I/R组对比,DIDS组和CAT组血清中MDA的含量明显减小;而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DIDS组比较,CAT组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③与I/R组对比,CAT组和DIDS组心肌组织中RO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组较DIDS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④各组心肌组织中总Akt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I/R、DIDS 和CAT 3组p-Akt的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DIDS组p-Akt的水平显著高于I/R和CAT组(P<0.05);但I/R和CAT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DIDS同时具有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及降低ROS水平,减轻I/RI,达到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芒果苷10mg/kg、20mg/kg和40mg/kg剂量组、地奥心血康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芒果苷、地奥心血康或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服21d,末次给药后1h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40min再灌120min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完成模型全部操作只穿线不结扎。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测定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分别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芒果苷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超微结构,芒果苷小剂量组就能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结论芒果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稳定细胞膜,减轻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碧血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碧血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复制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性,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碧血胶囊中高剂量组显著增高了心重与体重的比值,明显降低了心肌缺血大鼠的MDA、LDH、CK水平,增加SOD水平,且明显改善了心肌组织病变程度,降低了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T波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碧血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肥厚模型组,溶剂组,低、中、高剂量GEN组。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给予不同浓度的GEN、二甲基亚砜或生理盐水,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取心脏称左心室质量,计算左心室质量参数,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酶法测定血清及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心肌肥厚模型组左心室质量参数升高,心肌组织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血清LDH和CK活性升高,而心肌组织LDH和CK活性降低。GEN治疗组与心肌肥厚模型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GEN可通过提高SOD和GSH-Px活性,提高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减少心肌酶的释放,从而起抗心肌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FDP)对阿霉素(ADM)导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ADM组、ADM FDP组及对照组。实验30d后进行心肌光镜病理形态学观察,测定血清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结果光镜下ADM FDP组病理损害程度较ADM组轻;各组之间心肌及血清CK、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ADM组比较ADM FDP组血浆、心肌LPO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性显著增加。结论FDP对ADM所致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丹参酮ⅡA后处理组(c组),每组8只。A组: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B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40min,再灌注120min;C组:后处理组,结扎左冠状动脉40min,再灌注120min,再灌注前3min和再灌注后2min内静脉注入丹参酮ⅡA。缺血再灌注160min时,经颈总动脉插管抽取动脉血约2ml,离心取血清,测定血清中CK、LDH、MDA和SOD含量。采用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B组相比,c组CK和LDH明显降低,凋亡指数亦明显降低;C组SOD活性明显高于B组,MDA含量明显低于B组;c组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构得到较大改善。结论丹参酮ⅡA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