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层级制护理小组为单位排班模式在急诊科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实施以层级制护理小组为单位排班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根据在岗护理人员的的职称、年资、学历、实际工作能力、经验和责任心进行新老、强弱合理搭配,组建层级制护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班.连续2年后从患者投诉、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层级制小组排班后患者投诉、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由13例次、2起、2起减少至4例次和0,患者满意度由93.1%升至98.1%.结论 以层级制护理小组为单位排班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专业水平。方法将病区护士及患者分为两组,实施小组服务与管理(小组模式)和常规服务(常规模式),连续9个月后比较2种服务模式的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情况及护理人员护理差错率、专科理论和基护操作考试合格率及撰写论文篇数。结果患者满意度、考试合格率及论文撰写情况小组模式均显著优于常规模式(P〈0.05.P〈0.01)。结论小组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音满意度及病区管理质量,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营销策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内部营销、外部营销及互动营销的营销理论,结合急诊工作特点,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结果患者满意率由实施前90.42%提升至实施后96.6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护患纠纷与投诉由实施前3例次将为零。结论采用护理营销策略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管颖  辛玲芳 《护理学杂志》2005,20(16):60-62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专业水平。方法将病区护士及患者分为两组,实施小组服务与管理(小组模式)和常规服务(常规模式),连续9个月后比较2种服务模式的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情况及护理人员护理差错率、专科理论和基护操作考试合格率及撰写论文篇数。结果患者满意度、考试合格率及论文撰写情况小组模式均显著优于常规模式(P<0.05,P<0.01)。结论小组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病区管理质量,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尽其才和合理分工;创造宽松的工作气氛;排班弛张有度;利用激励机制发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结果:儿科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家长对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到96%以上.连续2年没有发生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并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结论:在小儿内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模式管理后,提升了护士综合素质及护理管理质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中心护患沟通的方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120例输液患者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系统学习缝康教育知识,准确评估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建立护理服务沟通流程,善用护患沟通技巧等步骤。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3%提高至97.3%,护患纠纷亦明显减少。结论输液中心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科学可靠,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应用护理营销策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营销策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内部营销、外部营销及互动营销的营销理论,结合急诊工作特点,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结果 患者满意率由实施前90.42%提升至实施后96.6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护患纠纷与投诉由实施前3例次将为零.结论 采用护理营销策略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69例住院患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50名(实验组),从出勤、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三方面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方案,以此作为护理人员工资、绩效、评优及奖金分配的依据;另选之前未实施量化考核的218例手术患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30名(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医生、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1年的护理量化考核,实验组共发生护理差错5例(1.86%),护理纠纷7例(2.60%),医生护满意度评分(97.2±3.4)分,患者满意度评分(95.7±4.5)分;对照组共发生护理差错14例(6.42%),护理纠纷21例(9.63%),医生满意度评分(88.4±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77.2±5.6)分;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量化考核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创造品牌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发生率。方法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建立护士告知、患者知情同意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告知护理计划、医院环境与制度、医疗风险、患者的疾病信息及自我护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形式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时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2003年的92.3%上升到2005年的97.8%(P〈0.01),护理纠纷和投诉由2003年的12起减少到2005年的2起。结论 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可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在优质护理实施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对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素质的影响。方法制定护患沟通技能培训方案、内容与方法并实施于59名护理人员,同时不断反馈信息加以改进。结果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前后患者满意度与护士素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在优质护理实施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患者优秀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扁平化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在妇科病区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即取消责任护士组长,按3个管床教授组将病区18名护士均分为3组,每组A班(7:30~17:00)2人,N班(17:00~8:00)1人,轮休3人;每人分管患者≤8例,另6名护理人员分别上辅助班、计算机操作班及主班等。每个月按护理部制定的标准进行护理质控,实施10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护士知晓率≥95%,入院介绍、技术操作等10项满意度评分9.28~9.66分,均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结论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骨干人员参与护理管理,防范病区护理管理疏漏的方法。方法在各病区选拔优秀护理人员担任质控组长,经过统一培训后按制定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在病区协助护士长开展质量控制。结果设立质控组长前后病区一般护理缺陷、严重护理缺陷、意外事件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设立质控组长是护士长病房管理的有力补充.是防范病区护理管理疏漏,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三级医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北省三级医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探讨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方法自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北省15所三级医院667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29郝进进0.49;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礼仪(4.42郝进进0.52)、服务态度(4.36±0.52)、专业技能(4.33郝进进0.51)、住院制度(4.16郝进进0.60)及护理环境(4.12郝进进0.63);33个条目排前3位的是护士的精神风貌、语言文明及着装,排后3位的是病房环境的安静、宽敞及医院的留陪制度。护士巡视病房的次数,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前后的解释工作,医疗设备的洁净齐全程度对住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均P〈0.01)。护理收费与护理服务性价比得到79.8%患者的认可。结论湖北省患者对三级医院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但对护理环境和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满意度较低。护理管理人员应注意保证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优质护理服务中有限人力资源最大化利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探索使现有人力资源达到最大化应用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内科片15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进行排班模式改革及分层使用,优化工作流程,采用部分工时制发挥病休、产休人员人力作用,建立内科片统一调配的用人制度,采用"文化魅力"影响护士心态及激励其工作热情,专业及医德医风培训常规化。实施5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平均为97%,护理事故发生数为零,护理投诉为零,护理差错共发生4起。结论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可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管床评分表在责任制护理实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中实施管床责任制护理,应用自制的管床评分表对责任护士进行评分并纳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管床评分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护士对患者十知道掌握情况较应用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管床评分表具有导向作用,有助于指导责任护士开展责任制护理,同时纳入绩效管理,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培养涉外护理单元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对53名涉外护理人员从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和对外协作能力三方面进行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培训。培训前后对护士多元文化的认知、护理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护理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对涉外护理单元护士开展多元文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其综合能力。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挖掘患者认为的护士站内医院关键接触点,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站接触点问卷对213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排在前3位的关键接触点为:护士服务态度(72.8%)、护士各项操作熟练程度与规范性(58.2%),以及配药室环境(31.9%);不同学历、职业的患者认为的关键接触点略有不同.结论 护理管理者在做好接触点管理的同时,要结合患者的学历、职业,抓住关键接触点,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风险小组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成立静脉治疗风险小组,包括静脉输液治疗小组、PICC输液小组和全院静脉输液治疗会诊小组,建立静脉治疗会诊制度和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小组,并有效落实各小组责任.对静脉治疗风险小组管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静脉治疗风险小组管理实施前后护士静脉治疗合格率、静脉治疗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静脉治疗风险小组的建立及运行,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并根据护理工作强度和技术难度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其薪酬待遇、晋升与护理岗位挂钩。结果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后,三类科室各层级护士构成得到良好配比;113名新护士中,19.47%选岗愿意去一类科室工作;一类、二类、三类科室护士满意度大幅提升(P〈0.05,P〈0.01)。结论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可稳定护士队伍,引导护士合理流动,体现护士的工作价值,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护士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构建护士岗位管理体系,将护士分为N0~N5级,按职级上岗,按劳取酬,设置专业能力、工资待遇、职业发展进阶,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对全院护理人员实施岗位管理,有助于护理队伍建设,使护士的付出与薪酬、待遇相匹配,更好地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