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亮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10):136-136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术后如能采取有效的护理,可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辅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使用舒适护理,观察该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9年7月--2021年1月期间接治的10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第二组使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每组患者52例.结果:(1)第一组术后护理满意度为42(... 相似文献
3.
4.
5.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以促进健康及疾病的康复。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遵循“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将胸外科患者的术后护理中融入舒适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舒适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整群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创伤骨科收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研究组42例,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患者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极度疼痛为1例(2.4%)、重度疼痛2例(4.8%)均低于对照组极度疼痛7例(16.7%)、重度疼痛9例(21.4%),研究组患者的无疼痛情况14例(33.3%)高于对照组无疼痛情况5例(11.9%),且术后15、30d的日常生活能力(49.7±2.1)分、(60.2±1.8)分均高于对照组(46.5±2.6)分、(58.7±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中度和轻度疼痛及术后第1天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心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冠脉介入术后患者550例中男性、女性患者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术后病人共有的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病人首发的症状,它受心里状态和其它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目的:如何有效的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方法:50例骨折术后疼痛的患者通过一般护理、舒适护理,减少对机体的有害影响。结果:本组病人心理反应正常,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疼痛0、Ⅰ、Ⅲ、Ⅳ级分别占5.0%、15.0%、25.0%、20.0%,观察组分别为25.0%、40.0%、7.5%、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275、6.270、4.501、4.507,均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0%,观察组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5)。结论对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术后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60例胸外科术后舒适护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分别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2月以来符合诊断标准的胸外科病人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病人术后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及健康信息,让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身心健康;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减轻、舒适度及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让病人感到舒适、方便和尊严,实践了人性化护理与专科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完成剖宫产术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为27.91%,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65.11%;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的过程中,给予产妇有效的舒适护理,效果更为确切,且能极大的减轻产妇术后疼痛的症状,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有效的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在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1月我院7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女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A组),剩余38例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干预(B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成效.结果:B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毒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甲状腺全切术后的应用。方法将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血压、心率、满意度和疼痛改善效果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正常血压、正常心率、满意度和疼痛改善效果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人性化关怀式的整体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甲状腺全切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完成剖宫产术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为27.91%,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65.11%;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的过程中,给予产妇有效的舒适护理,效果更为确切,且能极大的减轻产妇术后疼痛的症状,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有效的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普通外科一病房240例患者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将这240例患者随机将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实验组的120例患者术后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的120例患者术后使用常规普通护理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达到85.0%,对照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士的护理满意程度,实验组达到94.2%,对照组只有8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可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术后褥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本院2011年-2013年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在皮肤潮湿、皮肤变红和褥疮的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总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褥疮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20.
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的气道护理十分重要,需要对患者适时正确地深部吸痰,注意观察患者下呼吸道内是否有痰液潴留,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及有效深呼吸,按照患者实际需要进行气道湿化,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气道刺激,鼓励患者咳嗽及排痰,积极预防和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愉悦的心情,保证患者气道畅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