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干梗死9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本病诊断率.方法:对94例脑干梗死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干梗死以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及饮酒等为主要病因,临床症状以对侧锥体束征较多见.结论:脑干梗死表现复杂多样,非典型病例易误诊及漏诊,MRI诊断脑干梗死有独特优越性,CT不能确诊,但有助于排除脑干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相关的危险因素及误诊原因。方法选择有CT和MRI检查资料的58例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除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外,与apoA降低可能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脑干梗死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较高,误诊原因主要有大脑半球中央支动脉闭塞、脑干网状结构不完全损伤等,特别是对突发倦睡的病人应引起高度重视,结论 减少误诊率,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对预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交叉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探讨其诊断特点。方法对25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患者有中风危险因素,脑干梗死的症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仅少数出现典型大脑梗死的交叉体征,而貌似大脑半球梗死的非交叉性瘫的症状也出现不少,脑桥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的部位,,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脑干病变的诊断价值优于CT。结论脑干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行MRI检查可提高脑干梗死的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表现为大脑半球病变的脑干梗死临床和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中国医药》2007,2(4):212-213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方法对22例典型脑干梗死及13例不典型脑干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分析、并与头颅CT及MRI对照,分析探讨不典型脑干梗死的特点。结果延髓和中脑梗死大部分具有交叉性麻痹,脑桥梗死则多数表现为大脑半球病变的临床特点。结论对临床怀疑脑干梗死的患者要仔细进行体检,及时行MRI检查,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血管病变,提高对脑干梗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7例脑干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脑干梗死首发症状头晕或眩晕较多,意识障碍患者预后差。延髓和中脑梗死有交叉性体征,脑桥梗死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病变以椎动脉狭窄及闭塞多见,MRI是确诊脑干梗死最佳检查。结论脑干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头晕或眩晕要注意脑干梗死的可能,头颅MRI对脑干梗死的确诊优于头颅CT。  相似文献   

6.
核磁共振在诊断脑干梗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玉芳  吴杰 《河北医药》2000,22(8):567-569
目的 探讨MR各序列在诊断脑干梗死时的作用及与CT比较MR在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 对121例MR诊断脑干梗死的病例行常规SE序列T1WI、T2WI、PDWI扫描,64例加扫FLAIR序列,3例行乐散成像,68例于MR扫描前曾行CT扫描。结果 T2WI较T1WI显示病变更清晰且范围更大;FLAIR序列除能较清楚的显示病变外,尚有助于区分梗死的时期而弥散成像则使发病在6h内的超早期梗死灶的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刘宏顺  胡磊  赵凤丽 《河北医药》2022,(24):3802-3806
脑干是维持患者生命活动和意识状态的重要中枢,脑干梗死后,若不及时就医,病死率、致残率极高。脑干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孤立的脑干梗死灶多由脑干供血的穿支动脉病变引起,病因可能是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分支阻塞,也可能是由于穿支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性或纤维素样坏死引起。核磁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脑干梗死的检出率,可以显示责任病灶的位置和大小以及供血动脉情况。脑干梗死的病因不同,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症状及预后也不同,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区分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减少患者的不良预后。本文从孤立的脑干梗死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脑干梗死患者中,显著进步14例,进步9例,无变化1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8.4%,无效3.9%,病死率7.7%。结论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预后与梗死面积大小有关,MRI是诊断该病的最佳方法,早期治疗可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扫描在急性脑干梗死诊断以及预后分析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收诊治的36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急性脑干梗死的MRI扫描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以及MRI扫描在急性脑干梗死预后分析中的应用.结果 36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经MRI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梗死单发患者29例,梗死多发患者7例.一共发现梗死灶43个,梗死灶直径在4~90(52±31)mm,形态主要为圆形27个.MRI扫描显示22例为T1WI低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特征;11例为T1WI等信号特征,T2WI高信号特征;3例在T1WI及T2WI均为混杂不均匀信号.结论 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梗死的个数、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同时可对患者进行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0.
脑干梗死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哲 《河北医药》2000,22(4):285-285
脑干梗死是脑梗死的少见类型 ,近年来随着头颅CT ,尤其是MRI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广泛应用 ,国内外文献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我院自 1994年 1月~ 1999年 2月收治的脑干梗死 19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例中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 4 4~ 72岁 ,其中 >50岁 15例占 78.9%。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例 ,冠心病史 2例 ,脑梗死史 4例 ,糖尿病史 2例。1 2 临床诊断 Wallenberg综合征 9例 ,其中 6例均以眩晕、呕吐、走路不稳起病 ,病后第 2~ 3天逐渐出现声嘶、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交叉性感觉障碍及Horner征。入院时…  相似文献   

11.
张淼  王世民 《天津医药》2008,36(2):109-111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对于脑干梗死患者脑干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经头颅MRI检查证实的脑干梗死患者(梗死组),分别行BR和BAEP检查,计算BR各成分平均潜伏期,观察BAEP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并与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梗死组中BR检出脑干异常33例(82.5%),BAEP检出脑干异常32例(80%),两者联合检测脑干异常37例(92.5%)。结论:BR与BAEP均能敏感地反映脑干的病变,两者从不同的解剖路径反映了脑干病变的病理生理基础,有助于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2.
吴庭  夏清 《医药导报》2001,20(3):197-198
目的:探讨引起药疹的药物分布情况。方法根据药疹类型、肝脏损害情况对94例药疹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主要有四大类;抗菌药物(55.3%)、解热镇痛药(26.6%)、中成药(9.6%)、生物制品(8.5%),药疹多表现为荨麻疹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多形红斑型、固定型。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物仍为抗菌药物及解热镇痛药,但中成药及生物制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梗死的早期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及心肌酶学的变化,早期诊断右心室梗死,合并右心功能不全、低血压及休克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情况,适时、适度给予扩容治疗。结果:13例右心室梗死,10例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及低血压休克,经扩容治疗后,治愈10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右心室梗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功能变化情况,适时、适度扩容治疗,是治疗右心室梗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发育异常妊娠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莆田市第一医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子宫发育异常晚期妊娠孕妇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资料显示94例子宫畸形组,流产率33%,早产率20.7%,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组。胎位异常率达50%,剖宫产率达86.2%。结论子宫发育异常患者妊娠为妊娠高危因素,应提高产前诊断率,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减少母婴的不利影响,提高围生质量。  相似文献   

15.
衣淑珍  王凯 《中国药房》2011,(48):4590-4591
目的:提示临床重视左旋门冬酰胺酶致脑梗死的不良反应。方法:报道分析1例7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强化治疗后,同期CT和MRI提示脑血管梗死的病例。检索国内文献未见这方面的报道。结果与结论:国内患者亦可发生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导的血栓栓塞,栓塞引起的临床症状经及时对症治疗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6.
脑分水岭梗塞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塞(CWI)的病因、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80例经头颅CT证实的幕上CWI患者的临床及影深学资料。结果 CWI的病因为体循环低血压、脑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脏疾患、血流变学异常等。皮层前型28例(33%)。在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层支的边缘带,呈楔形,临床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经皮层运动性失语等;皮层后型32例(40%),在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皮层支边缘带,表现为视野缺损、经皮层感觉性失语、皮层型感觉障碍、轻瘫等;皮层下型20例(25%),在大脑中动脉皮层支与深穿支边缘带,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病变可有言语障碍等。结论 CWI的主要病因为体循环低血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心脏疾患,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80例小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方法,总结80例小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病灶大小、部位有关,良性小脑梗死预后好,占住性小脑梗死预后差。结论小面积小脑梗死预后好,大面积小脑梗死应积极治疗,必要时手术引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协助医生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脑梗死治疗原则,协助主治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对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和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及时发现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桥臂梗死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例桥臂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为急性起病,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听力障碍、眩晕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小脑性共济失调、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减退及Horner综合征等.突发听力障碍是特异性临床表现.头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孤立的单侧或双侧桥臂梗死、单侧或双侧桥臂梗死伴其他后循环区梗死.经治疗痊愈2例,症状改善10例,病情加重3例,死亡1例.孤立的单侧、双侧桥臂梗死预后较好;桥臂梗死伴其他后循环区梗死预后较差.结论 桥臂梗死在小脑梗死中并非罕见,结合临床特点和磁共振检查可提高诊断率.临床需警惕桥臂梗死伴其他后循环区梗死,有进展性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