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面积烧伤治疗后期和小面积烧伤因治疗方法不当等原因形成难愈残余创面,临床多见且治疗困难.我卫生队自2005年5月以来治疗烧伤后难愈残余创面4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VSD)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难愈性烧伤创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给予常规开放式引流治疗,观察组给予VS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和延期愈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 =4.706、4.630,均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45、9.948、6.524,均P<0.01).结论 VSD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可促进难愈性烧伤创面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3.
<正>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常残留散在的小创面,反复破溃,经久不愈。如何加速残余创面愈合,一直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烧伤后残留创面5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3~56岁,平均24岁。最大烧伤面积96%,Ⅲ度90%;最小面积 相似文献
4.
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柏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3,4(22):109-109
目的:探讨烧伤残余创面类型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依据残余创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将218例烧伤残余创面分为3型:感染型;营养不良型;并指导临床用药,感染型主要依据细菌培养药敏的结果,金葡菌和绿脓杆菌占主导地位,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氟哌酸,利福平,碘伏;营养不良型采用素高捷疗能改善细胞对氧的利用与组织营养:勉强愈合型主要采用能剌激正常组织和细胞培植的EGF。结果:141例在3周内愈合,32例4周内愈合,45例治疗1周显效,带药走诊,随访愈合。结论:对残余创面分型基本概括了残余创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经过分型抓住了主要矛盾,选用针对性药物处理,促进残余创面愈合,减少患痛苦。 相似文献
5.
深度烧伤尤其是大面积者,后期常残留散在的直径为1~2cm小创面,反复溃破,历时数月,经久不愈,这种创面是烧伤治疗中难题之一。笔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处理烧伤总面积70%~90%的大面积烧伤病人后期残余创面8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20~43岁,平均31岁,烧伤总面积70%~90%,均有Ⅲ度烧伤,Ⅲ度烧伤面积为30%~65%。8例病人在入院60天左右创面大部分愈合,残留创面部位零散,分布于胸背部、双下肢,残余创面肉芽组织均增生水肿明显,创面反复破溃,8例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素耐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创面晚期残余的小创面采用异体皮覆盖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烧伤后3周以上有散在残余创面的患者15例,每个患者选择部位、大小、形状类似的残余创面3处,清除分泌物,应用0.05%醋酸洗必泰消毒2次,灭菌生理盐水清洗处理后,分别用异体皮覆盖,凡士林纱布覆盖及Ag-SD霜剂外敷包扎处理。连续观察5d,观察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d观察期间,采用异体皮治疗组创面愈合数为86.7%(13/15),采用凡士天林纱布治疗组为26.7%(4/15),采用Ag-SD霜治疗组为33.3%(5/15)。采用异体皮覆盖治疗组与采用凡士林覆盖及采用Ag-SD霜外敷治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体皮覆盖疗效优于凡士林覆盖或Ag-SD霜外敷,异体皮覆盖有促进残余创面愈合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高玉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6):93-95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难愈性烧伤创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敷料维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创面细菌感染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80±1.11)分低于对照组的(5.49±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敷料维持时间为(7.37±1.06)d长于对照组的(5.95±0.85)d,创面愈合时间为(8.01±1.46)d、住院时间为(9.68±1.27)d均短于对照组的为(13.55±1.35)、(22.48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细菌感染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疗效显著,可减少敷料更换次数,降低细菌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上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后残余小面积创面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会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6):81-82
烧伤晚期残余创面在烧伤治疗中很常见,处理较困难。患者体表长时问遗留散在、大小不等的慢性溃疡创面,给患者精神、肉体上带来很大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这些残余创面,通过正常的治疗措施,很难起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对于患者烧伤残余创面的处理成为棘手的大问题。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笔者使用上皮生长因子治疗深度中小面积烧伤后残余小面积创面5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33例,其中有66例为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使用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使用纳米晶体银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其结果显著,其中痊愈19例占57.6%,显效8例占24.2%,有效4例占12.1%,无效2例占6.1%,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其中痊愈12例占36.4%,显效10例占30.3%,有效6例占18.2%,无效5例占15.1%,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创部,并发症低,后遗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院烧伤科门诊采用自制鱼石脂纱布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烧伤湿润膏治疗268例烧伤创面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烧伤湿润膏(MEBO)治疗268例烧伤创面,了解MEBO治疗烧伤的诸多优点。方法:将烧伤创面由污染变为清洁或较清洁的创面后.再将水疱放水或去除疱皮,把MEBO均匀涂于创面上.每4-6小时换药1次。直到创面愈合。结果:268例烧伤创面总治愈率100%.且不留或不少留疤痕。结论:MEBO治疗烧伤创面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不留或少留疤痕,有时可免除手术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3.
14.
15.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治疗的后期常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出现难以愈合的残余创面,创面的肉芽组织发生老化水肿,通过长时间换药难以愈合,更可能发生糜烂融合成片,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延长了创面愈合和患者住院时间,这种创面虽经各种措施处理,仍经久不愈,甚至导致一些后期并发症的出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即使愈合也会导致明显的瘢痕形成,影响外观及导致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特重烧伤晚期残余创面的治疗.方法采用全身浸泡,局部使用抗菌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方法治疗3 0例特重烧伤后期顽固性残余创面.结果3 0例顽固性残余创面全部愈合.结论对烧伤晚期残余创面采用全身浸泡,局部使用抗菌素贝复剂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并探讨莫匹罗星用于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患者共28例,采用自身对照,以莫匹罗星软膏为治疗组,以常规药红霉素软膏为对照组,使用方法一致,分别观察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细菌的检出率及清除率,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6±3.5)d,细菌清除率为91%,对照组愈合为(20±4.2)d,细菌清除率为3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匹罗星软膏对烧伤后残余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烧伤及其它残余顽固创面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及其它皮肤损伤,治疗后期较为常见和颇难处理的问题。临床上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我院外科自1988年4月-1994年2月通过22例实践,认为手术切除纤维板,在深筋膜上游离植皮是治疗烧伤后期及其它皮肤损伤后顽固残余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