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源性rhEGF对放射复合创伤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宏观、光镜、免疫组化(显示Ⅲ型胶原)和原位杂交(检测1、3型胶原MRNA)等方法,动态观察外用rhEGF对大鼠放射复合创伤口愈合病变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rhEGF可促进放射复合伤口内肉芽组织的形成。伤后7天见rhEGF用药创面肉芽组织含量较对照创面明显增多。(2)rhEGF可促进血管生成。伤后7天见EGF用药创面肉芽组织中有较对照创面明显增多的新生毛细血管网。(3)应用rhEGF可间  相似文献   

2.
bFGF促进火器伤伤道愈合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动物火器伤伤道愈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证实:bFGF治疗组伤道完全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4.8天。病理学检查发现,bFGF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新生及成纤维细胞增殖。肉芽组织细胞外基质免疫组化染色提示,治疗组纤维结合蛋白、层粘连蛋白及Ⅲ型胶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治疗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颗粒平均数目为3.21±0.33,对照组为2.12±0.29。肝素可增强bFGF的促愈效应;控制创面感染及保持创面中性环境,有利于保护bFGF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重组裸质粒(pUDKH)观察其对放射复合皮肤创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1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单纯创伤(单伤组)、创伤+伤口局部照射(伤照组)和创伤+伤口局部照射+pUDKH治疗(pUDKH组)3组。图像分析仪测量伤口愈合面积和肉芽组织内血管密度;病理学观察各组大鼠伤口愈合的动态变化。结果伤后第1~28天伤照组动物伤口面积差值持续小于单伤组(对照组),伤口愈合速度较慢;而pUDKH组于伤后第7~21天其面积差值明显大于伤照组(P0.05),表明pUDKH基因能促进放射性复合伤伤口的愈合,其愈合速度较伤照组提前1周左右。病理学观察表明,照后早期伤照组渗出物较单伤组和pUDKH组减少,出血坏死较明显,中后期肉芽组织生机不良,新生毛细血管较单伤组和pUDKH组明显减少,晚期伤口愈合较慢,其愈合时间较单伤组和pUDKH组延迟1周左右。结论 HGF基因能明显促进放射复合创伤伤口的愈合,表现在促进伤口区肉芽组织的生长、肉芽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增生和毛细血管的生成及促进表皮角质层的形成和重上皮化过程。pUDKH重组质粒组伤口愈合速度较伤照组提前1周左右。  相似文献   

4.
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火器伤伤口肉芽生成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伤愈合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Ⅲ型胶元是创口愈合中肉芽组织的主要成份;它的含量说明肉芽形成的程度。我们将重组的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应用于火器伤伤道,观察其促进伤口肉芽形成的效果,为火器伤伤口应用生物学治疗加速...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应用国产rhEGF,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照药物:1%磺胺嘧啶银霜),对61例慢性创面(烧伤残留肉芽创面37例,溃疡创面24例)进行局部治疗。以创面愈合为指标,与对照组平行比较,判读创面愈合时间。结果rhEGF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肉芽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约15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溃疡创面愈合时间亦有缩短。结论rhEGF有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猪背部创伤模型,观察重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创伤修复的作用。在无菌条件下用特制打孔器在猪背部切割皮肤,形成2.5cm2的园型创面。将150个创面分成5组,分别以bFGF(60u/cm2创面),bFGF((60u/cm2创面)加SD-Ag、SD-Ag、生理盐水以及不治疗等方法处理,每间隔一天换药一次。实验结果表明,bFGF具有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再上皮化率以及增加创面愈合组织抗张力强度等作用。FGF显著促修复效应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直接与间接效应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全身放射操作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康复新的促愈合作用。方法 大鼠5Gyγ线全身照射后,于背部造成2个直径1.6cm圆形全层皮肤创伤(放射创伤复合伤),观察伤后5,10,15,20,25于创面组织的干湿重比 白质、DNA与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单纯创伤相比较,复合伤创面组织的干湿重比和羟脯胺酸含量在伤后各时相点、蛋白质含量在伤后5 ̄20天、DNA含量在伤后第5,10,15天显著降低,使用  相似文献   

8.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创面愈合反应中可以起到诱导毛细血管形成,刺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肉芽组织增生等多种作用。bFGF在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尚较少。笔者将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珠海东大生物制药公司)外用于89例临床病例的疗效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分组及处理方式:89例分为手术创面和外伤创面。其中手术创面60例,为择期手术患者,男女比为1.1∶1.0,创面较洁净,无感染及渗出;分别给予rbFGF75AUcm2(A1组,12例),150AUcm2(A2组,12例,给药4d;A4组,12例,给药7d)和300AU…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102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 只,对照及实验组各48 只,用持针钳钳夹坐骨神经,于伤后4 小时、1,3,7,10,14,21,28 天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 PCR) 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alpha-32p- dCTP放射自显影,检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局部、腰4 ~6 背根节及相应脊髓节段bFGF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伤后4 小时bFGFmRNA在损伤局部、脊髓及背根节的表达均开始增强,分别为1.41±0.10,1.78±0 .10 和2.17±0.12;伤后7 天表达值最高,分别为2.72±0.14,3 .65±0.17 和3.90 ±0.06;伤后28 天表达值为1.23 ±0.06 ,1.43±0 .05,1 .78±0.03,降至正常及对照组水平(P> 0.05)。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FGFmRNA表达增强有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放射复合伤口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变化及对伤口愈合和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复合伤口动物模型,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等方法,动态观察伤口愈合有明显的损害作用,照射组织口较对照组伤口延迟6d愈合,在伤口愈合的炎症期和肉芽组织生长期,照射组新生表皮细胞中MMP1表达与对照组相近,在后期随着照射组伤口愈合的延迟其表达相对较高,在伤后3-14d,TIMP1在对照组新生表皮细胞中呈弱阳性,表皮覆盖皮呈阴性,而在照射组表皮覆盖前呈阴性或弱阳性。MMP1,TIMP1在照射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表达明显降低,在愈合后期因辐射所致伤口愈合的延迟同样表现为表达时相拖后,结论:MMP1,TIMP1在放射复合伤口肉芽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细胞纤维、血形成和基质改建等病理过程,是辐射影响伤口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消痤灵颗粒治疗痤疮的药理作用。方法:用整体和离体实验观察消痤灵颗粒对急慢性炎症模型及其过程的影响,同时观察其镇痛作用和对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结果:消痤灵颗粒2.5 、5.0、10 .0g·kg-1 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足趾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降低由组胺诱导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提高红细胞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对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对雄性大鼠血清睾酮含量无影响。结论:消痤灵颗粒有明显的抗炎、抑制渗出、抗氧化和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中乘务员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应用SCL-90量表对东航安徽分公司240名空中乘务员进行测评。与全国常模相比,并按性别、年龄分组后对SCL-90各因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乘务员SCL-90测量的大部分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稍高。结论乘务员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针对部分空中乘务员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损伤内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主要研究:①内毒素损伤内皮细胞过程中一氧化氮(NO)的作用;②不同浓度NO供体SIN-1对内皮细胞的作用以及SOD、CAT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提示:NO在内毒素损伤内皮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浓度SIN-1可严重损伤内皮细胞;SOD、CAT对内皮细胞的不同保护作用说明ONOO^-的产生可能是NO损伤内皮细胞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含碘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8种含碘复合物(I1-6)的制备和分析结果,并对其稳定性、水溶性和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此类复合物克服了一般碘制剂水溶解度小、刺激性大、易升华,有令人讨厌的气味和黄染性等缺点,具有水溶性高,杀菌效果好,刺激性和毒性低以及不污染衣物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卫生防疫消毒。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物对抵抗力较强的类疽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均比对照物PVP-I强。其中3个复合物400ppm作用60min,杀灭率可达99.99%;2个复合物在同样条件下可达99.90%。含碘复合物是一类有实用价值的消毒防腐药。本文还初步讨论了复合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绝经对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绝经对雌激素对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水平的影响,选择21例绝经后妇女,20例绝经前妇女,抽空腹静脉血,以放免法测定雌激素、明胶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蛋白表达和半定量PCR测定其mRNA水平。结果发现,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而CXCR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升高,雌激素水平与CXCR2表达呈负相关。提示雌激素下降所致绝经后的冠心病危险增加可能部分是由于CXCR2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CIK细胞的表型分析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体外诱导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 ,并研究其表型及生物学活性。方法 从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 ,经过IFN γ、CD3McAb及IL 2诱导并培养 ,获得大量的CIK细胞。FACS测定CIK表面CD3CD5 6、CD3、CD5 4、HLA DR、CD11a、CD2 8、CD86、CD80等CD分子表达情况及其百分率 ,3 H TdR检测其增殖能力 ,MTT法检测CIK对胃癌MGC 80 3细胞、肝癌Bel 74 0 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CIK细胞高度表达CD3、CD5 4、CD11a,中度表达CD3CD5 6、HLA DR、CD2 8CD5 4、CD2 8,不表达CD86、CD80 ,且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非MHC限制性杀瘤活性。结论 IFN γ、CD3McAb及IL 2三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单个核细胞可获得具有高增殖活性及较强杀瘤活性的CIK细胞  相似文献   

18.
低温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在不加任何低温保护剂的条件下.以1℃/min的速率分别冷冻至0,-10、-10和-40℃;以10℃/min的速率冻至-40℃,在冻后1d和3d观察VEC生长及其某些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冻后1d,以1℃/min冷冻的各组VEC数厦生长率降低、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适性增加.因子Ⅷ相关抗原(Ⅷ R:Ag)免疫荧光阳性细胞减少,且冷冻温度血低,其改变程度愈严重.10℃/min冻至-40℃.上述指标的改变相当于1℃/min的速率冻至-20℃时的情况。冻后3d,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果表明,冷冻速率和冷冻温度均与细胞的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应用实验小屋对二氯苯醚菊酯浸泡棉纱门帘防治侵入屋内蚊虫作了田间试验。门帘浸药量为300mg,ai/m~2,取得较满意的毒杀侵入屋内蚊虫的作用。对留存在屋内的三带喙库蚊毒杀死亡率,0~58天内高达90%以上,391~415天内仍可达70%以上。而外逃入窗阱的蚊虫,死亡率很低,0~58天内不到20%。此种门帘对侵入屋内蚊虫的吸血率没有明显影响,也不能减少侵入屋内蚊虫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口服抗原对同种异体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Wistar大鼠预先喂养同种异基因SD大鼠脾细胞7天,然后接受SD大鼠的皮肤移植,7天后,再接近SD大鼠的心脏移植,观察口服抗原后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内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以及心脏存活时间。口服抗原后,体外MLC及体内DTH反应均出现明显的抗原特异性降低,口服抗原组大鼠并接近供者皮肤致敏后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达到7天,与对照组未致敏鼠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一致;而未口服抗原组接受皮肤致敏后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不超过2天。提示口服抗原可以使异基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降低,延长移植存活时间,阻皮肤移植物的事先致敏反应的发生,并使加速排斥反应时间明显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