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病人血清中sFas的含量,观察输供体骨髓对肾移植前后sFas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sFas与输供体骨髓(DBM)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80例肾移植病人分为四组,第一组术前用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 输供体骨髓;第二组术前用免疫抑制剂;第三组术前输供体骨髓;第四组术前MMF与DBM均不使用。分别在术前、术后6月和12月采血测sFas含量。结果:第一组与第二组、第四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第三组与第二、第四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第一、第三组术后6月、12月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但术后6月和12月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受者体内血清中sFas水平升高可能与输供体骨髓能持续提供抗原刺激有关,受者CTL及TH1被抗原激活后表达Fas及FasL而发生凋亡,起到抑制排斥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咪唑立宾(MZR)在肾移植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治疗成本。方法:将9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按应用免疫抑制剂方案不同分为2组: 应用MZR组为试验组(32例),应用骁悉(MMF)为对照组(59例),两组配伍应用的免疫抑制剂均为普乐可复(FK506)和强的松(Pred)。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成本。结果:MZR组与MMF组比较,术后6个月内AR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MZR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MF组(P<0.05);治疗成本比较:MZR组起始用量和维持用量均低于MMF组(P<0.05)。结论:与MMF比较,MZR抗排斥作用稳定,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小,而且费用低,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据《中华外科杂志》1999年11月37卷第11期报道 为了解血清可溶性HLA-Ⅰ类抗原(sHLA-Ⅰ)与肾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的关系,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肾移植科徐健等应用酶联免疫法对36例肾移植受者的sHLA-Ⅰ水平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尿毒症组sHLA-Ⅰ水平为(2.94±0.34)μg/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供体脾灌注对高度致敏患者移植肾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对16例高度致敏患者进行配对分组,实验组肾移植术中先予供体脾灌注。前瞻性观察脾灌注对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enel reactive antibody,PRA)、补体依赖细胞毒性(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试验、血清补体溶血活性(CH50)、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soluble human leucocyte antigen-Ⅰ,sHLA-Ⅰ)以及术后早期移植肾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供体脾灌注40min后,患者的PRA、CDC和CH50较灌注前显著降低,血清sHLA-Ⅰ浓度显著增加。对照组肾移植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1例,加速性排斥反应3例,急性排斥反应3例。对照组排斥反应严重程度明显较灌注组高(u=2.54,P〈0.05);对照组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3.3±2.6)d(中位数3.0d),脾灌注组为(10.5±6.2)d(中位数8.5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6,P〈0.01);术后近期血肌酐(serumc reatinine,Scr)值显著高于脾灌注组。结论供体脾灌注可以延缓高度致敏患者术后近期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发生,减轻排斥反应强度,改善移植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供体脾脏特异性吸附受者毒性抗体,消耗血清补体和分泌s HLA-Ⅰ类抗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比较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对1型糖尿病肾移植受者血糖的影响,为1型糖尿病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选择合理的免疫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型糖尿病肾移植受者40例,随机分为CsA组和FK506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CsA组予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脂(MMF)+强的松(Pred)行免疫抑制治疗,共20例;FK506组予他克莫司(FK506)+MMF+Pred行免疫抑制治疗,共20例.各组受者术前均用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至基本正常,术后降糖方案与术前相同.观察和比较两组肾移植受者术前和术后第1、3、6个月的FBG浓度和HbA1c含量.结果 治疗的6个月内,CsA组有3例退出,FK506组有4例退出.CsA组和FK506组的FBG、HbA1c水平逐渐升高.CsA组的FBG在术后第6个月比术前显著升高(P〈0.05),而CsA组HbA1c含量在术后各时间段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K506组FBG水平在术后第3、6个月比术前显著升高(P〈0.05),FK506组HbA1c水平在术后第6个月比术前显著升高(P〈0.05).FK506组FBG水平在术后第3、6个月比CsA组显著升高(P〈0.05),FK506组HbA1c水平在术后第6个月比CsA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FK506对I型糖尿病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升高血糖的影响比CsA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同供体肾移植及骨髓细胞输注,观察受者体内微嵌合体形成情况,探索同供体肾移植及骨髓细胞输注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4例肾移植受者于肾移植术后第1天、第3天输注同供体骨髓细胞,并与接受同一供体肾移植患者进行移植后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免疫状态的分析比较。结果:接受同供体骨髓输注的4例肾移植受者临床效果良好,均产生免疫低反应。结论:同供体肾移植及骨髓细胞输注是一种可行的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且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供体抗原特异性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对肾移植后大鼠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常规分离Lewis和F344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然后将Lewis大鼠淋巴细胞负载F344大鼠抗原,然后从负载抗原后的Lewis大鼠淋巴细胞悬液中用MACS磁珠分选法分离纯化供体抗原特异性CD4 CD25 Treg细胞,并用流式检测分选Treg细胞纯度以及RT-PCR检测分选细胞的Foxp3基因表达.以F344、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建立同种异体肾移植动物模型,将供体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入受者体内(治疗组,n=8),选取未注射组为对照组(n=8).于术前1d,术后15d检测移植后4组大鼠血清IL-10、IgG,并于术后15d 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结果 所分选之CD4 CD25 Treg细胞成功获得供体抗原特异性,对供体抗原的抑制率(IR)为85.4%,并检测到Foxp3表达.移植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清中均无法检测到IL-10浓度.术后15d治疗组血清IL-10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在术后15d血清IgG浓度已经显著升高,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术后15d血清IgG浓度与术前相比有所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供体脾细胞的刺激反应也明显低于Ⅰ组(P<0.01).结论 供体抗原特异性CD4 CD25 Treg细胞能显著促进体内IL-10的产生以及抑制免疫球蛋白IgG的产生,并且可特异性抑制受体对供体抗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两种免疫抑制方案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根据肾移植术后所用免疫抑制方案将121例肾移植分为两组,CMP方案组:环孢霉素A(CsA) 霉酚酸酯(MMH) 泼尼松(Pred),CAP方案组:CsA 硫唑嘌呤(Aza) Pred,术后观察两组移植。肾功能,排斥反应发生频率及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和副作用。结果 术后CMP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CAP组,而排斥反应的逆转率却高于CAP组;术后半年内CMP组CsA用量低于CAP组CAP组肝肾中毒,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AP组,两组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肾移植术后CMP方案优于CAP方案;MMF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可以减少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围手术期检测CMV-PP65抗原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围手术期检测CMV-PP65抗原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法对94例肾移植受体(recipient,R)术前、术后1个月和供体(donor,D)CMV-PP65抗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 R-组26例,发生CMV感染20例(76.9%),CMV病6例(23.1%);D R /D-R 组50例,发生CMV感染37例(74%),无CMV病发生;D-R-组18例,无1例发生CMV感染或CMV病.D R-和D R 组供体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术后D R-组患者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D R 组.D R-组中发生CMV病与CMV感染者之间供体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但CMV病患者的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CMV感染患者.结论CMV-PP65抗原阴性受体接受CMV-PP65抗原阳性供体后发生CMV感染和CMV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术前检测CMV-PP65抗原对减少患者术后发生CMV感染或CMV病有指导意义.术前受体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可能是影响术后患者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的一个因素,术后患者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MV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苗书斋  吕宇涛  蔡文利  曲青山 《医学争鸣》2006,27(24):2277-2279
目的:研究低浓度环孢素A免疫抑制剂方案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3名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的吗替麦考酚酯(MMF)剂量和环孢素血药浓度不同,将其分为三组:高环孢素浓度-高MMF剂量组、高环孢素浓度-低MMF剂量组和低环孢素浓度-高MMF剂量组. 监测全血环孢素浓度、血肌酐、尿素氮浓度、血脂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低环孢素浓度-高MMF剂量免疫抑制剂方案的患者与应用其他方案的患者相比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感染、代谢异常、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明显低于其他方案组.结论:应用低环孢素浓度-高MMF剂量免疫抑制剂方案可以有效的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肾骨髓联合移植与嵌合体发生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u YW  Wang WG  Zhou HL  Zhang WL  Yang SJ  Wang JG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83-1985
目的 研究肾骨髓联合移植与嵌合体发生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供体骨髓与肾脏联合移植 ,进行 2 4例造血干细胞微嵌合体诱导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受者嵌合状态 ,与单纯肾脏移植组 37例比较嵌合发生率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访 1年 ,肾骨髓联合移植组术后嵌合体发生率 (87 5 % ,2 1/ 2 4 )明显高于单纯肾脏移植组 (40 5 % ,15 / 37)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嵌合阳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性率 (19 4 % ,7/ 36 )与嵌合阴性组 (44 % ,11/ 2 5 )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肾骨髓联合移植可诱导嵌合体发生并增加受者对供体器官的免疫耐受 ,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嵌合现象与免疫耐受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供体小剂量骨髓细胞输注同时联合脾细胞输注对受体特异性免疫状态的调节方法,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探索其调节效应。方法C57BL/6小鼠输注小剂量BALB/C小鼠骨髓细胞或骨髓细胞脾细胞联合输注,观察受体存活状况,3个月后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评估受体特异性免疫状态。结果受体存活好,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强度较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联合输注较骨髓细胞输注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供体骨髓细胞联合脾细胞输注可以在减少骨髓细胞输注量时仍有效调节受体特异性免疫状态。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是一种有价值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模型,探讨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方法以CB6F1雌性小鼠为受鼠,C57BL/6雄性小鼠为供鼠,移植前3d经尾静脉输注供鼠脾细胞或骨髓细胞3×107,输注细胞后24h和48h分别通过腹腔注射阿糖胞苷0.015g/d,移植前1d予450cGy全身照射(TBI),移植当天输注供鼠骨髓有核细胞5×107/只。监测受鼠白细胞恢复、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以及外周血供鼠CD3+细胞嵌合状态。结果单纯给予TBI小鼠均存活,且移植后30d白细胞恢复正常,TBI+骨髓细胞移植(TBI+BMT)组移植后14、30、60d时外周血SRY基因PCR检测结果均阳性,60d供体CD3^+细胞嵌合率达54.4%。移植前输注供体脾细胞组嵌合率最高,移植后60d达93.5%±4.8%,优于移植前输注供体骨髓细胞组(P〈0.05)。结论 450cGy TBI的非清髓性预处理可以成功建立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模型,移植前输注供体脾细胞可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  相似文献   

14.
夫妻间供肾移植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10例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男5例,女5例。年龄32~62岁(42.0±10.0)岁。5例行手助腹腔镜取肾,5例行小切口开放取肾。受者年龄32~61岁(43. 3±9.13)岁,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抱素A/FK506+骁悉/硫唑嘌呤+泼尼松预防徘斥反应。10例患者随访3~40月。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0例供者术后1周内血肌酐较术前升高15%~25%,但均维持正常水平。随访超过1年的7例供者,肾功能均维持正常。受者术后发生急性徘斥反应1例,主要归因于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术后3月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2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8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3.61天。10例受者术后血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急性徘斥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与同期的亲属肾移植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夫妻间供肾移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供者CCR5在经过强化预处理的骨髓移植动物模型受者体内的作用,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经过致死剂量照射的BALB/C小鼠接受异基因C57BL/6小鼠骨髓移植。根据回输的细胞不同分为4组:1)B6 CCR5 KO组,受者接受C57BL/6 CCR5-/-小鼠骨髓和脾脏细胞;2)B6 WT组,受者接受野生型C57BL/6小鼠骨髓和脾脏细胞;3)B6 CCR5 KO BMC组,受者只接受C57BL/6 CCR5-/-小鼠骨髓细胞;4)B6 WT BMC组,受者只接受野生型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结果与B6 WT组比较,B6 CCR5 KO组小鼠以更快的速度死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其受者体内的CD8+T细胞大量增生;T细胞恢复后产生更多的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细胞有丝分裂原刀豆素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促进T细胞增生。组织学检测提示移植剔除CCR5基因受者细胞的小鼠肾脏出现病理损伤,肝脏存在更为严重的病理变化。结论剔除CCR5基因的异基因骨髓移植使GVHD发病率增加,供者CD8+T细胞在受者体内增生加重肝肾损害。提示CCR5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aclizumab on preventing acute rejection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Methods71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Daclizumab group (n =26) and control group (n = 45). Baseline regimen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 cyclosporin (CsA), methylprednisolone (MPD) and prednisone (Pred) were administered to all patients. The treatment of Daclizumab was based on baseline regimen. The Daclizumab group received Daclizumab twice before and after renal transplant. The occurrence of post-transplantation acute rejection, renal function and T lymphocyte subtypes were sequentially monitored; meanwhile adverse events, infection episode, and patient and graft survival were observed.All of patients received a follow-up of 12 months at least. Results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rejection in Daclizumab group in 1,3, 6 and 12 month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was 7.7%, 19.2%, 23.1% and 30.8%, respectively,while it was 15.6% ,28.9%,35.6% and 46.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P < 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infection episodes and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Daclizumab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ne year patient survival was 92.3% in Daclizumab group, 91.1%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pared with graft survival of 96.2 % and 93.3 % for Daclizumab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P > 0. 05). The renal function in Daclizumab group in 1, 6 and 12 month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D3 and CD4 subtypes decreased in both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Daclizumab combined with MMF, CsA, MPD and Pred therapeutic regimen was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rejection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have no influence on T lymphocyte subtyp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4例ABO血型不合骨髓移植,2例为ABO血型主要不合,2例为ABO血型次要不合。ABO血型主要不合移植前用羟乙基淀粉自然沉淀去除供者骨髓血中红细胞,2例患者的有核细胞回收率分别为44.89%及65.79%。ABO血型次要不合移植前去除供者骨髓血浆。4例患者骨髓均植活,移植后患者一直未发生溶血反应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