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子宫黏膜下肌瘤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约占子宫肌瘤的12.5%~18.5%~([1])。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2])。单纯的宫腔镜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会发生水中毒、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3])。研究~([4-5])显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者62例,其中0型黏膜下肌瘤32例,Ⅰ型22例,Ⅱ型8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 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5.2%,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术后满意率为62.5%,其中切除范围≥70%者3例,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生长.全部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妇女的常见病症,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发病率占子宫肌瘤患者的0.5%~1%,占妊娠的0.3%~1.2%。刘惜时等报道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发病率为0.34%。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数患者能安全渡过妊娠期,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常状况。子宫肌瘤可位于子宫腔内膜或蜕膜下(黏膜下肌瘤)、子宫浆膜下(浆膜下肌瘤)或子宫肌层内(肌壁间肌瘤)。子宫肌壁间肌瘤生长可发展为明显浆膜下或黏膜下肌瘤。  相似文献   

4.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继发小孕小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术或剖宫切除肌瘤或经阴道肌瘤切除术,近年来采用的宫腔镜下单极电切术,既能保存患者生育功能,又可治愈了疾病,但其手术并发症,尤其是低钠血症、空气栓塞等可危及生命,其手术安全因素凸显。本院实施黏膜下子宫肌瘤五步法宫腔镜电切术48例,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出血,在各类子宫肌瘤中,黏膜下肌瘤最易引起出血,几乎达100%,由子宫肌瘤引起的出血,多数经内分泌药物治疗不能奏效,需行子宫切除术以达到治疗目的。随着官腔镜应用的开展,使许多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患保留了子宫,甚至保留了生育能力。作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48例经官腔镜双极汽化切割子宫黏膜下肌瘤患,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的诊断思路,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围绝经期妇女子宫黏膜下肌瘤并异位妊娠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例因间断性阴道流血20余天就诊。因处于围绝经期,宫内节育器避孕15年,B超示子宫黏膜下肌瘤,未发现附件区异常,以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左侧输卵管妊娠,急查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修正诊断为子宫肌瘤并左侧输卵管妊娠不完全流产,行全子宫并左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予相应治疗,恢复良好。结论临床遇及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围绝经期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时,需完善相关医技检查以排除妊娠及相关疾病,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4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术前超声测量肌瘤最大直径55mm。术后随访3个月~5年,满意率96.6%,其中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25例有生育要求者,18例妊娠,6例分娩。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正确选择适应证,提高操作技巧,严格超声监测,是保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5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5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选择性做术中B超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全部病例的肿瘤均一次手术切除,疗效满意率0型、Ⅰ型肌瘤为100%,Ⅱ型肌瘤87.5%;1例子宫穿孔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80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 m g/d,3个月。结果: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71%及55.58%,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顾秀玲  张黎芳 《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93-1194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20~50岁妇女,其症状包括子宫出血和月经过多,可引起痛经、贫血、下腹疼痛、不孕和早产[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行子宫肌瘤挖出术,不仅手术创伤大、腹部和子宫均可留下瘢痕,而且妊娠后期还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等离子双极行宫腔镜电切术(PK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微创新技术,该术式通过高功率  相似文献   

11.
子宫黏膜下肌瘤常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或经阴道切除肌瘤.宫腔镜对黏膜下肌瘤的治疗产生了质的飞跃,几乎所有黏膜下肌瘤均可经官腔镜切除[2].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高,住院时间短,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2].我科自1999年3月~2003年1月行宫腔镜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30例,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赛龙  李晖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716-717,720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特点,并观察米非司酮术前用药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三年来79例行TCR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9例黏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0型、Ⅰ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净,Ⅱ型中有6例未能一次切净而行分期手术,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子宫形态的超声影像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肌瘤切除术后子宫声像图及血流信号的变化.方法 我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43例,对其中3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肌壁回声及血流信号的变化并记录图像.结果 术前子宫体积平均为(155.4±68.5)cm3,术后6个月内所有患者子宫体积呈进行性缩小趋势:术后7 d子宫体积平均为(75.3±25.8)cm3,缩小至术前的48.5%,术后1个月子宫体积平均为(56.8±28.9)cm3,缩小至术前的36.6%.13例(34.2%)的患者术后肌壁的相应部位出现了强弱不等的瘢痕回声,并在术后6个月特别是1个月内显著缩小;其他体积较小的肌壁间肌瘤、向外突出明显的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子宫形态恢复正常,瘢痕回声不明显.结论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所有患者子宫形态明显改善,体积明显缩小,部分患者留有强弱不等的瘢痕回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彩超的随访观察,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中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经腹彩超对445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随访.结果 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在治疗前后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肌瘤内部回声出现术后由高到低的演变,部分肌瘤周边可见高回声环.肌瘤血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随访445例患者,治愈者占12.81%,显效者占69.89%,有效者占12.13%,无效者占5.17%,随访6~48个月未发现术后再发肌瘤.结论 通过彩超的中远期随访观察,说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疗效肯定.但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栓塞效果有差异,对黏膜下肌瘤可达到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其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常发生于育龄妇女。宫腔镜和腹腔镜是临床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本组应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假包膜到浆膜面的最短距离(MFM)和子宫肌瘤假包膜到黏膜面的最短距离(MMF),分析宫腔镜和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分布特点,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率。方法对45例子宫肌瘤和3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分析其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分布特点。随机选择40名健康妇女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子宫肌瘤组和子宫腺肌瘤组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相近,但子宫腺肌瘤的痛经、子宫体触痛明显;二维图像上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均呈特征性改变。CDFI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子宫动脉平均阻力指数(RI)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周围有环绕血流,浆膜下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的蒂部显示丰富的血流;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内部见丰富或星点状血流信号;频谱显示子宫腺肌瘤阻力指数高于子宫肌瘤周边及内部动脉RI。结论 经阴道及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但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才能提高二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妇女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定期体检次数的增多,以及各种超声检查的临床广泛应用,子宫肌瘤的临床发生率在明显增加,而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生率也相应的在增加,远远高于教材所提供的数字。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有子宫切除术指征的常规的治疗方案是先行人工流产术或中期引产术之后再行子宫切除术,这种治疗方法,不仅给大多数妇女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惧,而且还给身体上带来了二次伤害。同时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子宫肌瘤的红色变性,虽然目前小剂量肝素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部分病例治疗效果一般或无效。故大多数无生育要求且有子宫切除术指征的妇女要求同时一并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电刀切除术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20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单个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2)与B组(n=41).A组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刀切除术,B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门诊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黏膜下肌瘤复发情况,并通过子宫内膜连续情况判断子宫内膜愈合情况.术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术后1年妊娠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门诊行超声检查,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B组患者愈合率为97.6%(40/41),显著高于A组的81.0%(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率为22.0%(9/41),显著高于A组的4.8%(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较电刀切除术显著,可更好地保护子宫内膜,为育龄期女性良性子宫肌瘤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2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白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从2004年7月-2007年1月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221例在静脉麻醉及全程超声动态监视和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肌瘤进行射频治疗,其中肌壁间肌瘤138例,黏膜下肌瘤34例,浆膜下肌瘤46例,宫颈肌瘤3例,单发肌瘤178例,多发肌瘤43例,治疗肌瘤总数量338例,瘤体直径0.8~7.0cm。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治疗有效率98.64%(218/221),治愈率:53.39%(108/221),子宫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以及宫颈肌瘤治愈率分别为79.41%,19.57%,57.97%,66.67%。直径≤3cm肌瘤治愈率(63.56%),3~5cm肌瘤治愈率(71.24%),5~7cm肌瘤治愈率(32.14%)。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推广应用,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对直径3~5cm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应用GnRH-a(达菲林)曼月乐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003年10月~2009年10月在该院检查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直径>50mm者75例,其中O型13例,Ⅰ型30例,Ⅱ型32例。手术前应用GnRH-a(达菲林)3个月,肌瘤直径(33±12)mm,其中O型33例,Ⅰ型27例,Ⅱ型15例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合并多发肌瘤及子宫腺肌症者术后放置曼月乐,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月经等情况,评价疗效。结果切除黏膜下肌瘤75个,肌瘤直径20~50mm,平均(33±12)mm。手术时间(37±14)min,出血量(48±15)mL。2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发热。多发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术后放置曼月乐,随访至术后1年,超声监测肌瘤无复发,月经改善明显。结论经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最佳选择方式,针对分型选择药物综合治疗,扩大手术适应证,减少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