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升降浮沉论脾胃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升降理论概述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从动态角度出发,对脏腑特性、气化功能以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脏腑  相似文献   

2.
温桂荣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7):391-393,399
作者将10年来中医药文献关于中医脾胃病治则学的研究,其中包括脾胃病理论方面,如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临床方面,如辨证论治、以法组方等进行了综合述评。肯定了中医脾胃病治疗学取得的可喜进展,亦对不足之处,如对辨证分型过多过杂、证候缺乏微观分析及剂型问题等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医家普遍认为脾胃病多由脾虚所致,故多用健脾益气之法。然而明代医家吴昆却说:“脾胃宜利而恶滞”。笔者认为这句话是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性,对脾胃病治法的高度概括。治疗脾胃病贵在求“通”,疏通气机,恢复脾胃正常升降功能为治疗脾胃病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陆为民  李大卓 《中医药学刊》2004,22(9):1587-1589
本文从升降适宜除顽呃,养温结合治胃痛,升阳清化愈久痢,益气养阴疗吐酸,忌刚用柔理脘胀,塞因塞用通便秘,甘温益气除胃热,护膜生肌愈溃疡,益气活血疗胃痞九个方面介绍了孟河学派传人单兆伟教授脾胃病治则运用的经验,冀对临床治疗脾胃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温桂荣 《中医药导报》2002,8(7):391-393
作者将 10年来中医药文献关于中医脾胃病治则学的研究 ,其中包括脾胃病理论方面 ,如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临床方面 ,如辨证论治、以法组方等进行了综合述评。肯定了中医脾胃病治疗学取得的可喜进展 ,亦对不足之处 ,如对辨证分型过多过杂、证候缺乏微观分析及剂型问题等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升降适宜除顽呃 ,养温结合治胃痛 ,升阳清化愈久痢 ,益气养阴疗吐酸 ,忌刚用柔理脘胀 ,塞因塞用通便秘 ,甘温益气除胃热 ,护膜生肌愈溃疡 ,益气活血疗胃痞九个方面介绍了孟河学派传人单兆伟教授脾胃病治则运用的经验 ,冀对临床治疗脾胃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药嘱是中医临床合理运用中药并保证疗效的关键,在治疗脾胃系统疾病中尤为重要.基于临床常规药嘱,将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生理病理等有机结合提出了脾胃系统疾病的临床药嘱观点,从药物煎煮方法及特殊处理、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及饮食宜忌四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对于提高中药治疗脾胃病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9.
小儿脾胃病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所见,小儿脾胃病多属里证,病机性质有虚有实,病理因素有水湿、痰饮、气滞、血瘀、食积等等。脾之虚每以气虚为主,由气虚而致阳虚,阳虚及阴,而致阴虚。这一病机特点,提示了在临床上对小儿脾阴不足证候,拟用补养脾阴法的同时,必须顾及健脾益气,脾气健旺,利于脾阴来复。小儿脾病多升降失常,气机不畅,容  相似文献   

10.
11.
田勇  王晓岚  胡满香 《河北中医》2005,27(5):356-356
自《内经》提出“人以胃气为本”之说,脾胃的重要性在中医学治疗思想体系中已得以建立,经后世张仲景承气在胃,李东垣升阳在脾、甘寒益胃、甘温健脾、苦寒降逆在胃、诸虚皆由脾胃等诸说的进一步的发展充实,使“脾为后天之本”的思想深入医者之心,调补后天安五脏法也为广大医者所青睐。医家普遍认为脾胃病多由脾虚所致,故多用健脾益气之法。但是不详查病机,  相似文献   

12.
风药在脾胃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即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然而,风药多具辛味,其性属阳,善行气、发散,故能协助气机升降,疏通气机郁滞因此,风药也常用于气机失调所致的内伤杂病.笔者将风药在脾病中的应用略述如下1升阳除湿脾虚气弱,内外湿盛诸病,可用“风药胜湿法”如风药香薷能发越阳气,通利水湿,单用或与白术配伍,即薷术九,对脾虚水肿患者能散水和脾风药桂技能温化水湿,用于心脾阳虚,阳气不行,水湿内停而致之痰饮证,常与茯苓、白术配伍,即苓桂术甘汤,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风药葛根有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而奏止泄泻之效.湿…  相似文献   

13.
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徐立然 《中医研究》2010,23(2):53-54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和调五脏、洒陈于六腑之功能。《景岳全书·脾胃》曰:“胃司收纳,脾主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脾与胃的正常功能活动,体现在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3个方面。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旧’。针对脾胃病的特点,临床治疗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审证求因,通补结合,以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之功能为关键。现将脾胃病治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高辉远教授对脾胃病的辨治法则:即治病求本,调养脾胃;扶正祛邪,先后有序;调整阴阳,泻余补虚;三因制宜,灵活运用。认为在运用扶正祛邪法时,高辉远常用扶正补虚、祛邪攻病、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攻补兼施等法则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王常绮主任医师诊治脾胃病,认为脾胃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情志失调等原因伤及脾胃相关,病机以脾胃虚弱,肝气犯胃,气机不畅,气血瘀滞多见,其治疗特色是:①顾护胃气;②提倡久病多瘀论;⑨治疗中升降并用;④治脾宜温阳健脾兼理气化湿;⑤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⑥从饮食、劳逸、精神方面的综合调治。  相似文献   

16.
张元凯老中医诊治脾胃病主张中西医双轨诊断 ,严格按中医辨证用药 ;推崇逊清名医马培之“首重清、理”之法 ,以巧取胜 ,药贵轻灵 ,以平为期 ;善用经方 ,博采众长 ,在内治的基础上 ,结合针灸等外治之法 ,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7.
李培诊治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文霞 《四川中医》2005,23(10):10-11
李培主任医师诊治脾胃病,认为其病因以脾胃虚弱,肝气犯胃,寒邪客胃多见;病机为脾胃虚衰,寒热错杂为主;其治疗特色是顾护胃气,升降并用,治脾宜温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徐重明 《河北中医》2009,31(8):1172-1173
慢性脾胃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临床特点,因而常出现虚实夹杂、寒热交织、久病夹瘀等复杂的疑难杂证,笔者就慢性脾胃病的辨证论治作出探讨如下。 1行气活血。消痰化瘀 脾胃居于中州,职司运化,功能是升清,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上输于心、肺、头目以营养全身,即脾以升为健。同时,脾在志为思,思出于心,而脾应之,  相似文献   

19.
20.
脾胃病是中医内科的一部分,所以凡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均适用。由于脾胃特殊的生理病理,脾胃病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治疗脾胃病又有其特殊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