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非球面特点及其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本中心接受LASIK患者26例50眼进行随访研究,检测指标包括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提供角膜非球面因子Q值)、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contrast-sensitivity function,CSF)、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最佳矫正球镜度;分析时段为术前及术后3月,分析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因子Q值分布,Q值与高阶像差以及高阶像差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结果】术前Q值为-0.17±0.11;术后Q值为0.84±0.41,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Q值与术前球差成负相关(P=0.000,r=-0.578),与高阶像差成正相关(P=0.047,r=-0.333)。手术前后Q值改变与球差改变成负相关(P=0.000,r=-0.588),与高阶像差改变成正相关(P=0.001,r=0.566)。术后3月无眩光、低、中、高度眩光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阶像差改变与术后无眩光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6.3,4.0,2.5,1.6,1.0,0.7(cycles per degree,cpd)成负相关(P〈0.05);高阶像差改变 与低、中、高度眩光对比敏感度中高频空间频率6.3,4.0,2.5,1.6cpd成负相关(P〈0.05),与低频空间频率(1.0,0.cpd)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近视性LASIK使角膜由伸长型(长椭球体)椭球体演变为扁平型椭球体(扁椭球体),并影响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
LASIK作为一种新型的屈光矫正手术近些年来已在国内开展 ,它与传统的屈光手术比较 ,具有预测性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强、治疗范围广等特点。为了帮助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减少术后并发症 ,恢复较好的矫正视力 ,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将护理配合措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 4例 ,男 30例 ,女 14例 ,年龄 18~ 36a ,平均 2 2a ,眼表麻下行LASIK。术后定期复查 3个月以上。视力恢复达 1.2以上者 10例次 (2 0只眼 ) ,1.0以上者 2 1例次 (42只眼 ) ,视力恢复达 0 .8以上者 9例次 (18只眼 )。无 1例发生感染。无 1…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稳定性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iu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稳定性和屈光度数回退的原因。方法 将 486例 ( 798只眼 )近视患者按屈光度数分为A组 492只眼 ( - 1 .2 5~- 6.0 0D)和B组 30 6只眼 ( - 6.2 5~ - 2 0 .0 0D)行LASIK ,记录术前、术后视力及屈光度数、角膜厚度和角膜激光切削区直径 ,应用裂隙灯扫描角膜地形图 /角膜测厚系统 (ObscanⅡ )评估两组术后角膜屈光力改变和屈光度矫正之间的关系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4年。结果  ( 1 )A组 :回退术眼 (术后屈光度数≥ - 1 .0 0D) 5 1只眼 ,占 1 0 .37% ,术后平均角膜厚度 486.5 8± 35 .40 μm ,与正常术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术后平均屈光度数为 - 1 .35± 0 .2 8D。 ( 2 )B组 :回退术眼 1 1 4只眼( 37.2 5 % ) ,术后平均角膜厚度为 441 .38± 2 4 .5 3μm ,与正常术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平均屈光度数为 - 1 .95± 1 .0 5D。结论 LASIK可有效治疗屈光度为 - 1 .2 5~ - 2 0 .0 0D的近视眼。术中激光切削直径小者和高度近视术前角膜厚度薄者术后易出现屈光度数回退。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非球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非球面特点及其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本中心接受LASIK患者26例50眼进行随访研究,检测指标包括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提供角膜非球面因子Q值)、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contrast-sensitivity function,CSF)、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最佳矫正球镜度;分析时段为术前及术后3月,分析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因子Q值分布,Q值与高阶像差以及高阶像差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结果】术前Q值为-0.17±0.11;术后Q值为0.84±0.41,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Q值与术前球差成负相关(P=0.000,r=-0.578),与高阶像差成正相关(P=0.047,r=-0.333)。手术前后Q值改变与球差改变成负相关(P=0.000,r=-0.588),与高阶像差改变成正相关(P=0.001,r=0.566)。术后3月无眩光、低、中、高度眩光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阶像差改变与术后无眩光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6.3,4.0,2.5,1.6,1.0,0.7(cycles per degree,cpd)成负相关(P〈0.05);高阶像差改变 与低、中、高度眩光对比敏感度中高频空间频率6.3,4.0,2.5,1.6cpd成负相关(P〈0.05),与低频空间频率(1.0,0.cpd)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近视性LASIK使角膜由伸长型(长椭球体)椭球体演变为扁平型椭球体(扁椭球体),并影响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
龙曙光 《广西医学》2008,30(5):630-63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联合角膜瓣背面磨镶术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0例(15眼)LASIK术后屈光回退,剩余的角膜基质层厚度不足以矫正的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联合角膜瓣背面磨镶术治疗.结果 术后复查角膜瓣平整、复位良好.术后视力第1天、1周、3个月均值分别为0.95±0.26、0.98±0.25、1.02±0.26;术前屈光度(-2.5±1.25)DS,散光(-1.05±0.65)DC;术后3个月的屈光度(-0.37±0.50)DS,散光(-0.50±0.37)DC,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0,P=0.002;F=3.086,P=0.043),术后3个月时15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联合角膜瓣背面磨镶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术前预测角膜基质层厚度不够的近视患者,而且无明显并发症,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预防和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患者638例,使用Schirmer试验Ⅱ及BUT试验方法对其进行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观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术后并发症中,干眼症的发病率达59.0%,分别出现浅层点状角膜病变、Schirmer泪液检查和泪液破裂时间异常。术后干眼症可持续数周至1年,但多为暂时性,可用人工泪液或泪小点塞治疗。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高,术后病人主述多,应于术前进行干眼预防性治疗,术后加强人工泪液眼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屈光回退和欠矫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方法 LASIK术后再次治疗的17例病例,术后6~12个月,采用原瓣掀起法治疗.结果 再次治疗后1~12个月随访:裸眼视力全部≥0.5,≥1.0者占72%~80%;等值球镜度≤-0.50 D者占68%~80%,等值球镜度≤-1.00 D者占80%~88%,未发生再次回退.结论 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干眼症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816例1 632眼行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其中术中将150例患者的左右眼角膜瓣蒂部随机置于角膜上方或鼻侧,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干眼问卷调查、泪液分泌量检查、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干眼症状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泪液分泌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角膜着色眼数明显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BUT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角膜瓣蒂部位于上方组与位于鼻侧组之间术后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量无显著差异。结论:LASIK术后1周、1个月干眼患者较术前增加,术后6个月干眼缓解。角膜瓣蒂部位置对干眼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卢海燕 《广西医学》2006,28(1):141-143
我院在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行LASIK治疗屈光不正2 17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Pallikaris等(1990)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与原位角膜磨镶术联合起来用于近视的矫治,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d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矫治屈光不正的方法,而其中lasik手术又因设计合理,对角膜组织解剖结构破坏少,手术效果更加准确,视力恢复更加迅速等优点很快成为屈光手术的主流。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人们对lasik手术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本文就LASIK手术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 L ASIK手术的 2 5例 4 8只眼按屈光度 (等值球镜 ,下同 )分为 A组 (屈光度为 - 6.0 0~ - 9.75 D)和 B组 (屈光度为 -10 .0~ - 2 0 .0 D) ,术后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 6个月裸眼视力≥ 0 .5和≥ 0 .8者 ,A组分别为 10 0 %、94 .73 % ;B组为 90 .4 7%、63 .15 %。术后 1、3、6个月时 2组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各自无统计学差异 ( P>0 .0 5 )。术前屈光度高则手术预测性下降。结论 L 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范围广 ,稳定性、安全性良好 ,术后视力恢复快 ,并发症少 ,尚需进一步观察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给予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患者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及指导。结果患者随访视力1~2年≥1.0者占96.5%。结论术前认真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成功率,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23例(41眼)高度近视,平均屈光度为-14.74±3.72D,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裸眼视力达术前矫正视力者为39.2%。术后1个月及3个月裸眼视力达术前矫正视力者分别为58.54%、53.66%,术后3个月41.46%为正视眼,≤±1.0D为65.85%,≤±2.0D为77.27%。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近期疗效满意,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公认治疗屈光不正的既方便又安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角膜板层刀在角膜上制作一个带蒂角膜瓣,在角膜基质层进行激光切削,不损伤角膜的上皮层及前弹力层。本文通过笔者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LASIK术前准备术中注意和术后护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LASIK术后并发症,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应用爱丽斯第七代准分子激光机对442例876眼做LASIK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并发症有角膜层间异物存留、眩光、屈光度欠矫或过矫、视疲劳及老视、沙漠综合征、复发性角膜上皮剥脱、高眼压症等。结论 娴熟的手术技术及个性化的术中、术后治疗程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地形图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表面的性状变化与疗效关系。以探讨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TMS-1 computed Anatomy Inc.New York,NY)对70例(137只眼)L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其与手术前后视力及视觉质量的关系。结果术前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呈对称和非对称领结形者占81.8%,圆形和椭圆形占13.1%,不规则形占5.1%;术后1个月均匀型占89.8%,蝴蝶结型占8.0%,钥匙孔型占1.5%。中央岛型占0.7%;术后3月均匀型者90.5%,蝴蝶结型占7.3%,钥匙孔型占1.5%。中央岛型占0.7%:切削区形态随时间延长,蝴蝶结型有向均匀型发展的趋势;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形态对术后视力有一定影响。结论L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角膜表面形态变化,有利于个体化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iukeratomileusis ,LASIK)后屈光度数回退的原因。方法 将 2 0 1例 (386眼 )近视患者 (- 1 .2 5~ - 2 0 .0 0D)按屈光度数分为A组 2 1 8眼 (- 1 .2 5~ - 6 .0 0D)和B组 1 6 8眼 (- 6 .2 5~ - 2 0 .0 0D)行LASIK ,记录术前、术后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厚度和角膜激光切削区直径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A组 :正常术眼 :术后屈光度数 <- 1 .0 0D 1 95眼 (89.4 5 % ) ,术前平均角膜厚度 (5 4 9.5± 31 .5 ) μm ,术中平均激光切削直径为 (4 .96± 0 .35 )mm ;回退术眼 :术后屈光度数≥ - 1 .0 0D 2 3眼 (1 0 .5 5 % ) ,术前平均角膜厚度 (5 4 7.5± 37.0 ) μm ,与正常术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1 ) ;(2 )B组 :正常术眼 1 0 5眼 (6 2 .5 % ) ,术前平均角膜厚度为 (5 6 0 .9± 30 .9) μm ,术中平均激光切削直径为 (4 .5 1± 0 .2 8)mm ,术后回退术眼 77眼 (4 5 .83% ) ,术前平均角膜厚度为 (5 38.0± 31 .0 ) μm ,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术后平均屈光度数为 - 1 .99± 1 .0 1D。结论 LASIK可有效治疗 - 6 .0 0~ -1 5 .0 0D的近视。术中激光切削直径小者和高度近视术前角膜厚度薄者术后易出现屈光度数回退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宁 《微创医学》2006,1(4):336-33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角膜屈光手术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手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是由气态氟化氩在激发状态下产生“冷激光”,以每个脉冲除去四千分之一毫秒组织的速度,使角膜间分子键断裂气化。通过计算机严密控制下的激光切削,角膜曲率及模式被改变,从而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300例近视患者进行LASIK治疗。术前采取心理护理、电化教育、眼位训练;术中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采取准确体位和眼位;术后加强用药、护眼指导。结果300例患者术后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1例感染,无因紧张眼肌痉挛卡刀、不完整瓣、角膜挫伤或不配合发射激光病例。随机抽取30例患者予以LASIK术后视力恢复统计分析,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患者疗效好,满意度高。结论针对性及专业性全程护理措施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