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风导致偏瘫是神经科常见病,是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之一。取用头穴治疗中风偏瘫,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相应的头皮区用针刺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同时人们也发现,同为中风偏瘫,但在其恢复的程度及时间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我们根据CT扫描,对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110例中风偏瘫病人,把头针的疗效与病灶的关系进行临床观察,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风由于气血逆乱而产生血瘀,导致脑溢血或者脑痹阻。发病特征为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针灸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疗效毋庸置疑,在多种辅助方法配合下,疗效更加明显。本着传统医学理论指导,加之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病理特点的分析,使针灸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不同针灸方法根据病理不同,相互配合使用,头针、体针的配合、眼针和腹针配合,能解决多种中风后遗症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状况。[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括,从体针电针、头针、其他疗法及针灸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针灸疗法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 90例随机分为 3组。分别采用针灸、中药、针灸加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三组间总疗效、神经功能缺损、ADL评分经统计学处理 :针灸组、针灸加中药组与中药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针灸组与针灸加中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 ,并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早期介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1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258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头皮针组(治疗组)和药物组(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93±4.20)显著低于对照组(11.59±5.86),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头皮针补泻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中风偏瘫的较佳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1:1:1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针灸、针灸加中药、中药进行治疗。结果:3组间疗效、全血黏度经统计学处理,针灸组、针灸加中药组与中药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针灸组与针灸加中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对异常全血黏度有近期调节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状况.方法:通过对近5 a来括,从体针、电针、头针、其他疗法及针灸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针灸疗法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试谈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 ,历代多选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对中风病因病机有新的认识 ,阴经穴为主或配合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报道 ,以及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实验研究 ,有力地证明了阴经穴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提示临床上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应注重应用阴经穴  相似文献   

9.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18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180例陈苏,陈学诚(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350011)(福州市二北医院350011)关键词头针,临床应用,中风偏瘫,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是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对180例中风偏瘫患者应用头针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0例中...  相似文献   

10.
针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及其全血黏度的近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 1∶ 1∶ 1随机分为 3组。分别采用针灸、针灸加中药、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3组间疗效、全血黏度经统计学处理 ,针灸组、针灸加中药组与中药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而针灸组与针灸加中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针灸治疗对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 ,对异常全血黏度有近期调节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评估。方法: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为检索词,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维普、万方数据库近5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纳入所有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据Meta分析评价方法,由两名研究人员运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内容包括Meta分析中的偏倚风险、Jadad质量评估和纳入文献的经络穴位使用情况。结果:共10篇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共1032例中风偏瘫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风偏瘫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但由于本次研究所纳入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文献样本量比较小,并且试验未采用盲法,因此还需要更多更全面的有关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郝葆云 《光明中医》2001,16(6):36-38
中风偏瘫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病 (中风 )引起的脑损害症状 ,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范畴。在我国 ,脑血管病发病人数每年约 1 5 0万 ,现存患者达六百万以上 ,其中留下后遗症者约 2 3左右 ,是中老年人多发的难治痼疾 ,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很高。由于近年来中风发病率逐年增加 ,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已成为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针灸治疗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中医药治疗可以增强患者体质 ,缓解相关症状 ,改善局部体征 ,因此 ,针灸中药一直是中风偏瘫治疗的重要方法。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 ,采用针灸中药结合治…  相似文献   

13.
谢美  吴宏东 《四川中医》2020,38(6):216-218
偏瘫是中风后常见且较为棘手的后遗症,针灸在偏瘫治疗中有着悠久历史,且与现代医学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研究证实针灸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治疗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就近五年中风后偏瘫针灸治疗进行综述,分析针灸在中风后偏瘫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开拓思路,并提高该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风偏瘫是中风的主要后遗症,针灸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多利用针刺经络之腧穴而较少利用皮部来进行治疗。试对研究皮部理论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应用与实验概况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是临床常见病,自1996年以来,本人运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并设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本院住院病人。入院时均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梗塞或脑出血者。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遗留右侧或左侧肢体瘫痪,要求进行针灸治疗,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共9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8岁。以60—70岁病者为多数。脑溢血者39例,脑血栓、脑栓塞者57例,左侧偏瘫54例,右侧偏瘫42例。将其随机分为头针加体针观察组58…  相似文献   

16.
何民鹏 《新中医》2014,46(4):183-185
目的:观察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多种针灸手法(头部电针、体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针刺治疗;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组治疗7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搜集2007年以来国内相关杂志的论文进行分析并进行评述。结果:近5 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刺与康复训练结合的研究以及针药结合的研究。结论: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肯定,但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针灸治疗的优化方案、各种疗法相结合的研究、腧穴的选取及特异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中医药》2015,(4):12-14
<正>偏瘫痉挛状态是中风病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将2010年以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体针1.1针刺夹脊穴王琳晶等[1]随机抽取6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巨刺法针刺夹脊穴及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另选取4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研究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辅以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各自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中风后偏瘫的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助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0.
刘圣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37-137,185
目的:观察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头皮针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16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且蛆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所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治疗中风偏瘫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